?

關于土木工程建設中建筑結構基礎設計分析

2021-11-27 09:15郭俊垚
家園·建筑與設計 2021年14期
關鍵詞:建筑結構土木工程基礎

郭俊垚

摘要:土木工程師與創新技術緊密結合,土木工程這一學科的提升也取決于創新技術的發展?;A設計是土木工程建設中建筑結構設計中的關鍵環節,決定了整個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尤其是高層建筑和超高層建筑,對基礎設計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本文探討了土木工程建設中建筑結構基礎設計的基本要點,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強化設計措施,旨在為設計人員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土木工程;建筑結構;基礎;設計

引言

土木工程中結構和地基的穩定性是保障土木工程施工質量的基礎。有些地基基礎設計人員在進行建筑結構地基基礎設計的時候,既沒有開展地質勘查,也沒有重視圖紙繪制,使得建筑結構地基基礎設計存在一些問題。在具體的土木工程施工中,施工單位要根據具體的情況選用合理的施工技術,旨在穩固整體結構和地基,為人們提供更加穩定和安全的居住環境。

1建筑結構地基基礎設計的重要性

地基基礎指的是以地基為基礎的建筑結構的墻或柱埋在地下的擴大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將上部荷載均勻地傳遞給地基,從而確保地基上的建筑結構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從這個概念可以看出,地基基礎不僅是一個建筑工程的根本立足點,同時也是建筑結構的基礎結構,若建筑結構地基基礎設計不合理或不規范,不僅難以保障建筑結構質量和建筑物的適用性、耐久性,同時還會導致整個建筑物在外力作用下發生不均勻沉降、大幅度沉降、傾斜、開裂,甚至是倒塌等現象,從而會對相關人員的人身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因此,就需要設計人員嚴格做好建筑結構地基基礎設計。

2土木工程建設時地基加固的特點

2.1地基加固的基礎性

土木工程施工中地基的意義是非同尋常的,因為地基是基礎,只有先打好地基這一基礎工作,地表上面的建筑施工才能有序開展,一旦地基處理不好,就無法保障地面上的施工具有安全性和穩定性,因此,做好地基加固的基礎性工作,才能開展后續的其他施工流程。而且地基工作的基礎性還體現在一次性上,地基施工工作一旦完成,就要緊接著進行地表上的施工,不允許地基出現質量問題,否則整個土木工程的建設就會因為地基不穩而難以繼續施工,造成難以想象的損失。

2.2地基加固的關聯性

地基加固工作是基礎性工作也是關鍵性的工作,只有完成地基的施工才能有序開展地表上的施工,因此地表上的施工工作和地基加固工作具有流程上的關聯性,一旦地基加固中某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會對整個土建工程造成連鎖的質量問題。因此,鑒于地基加固工作的關聯性,施工人員應該嚴格注重每個施工的細節問題,力求施工中做到完美,不留下一絲一毫的安全隱患,最終切實保障土建工程整體的建筑質量。

2.3地基加固的復雜性

地基加固工作的復雜性很好理解,因為我國的地理環境復雜,地勢呈現西高東低的特點,地形復雜多變,東西南北差異大。這樣的地理環境就對地基的加固工作提升了難度,因此,施工人員應該根據不同地理環境具體分析,從而選用適合的加固技術,保障土木工程能夠順利施工。比如我國東北地區以黑土地為主,冬季施工溫度低,土地僵硬開墾難度系數高,就要選用合適的機械把握合適的溫度進行施工;再比如我國東南地區丘陵地形比較普遍,很多地方地表看上去無異卻存在地下暗河,十分不利于地基的開墾及加固施工。面對復雜的自然環境我們要選擇科學施工,只有提前勘察地形地貌,做好環境分析工作,我們才能把控各種不利于施工的因素,科學選用合理的技術加固地基,為土建的整體施工質量打下基礎。

3結構加固技術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具體應用

3.1鋼筋混凝土的設置

當今時代土木工程建筑首要追求的是建設的質量,建材的質量是保障建筑質量的基礎。鋼筋混凝土的建筑具有穩固性,因為混凝土材料是由幾種不同的建材按照配比混合而成,應用鋼筋混凝土的建筑,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抗震性。鋼筋這種建材硬度比較好,用來施工形成建筑的結構具有一定的穩定性。結合鋼筋和混凝土的綜合應用,再加上新時期新型建筑材料的組合應用,使得建筑材料具備更好的穩定性和堅固性,從而提升了鋼筋混凝土的應用效果,進一步保障土建工程的質量。

3.2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及選型

土木工程結構加固的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要重視鋼筋混凝土的結構設計,選用合理的設計形式,根據地理環境的實際情況進行加固施工。首先,施工人員要正確認識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配比,將幾種材料融合在一起,從而發揮加固建筑物的作用。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更新,融合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地加入融合劑,達到更加堅固的作用;其次,在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的過程中,施工人員要注重結構的荷載力,根據計算得出精確的數據,優化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設計,加強整個建筑的穩固性能。最后,在得到工程受力具體數據的基礎上,加強對鋼筋混凝土材料的應用,嚴格控制施工的流程,切實保障施工的質量。

4合理設計土木工程建筑基礎結構的方法

4.1合理布置建筑總平面圖

在建筑總平面圖設計時,設計人員還需考慮建筑物周邊的具體情況。在土木工程建筑地基基礎設計中,必須嚴格參照建筑抗震設計標準規范進行設計。在科技時代背景下,設計人員要結合工程地質、工程分類、基礎等級合理運用設計軟件創建建筑結構模型,綜合分析基礎結構的承載負荷能力,保障整體建筑結構的安全性。

4.2選擇合理的基礎結構形式

在對建筑物展開基礎結構展開時,應根據建筑物功能要求以及建筑物周邊環境的特點,選擇適宜的基礎結構類型。滿足安全的前提下避免浪費,同時,在設計中應避免“偷懶”設計。例如,有設計人員在梁板式筏基中,采用滿堂布樁,看似是保守設計,但實際中地基梁與筏板的剛度差距較大,基礎梁剛度很大,而板相對剛度較小,很難滿足梁板同時作用,嚴重時就有可能造成梁下樁先破壞,進而致使板下樁也遭到破壞,嚴重危害結構的安全性。

4.3合理設計上部結構設計

基礎結構的主要作用是承擔上部結構產生的重力荷載。由此,上部結構的設計形態決定了基礎結構的設計形態。為維持基礎結構設計的穩固性,就需要對上部結構展開合理設計。

4.4控制偏差

樁基施工中必須嚴格控制偏差,尤其是條形狀、承臺樁,偏差一旦存在必然產生附加內力導致樁基礎不安全。如果在施工中存在較大偏差,則需要采取補樁等措施,增加施工任務量從而造成經濟損失。對于較為常見的問題,可采取如下措施:如樁頂標高比設計標高高時,可以采取截樁的措施,截斷超長部分,如果是空心樁,截樁后會導致施工困難,經濟性能差。而樁頂標高低于設計標高時,可以補樁,這會對施工造成巨大影響。因此施工單位必須要對樁頂標高進行嚴格控制,確保標高與設計一致,在施工中必須考慮全面,為基礎施工做好準備。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土木工程建筑結構基礎設計中,設計人員應明確設計標準規范與設計要點,采用合理的基礎結構形式,保證整體土木工程建筑的安全性,因此在開展相關的設計時,要進行多方位思考,要到相關區域進行地質勘查,要全面考慮基礎形式。

參考文獻:

[1]郭聰巖.淺析土木工程建設中建筑結構基礎設計[J].居業,2020,(02).

[2]楊期柱,宋娟,賀海斌,賀龍喜,王晉.淺談土木工程建設中建筑結構基礎設計要點[J].居舍,2019,(33).

[3]李海燕.淺析土木工程建設中建筑結構基礎設計要點[J].當代化工研究,2019,(10).

[4]穆占春.土木工程建設中建筑結構基礎設計要點分析[J].居舍,2020,(18).

[5]單維欣.土木工程建設中建筑結構基礎設計探析[J].江西建材,2018,(02).

猜你喜歡
建筑結構土木工程基礎
夯實基礎,舉一反三
夯實基礎,舉一反三
最憨厚筆記 夯實基礎就是要一步一個腳印
撥亂反正 夯實基礎
淺談建筑結構抗震鑒定及加固理論與實踐
建筑結構的加固與鑒定
基于專業評估的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教學改革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