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加強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研究

2021-11-28 05:54徐長通
品牌研究 2021年8期
關鍵詞:愛國愛國主義民族

文/徐長通

(西華大學)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不僅是一項提高國民素質的偉大工程,而且還承載著國家發展和民族進步的重要使命。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青年愛國主義教育高度重視,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出臺了一系列重要文件。

一方面,青年充滿未來和希望,是新時代的先鋒力量和棟梁之材。另一方面,在新時代對青年大學生加強愛國主義的教育,讓愛國主義精神入腦入心,培育和滋養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是校園、課堂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

因此,高校要加強對新時代青年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引導青年學生“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四史”學習融入思政課堂,唱響互聯網愛國主義主旋律,堅持教育引導與實踐養成相結合,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一、愛國主義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精神內涵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精髓靈魂,是中華民族千年積淀而成的最重要的精神財富,是中華兒女一生的追求,是古代、近代、現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中華兒女為了“圓夢”堅強團結在一起的強大精神力量。愛國主義的表現是具體的、歷史的。因為時代主題背景不同,那么愛國主義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表現形式是不同的,詮釋的內涵也是有所變化的。具體表現如下。

在古代,愛國主義是一種“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一方面,具體表現為在分治中謀求統一,維護和促進民族互動、融合。另一方面,愛國主義是一種“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的變法變革圖強運動,具體表現為在統一中謀求長治久安,革故鼎新,致力于為國家和民族的繁榮昌盛。中華兒女勠力同心,經過長期的努力奮斗,在多民族互動融合的過程中,形成中華民族大一統格局,在時代的呼聲之下實行變法和改革,千百年來無數心懷建功立業大志的仁人志士用他們的方式表達了強烈愛國熱情和愛國追求,這也是愛國主義的充分體現。

在近代,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愛國主義表現為拯救民族危亡、抵御外辱、爭取民族獨立。1921年中國共產黨宣告成立,開始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一起奮斗、一起創造,最終中國人民迎來了站起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國家一窮二白,積貧積弱,此時的愛國主義表現為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甘于奉獻、艱苦奮斗的為國爭光、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推動各項事業取得新成績,中國人民找到了一條適合我們國情的“新道路”,最終中國人民迎來了富起來。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愛國主義增添了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的時代內涵,歸結起來一個主題任務就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不懈努力奮斗。在新時代,愛國主義情感仍然具有進步意義和積極意義,仍然是國家和民族進步和發展的一面旗幟。在新時代的愛國主義精神指引下,堅持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相統一,做到知行合一、身體力行、融入日常、付諸行動,使愛國主義成為全體中國人民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號角。

二、加強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意義和重要性

(一)加強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有利于大學生成長成才

青年興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耙龑Т髮W生深刻理解個人和國家的關系,培養年輕一代具有為國家和民族擔當、奉獻的精神?!薄暗闷浯笳呖梢约嫫湫??!庇纱丝梢砸姷?,在任何時候,只有把個人前途和國家命運結合在一起,把個人志向和民族振興結合在一起,在實現個人價值的同時,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唯有如此,才能最終真正做出有意義的事業。當代青年要在祖國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勇于擔當,正確認識和對待個人和國家之間的關系。對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來說,要堪當大任,那么熱愛祖國是自立、成長、成才的根本和基礎。青年大學生正處于成長的拔節孕穗期,在新時代講好青年故事,需要通過愛國主義教育,讓愛國主義成為最靚麗的青春底色,形成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價值觀,保持“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培養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因此,在新時代的大學生中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二)加強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有利于筑牢立德樹人之魂

新時代的高校要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這一根本任務,時刻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面臨新時代、新使命、新任務,高校要引導青年大學生回答好“將來要成為什么樣的人,要為國家和民族做什么樣的貢獻”這一人生課題。開展好愛國主義教育同時落到實處,是當前高校研究的重要課題。青年大學生是朝氣蓬勃和遠大前途的群體,堅持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在廣大青年大學生中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有利于引導青年大學生把青春奮斗融入黨和人民事業,有利于增強青年大學生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有利于提高大學生在實踐中涵養家國情懷,匯聚起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

(三)外部環境和網絡環境干擾,需要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國際環境紛繁復雜,我們面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當今世界是一個機遇與挑戰并存的世界。大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不夠完全成熟的階段。在這種背景下,如何確保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成為新時代的中國優秀青年;如何喚醒大學生主人翁意識,把青春自覺融入祖國建設的奮斗之中,成為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必須解決的課題。

自媒體時代發展迅速,青年大學生每天在網絡上瀏覽大量的信息,在拓寬視野的同時,大量真假難辨、是非難判的網絡信息,甚至被人為操控的虛假惡意言論給大學生的認知帶來巨大的挑戰,再加上大學生判斷失誤或受錯誤思想影響,這就使青年學生在愛國方面表現出非理性?;ヂ摼W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他們思維活躍、情感豐富,他們愿意更加在網上暢所欲言、更加獨特地進行愛國主義情感表達。因此,如何在青年大學生這個群體中,打通線下教育與線上教育的連接通道,創新愛國主義教育的話語形態,加強愛國主義的思想教育,是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現實課題。

三、加強大學生愛國主義的實現路徑

(一)“四史”學習融入思政課堂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入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永葆初心、永擔使命。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增強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弊龊貌煌瑢W科融合,讓思政課更能有效地發揮立德樹人的關鍵作用。結合“四史”學習,引導大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引導大學生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堅定“四個自信”,激勵他們在實踐歷練中增長經驗和才干,增強愛國責任心與愛國使命感,使廣大青年學生更加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投身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踐中來。

(二)唱響互聯網愛國主義主旋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慶典前夕,飯圈女孩硬核“出征”,微博熱搜刷屏:我們都有一個愛豆叫“阿中”。網絡成為青年的主要陣地。在新時代,要充分利用好微博、微信、易班、B站、抖音等年輕人喜聞樂見的社交平臺,用喜聞樂見、生動活潑的方式把教育內容“浸潤式”的入耳入腦更入心,營造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陣地,生動講好愛國故事,加強網絡輿論引導,讓愛國主義充盈網絡空間,讓廣大青少年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熏陶。

(三)堅持教育引導與實踐養成相結合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皭蹏皇且痪浜唵蔚目谔?。加強新時代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不能只是停留在‘喊口號’或者是浮于表面,關鍵在于知行合一?!痹诳箵?020年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中,“90后”“00后”青年一代加入了這場斗爭,起到了先鋒模范作用,表現令人欣慰、令人感動。同時,抗疫是一堂生動鮮活的思政課,大學生以親身經歷并和中外對比,對于提升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感,激發青年大學生在掌握紛繁復雜的國際形勢變化過程中進一步增強自豪感和使命感,進一步理解“小我”“大我”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重要性,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將報國之行自覺融入祖國建設的生動實踐之中,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

(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政治素質是否過硬、育人水平是否高超,是高校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基礎前提。同時,愛國主義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久久為功的過程,需要深入、持久、生動的教育。專業課教師、輔導員和行政人員應該齊上陣,堅持寓愛國主義教育于日常,形成“三全育人”大格局,在潛移默化中以更強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大力傳播主流價值觀,培養和熏陶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猜你喜歡
愛國愛國主義民族
3~6歲幼兒愛國主義教育實施路徑研究
加強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創新策略
感愛國事,承愛國志
一個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愛國學·曬佳作
愛國學·曬佳作
詩歌愛國主義傳統的當代性和詩人寫作
求真務實 民族之光
被民族風玩轉的春夏潮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