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組工作介入青少年職業價值觀的研究
——以北京市K中學為例

2021-11-28 05:54楊瑩
品牌研究 2021年8期
關鍵詞:層面價值觀青少年

文/楊瑩

(北京城市學院)

青少年階段是人們形成職業價值觀念的關鍵時期,對青少年職業價值觀進行及時探討和介入研究,有利于幫助他們在職業價值觀的形成方面作出適合自己的選擇,為學校等相關層面進行青少年的職業教育和指導咨詢提供一定的現實參考。

北京市K中學貫通學制學生較特殊,不需高考即可升學,但專業受限。筆者前期調研發現,K中學青少年的職業價值觀存在含混不清、認識單一等問題,認為職業就是獲取物質的路徑。

本研究以K中學貫通年級高二學生為例,首先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對其職業價值觀現狀開展前期調研,得出當前問題與需求;其次以社會工作專業方法介入,在需求層次理論和優勢視角理論的指導下,幫助服務對象澄清職業價值觀,走出誤區;最后對社會工作介入青少年職業價值觀的理論與實務運用進行總結與反思,總結實踐經驗并提出相關建議。

研究運用觀察法、訪談法和問卷調查法。通過與學生直接交流,對學生職業價值觀方面的訴求、心理、行為等進行觀察和記錄;訪談對象來自貫通班級中六個小組的成員,共21人接受了訪談;編寫《針對青少年職業價值觀現狀的調查問卷》共發放114份,回收112份,回收率98.2%。

本研究的服務對象是參加貫通培養項目的學生,學制為“5+2”,前5年學習達標即可取得高等職業教育畢業證書,通過專升本考試,后2年學習達標即可取得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層次畢業證書、學位證書。他們無須承擔高考壓力就可取得本科畢業學歷,但需提前接觸專業課,同時學習高中課程,接受封閉式教育,故不完全等同高職生。此外,貫通體制學生較于普通高中生的差別不甚明顯。

筆者對貫通班級中21位有接受意愿的同學進行訪談,通過訪談了解了同學們的基本情況和存在的需求。

問卷調查數據顯示,大多數學生的專業選擇意向主要在高中階段得到明確,同時仍有意向迷茫未知的同學存在;在決定專業選擇時,大多數人都會參考他人的意見,受外界影響較大;在影響青少年作出專業選擇的人群中,父母家人扮演著最為重要的角色,其次是學校老師和朋輩群體的影響;在理想月薪方面,同學們普遍傾向單純選擇高薪,少部分人會根據現實狀況制定理想薪資水平;絕大多數同學期望在大城市就業,而對于需要發展的中小城市、農村地區以及國家急需人才的邊遠地區沒有較高的就業意向。

通過對貫通班級青少年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筆者了解到其職業價值觀的現狀,擬從青少年個人、家庭、學校及社會四個維度進行分析。

個人層面,首先,過于關注自我價值,較少關注現實需求。調查顯示,高達95%以上的同學選擇專業的目的是生計需要和實現自身價值,而對于促進社會發展較為關注的同學不超過半數。訪談中學生表示,選擇一份工作時,最看重這份工作能夠能否發揮自己能力、展示特長,并將其列為進行職業選擇時的重要參考因素,單純在自身興趣、喜好以及技術特長的基礎上進行擇業判斷。其次,缺乏精神層面引領,過分追求物質利益。調查顯示,在職業選擇因素中,薪水福利占比98%,而職業發展空間、為社會服務等因素則遭到超過半數同學的忽視。在工作的薪酬福利中,選擇初始薪酬高的人數為89人,占比最高。訪談中很多同學把收入水平高低作為進行職業選擇時的第一衡量要素,其中甚至有人將職業收入的高低和是否能實現自身價值的概念同一化,對于精神層面需求的關注度很低。

家庭層面,首先,學生太過依賴家庭、缺乏獨立自主性。調查數據顯示,在影響青少年作出專業選擇的人群中,父母家人扮演著最為重要的角色。訪談中,有些學生明確表示“爸媽說了不用找工作”,自己也沒有什么想法。青少年在進行價值判斷和職業選擇時若完全依賴父母,對于父母的安排言聽計從,長遠來看,會對青少年個人的身心成長和發展產生不良的影響。其次,家庭的價值觀教育存在誤區。很多家庭中對青少年的教育存在不當現象:忽視自身行為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甚至行動和言論背道而馳,從而樹立了反面典型;教育內容上重才輕德,在科學知識方面大把投入,忽略品德修養、社會適應、競爭與合作意識等能力方面的培養;對孩子的一些不良心理狀態無法及時發現和引導,致使其出現自我效能感低等一系列問題。

學校層面,首先,學校對學生缺乏必要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調查發現,絕大多數青少年在職業生涯規劃上對自身能力、優勢以及匹配職業沒有明確概念,缺乏清晰的職業規劃,甚至有一部分同學目前尚不認同職業規劃的重要性。訪談中學生表示,對未來沒有形成相應的規劃,將來想要做什么工作很迷茫,甚至可能盲目聽從他人的建議“拍腦袋決定”,他們對自己未來的職業走向非常模糊,喜歡幻想,卻又不了解社會現實。其次,學生的素質培養環節較弱。在筆者進行的訪談中,大部分學生表示自己在學校接受的職業價值觀教育很少,會從老師、同學等方面受到一些影響。

社會層面,首先,功利主義的社會風氣盛行。調查顯示,青少年在了解專業相關信息的途徑中近八成選擇新聞媒體,青少年在進行職業價值判斷時大多會參考社會媒體的輿論傾向,對最終進行職業選擇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從訪談中,學生表示社會上種種不良現象在強烈刺激著他們的感官,同學之間在物質享受上的互相攀比等,都在無形中深化著他們的消極價值觀,導致在進行職業選擇時出現價值取向的偏差。其次,職業偶像成為反面“榜樣”。青少年是偶像崇拜的主流群體,訪談中學生談到會將偶像當作成長發展的標桿甚至心靈寄托,名人所表現出的美麗外表、成功的事業、極高的知名度、可觀的經濟收入以及奢侈的生活條件等,都強烈地吸引著他們。

針對以上青少年職業價值觀的現狀,具體分析他們的需求情況如下。

個人層面,首先,明確職業價值傾向,探索與澄清自我認知。本文中,研究對象作為處在青春期的高二學生,對于自身價值觀和職業選擇處于迷茫不清的狀態,應幫助他們探索和澄清職業價值觀,發現、思考和梳理其職業內在需求。其次,走出擇業誤區,具備正向的擇業心態。面對職業選擇時,青少年需要堅毅的心志,可能短時間內會出現目標不清的問題,但不能因此止步不前,也不宜由于對現狀不夠滿意就得過且過,更不能心浮氣躁、盲目攀比。再次,增強獨立自主能力,作出適合自己的職業選擇。職業價值觀沒有絕對的對錯,但作出獨立且匹配的職業選擇,是目前青少年群體存在的又一需求。

家庭層面,改變家庭價值觀教育存在的錯誤觀念是家庭層面的最大需求。首先,要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自主決定的習慣和能力。扮演引導、陪伴的角色,而不是占據青少年生活中“主角”的戲份,導致青少年自身獨立自主能力的缺失。其次,家長需要改變自身的錯誤觀念,切忌一味重視科學知識文化學科,而忽略了孩子思想道德素質、社會交往、團隊協作等綜合能力的鍛煉與提升。

學校層面,調查結果顯示,老師在影響青少年進行職業選擇時,是扮演著重要角色的一個人群,學校也是影響青少年職業價值觀的重要陣地。

我國青少年的職業價值觀所體現出的職業成熟度明顯較低,如果在進行職業選擇時盲目地選擇學科或升學志愿,許多人會在不久的將來發現自己并不喜歡已選的專業,不得不面臨或轉專業或堅持學習下去的艱難選擇。而在此過程中極有可能產生厭學情緒,同時對于青少年自身的時間、經歷、金錢等資源都造成很大程度的浪費,對于國家公共資源和教育資源同樣也是一種浪費。

社會層面,經濟的發展變革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社會文化的發展變化,社會上崇尚功利主義、拜金主義等現象屢見不鮮,處于快速學習成長階段的青少年雖然具備了較強的吸收和學習能力,卻在思想意識和價值判斷方面缺乏成熟完整的價值觀引領其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從而容易出現價值選擇“偏差”的現象。如不及時發現并糾正,甚至可能影響青少年一生的價值判斷與選擇。

研究采用小組工作的方法介入。其一,筆者在該中學擔任助教,便于前期調研和介入的開展;其二,服務對象存在相同需求,組員之間具有一定的相互影響度,均為需要進行職業價值觀教育的同質性群體,可以進行小組活動介入;其三,通過成長小組幫助服務對象滿足其澄清自我職業價值觀的需求,通過朋輩支持,端正負面或錯誤的擇業心態,緩解焦慮感與疏解不良情緒,形成良好的擇業心態,引領自身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職業選擇。

小組活動分8次,于2018年5月—6月每周四下午在北京市K中學進行,學生42名,年齡在17-18歲,筆者親自帶領的小組人數為8名,過程中另有兩位助教協助開展。由于參與小組活動的青少年為同班同學,故簡化破冰環節,8次小組活動分別為:了解我自己,什么最重要,價值拍賣會,生存的選擇,天生我材,我為我掌舵,榜樣的力量,人生的角色。小組成員在對小組活動的總結與分享中也表示,通過8次活動的學習與成長,對自己的職業價值傾向和職業選擇較為明確,對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有了更多的期待和信心。在本次小組工作的評估過程中,主要采取過程評估和結果評估相結合的方式。在小組活動開展的過程中,筆者運用訪談法和觀察法,對整個小組的運動過程進行評估;在小組活動結束后,通過滿意度調查表以及跟蹤訪談的形式,收集組員對小組活動的評價與建議等,對比評估組員在參與小組活動前后的目標達成情況。

對于小組工作介入青少年職業價值觀得到的結論與反思,主要體現在社會工作理論和社會工作方法兩方面。

社會工作中的理論和工作方法可適用于幫助青少年彌補職業價值觀上的不足,并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其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并完善職業生涯規劃,在未來作出適合自己的職業選擇。利用社會工作理論和方法完善青少年職業價值觀是種新型介入途徑。目前關于青少年職業價值觀的研究不多,且基本集中在心理學和教育學領域,一些學者對青少年的職業價值觀進行了研究,但是由于這些研究在實際中的操作性把握不佳,所以在解決青少年職業價值觀偏差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社會工作能發揮操作性強的優勢,在介入青少年職業價值觀問題的過程中,不僅可以融會貫通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等多個學科的專業理論知識,來闡述青少年在青春期這個階段發生職業價值觀偏差的原因,并且可以通過開展需求調研,為服務對象專門制定個性化的小組工作等具有極強操作性的工作方式,來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擇業心態,提高青少年獨立自主的能力,幫助其最終能夠作出適合自己的職業選擇。

社會工作方法上,第一,社會工作專業方法介入體現出較大優勢。首先,本研究中小組工作運用優勢視角理論,區別于傳統問題視角,對具有職業價值觀偏差的青少年進行內在潛能的激發和引導。其次,小組工作方法并非固定模式,可為青少年提供相對開放、活躍的空間展示自我、促進發展;小組制定契約對青少年進行有效約束,為其作出有針對性的指導。最后,區別于傳統教育模式,具有一定的樂趣性和開放性,研究發現,青少年對于參加具有較高娛樂性小組活動的積極性很高,通過共同思考、團結協作等方式獲得較為全面的能力提升。第二,自身潛能的發揮是滿足青少年精神需求的關鍵。青少年這一群體存在探索和澄清職業價值觀、端正擇業心態、樹立理想信念等諸多需求,單純被動接受知識灌輸不能最大限度實現青少年的自身利益。運用優勢視角和需求層次理論,鼓勵、引導青少年充分挖掘自身潛能和需求,積極尋求自我轉變,才能幫助其達到作出最適合自己的職業選擇的目的。第三,重視志愿領袖的挖掘及其作用的發揮。在小組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志愿領袖的作用明顯。首先,他們可以活躍現場氣氛,對其他組員起到示范帶動作用;其次,志愿領袖能夠以人格魅力等來解決一些全組面臨的問題,團結緊密組員關系,在小組活動結束后持續發揮作用,組織成員繼續開展活動,實現自助助人。

對于小組工作介入青少年職業價值觀的研究,筆者建議:在個人層面,引導青少年正確認識與評價自我,增強青少年獨立意識、鍛煉其自主能力,摒棄功利主義,注重精神信念追求。家庭、學校和社會層面,強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學校需科學文化教育與理想信念教育“兩手抓”,發揮大眾傳媒的輿論導向作用。

猜你喜歡
層面價值觀青少年
我的價值觀
關愛青少年的胡耀邦
青少年生活
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發明家
基于選項層面的認知診斷非參數方法*
圖說我們的價值觀(三德)
價值觀(二)
知名企業的價值觀
二孩,人生如果多一次選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