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兒漫畫教學滲透德育教育的實踐研究

2021-11-28 10:58方麗萍
當代家庭教育 2021年28期
關鍵詞:德育教育

方麗萍

摘 ?要:漫畫是指用簡單而夸張的作畫手法,運用變形、比喻、象征、暗示、影射的方法來描繪生活或時事,構成幽默詼諧的畫面或畫面組以取得諷刺或歌頌效果的一種藝術形式。少兒漫畫指專為少兒創作或者少兒自己創作的漫畫,達到諷刺或歌頌某些人和事,或者純娛樂的目的,具有較強的教育性與娛樂性。因此,本文旨在探索少兒漫畫教學中挖掘漫畫中的德育內容,并在少兒漫畫教學實踐中探索滲透德育教育的實施策略與方法,助力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是非觀。

關鍵詞:少兒漫畫;德育教育;品德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1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8-0021-02

【Abstract】Caricature refers to an art form that uses simple and exaggerated painting techniques to depict life or current events by deformation,metaphor,symbolism,suggestion,and insinuation,forming humorous pictures or picture groups to achieve satirical or eulogizing effects . Children's cartoons refer to cartoons created specifically for children or by children themselves,which achieve the purpose of satirizing or praising certain people and things,or pure entertainment,and are highly educational and entertaining. Therefore,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the moral education content of comics in the teaching of children's comics,and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and methods of infiltrating moral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children's comics,so as to help students form a correct outlook on the world,life,values,and right and wrong.

【Keywords】Children's cartoons;Moral education;Moral training

少兒漫畫教學作為學校德育的有效形式,以其獨有的激趣功能,蘊含的智慧、哲理,表現的幽默,夸張而緊緊吸引住學生的眼光和熱情。同時,它以自主的、豐富的、生活的、幼稚的表現形式成功地避免了一般德育教育枯燥化、簡單化、教材化、成人化的不足,而更加符合學生年齡特征這一教育規律,使學生在整個的學習活動中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高漲的激情,積極的事態,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的局面,學生在漫畫學習其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自己有感悟的東西,自己能學的東西,使德育這一世界性的難題從此變得不再艱難,易為學生所接受,使小學德育活動中滲透的教育思想得到真正的體現,學生樂學也得到根本的實現。本文中筆者以小學四年級美術教學為例,探討了利用少兒漫畫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的實現途徑與方法:

1. 利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利用少兒漫畫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時,教師首先要通過各種形式調動起學生學習漫畫的興趣,通過聽、看、說、讀和評等各種形式,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并保持學生對漫畫的持久關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欣賞和評議學生自己創作的漫畫作品或者教師指定的漫畫作品,既可以讓學生口頭評價,也可以讓學生寫觀后感。由于對同一幅漫畫,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感受,可以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提高學習的興趣。

例如,消防安全知識是每學期重要的安全教育,而《我所知道的消防安全知識》這幅漫畫就是根據校園消防安全教育來構思的。教師在普及消防安全知識時,讓學生說一說《我所知道的消防安全知識》這幅漫畫的內容,可以是讀后感,也補充漫畫中沒有的知識,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學生在這個學習過程中興趣得以保持和延續。

2. 挖掘作品內涵,充分發掘育人功能

小學美術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訓練學生的技能技巧,美術教學應該增強敘述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以及責任感,因此聯系美術教育屬于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來說,可以確定,少兒漫畫教學的目的就是充分發掘其中的育人功能,以培養學生具有完善的人格。所以,教師在應用漫畫的時候,要深入地分析漫畫內容,從方方面面挖掘育人因素,以育人因素為切入點,應用適宜的方式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與育人因素互動,順其自然地受到德育熏陶。

例如,在教學《請節約水資源》這幅少兒漫畫時,這幅漫畫以夸張、形象的筆觸描繪了生活中人們浪費水資源的現象,漫畫中嘩嘩流著的水被夸張地畫成了感嘆號,再經一句擬人化的水龍頭喊出的“為什么沒人理我?”讓學生們一下就明白了漫畫所要表達的內容和主題。通過分析漫畫內容,教師可以將浪費水資源作為德育因素。在課堂上,教師將浪費水資源的畫面重點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在視覺作用下,受到極大的心靈震撼。之后,教師鼓勵學生自由表達自己建構的情感認知。一個學生說“現在浪費水資源的情況很嚴重”;一個學生說“如果不節約用水,那么最后一滴水可能就是我們的眼淚”;還有一個學生表示“浪費一時,后悔一生”。對此,教師可以順其自然地引導學生們總結自己閱讀漫畫的感受。因為漫畫內容貼近學生生活,結合漫畫內容和生活經驗,大部分學生會出對大自然和人類命運的關切和責任感。又例如,在教學《忘了朋友》這幅漫畫時,借助“是誰忘了朋友?”這句話來提醒學生重視身邊的朋友,重視友情,學完這幅漫畫后學生們紛紛表示懂得了友誼的重要性。

3. 運用德育漫畫,在美育中滲透德育

少兒漫畫不僅是一種視覺藝術,也是一種思維的藝術。教師帶領學生對少兒漫畫進行欣賞、思考和創作漫畫,進而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這是思想層面的,教師讓學生進行親身實踐,從而將德育的內容內化。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欣賞和創作的過程中,運用諷刺、幽默、夸張和比喻等方式,讓學生意識到漫畫的創作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復雜,而創作漫畫也不僅僅是為了搞笑和娛樂,而是為了達到教育人的目的。

例如,教師讓學生以“文明校園你我他”為內容進行漫畫創作。在體驗校園生活的過程中,學生們積累了豐富的校園生活經驗,既有良好的行為經驗,又有不好的行為經驗。認識良好的行為經驗是值得歌頌的,不良的行為經驗是需要改正的,端正態度,踐行良好行為,是實施此次教學的德育目的。所以,教師在創作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把在校園生活中大家做對的事情用正面歌頌、贊揚表現出來,做錯的事情用夸張和諷刺來表現。聯系校園生活經歷,發揮想象力,學生們利用畫筆展現校園生活現象。如吃完糖果之后,將糖紙隨手扔到地上。糖紙粘到鞋底上,在走動的過程中,將地面弄得黏黏的,其他學生踩上去,鞋底也黏糊糊的,很是生氣,紛紛指責扔糖紙的人。還如,看到有學生抬著垃圾桶去到垃圾,主動地給予幫助,其他學生看到此場景,紛紛豎起大拇指。大多數學生都能對事件進行客觀描述,所持觀點或贊揚或反對,可附相關簡潔文字說明。這種在美育中滲透德育的教學方法,能夠起到潤物無聲的效果。

4. 巧用漫畫故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

受傳統教學思維的影響,我國的小學德育教育以注入式教學為主,小學生學習德育方面的知識以背誦為主,不追求全面理解,使得大部分學生對所學的德育知識一知半解。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不僅不符合教學規律,也不適應現代教育的要求。由于傳統的教學方法不能夠做到生動活潑地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而少兒漫畫正好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因此在美術課堂上引入少兒漫畫成為題中之意。教師在美術課堂上,利用少兒漫畫中的故事,將其分為“愛的教育”“禮貌教育”“勞動教育”“公德教育”“勤勞教育”等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減少了教學枯燥的同時,也能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比如,在“公德教育”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父與子》中與之有關的故事。如兒子在馬路上一邊走一邊吃香蕉。將香蕉皮扔到路上。一個路人經過的時候,不小心踩到香蕉皮上,摔倒在地。爸爸后知后覺,發現兒子做錯事之后,狠狠地打兒子屁股。在課堂上,利用課件展現具體的漫畫內容,并使用生動的語言對漫畫內容進行描述。在講述的過程中,可以圍繞具體內容向學生們提出問題,如爸爸為什么要打兒子呢?聯系具體內容,學生們會想到兒子隨手扔香蕉皮的行為,由此給出原因,并對這種行為進行批評,指明這種行為是缺少公德心的。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們討論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這樣既使學生們意識到隨手扔垃圾是不對的,還使學生獲取解決問題的方法,便于積累生活經驗,在生活中踐行公德行為。

5. 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形成正確的審美觀

小學生喜歡漫畫和通話故事,但是喜歡慢點不等于會欣賞漫畫和擁有高雅的藝術欣賞品味。而對漫畫進行評價是小學生漫畫藝術修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涉及學生對漫畫的直覺意識、敏感性、體驗程度、技術和人的態度、價值觀的發展。這就要求教師在漫畫教學中引導學生在初步理解漫畫作品的基礎上,教給學生一些評價漫畫作品的準則和方法,引導學生理性地欣賞評價漫畫作品,形成正確的審美觀。

經過調查和課堂實踐發現,不少學生對少兒漫畫的閱讀面狹窄,僅局限在時下幾款比較流行的漫畫刊物上,例如《豌豆笑傳》《美型妖精大混戰》《幸福的店,不幸福的店》,等等。相對來說,對有一定思想內涵和德育教育的漫畫則涉及較少。而市面上流行的少兒漫畫刊物雖然種類繁多,但是質量和內容良莠不齊,由于不少學生缺乏辨別力,往往會挑選那些省時省力、輕松搞笑的刊物。利用少兒漫畫開展德育教學,教師應該結合德育的宗旨,提高學生對少兒漫畫的鑒賞能力,學會挑選一些格調高尚的漫畫來閱讀。在引導學生們閱讀漫畫的時候,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故事內容,引導學生們判斷主人公的行為是否正確,錯在哪里,要如何改正,由此使學生們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從中汲取經驗。

6. 家校聯合起來,促進少兒漫畫育人功能實現

家庭作為小學生認識世界的第一道窗口,父母作為子女的第一任教師,其家庭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行為習慣等將直接影響到子女品德的形成和行為習慣。而學校作為義務教育的主陣地,肩負著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品德兼優的建設者的責任。因此,在利用少兒漫畫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同時,要積極發揮家庭的作用,學校和家庭聯合起來,共同促進小學生良好品德的養成和健康成長。

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微信群上傳一些具有德育功能的漫畫,要求家長和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合作閱讀漫畫,說一說漫畫中體現的德育內容。在合作閱讀的過程中,家長要結合自身的道德認知情況,對學生進行指導,使他們建立正確的道德認知。同時,要賞識學生閱讀漫畫的情況,使學生建立自信心,樂于閱讀漫畫,不斷地建構道德認知,提升道德水平。

總之,德育教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智育、體育、美育等相互聯系,彼此滲透,密切協調,對學生健康成長成才和學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導向、動力和保證作用,學校必須把德育工作擺在素質教育首要位置。漫畫是智慧的藝術,幽默的藝術,是最受廣大讀者特別是少年兒童歡迎的一個畫種。它可以培養孩子們的觀察力、判斷力、想象力、創造力和表現力;可以引導他們從小就關注世界、關心社會、關懷他人,分辨好壞是非、善惡美丑。因此,本論文集中探討了利用少兒漫畫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的途徑與方法。

參考文獻

[1]張華華.論民俗漫畫的時代性德育觀照——以民俗漫畫童話《阿布!阿布??!》為例[J].美術教育研究,2015(5).

[2]潘財炳. 漫畫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中的應用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7.

[3]賴立. 圖畫書的兒童道德教育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6.

[4]李運昌,司紅十.淺論日本動漫對中國青少年德育的積極意義[J].科技視界,2013(10).

[5]王愛琴.基于學生生命成長的課堂德育活動——以“為人民服務的政府”課堂教學為例[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7(13).

猜你喜歡
德育教育
國學浸染下的高職院校德育教育探索與實踐
數學教學中有效滲透德育方法的研究
自我教育活動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徑
初中科學課程中利用情境教學法滲透德育的探討
淺析小學校園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分析
德育在新傳媒時代播音主持專業教學中的重要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