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幼兒園家園共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2021-11-28 01:58黃彩金
當代家庭教育 2021年28期
關鍵詞:家園共育幼兒園問題

黃彩金

摘 ?要:在當前社會背景下,幼兒教育備受重視,有效落實對幼兒的教育工作不僅是教師關注的重點,也是社會所注意的熱點問題。在幼兒的成長中,幼兒園、家庭是生活的主要環境,也是培養幼兒的重要場所,其對于幼兒的發展有著關鍵作用。因此,想要落實對幼兒高質量的教育工作,就要實現家園共育,幼兒園與家庭達成有效合作,在相互配合中推動幼兒的成長。但是,就當前情況分析,在幼兒家園共育工作的開展還存在一定問題,需要深入探究并找到解決對策,才可在雙方互動中達成對幼兒有意義的教育。

關鍵詞:幼兒園;家園共育;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16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8-0027-02

【Abstract】Under the current social background,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s not only the focus of teachers,but also the hot issue of society.In the growth of children,kindergartens and families are not only the main living environment,but also an important place to cultivate children,which plays a key role in children's development.Therefore,if we want to implement high-quality education for children,we should realize home co education,reach effective cooperation between kindergartens and families,and promote the growth of children in mutual cooperation.However,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joint education of children's homes.We need to explore deeply and find solutions before we can achieve meaningful education for children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sides.

【Keywords】kindergarten;Home co education;Problems;Countermeasure

長期以來,我國在幼兒教育方面的理念落后,家長認為幼兒園就是一個看護孩子的地方,是一個孩子進行集體玩耍的地點,孩子并不需要在幼兒園中學到知識。但實質上,幼兒園所教育的孩子大多為3到6歲,這個階段正是幼兒全面發展的時期,對于幼兒開展基礎性的啟蒙教育極為重要。在此時期,可以引領幼兒加深對事物的認識,豐富生活經驗等,對于幼兒今后的成長有著積極作用。因此,開展幼兒教育是必要的、重要的,家長的理念一定要進行轉變,才能夠更高效的落實家園共育工作。

1. 幼兒園家園共育存在的問題

父母是孩子是第一位老師,對于孩子的影響自然是極大的。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多數家長的教育理念不佳,不注重幼兒教育的開展。一些家長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覺得自己的孩子年齡還小,教育對其產生的影響不大,此時開展的教育可能是無用功。也有些家長害怕孩子出現各種不同的危險,直接限制幼兒的直觀性體驗,影響幼兒的個性化發展。有時,幼兒園針對幼兒情況開展針對性教育,家長卻未能在家中開展對幼兒的繼續教育,以致教育成效不佳。很多的家長因工作等因素,不參與到幼兒園組織的相應活動中。甚至部分家長認為,這是幼兒園的邀功行為。以上這些元素是家園共育無法取得明顯效果的問題所在。

2. 實現幼兒園家園共育的有效對策

(1)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形成家園共育意識

伴隨國家的發展,國家的教育水平也隨之提高,教師的教學水準以及家長的個人素質也逐漸增強,這為有序開展家園共育提供基礎保障。有效落實家園共育工作需要教師加大與家長的交流,教師可組建微信、QQ群,教師需要在交流群中每一天將幼兒在幼兒園中的生活總結,將要組織的相關教育活動內容、步驟等清晰講述,使家長及時的了解,加入到自己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之中。家長與教師有效的溝通,可以提升工作成效,也能幫助幼兒以最快的速度適應環境。

例如,若是幼兒園就要來一位可愛的孩子,教師需要提前與孩子家長取得聯系,通過溝通知道孩子的喜好、性格等基本情況,在與孩子的接觸中使其產生對教師的好感,幫助孩子迅速的適應陌生的幼兒園環境,也認識新的朋友。同時,還要消除孩子不愿意上學的不良情緒。在幼兒教育中,教師與家長是教育的關鍵,平時一定要注意溝通和交流,共同進行教學方案的設計,可明顯提升幼兒教育的成效。家長在平時與孩子的接觸中會形成很多的創新性手段,在與教師的溝通中,可以幫助教師更好的實現教育方案的改進。想要落實家園共育這一理念,首先就要加強教師與家長的互動,形成相互合作的意識。

(2)教師家長互相尊重,提升家園共育效果

想要做到家長與教師之間的互相尊重與信任,其基礎就是真誠。每位幼兒都是家長的寶貝,這也導致孩子越加驕縱。家長選擇將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兒園中,就是希望幼兒能夠接受最好的教育。因此,家長必定會對教師與孩子寄予一定的期許,希望教師可以高質量的開展教育活動,想要自己的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但是,如果教師采取的教育手段與家長的教育模式出現差異,部分家長可能就會形成對教師的不滿,甚至出現對教師的抵觸感。當出現這一情況,教師要及時且真誠的向家長解釋清楚,以穩定平和的情緒避免矛盾的出現,進而強化家長對教師的信任。

如孩子在幼兒園中受一點小傷,當幼兒回到家中時,被家長發現。家長在此時很容易就會形成對教師的誤會,覺得自己的孩子好好的送到幼兒園,但是卻無法在安全方面受到保證,認為教師的管理存在問題。若是處理不慎,可能會導致問題升級,造成更嚴重的后果。如果在幼兒園中發生類似的情況,教師需第一時間處理幼兒的傷口,在全面處理后再了解事情發生的起因等,對于幼兒及時的予以安慰。在放學后,教師必須要將今天發生事件的經過全部告知家長,不對家長隱瞞一絲真相,讓家長體會到教師真誠的態度,換位思考理解教師,自然可以將事件以更輕松的方式解決。還比如,在要求幼兒不要與危險物品接觸時,家長可能會對幼兒采取恐嚇的形式,對幼兒的行為予以警告。而教師在此方面的教育中,會利用一些專業性的術語,對于幼兒的行為進行一定的告誡。家長與教師不同的教育形式其取得的成效也是不一樣的。但是,不同的教育手段都有著自身的優勢,當家長與教師相互信任后,可通過實際內容為切入點,使用簡單的理論講解知識。家長和教師間的互尊互信,能夠加大對彼此的理解,減少在幼兒教育方面的不同觀點,提升幼兒教育效果。

(3)加大教學宣傳力度,帶領家長直接參與

在家園共育中,還要注重宣傳,科學引領家長的思想,在共同合作中有效培育幼兒。教師可通過家長會、講座、宣傳欄等多種形式,幫助家長了解幼兒教育的目標與課程內容。在平時的幼兒園教學中,可經常組織嘉賓有約這一活動,就本質上來講,就是邀請家長以教師的身份參與到幼兒園的教育之中。家長有著不同的職業、經歷等,是幼兒教育的重要資源。家長以助教的身份開展教育活動,可以將幼兒本來的知識視野進一步的拓展,調動幼兒參與學習的主動性,使家長真正的參與到幼兒教學中。雖然說每家都有孩子,但是讓家長走進幼兒課堂,面對眾多的幼兒,多數家長還是有著抵觸情緒的。幼兒園組織開展問卷調查活動,對家長的相關資源情況了解,邀請家長加入到嘉賓有約的活動中。在此過程中,一定要發揮家委會、志愿者等帶頭作用,從對幼兒園工作高度支持的家長著手,與家長一次次的研課,讓家長可以呈現出一節高效課堂。當每次嘉賓有約活動結束后,教師需要將家長上課時的視頻、圖片等上傳到家長交流群中,吸引更多的家長參與。當家長發現參與活動的價值與重要意義后,其主動性會明顯的增強,積極的參與。家長在活動中可以更好的歷練自己,也能推動幼兒幸福的長大。

(4)組織多種親子活動,引領家長積極配合

幼兒在天性上是愛玩且好動的,此時的孩子正處于啟蒙的關鍵期,需要接受更多的直觀性的經驗,親自的感知與體會。因此,在固化的環境中開展對幼兒的教育其成效不高,不利于幼兒的發展?;诖饲闆r,幼兒園需要組織家長與幼兒開展多種類型的親子活動,讓幼兒在真實體會中得到經驗與成長。家長身為親子教育中的重要組成,要主動配合。同時,親子活動的有序開展也便于家長發現自己孩子在成長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的采取合理手段予以改正。對于年齡較小的幼兒,可以組織簡單的親子活動,帶領幼兒參觀。如在假期,組織家長與幼兒共同前往動物園,認識真實的動物,并與所學習的知識內容進行對比整合,加深對動物的了解。為了幫助幼兒更好的感知果實的成長。幼兒園可以組織幼兒與家長親自去采摘植物、水果等,使幼兒認識到不同植物的生長,也可順勢教導幼兒要珍惜食物。

對于年齡更大一點的幼兒,幼兒園與家長要達成共識,需要落實社會意識的教育。如,消防、環保等。以環保主題為例。家長應與幼兒尋找家中的廢棄物品,通過這些物品進行制作,真正的變廢為寶。比如,將塑料瓶整理,制作為小凳子。也可以將快遞盒剪裁,使其變為放置衣物的整理箱等。親子活動是家園共育的主要方式,對于幼兒的教育成效極佳,在為幼兒帶來直觀性的感知基礎上,也鍛煉幼兒的思維、語言、動手等能力。

(5)建立學習交流平臺,豐富家長育兒知識

在當前社會背景下,很多的家長育兒意識極佳,不想自己的孩子在生命的剛剛開始就與別的孩子存在明顯的差異。幼兒園要精心布置環境,在走廊、公示板等地點粘貼各種與育兒相關的知識,或者是展示幼兒的杰出作品,對家長進行普及教育。隨著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教師與家長以往溝通的局限性已經打破,不再只是通過語言或文字溝通,網絡以及信息化設備的便捷使家長與教師的溝通不再受限,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幼兒在家中的表現,家長也可以快速的知道自己孩子的學習情況。同時,教師還要為家長建立信息交流群,定期的向家長推薦閱讀一些有關幼兒教育的文章、與幼兒溝通的方式等。這樣的形式能夠最大限度滿足家長在教育方面的要求,不會影響家長的工作,也可把控自己孩子教育的方向。當家長的理念出現轉變,家庭教育就必定會發生變化,在與幼兒園的配合中強化幼兒素養。

3. 結束語

在幼兒教育中,推動幼兒健康、全面的發展是根本目標,也是最終目的。但,這僅憑借幼兒園單方面是無法達成的,需要家長予以一定的配合,在雙方協作中推動幼兒成長。在幼兒的成長歷程中,教師、家長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發揮著重要影響。在實際開展的家園共育中,家長與教師要相互信任,配合彼此的教育工作,正確引領幼兒的成長方向。身為新時期的教師,也要主動學習,掌握最新的教育思想與手段,明確家園共育的問題所在并予以解決,實現高效幼兒教育的構建,強化幼兒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張銘.家園共育視域下的家長參與:意蘊、困境與路徑[J].教育觀察,2020(24):20-22.

[2]王瑩.家校共育促進孩子成長[J].文學教育(下),2020(10):168-169.

[3]王文麗.幼兒園家園共育的重要性[J].文學教育(上),2020(7):152-153.

[4]毛小碧.攜手合作家園共育——淺談幼兒園家園合作新思路[J].快樂閱讀旬刊,2011(07):32-33.

[5]范黎.綏化市幼兒園家園共育多種途徑研究[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1.

[6]萬春.唐山市豐南區農村幼兒園家園共育存在問題及對策[C]幼兒教師專業與發展論壇論文集,2012

猜你喜歡
家園共育幼兒園問題
愛“上”幼兒園
傳統節日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實施初探
家長助教對促進幼兒園課程開發的研究
淺談小班幼兒良好習慣培養之方法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想念幼兒園
幼兒園私家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