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分析

2021-11-29 23:24王玥琦孫玲沈陽大學
營銷界 2021年12期
關鍵詞:校企人才大學生

王玥琦 孫玲(沈陽大學)

■引言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若想走的長遠,離不開創新以及創新人才的培養。高校作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培訓機構,在大學生步入社會之前,需要培養他們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以及符合當今新媒體時代的實踐能力。故而在教學時,教師要多關注媒體創新要點,及時更新教學方式及教學內容,讓創新創業在多媒體背景下得到更好地發展,為我國培養更多的創新型人才,從而推動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意義

我國教育行業在近代的發展中的主要問題是培養了許多只會“紙上談兵”的“人才”,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各大高校推出創新創業教育,這是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其是結合素質教育、文化教育、創新教育、實踐教育、創業教育等多種教育方式于一體的教育方法,它的主要優勢是擴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并且提供實踐空間,讓學生在創新創業教學活動中能夠切身體會創新創業的內涵,為以后更好地工作打下基礎,從而培養優秀人員的教育方式。創新創業教育的主要觀點是:創新思想及整合所需資源來探索和鑒別時機的能力,提高學生組建企業的管理能力及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主要目的

(一)完善教育改革的快速發展

我國的教育機構被喻為“白色的象牙塔”,它充分說明了我國教育的缺陷,而創新創業教育以其獨特的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理念,使得學生在離開學校前懂得在社會上生存下去的方式以及有一定能力,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為教育改革的快速發展奠定基礎,故而在教學時期,教師要當好領路人,積極鼓勵學生進行創新學習,多方面激發學生的就業競爭積極性及培養學生的責任擔當能力。

(二)培養創新型、創業型人才

在多媒體時代下,創新型、創業型人才不僅是國家發展的支撐,它們還給社會注入新動力,使得社會競爭力加大,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優秀的人才若我國想要在國際競爭中有所作為,那么必須要培養具有創新思想及創新意識的人才。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要機構,在多媒體背景下加強創新創業教育,有利于更好地人才培養,并且可以提高即將步入社會的年輕人的綜合素質,故而應當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建設。

(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我國對學生的教育提倡的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但自小學開始,家長及學校太過于注重成績進而使得學生鉆了牛角尖,總是在想著提高成績而忘記了動手能力及其他方面的發展。創新創業教育的設置,使得學生不僅可以學習創新思想及創業技巧,還可以激發并提高學生自己的潛能,使學生懂得發現自己的優點、理解自己的不足,從而做到全面發展,確定自己的未來。

■當前大學生創新創業有效性欠缺的主要原因

(一)教育理念不科學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過于注重理論知識與技能的傳授,而忽視了對學生認知能力的培養。他們盲目地認為創新創業教育僅僅是培養企業家和社會企業家,由此將難以實現創新性人才的培養目標。大部分教師認為創業創新教育只是畢業后就業指導的一部分。這一傳統的教學觀念也使學生認識到,創新創業教育只對具有創業意愿的人才開放,多數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不感興趣,不能積極參與各類創業實踐活動,而這種不和諧的教學氣氛也將對課堂教學的效率產生直接影響。

(二)沒有一個合理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

從當前的發展趨勢來看,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還尚未形成規范合理的教學模式,由此使得教學模式呈現分散、不成熟以及缺乏系統性的特點,這將難以在實際教學中發揮激發學生潛能的作用,進而難以為滿足市場需求奠定良好基礎。

■在線背景下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有效性的措施

(一)創新教學理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課堂需要充分基于人才培養的目標創新教學理念,以此達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效果。首先,在創新創業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將培養創新型人才作為教學目標,積極摒棄傳統的應試教學模式,并且還需要通過多種教學路徑增強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活動的自信心,為轉變就業觀念奠定良好基礎。其次,還需要充分利用多媒體平臺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創新創業的基本流程,對其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因素進行優化策略的探討,由此更好地提升學生在實際創業過程中的應對能力。在現代培養復合型人才教育要求下,高校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需要更加注重教學方式的變革,以此為創新創業意識激發提供教學環境。

(二)加強學校條件保障,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是創新創業課程重點培養的能力之一,因此在開設創新創業課程之初,就需要構建完善的創新創業體系,并做好相應的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其中可以通過建設創業指導中心、就業咨詢中心等方式,引導學生在課程開展的過程中將自身的想法付諸實踐,尤其可以通過競賽的方式引導學生將創新創業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由此可以更好地讓學生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升整體的創新能力。學校開展的創新創業競爭、團隊合作活動等都將是激發學生參與創造的有效途徑,可以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所需的品質以及專業素養能力,為學生提供更加開闊的思考方向,進而為后續的創新創業奠定良好基礎。

(三)營造出良好的教與學氛圍,加強學生的創新創業素質

在傳統應試思維的影響下,部分教師在創新創業內容講授的過程中依然采用純理論的教學方式,而對于具有實踐性特征的創新創業課程而言,純理論的知識難以基于實際情況對創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優化解決,而這種教學模式也難以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進而導致學生的創新思維難以得到發展。因此在當前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充分營造良好的教與學氛圍,通過網絡平臺以及實踐演練等方式優化創新創業課程教授模式,為提升學生應對創業中存在的風險以及問題做好心理建設工作,進而更好地在全面提升學生創新素養的過程中滿足社會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需求。創新創業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高校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需要積極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給予學生創新創業的靈感,為促進學生創新創造意識提升奠定良好基礎。

(四)建立以創新創業為導向的校企合作保障制度

1.完善組織結構

完善組織結構需要將政府部門、企業以及高校組成校企合作指導委員會,以此構建完善的組織結構,更好地完善校企合作的是平臺,并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及校企合作規劃,進而為更好地培養大學生提供基礎保障。其次,還需要設置執行服務部門,以此便于大學生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實現雙向溝通,使得校企之間的交流更為順暢。

2.不斷完善相關政策法規

基于校企合作機制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實際上需要相關的政策法規進行規范,以此更好地推動校企工作順利運行。因此,首先就需要相關部門建立和健全法律體系,對于大學生在企業中的就職情況進行規范監管。同時,作為高校需要結合實際的情況進行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工作安排,其次,還需要建立相關的人才培養方案以及教學課程設置等機制,由此更好地提高校企合作的有序性。最后,還需要政府部門建立相關的政策法規,不斷地完善校企立法,進而為校企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礎保障。

■結束語

綜上所述,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因此在高校教育的過程中就需要基于當前的就業發展形勢以及創新思維開拓的實際需求,做好相應的創新創業教學工作,積極通過轉變教學方式以及觀念,使得教育實踐的形式得到創新發展。同時還需要結合當下的網絡技術手段為學生提供創新創業的平臺,以此更好地使得大學生在實踐中獲得更高的成就感,為進一步開拓創新奠定良好基礎。

猜你喜歡
校企人才大學生
百萬擴招下高職校企合作演化穩定性分析
人才云
立足“農”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風生水起
大學生付費實習“天坑”必須提防
校企合作的電子商務課程教學模式
農學類專業校企協同育人的探索與實踐
人才的開發和使用是一門科學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大學生繳存公積金,這個可以有
六旬老婦“養出”了個大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