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常規對胃癌的預后的評估價值的研究進展

2021-11-30 03:28何英
今日健康 2021年12期
關鍵詞:中性血常規比值

何英

(欽州市欽南區人民醫院,廣西 欽州,535000)

在多年來對胃癌疾病的診斷、治療研究中,發現對胃癌治療的預后效果,同患者系統性炎癥反應有著較為密切的關聯[1-2]。臨床為患者進行的血常規檢查項目,可以反映出患者的系統性炎癥反應。以觀察血常規檢查結果同胃癌患者患病情況之間的聯系為基礎,又發現血常規檢出的血小板,中心粒細胞,白細胞,淋巴細胞計數,血小板與淋巴細胞的比值,能夠反應出胃癌患者的預后情況以及治療效果[3]。

1.血常規檢查單一指標

血小板:既往開展的眾多研究結果,均證實血常規檢查中的血小板計數指標,同患者胃癌淋巴結轉移升高存在著一定的關聯性[4-5]。若是觀察到胃癌患者的血小板計數出現顯著提升的現象,則代表患者發生淋巴結轉移的概率就會明顯升高,甚至概率會達到一般患者淋巴結轉移發生率的1.6 倍以上,表示胃癌患者發生腫瘤漿膜浸潤的概率就會明顯升高,甚至概率會達到一般胃癌患者的2 倍以上。從腫瘤分期層面來分析,在既往開展的多項研究中,發現胃癌患者在術前出現了血小板顯著升高的現象,其中Ⅲ~Ⅳ期占比較高,一般胃癌患者占比較低[6]。從胃癌患者的預后層面分析,在既往開展的多項研究中,發現胃癌患者在術前出現了血小板顯著升高的現象,患者的總體生存率就會顯著降低[7]。從上述多種研究中可以明確的是,胃癌患者出現了術前血小板升高的問題,可將這一問題視作對胃癌疾病獨立危險因素的一項重要分析內容,血常規檢查的臨床價值較為突出[8]。在既往研究結果表明胃癌患者出現術前血小板的顯著升高,到術后血小板計數指標恢復正常水平。在術后為患者定期做血小板計數檢查,觀察血小板計數指標是否出現明顯的升高,能夠預測胃癌是否會復發[9-10]。有研究發現,血小板會參與到腫瘤的生長、擴散和轉移過程,并發揮作用。血小板影響腫瘤疾病進展的機制可能是分泌出血小板衍生因子、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等,促進了腫瘤繼續生長[11]。

中性粒細胞:目前階段,針對中性粒細胞影響胃癌預后評估價值有關研究內容較為欠缺[12]。經化療后,患者中性粒細胞計數中度下降,對比中性粒細胞計數指標嚴重下降、中性粒細胞計數指標無顯著改變的患者,預后情況要更好[13-14]。有研究認為中性粒細胞計數指標影響對胃癌患者的預后情況,其作用機制可能是因為中性粒細胞對淋巴因子活化的殺傷細胞介導的細胞毒性作用,起到了比較顯著的抑制作用[15]。在這種抑制作用的影響下,胃癌患者的抗腫瘤細胞免疫反應就會受到較大程度的影響??赡苁且驗橹行粤<毎尫懦龃傺苌梢蜃?,對腫瘤疾病的進展起到了促進作用??赡苁且驗橹行粤0麉⑴c腫瘤炎性反應作用[16]。N1 型腫瘤相關中性粒細胞,具有抑瘤作用。而N2 型相關中性粒細胞,具有促瘤作用。但關于中性粒細胞計數指標同胃癌患者預后情況的關聯的影響機制目前尚未得出一個確切的、統一的結論,需要在未來的研究中進一步探索。

淋巴細胞:胃癌患者在術前出現淋巴細胞計數顯著降低的現象,患者的病理分型同一般的胃癌患者相比較差,TNM 分期同一般的胃癌患者相比較晚,總體生存率、無病生存率同一般的胃癌患者相比較低。導致淋巴細胞對胃癌患者預后情況影響的作用機制,可能是由于患者有免疫抑制,或是在免疫功能上存在一定的缺陷??赡苁且驗樵摶颊叩奈赴┘膊∧[瘤惡性程度比較嚴重、增長速度較快,宿主在抵抗腫瘤時免疫系統產生了劇烈的反應,消耗的淋巴細胞較多,淋巴細胞計數就會越來越低,形成惡性循環[17]。

2.血常規相關指標的比值

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的比值:胃癌患者術前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的比值較高,則表示患者發生胃癌淋巴結轉移的概率會顯著升高,同一般的胃癌患者相比,發生胃癌淋巴結轉移的概率將達到1.5 倍以。從腫瘤浸潤深度層面來看,胃癌患者術前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的比值較高,則其腫瘤漿膜浸潤的發生率,同一般胃癌患者的發生率相比顯著較高,甚至可達到一般胃癌患者的2.9 倍以上[18]。胃癌患者術前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的比值較高,則其術后的總生存率、無病生存期對比一般胃癌患者會顯著較低。術前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的比值較高的患者,經治療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的比值恢復正常,這部分患者的預后情況明顯優于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的比值持續高水平的患者[19]。

血小板計數與淋巴細胞計數的比值:在上述血小板、淋巴細胞單一指標對腫瘤發生和進展中已經得出結論,血小板本身對腫瘤的發生、發展會起到促進作用。而淋巴細胞具有參與抗腫瘤的作用。因此可以認為血小板計數與淋巴細胞計數的比值增高,代表促腫瘤生長作用增強,抗腫瘤的作用減弱。在傳統理論中,認為腫瘤分期晚的患者總體生存率較低,無病生存期應該較短。血小板計數與淋巴細胞計數的比值高的胃癌患者,對比一般胃癌患者預后情況較差,淋巴結轉移發生率高且范圍更廣、腫瘤漿膜浸潤的發生率較高、腫瘤分期較晚,表明血小板計數與淋巴細胞計數的比值較高的轉移性胃癌患者,總體生存率較低[20]。但整體而言,在血小板計數與淋巴細胞計數的比值對胃癌預后的價值評價方面存在一定的爭議,需要未來對其影響以及影響機制進行深入研究。

炎性因子可誘發正常細胞DNA 損傷,增加腫瘤復發的可能。在環境的共同作用下,就會對腫瘤進展的細胞轉移和增殖過程,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在為惡性腫瘤胃癌患者的檢查中,應用血常規檢查方式,可以測定出血小板、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白細胞計數,可以得出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的比值、血小板與淋巴細胞的比值。在對胃癌患者腫瘤分期、腫瘤浸潤深度、淋巴結轉移、預后評估等方面的分析中,可以起到重要的參考作用。因此臨床診療胃癌等惡性腫瘤過程中對血常規檢查的重要性逐漸有了更強的認知,檢查方式的應用頻率也越來越高。未來針對血常規檢查中單一指標、相關計數指標的比值以及聯合應用,應繼續深入研究,擴大研究納入對象數量,為廣大胃癌患者提供更有效的診療服務。

猜你喜歡
中性血常規比值
血常規檢驗中常見誤差原因及解決策略
血常規解讀
英文的中性TA
比值遙感蝕變信息提取及閾值確定(插圖)
不同應變率比值計算方法在甲狀腺惡性腫瘤診斷中的應用
末梢血與靜脈血在血常規檢驗中的臨床價值
一株中性內切纖維素酶產生菌的分離及鑒定
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規檢驗中的意義
雙電機比值聯動控制系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