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步法”在工作過程一體化課程中的應用 Application of the "Six-step Method" in the Integrated Work Process Course

2021-11-30 18:12賴高清LAIGao-qing
內燃機與配件 2021年22期
關鍵詞:加工技能課程

賴高清 LAI Gao-qing

摘要: 在“1+8”傳幫帶的方式借助“六步法”在樹立正確“三觀”的前提下,開展基于工作過程一體化課程中教師協同育人的教學改革,增強學生的勞動觀念、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全面推動數控銑技能展示和理論積累,加深學生進入企業前的“5S”質量安全管理。

Abstract: The "1 + 8" mentoring way with the help of a "six steps" on the premise of establishing correct "through", carry out based on the working process of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ers' cooperative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teaching reform, strengthen students' concept of labor and improve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all-round CNC milling skill features and theoretical accumulation, deepen the students "5 s" quality and safety of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關鍵詞: “1+8”傳幫帶;六步法;基于工作過程一體化;技能;工匠;“5S”管理

Key words: "1+8" mentoring;six-step method;based on work process integration;skill;craftsman;"5S"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G712?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957X(2021)22-0243-02

0? 引言

在深化《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三教”改革和教育部“1+X”證書推進的背景下,江西旅游商貿職業學院全面實施一體化教學改革。為了更好的實現工作過程一體化教學,就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是由一位教師來實施還是兩位教師來共同完成,又或者是“1+8”即是一個老師帶八位學生的方式來實施等等。依據現有的條件,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并存,充分發揮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提高教學設備的利用率。遵照課程需要,教研室制定實施方案,由教務科審核,且每學期進行中期檢查和期末考核,做到每門課程都有對應的實施方案。

現就以《數控銑一體化》課程為例,闡述江西旅游商貿職業學院就工作過程一體化的教學實施。最終確定由兩位教師共同實施,上課的班級是19機電一體化2班,全班共48人,為保證教學質量,我們采取了小班化、模塊化的模式,設八人一小組,共6個小組,小組與小組之間會形成良性競爭的態勢,每組的組員會自然形成團隊協作、分工明確,這樣會更加高效的完成教學任務。教學實施場所分理論講解區和實操區;課程設為安全文明生產、數控銑床操作、加工工藝編制、數控銑編程及仿真加工、零件加工、產品質量檢測等6個模塊。根據這6個模塊的關聯和特點我們設置了10個任務,每個任務都涵蓋了這6個模塊,這6個模塊即產品加工的6個過程,任務也就是產品,在這每個任務的實施中我們擬推“六步法”的教學模式。

課程設置的10個任務分別是:外輪廓加工;內輪廓加工;零件狹窄內輪廓加工;內、外輪廓復合加工;配合件配作加工;簡單孔加工;多孔、排孔加工;螺紋加工;孔、螺紋復合加工;內外輪廓、孔、螺紋綜合加工。面對不同的工作任務,教師遵循著內容雖不同,但可以使用相同的步驟去完成相應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我們選用了適合于現有基于工作過程中實施的“六步法”來推動教學,每個任務用6個工作過程展現出來,同時用“六步法”來實施,如表1所示。

1? 學習基本理論,樹立正確的“三觀”

教師1通過多媒體和職教云網絡資源進行講解,學生邊聽邊思考、將知識要點記錄在筆記本上。為鞏固基礎知識,方便指導生產,會不定時的采用云課堂的隨堂測試加強記憶。讓學生在學習技能操作之前具備必要的理論知識和查找參數說明書及其他相關資料的能力,再通過生動有趣的勞動教育案例分析,使學生崇尚勞動人民、尊重勞動成果、熱愛勞動、即使普普通通也甘愿默默奉獻。

教師2傳播企業文化并植入“5S”質量安全管理體系;使學生在學校就有真實企業感受,提前進入工作場景,在學生技能操作的過程中逐步推廣“5S”管理模式,讓學生在4周的學習中養成基本職業素養,順利推進后續課程的技能操作模塊,使學生在就業上少走彎路,能與企業崗位無縫對接,減輕就業壓力,服務地方經濟,使學生、企業、學校、政府多方受益。在教師1授課的過程中,教師2時刻在周邊提醒不認真的學生,管好紀律、督促學生上課認真學習,保質保量的完成理論學習,培養學生的從業基本素養,為技能操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學生成為能夠服從管理的技能型人才,不是那種恃才傲物,不敵人情世故的傲才。

2? 掌握基本實操技能,弘揚工匠精神

教師2手把手演示刀具拆裝、對刀、找正等加工前的技能操作,學生輪流掌握相關技能,操作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5S”質量安全管理要求執行,通過每天操作的量變升華到畢業前技術能手的質變,從次次的操作失誤中找到技能操作的技巧,用不厭其煩的操作練就成能工巧匠。在頻繁的操作中錘煉工匠品質、塑造工匠之魂。

教師1負責統計學生的掌握情況,保障學生的操作次序,監督學生規范操作,為“5S”管理的最后一個“素養”環節做量的累計,對吃苦耐勞、屢敗屢戰并能繼續堅持技能操作的同學給予肯定和獎勵,對懶惰、操作不積極的同學給予批評和懲罰。賞罰不斷地交錯是每個人成長的過程,正面激勵適度處罰更是歷練學生責任意識的法寶。用責任扛起“技能強國有我”旗幟。

3? 分析零件圖和加工工藝

教師1運用《機械制圖》的相關知識解析零件圖;運用《機械制造》的專業知識對零件加工工藝進行分析并編制工藝卡片;運用《CAD/CAM軟件》的知識對零件圖的各節點坐標進行數據處理或在電腦里捕捉節點坐標。通過不同零件圖紙的分析,幫助學生梳理相關前導課程的知識點,利用已學的知識點解決現有的疑難問題,培養學生及時發現問題、系統分析問題、果斷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教師2始終以企業質量安全管理員的身份監督學生的一切狀態,對不能或不想堅持的同學給予鼓勵,了解這類學生真實的心里想法,有針對性的和學生進行交流,秉著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的原則,攻破學生的心里防線,讓“工匠”精神不斷地植入他們腦中。

4? 掌握編程技巧并操作仿真軟件

憑借著編制的加工工藝卡對零件加工進行可行性的分析,熟記基本指令,熟練編程框架,在技巧方面協助學生編程。為保障程序的完整性和正確性,先使用仿真軟件模擬加工。教師1和教師2同時對有問題的學生進行及時的解答與剖析,直至學生徹底消化,并能完成虛擬仿真,再進入加工的干涉檢測環節,以確保程序正確生產安全,后通過優質學生以點帶面的方式,充分發揮“傳幫帶”的主導作用,使技能操作在全班全覆蓋。保證學生操作水平同步發展,形成你追我趕技能大比拼的熱火場面。

5? 掌握零件實際加工技能

在各種激勵政策下,率先完成虛擬仿真的小組可以直接把程序導入到機床里面加工,教師2引導他們去相應機床邊為生產做好充分的準備,再協助學生把程序導入機床里試制并加工。一部分操作緩慢的同學,教師1和已完成的同學分別協助后進同學編程并進行虛擬仿真。教師2和已完成加工的同學分別協助另一組同學去另一臺機床完成,依此延續,保證每一組學生都不會閑著,每個學生都有事可做,倡導“人人為師、先者為師”的“傳幫帶”理念,用“技能強我,技能報國”作為學生的精神導師,用“敢為人師,善為人師”的追求孵化學生技能大師。

6? 掌握零件測量技能

“安全第一、質量第二”是企業的生命線,也是學校的教學要求,我們應該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保證質量,學生必須有質量意識,所以零件加工完后,還需要產品檢測,首先要會使用工、量具和會操作精密檢測儀器,其次掌握檢測方法和技巧,能對有質量問題的產品進行分類處理,查明原因。如果規范操作還是會出現質量問題,那就有可能是程序和機床里面的參數設置不合理,還有可能是刀具磨損太大或者是沒有采用“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等更加合理的加工工藝。對不能改進的產品視為廢品或次品。有任何質量問題必須先停產,再上報質量檢測科查明原因調試合格得到允許后方可恢復生產。產品質量檢測對于學校來說是檢驗學生技能掌握的重要手段,雖然操作過程也很重要,但學生更重要的是要有質量意識和質量理念,對產品必須有優等品、一等品、合格品、次品、廢品各等級的判斷能力。教師1或教師2協同學生檢測零件的相關精度,并監督學生填寫產品的質量檢測表。

在工作過程一體化教學中,首先讓學生在思想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其次是在每個工作任務中利用“六步法”掌握必要的理論知識和技能操作。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每個環節都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協同輔助的推進教學,教師布置任務→學生分析工藝、程序→學生提出問題→教師輔助排憂解難→學生虛擬輔助→學生加工零件并檢測。在機床加工操作中,安全是第一要務,此時教師1和教師2務必保障安全穩定運行。通過教師1和教師2的角色扮演充分展示出1+1>>2的特點,當然這里的協同育人不僅體現在兩位教師團結合作、默契配合上,更是體現在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科學有效的同向同行、交替穿插和相互融合上。

在國家高質量發展高職教育的新時代里,改革是硬道理,經驗推廣到每門課程的教學中去尤為關鍵,用企業的真實崗位、工作場景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用教師協同育人調動教師的工作激情,整個教學過程中“德”“行”雙管齊下,學生就業后定能成為企業的一把尖刀,在技能成熟的條件下,拓寬自己的視野,用刻苦鉆研的勁頭開拓創新創業的思維,挖掘學生的雙創潛力,使學生具備技術革新的能力,把學生打造成德技兼備,享有社會聲譽的專業技術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主編錢紅.數控銑削技術與技能應用.

[2]主編許媚.新時代勞動教育讀本.

[3]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

猜你喜歡
加工技能課程
《ERP原理與應用》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探索
自由曲面加工中數控加工技術的應用
女生總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課程思政在組織行為學課程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
山西省2019年對口升學考試 加工制造類
山西省2018年對口升學考試 加工制造類
A—Level統計課程和AP統計課程的比較
拼技能,享豐收
畫唇技能輕松
小鮮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