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遺文化在服裝設計中的傳承與表達

2021-12-02 21:17
紡織報告 2021年6期
關鍵詞:真性服裝設計圖案

劉 媛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湖南 益陽 413000)

為了促進服裝產業與非遺文化的融合,形成具有競爭力和特色的品牌,在政府的支持下,對非遺文化及其傳承人進行宣傳和推廣,將有特色的非遺文化元素提取出來,運用到服裝設計中,形成非遺與服裝產業相結合的特色生產鏈,不僅促進了服裝產業的發展,還推動了非遺文化的傳承。在此過程中,需要考慮在原料、加工過程、設計風格、營銷策略等方面的融合與發展方式。面對這樣的挑戰,要對各個環節進行嚴格的審核和規劃[1-2]。

1 非遺文化與服裝設計的結合概述

在歷史長河中,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中國人民在日常生產生活中的智慧結晶,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展現了我國的傳統文化。非遺文化作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應得到國人的關注和重視、發揚和傳承。在服裝產業中,融合非遺文化是一種有特色并能夠持續發展的傳承方式。通過各種渠道,包括相關的網站、資料書籍、傳承人的非遺宣傳片等,收集并整合非遺文化中能夠融入服裝設計的特色。在非遺文化中,紡織類技藝包括蜀繡、扎染等,其民族特色制作方法和圖騰圖案等,都能夠應用到服裝設計中[3]。例如布依族的刺繡工藝,無論是線的選擇,還是顏色的搭配,都十分講究。通過不同紡織線和顏色的搭配,能夠形成各具特色的圖案,有植物類圖案、動物類圖案、幾何類圖案等[4]。在不同的設計和搭配方式下誕生的作品各具特色,工藝精湛、品質優良。作品體現了布依族淳樸的生活氣息和民族特色,不僅具有極強的觀賞性,更在傳承和發揚民族文化方面創造了極大的價值。

2 非遺文化在服裝設計中秉持的原則

服裝產業鏈由復雜的環節組成,從前期選擇原料、設計圖案、搭配顏色、確定設計稿,到中期按照設計稿制作產品、審核質量、調查市場,再到后期投入零售市場、設置銷售點等,只有各個環節相互協調,才能在傳承非遺文化的前提下,獲得最大的效益。服裝產業應高度認可非遺文化,并主動承擔非遺文化的傳承和保護責任。在此過程中,應秉持以下原則。

2.1 保持非遺文化的本真性

非遺文化具有地方特質,與普通文化不同的是,文化特征較為小眾,只有在當地群眾的支持以及傳承人的不懈努力下,才能得到保護。因此,在服裝產業和非遺文化的融合過程中,應該保持非遺文化的本真性。提取的部分應該是原本存在的,而不是復制的,更要展現原始的手工、素材、工藝等特色。尊重非遺文化的本真性,不擅自添加新內容和要素,也不能按照個人想法曲解非遺文化,否則就違背了非遺文化的本真性,在一定程度上喪失了對非遺文化的傳承和保護意義。

2.2 強調非遺文化傳承人的重要性

人類是文化傳承的主體,保護傳承人就是保護非遺文化。傳承人和非遺文化是命運共同體,不能忽視傳承人為非遺文化的傳承作出的巨大貢獻。傳承人無論是技藝,還是歷史及相關知識,都是最具權威性的。在服裝產業和非遺文化的融合過程中,只有接受傳承人的指導以及監督,才能保證非遺文化的傳承準確有效。

2.3 突出非遺文化的價值

非遺文化在歷史的發展和檢驗中不斷累積和傳承,本身就有足夠的資質和較高的價值。在服裝產業中,更能體現非遺文化的歷史性、工藝性和藝術性。從根源上闡述非遺文化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以及歷史意義,能夠體現一個民族的特性和文化,也展現了各民族的審美,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受眾群體范圍,提高了群眾對非遺文化的認知度。

3 在服裝設計中傳承非遺文化的路徑與措施

在服裝產業中,服裝設計能夠融合的非遺文化種類繁多,能形成各種各樣的產業鏈。在原料的選取、技藝的選擇、圖案的融匯等方面,都可以進行二次創作和設計加工。同時,在傳統服飾的制作標準下,選取非遺文化中感興趣的部分,作為創作靈感和素材,設計出更好的作品,依托服裝產業發展非遺文化。通過分析,列舉以下措施。

3.1 多選用非遺文化中的原材料

在服裝的用料用線方面,采用非遺原始的材料、工藝以及技術,更能體現非遺文化的歷史價值和工藝價值。例如,將土家族的土布、織錦等原布料作為服飾面料,將藏族的趕氈技藝、皮制品制作工藝等作為加工技術,實現服裝產業和非遺文化的融合。但要保證,在融合過程中,不得違背非遺表達的核心內容,要選取純天然、原始、環保、淳樸的原料,確保服裝設計的原創性。若選取材料的范圍較小,還可以通過在原料中融入非遺文化元素的方式,對原料進行扎染、蠟染、挑花繡、苗繡等再加工。對融入多種非遺文化元素的原材料進行再加工,能夠為創作者提供更多的靈感。

3.2 在加工過程中多體現非遺文化手工藝制作的特色

為了使非遺文化得到有效的傳承與發展,在制作過程中,可通過手工定制等方式完成產品的創作和加工,凸顯作品的手工特點。由于是純手工制作,產品數量較少,但質量得到了提高,保證了產品的本真性。在采取手工制作方式時,手工藝人要保留非遺本身的價值和意義。手工制作的產品面向的消費群體主要是對藝術比較有追求和感悟的人群,更能欣賞融合非遺文化的服裝作品,有助于非遺文化的傳承和傳播。

3.3 在推廣營銷中多展現非遺文化的特點

作為服裝產業中最關鍵的一環,有效的推廣不僅能夠獲得經濟效益,還能夠促進非遺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在定位產品賣點的過程中,應結合非遺文化的民族性、生態性、本真性來闡述悠久歷史、地域文化等方面的特點。確定品牌風格、完成設計作品后,要在推廣過程中突出作品的特點??紤]到當前自然無污染、原始純天然的制作原料更受消費者的歡迎,重點突出作品的民族性和生態性。由于非遺文化的受眾面較小,應當精準定位,通過旅游業以及新媒體行業來提高推廣效果。分析市場購買力和需求,針對潛在客戶,劃分市場范圍,由小范圍的推廣漸漸擴大到批發市場,最后走向國際市場,使我國非遺文化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例如,在非遺文化相關旅游景點銷售帶有非遺文化元素的服裝,并通過短視頻等熱門傳播方式,吸引人們的關注,在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起到了服裝作品的推廣作用,拓寬了消費群體范圍,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受眾面。同時,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應通力合作,將非遺文化和服裝產業相結合,實現非遺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4 結語

非遺文化是先人留下的寶貴財富,將其融入服裝產業,實現傳承和發展,需要各部門相互協作,接受傳承人的指導和幫助,在保留非遺文化特征的前提下大力發展,不僅為服裝產業提供了新的設計理念,獲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同時也為我國非遺文化的傳承提供了新方式,為推動非遺文化在服裝設計中的表達與有效傳承提供一定的參考。

猜你喜歡
真性服裝設計圖案
幾何思維在服裝設計上的應用
服裝設計中的“國潮”思維
基于服裝設計要素的氣質分析
主體間性與個性:本真性倫理如何對抗新資本主義精神
建筑原真性探微
畫中謎
畫中謎
畫中謎
段輝紅服裝設計作品
關于治療近視眼答讀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