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遺湘繡在長沙地區中小學課外興趣課程中應用的實踐與價值探析

2021-12-02 21:17胡咪娜
紡織報告 2021年6期
關鍵詞:湘繡進校園刺繡

胡咪娜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湖南 益陽 413000)

1 非遺湘繡的歷史地位

湘繡與蘇繡、蜀繡、粵繡齊名,是我國四大名繡之一,也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一批名錄代表,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審美品位。湘繡的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楚繡藝術,距今有2 000多年的歷史。關于湘繡的形成,田自秉教授在《中國染織史》中指出:“湘繡的歷史,過去一般都認為創始于清朝末年,最為晚出,但自1972年長沙馬王堆一號墓出土‘絹地長壽繡’‘絹地乘云繡’等精美漢代刺繡后,對于它的歷史有了新的認識??梢赃@樣說,湘繡是在清代后期形成了獨特風格的刺繡體系?!薄跋胬C”這個稱號則是在清以后被人們熟知[1-2]。

湘繡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湘繡藝術內涵豐富、風格奇異,其圖形元素、針法元素、材質元素、特殊技法都彰顯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例如收藏在湖南湘繡博物館中的《世紀雄獅》湘繡作品,正是憑借著獨特的湘繡針法,將雄獅的剛勁威猛表現得活靈活現[3]。在傳統落后的小農經濟時代,僅依靠手工傳承的刺繡技藝,能夠制作出如此精美的作品,令人嘖嘖稱贊。對湘繡手工藝的傳承,不僅是向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致敬,也是新時期豐富人們精神生活和提高品質素養的一種重要方式。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上,湘繡作為文化元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藝術審美、文化內涵方面的價值不可忽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宣傳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代表勢在必行,將其融入中小學課外興趣課程中,讓學生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使中華傳統刺繡文化得到傳承;也有輻射引領作用,給其他非遺工藝提供可借鑒的傳播、傳承路徑。

2 非遺湘繡在中小學課外興趣課程中的實踐

“非遺進校園”是近年來一直活躍在各大高校、中小學的活動,以傳承、傳播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旨,邀請非遺湘繡代表性傳承人進校園為學生授課,傳授湘繡的歷史文化、特色技法,讓更多青少年了解并愛上非遺湘繡藝術,培育新生代的接班人,實現中國優秀傳統手工藝的傳承從被動到主動的轉化,增強國人的文化自信。

2.1 做好前期需求調研,策劃非遺活動

根據長沙地區中小學教學課程設置需求與課程具體安排,主動對接教學管理部門,明確每個學校的辦學特色、課程規劃、平時開設的活動類型以及對非遺體驗活動的需求,再與學校溝通,確定年度非遺進校園的次數、規模及課程教學內容,呈階梯性、遞增式開展非遺湘繡進中小學興趣課堂的活動,按照從初識、初探、理解到基本掌握的非遺湘繡體驗思路,將“非遺進校園”“非遺進興趣課堂”活動做實做精。

2.2 根據學生年級,量身打造湘繡體驗活動

非遺湘繡技藝是在綢緞上以針代筆進行的一種工藝活動,低年級學生對針的操作不夠熟練,而高年級學生并無此類問題。在此背景下,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開設的課程也要有所區別。如針對低年級學生,開設湘繡知識小課堂、湘繡作品賞析活動較為適宜;針對高年級學生,可以在湘繡技藝講座、湘繡作品賞析的基礎上,開展湘繡深度體驗活動。從聽、觀到實操,讓學生深入了解湘繡技藝工序、感受湘繡藝術魅力,進而發自內心地認同、喜愛湘繡,實現中國傳統技藝的廣泛傳播。

2.3 營造體驗氛圍,做好宣傳報道

根據活動安排部署,拍攝活動過程中的精彩瞬間,采訪學校領導、教師、學生及湘繡授課大師,收集各方想法和建議,完善信息反饋,整理活動特色與亮點,完成微信公眾號推文、新聞稿并推送至省內外各大官方媒體,擴大輻射面、提高影響力,為各個機構、兄弟院校提供可借鑒、可參考的推廣經驗。

2.4 總結經驗,反思改進

非遺進校園、進課程是人們傳承、發展、創新湘繡非遺技藝的一種方式和路徑,在不同環境、不同語境下,活動效果不一樣。只有在一次次活動中總結經驗、反思與改進,優化下次非遺湘繡進校園的活動內容,才能實現湘繡傳承與創新后繼有人的目標。非遺湘繡進入各大中小學興趣課堂已成為常態,更是熱門的興趣課程。

3 非遺湘繡融入中小學課外興趣課程的價值

3.1 從歷史文化到技藝體驗,感受非遺湘繡文化內涵

湘繡是以針代筆、以線潤色的刺繡藝術,技藝嫻熟,享有“繡花花生香,繡鳥能聽聲,繡虎能奔跑,繡人能傳神”的美譽。湘繡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優秀傳統技藝的代表,從產生、發展、輝煌到沒落,再到重生,百年歷程,風雨兼程。中小學生在興趣課程中可以學習湘繡歷史文化,欣賞湘繡優秀作品,習得湘繡傳統技藝,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技藝之美,體驗勞動的快樂;而學校要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教學目標,以工藝技能的學習為基礎,以傳承湘繡文化為終極目標。

3.2 學習非遺湘繡的文化內涵,自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湘繡是在湖南民間傳統刺繡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是歷代刺繡人接力傳承與創新發展的結果,凝聚了湖湘地區民眾最深層次的精神追求,展現了湖湘文化的獨特魅力,也是湖湘精神的標識。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湖南土生土長的中小學生現階段的主要任務是習得通識文化,同時了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最后變成建設者,實現文化自覺、文化自信。

3.3 從文化認同到文化創新,培養學生的傳承與創新意識

湘繡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是一種古老的手工藝,為當今的刺繡藝術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對當代傳統工藝設計有重要的價值。眾所周知,中小學生思維開闊、天馬行空,有很多好的想法與創意。開設興趣課程的初衷是結合時下學生的審美、喜好,讓學生和家長積極參與非遺工藝的傳承與創新,從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激發他們的創造力,肯定他們的作品,在鼓勵式教學中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培育非遺湘繡傳承接班人。

4 結語

中小學興趣教育對我國非遺湘繡的發展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傳統的課堂教學通常注重學科教育、忽視興趣培養,導致非遺湘繡的發展和傳承路徑不暢通,出現了斷層的局面,同時,也造成教學課堂的片面性與局限性,不利于中華文化藝術的傳承,也有悖于實現學生文化自信、文化自強的培養目標??偠灾?,湘繡作為優秀傳統文化,不可避免地出現發展緩慢、漸趨停滯的嚴峻形勢。如果人們還不重視湘繡手工藝的發展,會對我國其他優秀傳統文化造成不利影響。為了讓湘繡技藝更好地發展,應將其融入中小學生的課堂和生活,完善和創新傳統經營理念,促進湘繡藝術的發展。

猜你喜歡
湘繡進校園刺繡
湘繡藝術在兒童玩具設計中的創新應用研究
湘繡短視頻的傳播策略研究
貴州劍河 多彩刺繡添技增收
打造湘繡品牌 擦亮湖南名片
經典彩調進校園
刺繡織成的日本傳統美食
舞龍舞獅進校園
李雅華:精美的石頭能“刺繡”
優秀劇目進校園
湘繡專業教育對行業企業經濟推動作用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