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愛“大先生”:守初心 鑄師魂 擔使命
——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思考與實踐

2021-12-03 10:26柴曙瑛
江蘇教育 2021年83期
關鍵詞:博愛情懷初心

柴曙瑛

江蘇省常州市博愛小學(以下簡稱“學?!保┦且凰薪倌隁v史的優質學校,一直以來,教師隊伍建設是學??沙掷m發展的重中之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師不能只做傳授書本知識的教書匠,而要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睂W校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培養“四有”好老師作為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根本目標,聚焦家國心、人文情,讓其深植于心、深植于魂、深植于行,讓教師爭做守初心、鑄師魂、擔使命的博愛“大先生”。

一、守初心:固本培元強自身

初心,是一個人的本性之源。作為教師,在出發時就要堅定教育的初心,把兒童放在場中央,讓兒童在仁愛中成長。教師在堅守兒童立場中要注重提升自我修養。唯有守初心,強根基,才能穩健走上爭做博愛“大先生”之路。

1.堅守兒童立場,懷揣仁愛之心。

兒童立場是現代教育的根本立場,教師應堅守兒童立場,才能夠真正看得見學生,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引路人。學校的校訓是“博學、仁愛”,懷揣仁愛之心也成為學校教師的基本標識。因此,學校提倡教師用兒童立場來做頂層設計,用仁愛之心來呵護學生成長。學校每年畢業季的排球賽是學生最喜歡的活動,六年級學生全員參與,在1個月內舉行了531場比賽,每一個奮力拼搏的瞬間、每一次集體力量的凝聚都給六年級的全體學生和教師留下了刻骨銘心的美好印記。教育是國之大計,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教師要尊重生命,順性而為,為學生幸福拔節成長而不懈努力。

2.以“三好”“三規范”為行為準則。

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道出了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養。學校結合教師隊伍建設要求,將“三好”“三規范”作為教師的立身之本。在“學高為師”上,教師要做到“三好”,從而不斷提升自我修養。一是人品德行好,教師要正直善良,這樣才能以德服人、以德育人。二是專業素養好,教師要不斷錘煉基本功,肯吃苦,對個人成長有規劃,在成事中不斷成人。三是教學方法好,教師要有辦法管理好學生,講究教育藝術,做一個充滿魅力的老師。在“身正為范”上,教師要做到“三規范”才能起到示范引領的作用。一要規范語言,教師要用溫暖的話語來影響學生。二要規范行為,教師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不索要和收受禮品,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三要規范儀表,教師要有良好的儀表與舉止。學生的未來充滿著許多不確定的因素,因此,教師在修煉專業能力的同時,更要提高交往能力、溝通能力、協調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做到內外兼修。

二、鑄師魂:紅色基因鑄內核

師魂,就是教師生長的核心內驅力。作為新時代的教師,紅色基因賦予了新的使命和內涵。教師要不斷增強政治信仰,厚植家國情懷,啟智潤心,不斷豐富博愛“大先生”的紅色內核。

1.黨建引領強信仰。

學校黨支部把打造“博愛‘大先生’”作為黨建品牌活動來推進,凸顯了教師隊伍建設的時代性和重要性。黨支部用黨建力量堅定黨員信念,以“三會一課”和黨日活動為主陣地,采用線上與線下、集中與分散、“請進來”與“走出去”的活動形式,保證支部活動月月有、黨員學習日日新。黨建力量更會影響一群人的成長,黨支部定期邀請專家開展“危機中遇新機,變局中開新局”“民法典與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等有關最新政策、文件精神的講座,給予全體教師思政養分,增強黨性修養。黨支部組織青年黨員、團員座談會,傾聽心聲、紓困解惑。學校通過組織資深黨員談經驗、黨員干部說思想、優秀教師講故事的方式,為全體教師賦能。在“雙減”政策的落實中,學校黨員、團員教師更是沖在前面,用實際行動做好這項惠民工程。在這個過程中,“博愛‘大先生’”黨建項目被評為江蘇省中小學?!耙恍R黄贰秉h建文化品牌項目。

2.家國情懷潤品行。

“家國情懷”是一種對國家、社會的情感表現,是根植于中國人血脈之中的優秀傳統文化。在2021年江蘇省中小學生品格提升項目“厚植兒童家國情懷的博學敦仁實踐”中,“博愛‘大先生’”就是育品點燈人?!凹覈閼选币彩菍W校鑄造師魂的重要內核。

學校抓住各種契機,讓教師在培育中浸潤家國情懷。學校結合黨史學習,開展主題為“獻禮建黨百年,播撒博愛情懷”的系列活動。根據黨史的重大節點事件,黨員、團員教師帶頭制作微課、音頻,通過線上打卡、線下交流等方式,掀起全員學習黨史的熱潮。學校邀請專家來校給教師講述“常州三杰”的故事,進一步弘揚革命精神。學校推出博愛“星課堂”品牌項目,展示博愛師生風采。常州市博愛教育集團怡康校區周書記帶領學生走進青果巷,尋訪史良故居,重溫紅色歷史,感悟史良精神。黨員、團員教師在閱讀寫作、科技模型等“星課堂”展示中賡續中華民族的優秀基因。學校是江蘇省華文教育基地,是常州市唯一獲此殊榮的小學。教師通過這一平臺,開設了中華文化云課堂,開展陶藝、書畫、剪紙、中國神話等各類課程,滿足海外華裔青少年了解和學習中華文化的需求,開啟了海外華文教育新潮流。特別是在2021年暑假,學校發布了“追星”行動指南,更讓教師和學生聚焦“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走訪慰問‘光榮在黨50年’黨員”“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東京奧運會”等熱點時事,在浸潤式體驗中共育家國情懷,讓“有國才有家,有家才有國”的信念深深根植在教師心中。

三、擔使命:知行合一見擔當

使命,就是一種責任、一種義務、一種擔當。當一群有初心、有師魂的教師聚在一起,他們發揮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知行合一,能彰顯博愛“大先生”“聚是一團火,散作滿天星”的獨特成長風景。

1.團隊成長見活力。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行政團隊是學校發展的核心力量,也是所有教師的榜樣標桿。隨著學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行政團隊所承擔的事務更繁重,但是整個團隊團結一心,這是采用項目合作制提質增效的一種體現。項目合作制逐漸成為學校主要的工作方式,由一個部門牽頭,多個部門參與,教師相互補位,跨界學習,不斷提高學習效率。能吃苦、肯奉獻、抱團成長成為行政團隊的特質。

學校更著重打造擁有共同愿景的教師學習共同體,形成教師成長的生態圈。如學校在江蘇省基礎教育前瞻性教學改革實驗項目“學習社區:小學課程整合的實踐建構”成果梳理工作中,通過全校動員建立項目小組,吸納了不同年齡層次、不同學科的教師,讓想做事的教師有事做,讓會做事的教師做好事。項目小組教師克服重重困難,同心協力,用半年的時間高效完成項目書稿并出版書籍,同時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各學科教研組也在創新抱團成長方式,通過制定3年發展規劃,將教學與科研有機融合,以課題為引領,精準定位學科教師專業發展,打造積極共榮的教科研團隊。同時,學校還通過跨校區與跨集團聯盟教研、跨視野話題共享、跨年齡組團研究來提升團隊的校本教研能力。學校多個學科教研組被評為省、市、區“優秀教研組”“工人先鋒號”,學校也被評為江蘇省第二批教師發展示范基地校。

2.生命自覺見成長。

每個人都應該成為更好的自己,實現個人的生命自覺才是真正的成長。集團化辦學輸出優秀師資后,學校本部出現中堅力量斷層、學科發展不均衡等現象,大家群策群力,努力破解難題。

針對這些發展瓶頸問題,學校進一步完善“造血機制”,加大青年教師培養力度,通過制定個人發展規劃、開展教師發展需求問卷調查等方式,制定校本“研修菜單”,內容涉及師風師德、校園安全、課改前沿、心理健康等多個方面,教師可根據需要進行必修或選修培訓,提升培訓效能。同時,學校定期開展讀書沙龍研討,讓閱讀成為教師教育行走的一種習慣。

學校開展“一周一研”的練兵教研活動30多年,每周邀請學科教研員為教師進行專業的點評,定期邀請教育名家到學校開展講座,分享前沿的教育理論和經驗,讓教師開闊眼界、預見未來。學校還鼓勵教師積極申報市級跟崗學習、名師工作室等高層次學術平臺,利用更大的平臺促進教師快速成長。近年來,學校教師獲評常州市“五級梯隊”優秀教師的數量逐年遞增,教師在省、市、區優質課評比和基本功比賽中收獲滿滿。

在教育的堅守中,學校教師秉持育人初心,傳承紅色基因,以工匠精神淬煉自我,育人、育品、育未來,這也成為博愛“大先生”成長的習慣和特有的氣質。

猜你喜歡
博愛情懷初心
堅守初心三十載 靜待花開終有時——常州市博愛小學華文教育
章太炎詩中的憂國憂民情懷
永遠的初心
民有呼我有應 “剛”與“柔”中顯情懷
論“不忘初心”
善解孤獨所以博愛
博愛之歌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
善解孤獨所以博愛
十八而志,不忘初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