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美術教學中學生文化理解能力的培養策略探析

2021-12-03 13:22葉建峰
廣東教學報·教育綜合 2021年140期
關鍵詞:高中美術教學培養分析

葉建峰

【摘要】在新課程標準改革的推進下,高中教育階段美術教學再不是以往那樣側重于對學生進行美術技法方面的傳授,更要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與提升,特別是要通過有效的方式強化學生對于藝術學科所蘊含的多元文化的理解,促進學生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的進步。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既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又要在此過程中滲透一些深層次的教育內容,培養學生的文化理解能力,讓學生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從而實現提高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要求。

【關鍵詞】高中美術教學;文化理解能力;培養分析

引言

在美術學科核心素養教學中,要求教師在高中美術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既要提升學生的美術基本能力,引導學生掌握美術技巧,能夠在美術鑒賞中體會美和感受美,也要能夠透過美術作品去感受其深層次的文化內涵,提升學生的文化理解能力。為了能夠達到學科核心素養理念下的教學目標,教師有必要在學習中提升自我能力,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方法,構建現代化的高中美術教學課堂。

一、高中美術教學中文化理解能力的培養價值

每一門學科都有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和價值體現。每一幅作品的背后都有其獨特的故事,是作者在特定的背景下創作的,其中蘊含的文化緣由需要教師去發掘理解和引導學生去學習思考,由于教師以往更注重美術作品表現技法的解讀傳授,而對作品的文化內涵理解不夠重視,導致學生的文化理解能力沒有得到充分的激發。因此通過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文化理解能力,能夠讓學生更深層的了解美術這一學科,同時體會其中的文化深度,深化學生對美術作品的了解,這對于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和審美品位具有積極的作用。

另一方面,在高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文化理解能力能夠為美術課堂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改變學生對美術學科的單一看法,讓學生能夠從多個角度去了解和學習美術,感受美術的魅力,這對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和課堂良好氛圍的營造具有重要的影響。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學生更容易全身心地投入到美術學習活動中,全方位的對美術作品進行鑒賞,體會其中的意境美、線條美、色彩美等內容。

二、高中美術教學中文化理解能力的培養內容

(一)引導學生理解中外不同文化的差異

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明確鑒賞教學的主要目標,在此基礎上設計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活動,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展開設計教學,從而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高中美術鑒賞主要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掌握不同的鑒賞方式,并且能夠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全面深刻的鑒賞,確保學生能夠真正理解美術作品的內涵,不僅能夠體會美感,也能夠挖掘深層含義。因此教師對于學生文化理解能力的培養首先要從中外文化方面進行分析,體會中外文化在表現藝術形式上的不同。

比如在講解美術鑒賞理論知識時,教師就要針對中外文化差異進行重點講解,以此來為學生今后的美術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引導學生感知和體會中外文化的差異。在中國文化中由于長期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因此美術作品中也會呈現出此類氣息,在鑒賞中主要從意境、韻味等方面進行分析,在某種程度上與詩歌有異曲同工之妙。國外的文化在早期以宗教為主,因此美術作品鑒賞中往往需要從造型、線條等比較真實的方面展開。教師在給學生講解完這些內容之后,學生對于中外不同文化的理解能力會有所提升,這樣學生在今后學習和鑒賞美術作品時可以根據其不同的來源來展開分析,促進學生文化知識的拓展和文化理解能力的提升。

(二)引導學生理解中外藝術作品的差異

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最好運用對比的形式展開教學,這樣能夠給學生帶來更直觀的感受,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會得到更好的保障。通過展示國內外的美術作品可以讓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嘗試用學習過的理論知識去鑒賞作品,感受不同國家藝術作品的呈現形式,體會這些作品中對于“美”呈現方式的不同。

比如說教師可以在教學開始之前選擇幾幅中西方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將其作為課堂上教學的內容,以《富春山居圖》和《日出.印象》為例,教師可以先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呈現這兩幅作品,接下來給學生提供自主思考的時間,讓學生結合學習過的鑒賞理論知識來嘗試分析這兩幅作品的差異,并且鼓勵其大膽闡述觀點。在學生回答完畢之后,教師要及時進行總結,同時可以了解學生的美術分析能力,為接下來教學環節的開展提供一些參考依據。在接下來的授課環節教師可以從兩幅作品的繪畫材料和繪畫方式等方面進行對比教學,從而讓學生對中外藝術作品的表現特點和差異產生更深刻的理解。

(三)引導學生理解中外品評方式的差異

對于高中生文化理解能力的培養,教師最好能夠從多個角度展開分析,既要讓學生能夠從文化背景、呈現形式上對其有所了解,也要讓學生對于不同美術作品的品評方式產生正確的認知。中外美術作品的呈現方式不同,因此在品評時重點關注的方向也會有所不同。教師在美術教學中要教給學生多種品評方式,從而提升學生的文化理解能力,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強化學生對美術這門藝術的認知。

以《富春山居圖》為例,其繪畫的主要方式是水墨畫,在品評時主要可以從墨的濃淡變化對于意境的影響方面進行分析,引導學生體會作者使用的墨法以及呈現出的不同效果;而對于《日出.印象》這幅國外美術作品,進行品評時則主要可以從整體構圖、色彩搭配等方面展開。教師將基本品評方式傳授給學生之后,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展開討論,大膽闡述自己的想法,同時傾聽他人的想法,融合多方建議來得出一個比較完整的結論。在小組合作中讓學生互相啟迪智慧、激發思維,培養和提升學生的文化理解能力,構建高效的美術教學課堂。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于當前教育的發展形勢,教師要提高對于高中美術教學的重視程度,促進學生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的提升,實現文化教學和素質教育的同步發展。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要通過有效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文化理解,讓學生能夠從多個方面加強對不同美術文化的理解和感悟,提升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 侯興寧.高中美術鑒賞中對學生文化理解的培養[J].速讀(下旬), 2019(02):112.

[2] 楊暉.怎樣通過高中美術教學培養學生的文化理解[J].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論文集卷三--教學探討. 2018.

(責任編輯:梁慧嬋)

猜你喜歡
高中美術教學培養分析
微傳播語境下圈商廣告文化對消費者的培養
試論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感的培養
小學數學教學中創造性學習能力的培養分析
淺析如何在高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習興趣
高中美術教學探討
論提高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的參與度
新課改下高中美術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現代陶藝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計算機基礎》教學中計算思維培養的分析
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