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屏古建的盛筵

2021-12-03 13:54
旅游 2021年12期
關鍵詞:宗祠祠堂徽州

葉氏支祠內有86根木柱。

從碧山到南屏,不過相隔十幾公里的距離,卻是有著相異的風物。進南屏村先要跨過古老的萬松橋,200多年歷史的石橋依然風雨無阻把守著村口。武陵溪穿橋而過,流水潺潺,清??设b。

祠堂 人文思想的具象

往里走不遠便是村里的小廣場,500 年的香樟樹霸氣地撐開碩大樹蓋,一側佇立的葉氏支祠氣勢軒昂古穆。支祠坐東朝西,三層重檐結構,屋脊上飾有麒麟、獬豸等寓意吉祥的圖案?!皻J點翰林”“欽賜翰林”“欽取知縣”三塊匾額高高立于門樓前檐正中,可以想見當時這里文風興盛,所以南屏村也有“翰林村”之譽。

徽州文化是中國三大地域文化之一,深受程朱理學的影響,以宗族文化為最,尊崇祖宗的神靈。祠堂正是宗族文化的集中呈現,是象征祖宗神圣與尊嚴的宗族重地。葉氏支祠是葉氏實力最強的一支修建的,又稱奎光堂,是村里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祠堂,占地面積1500 平方米。進到祠堂,空間高闊敞亮,四周都掛有“金石同堅”“沒世完貞”等匾額。因是傾本支眾力而建,祠堂無論工藝還是用料都相當講究。室內共有86 根粗壯銀杏木立柱,每一根大梁都由一整棵香樟木制成。細微處亦顯現出徽州工匠的縝密心思,精致的斗拱、精美的柱托、精細的雕刻非功力深厚無以致。每一根木杵與石礎交接處都留有透氣的小孔,這是考慮到木頭硬度低、熱脹冷縮的特性而設。

坐在祠堂門口的葉氏后裔。

奎光堂為祭祀四世祖葉文圭而建,由其孫葉廷璽等建于明弘治年間,清雍正十年(1732年)、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兩次改建。支祠是本支所有人婚喪嫁娶、家族懲戒、家族會議的場所,最重要的功能是家族祭祀。大廳分兩進,前進為祀堂,后進為享堂。在思孝堂(享堂)供奉著歷代祖先牌位,包括令尹等縣級以上職務的葉氏族人,普通人的則放在二層閣樓。

葉氏支祠供奉祖宗牌位的思孝堂。

祠堂門口坐著一位老人,正是葉氏后裔。問起葉氏何時到的南屏,他很善意地解答我們的問題。他說南屏其實是有葉、程、李三個姓氏,但葉氏最強盛。葉氏起于元代,從中原地帶來到徽州地區的葉氏兩兄弟,哥哥去了祁門縣白馬山村,弟弟則到了南屏,葉氏從此在這里繁衍生息。南屏還曾因是葉氏聚居地而稱為葉村。清末,徽商崛起。葉自珂是成功徽商的代表之一,他精明能干,與時俱進,在上海租界同猶太人哈同做生意,很快成為富商。他衣錦還鄉,大興土木。隨后,越來越多的葉氏商人跟隨他的腳步回來,不斷建設村落房屋,南屏村逐漸繁榮起來。族人又歷來重視教育,學風頗盛,葉逢年、葉新第、葉新滋在幾朝殿試均受過欽命殊榮,所以才有大門上方的三塊匾額。據族譜記載,葉氏家族清代就有14個知縣級別以上的官職。說到這些往昔的榮耀,老人自然流露出驕傲的神情。

葉氏宗祠前的石鼓。

從葉氏支祠出來,往左走幾步便是規模稍小的葉氏宗祠?!耙厮着f重宗法,姓各有祠,支分派別,復為支祠?!比宓撵籼脼樽陟?,某一分支的為支祠,某一家或幾家的為家祠。在南屏,從宗祠到家祠無一缺席。

葉氏宗祠也稱敘秩堂。

葉氏宗祠也稱敘秩堂,建于明成化年間,距今530多年歷史了,是南屏最古老的建筑。門口兩個氣派高大的石鼓就是家族鼎盛的象征,石鼓的材質是黟縣青大理石,透有光澤的黑色更襯出莊重氣質。雕工細膩精湛,兩排鼓丁飽滿勻稱,整齊有序繞鼓面排列;鼓座兩側刻有飛龍祥云圖紋,正前則是各具形態的雌雄二獅;鼓基三面均為月季花瓶等飾物。這里的石鼓還有一個功能:石鼓當鏡。子孫在進入祠堂前要對著石鼓整理衣冠,以示對祖宗神靈的敬畏。

拍攝《菊豆》時的道具:曬布臺架、絞車。

拍攝《菊豆》時的道具:曬布臺架、絞車。

站在門外,就能看見條狀的彩色染布,進去后,仰頭方可見它們晾掛在高高的曬布臺架上,剛好懸在天井下,任日照星耀,風吹雨打。張藝謀導演的《菊豆》,80%的場景取自于此。片中的道具絞車、染池,以及“老楊家染坊”的木牌,仍然保留在宗祠里,墻上還掛有當年拍攝時的照片。敘秩堂有三進三開間,占地面積800平方米,地勢逐級抬高,也賦予了等級的寓意。享堂的兩層樓置放本族祖宗牌位;中間為祀堂,供族人祭拜;下廳為舉辦活動、執行家法的場地。陳年老木的構架散發出沉靜悠長的韻味。

葉氏最小的家祠尚素堂緊鄰宗祠,它最有特色的是建筑中融入了西洋元素。門口的4個石方柱上,每面都飾有多邊形、拱形的圖紋,而且在色調上也與傳統的徽派建筑有顯著的區別,橙色系運用于莊嚴的祠堂,也是中西合璧的表現。

雕花廳的木雕堪稱徽州木雕的精品。

雕花廳的地磚依然堅固無損。

村中還有一個清乾隆年間建的程氏宗祠,以石雕見長,以及清咸豐年間建的李氏支祠,小巧玲瓏,李氏大多圍繞祠堂而居。

古宅 不凡的民居

穿過轉彎抹角的一條條小巷,來到長房弄,這里算是南屏寸土寸金的地方了。雕花廳,一處古民居,就在這條深巷里。緊閉的大門掛著一把大鐵鎖,講解員拿出鑰匙開門,我們得以進去欣賞這些徽州木雕的精華作品。

雕花廳的木雕堪稱徽州木雕的精品。

宅子建于清光緒年間,主人是富商,葉氏后裔。因其有大量可稱為“極品”的立體浮雕,才有了“雕花廳”這個名字。大門開在正屋的左邊,廳堂并不算大,目之所及皆是不同的木雕。大門到正屋的廊廂有木雕門裙,廳堂左右對稱的戶牗也盡展巧思設計,層次講究,布局頗為獨特。上為雙面鏤空雕刻,里外別無二致,蝙蝠、雙魚、花草圖紋穿插排列;中間呈長條形,表現的是“郭子儀祝壽”場景,人物造型、神態動作的刻畫細致入微;下以梅、蘭、竹、菊襯托。與之成直角的一扇,則是“麒麟送書,鳳穿牡丹”的圖案,妙在上鳳下麒麟,成像繁復立體、極致精工。這些鎏金木雕雖歷百年風雨,依然光彩奪目,令人拍案叫絕。為了更好保護文物,木雕已覆上了玻璃罩。屋里的天花板也非同凡響,外裱一層紙,是以桑樹皮為原料,經過72 道工序制作出的桑皮紙,有不褪色、防蟲、吸水性強的特性。紙上滿是彩繪,顏料取自樹葉、鮮花,純天然的植物材質護色功能強大,如今華美不減。與之相對的地面,鋪的水磨青磚和房子同齡。磚間的白色勾縫由桐油、石灰、糯米、蛋清等按不同的比例合成,硬度高,黏性強,起到穩固磚的功效。這座不大的兩層小樓可謂“藏龍臥虎”。

慎思堂清代的廚房。

慎思堂清代的廚房。

慎思堂,則是另一種風格,古樸典雅。房子有120 多年的歷史,是一幢前后兩進的廊步三間屋。庭院有一條曲折蜿蜒的石板路,百年石榴樹旁是石凳石幾,朗朗云天或是璀璨星夜,坐在這里品茗該是多么愜意。屋內分東西兩園,窗門扇上的系列木雕還有故事呢。廳堂案臺上東擺瓶西放鏡,鐘置于中間,鐘的兩側為瓷帽筒,意為終生平安吉祥,典型的徽州民俗文化。正中的“慎思堂”匾,源自《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边@也是主人為人處世的理念吧。最不可思議的其實是廚房,竟然有不同時期的4 個灶臺。最早的是清光緒年間建的,有4 個灶眼,明確的功能區分。旁邊一排半人高的柴垛,其上的擱架擺滿瓶瓶罐罐,只通過屋頂的小天井采光;民國時期建的灶臺,兩個灶眼,由于沒有排煙系統,天長日久,天花板熏黑了一大片;第三個是解放后建的,側面開了窗戶,光線明顯好了許多,開了煙道有了煙囪,但還是燒的柴火;第四個就是煤氣灶了。從這些灶臺的變化也看出了百姓生活狀況的改善。

菊豆飯店是典型的徽州民居結構。

村中最長的步步高升巷

菊豆飯店,在葉氏支祠旁,是村里最早經營的農家飯店,我們決定在此吃午飯。這是典型的徽州老民居,對開木門,兩進三間天井院,雙層磚木樓。天井在徽州的建筑中廣而用之,老話講:下雨為金,下雪為銀;四水歸名堂,肥水不流他人田。天井有聚財的寓意,也有通風、采光、防火之用。房主是一對中年夫婦,我們是唯一的客人,做好飯菜,他們也閑下來。問起經營的情況,男主人說,因為疫情的緣故,往年定期來寫生的一撥撥學生都不能來了,樓上的房間都閑置著。趁這個空檔期重新進行了翻修,升級住宿條件,擴大餐廳面積。最后還熱情邀請我們上樓看,真是小有規模。還意外發現,木窗外一片青磚灰瓦的建筑,層次韻律有致。

這個路口通向四個方向

“泰山石敢當”石刻。

尋常巷陌細節處的生活態度

南坪村四面環山,地域受限,房屋建得密集,衍生出的72條古巷仄仄窄窄深深淺淺,走在縱橫交錯的小巷,迷路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穿行在錯綜復雜的巷道,發現只要是路口處,墻下都立有“泰山石敢當”的石刻,除了有辟邪的功用,它還是路標,背靠它,往左走,就能走出村子。同時,它也有保護墻體的作用。在路口兩面墻交接的上部,都會缺失一部分墻體,顯然是刻意為之。這是因為路面狹小,尤其是拐彎的地方,如要拉運大的東西就會碰撞磕壞墻面,造成鄰里間的矛盾。為避免出現這種情況,村民們就直接削去墻的一截棱角,凹進一塊,意為“世事讓三分,天寬地闊”,這也是他們“以和為貴”理念的物化。

白墻黛瓦,錯落有序。

三眼井

站在一個相對大的路口,也是村子比較中心的位置,4條石巷朝不同方向延伸,其中一條就是招財進寶巷。二三十米的巷道兩側,每戶人家高翹的門樓造型,形似古時的錢幣元寶,元寶倒著放意為寶到財到,據說這也是村里的“富人區”。村里最長的一條巷是步步高升巷,也就是長房弄,只有葉氏家族中輩分高的人,才有資格住在這里。盡頭的23級臺階隨地勢升高,層次變化明顯,“步步升高”的名字源于此。

招財進寶巷,家家戶戶門上的造型形似元寶。

村中還有36眼古水井,依然滋養著當地人的日常,一如千年來。以三元井最具特色,一口井中分出三個口,除了三家可同時使用外,也能防止失足落水。更深的寓意是三元代表解元、會元、狀元,有連中三元、三元及第之殷殷期盼。 “世間數百年舊家無非積德,天下第一等好事還是讀書?!痹忈尩木褪悄掀链鍤v來重視教育的傳統,文脈延續已久。

古色南屏在一磚一瓦間,在苔蘚斑駁處,綻放出沉靜的韻致,即便黑白間,也是淡雅得耀眼。

猜你喜歡
宗祠祠堂徽州
無夢到徽州
紅色是宗祠的母語
朝歌的詩
關于加強漢壽縣宗祠管理與利用的調研報告
徽州人
『祠堂』為何現今南多北少
“祠堂”為何現今南多北少
拆遷
我們的祠堂
Chinese Perch:Dream Beauty Portrayedin Art, Poetry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