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最江南”金牌導游

2021-12-03 05:40李凌
科技信息·學術版 2021年31期
關鍵詞:課程設計改革

摘要:高等職業教育的“三教”改革,是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職業教育專業課程設計的關鍵是反映新應用、新業態、新規范,旅游專業課程教學設計應結合本地產業優勢與行業動態,使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同時,拓展就業創業新思路。

關鍵詞:課程設計;“三教”改革;教學模塊構建

一、課程整體設計:有“融”乃大

學校與當地產業優勢相融合。2019年以來,蘇州市政府和旅游局努力克服疫情影響,以繁榮發展夜間經濟來豐富文旅消費內涵,促進消費回補,前三季度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496.7億元,超過了杭州、南京。2021年,蘇州將全面提升文旅消費水平,打造文旅消費新標桿,我校依托地方產業優勢,用心鍛造旅游管理專業。

專業與旅游企業相融合。本專業在與本地多家企業建立長期友好合作關系的基礎上,用心打打磨專業特色與亮點。2014年,2021年先后與同程旅游、石湖金陵花園酒店簽訂協議,成立“同程國際學院”、“石湖金陵企業學院”兩個二級學院,并創建多個校外實訓、實習基地。在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專業核心課程設置方面與企業多方位溝通,堅持教學內容與評價體系與行業標準相一致。

課程與產業新態勢相融合。隨著文化產業倍增計劃、“江南文化”品牌塑造三年行動計劃、“運河十景”建設工程計劃的全面實施,課程結合業態發展,不斷調整模塊設置和項目設計,將專業教學與行業發展趨勢相結合的理念貫徹到底。

(一)課程概況

1. 課程定位——符合專業核心課程教學標準

本課程共72課時,是第二學期開設的專業核心課程,同時也是學生備考全國導游資格考試與選拔省技能大賽參賽梯隊的重要課程。

本課程旨在培養學生愛崗敬業、吃苦耐勞的職業素養與服務至上、一視同仁的職業道德,培育學生審美素養,增強文化自信,幫助學生拓寬視野,培養組織協調能力和創新型思維,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掌握導游服務的禮儀規范,以及導游帶團各個環節的操作規范,能妥善處理游客個別要求,解答游客提出的諸如出入境等多方面與旅游相關的問題,在遇到自然災害或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時能從容應對,最大程度地保護游客和自身安全。

2. 課程框架:基于與實際工作及考證相統一的模塊化重構

《導游從業技能》課程按照導游服務所需的職業素養和技能要求設置了三大教學模塊,并且在其中穿插考證及技能大賽相關指導與訓練。

模塊設置:層層遞進。從基本的職業素養入手,過渡到區分導游服務質量的重要標準——語言技能的訓練,最后落實到導游服務的完整操作流程和質量標準。

項目設計:有據可循。按照打造江蘇文旅高質量發展新引擎的思路,本課程的項目設計充分體現地方經濟及行業發展新趨勢,使學生在校期間能更貼近旅游新業態,開拓就業創業新思路。

任務安排:切實可行。任務劃分細致,要求明確,可操作性強,學生按照教師和企業導師的指導能夠順利完成每一項任務。

(二)教學前期分析

1. 教材分析:融入實戰需求

本課程教材是以全國導游資格考試統編教材之《導游業務》為基礎,結合導游工作實踐編寫而成的校本教材,能夠更好地指導學生進行導游服務。

2. 目標分析:細分學習層級

根據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以及就業意愿的差別,本課程設置了不同的學習目標。第一層:基本掌握課程相關的知識與技能,能夠從事旅游行業相關工作;第二層:能熟練運用導游服務技能,通過全國導游資格考試,將來從事導游工作;第三層:全面掌握導服技能,具備提供高品質服務的能力,講解技能運用嫻熟,并有能力參加省技能大賽。

3. 學情分析:落實因材施教

大部分學生對書本知識的學習缺乏主動性,教授方法上側重實戰訓練和情境模擬,而不是照本宣科,讓學生動起來,在潛移默化中習得知識和技能。

(三)教學策略制定

1. 用前沿教學理念引領,全面推進“三全”育人,進一步落實“德技并修”,繼續深化“三教”改革;

2. 教學環境與資源設計,重視校企共建,真正支撐理實一體化教學;

3. 落實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方法,實現教學做合一,強化學生思辨能力;

4. 教學評價多元化,采取形成性評價設計,多種評價方式有機組合,量化評分指標。

二、教學實施過程改革

課程在教學實施過程中主要運用下列方法:

1. MCPE學習周期:基于“以學生為中心”原則,優化教學過程;

2. 探究討論實施:組內討論,組間討論,啟發理解知識;

3. 情境創設:學生課前自學,課中模擬演練,教師點評總結;

4. 企業進校,學生進企:學生到景區實戰練習,企業到學校觀看學生匯報展示并給予評價。

(一)教學創新

1. 對接產業新業態,創新引入“江南品牌”文化之旅項目;

2. 聚焦核心素養,培養信息素養與創新創業能力;

3. 整合校企資源,建設虛擬仿真實訓平臺;

4. 校企協同育人,創新設計多元化評價標準。

(二)教學特色

1. 教學項目體現對接“新業態、新應用、新規范”的特點,真正使“崗證課賽”有機結合并落到實處;

2. 教學策略體現“三教改革”的特點;

3. 教學過程體現“三全育人”、“德技并修”的特點;

4. 教學方法體現“教學做”合一的特點。

(三)教學反思

以圖片和視頻作為教學材料使學生獲得直觀的感受和記憶,視覺的沖擊與身臨其境的感受比起照本宣科更有影響力和滲透力,在將來的教學中會采用更多直觀的教學材料。

翻轉式的課堂教學模式更適合學習主動性強、文字組織能力強的學生群體,目前學生還做不到主導課堂,今后繼續加強這方面的訓練,逐漸將課堂的主導權轉移到全體學生。

參考文獻:

[1]孫林,卞欽.中職教育“三教”改革實踐探析—以宜興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為例[J].河北職業教育,2020,4(1):10-12.

[2]李鵬.基于“三教”改革的高職現代物流管理課程教學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20(2):42-43.

作者簡介:李凌(1978一),女,江蘇蘇州人,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文化旅游,旅游信息化技術。

猜你喜歡
課程設計改革
“蘇州園林:景致與情思”課程設計
“石油及天然氣地質學”課程的MOOC課程設計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一圖讀懂供給側改革
改革創新
改革創新(二)
關于完善課程設計教學及教學管理工作的思考
“改革”就是漲價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