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走路,順其自然

2021-12-04 00:53親寶寶
家教世界 2021年29期
關鍵詞:平衡感足弓骨骼

文/親寶寶

在小區樓下、廣場、公園里,你一定見過這樣的畫面:

大人彎著腰,牽著寶寶學走路。有的是看到寶寶自己走得歪歪扭扭,怕他磕了碰了;

有的是看到寶寶會扶、站了,感覺可以練走了。就這樣一天牽下來,感覺老腰都要斷了。

但這么做真的好嗎?實際上,牽著寶寶學走路,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大人整天累得腰酸背痛不說,對寶寶來說也是﹃幫倒忙﹄。

形成錯誤的走路姿勢

因為我們比寶寶高,牽著他走路時,總是會不自覺地向上拉。寶寶受到向上的拉力,每次走路時都是腳尖先著地。時間一長,即便寶寶后面可以自己獨立走了,也會習慣踮腳走路。不僅走路姿勢不美觀,還容易影響足弓的發育。

影響平衡感的發展

有的媽媽可能會覺得,牽著寶寶走路會更穩,也不容易摔倒。但你知道嗎,這種平衡是一種假象,全靠你的支撐來維持,一放手他可能又會倒下,不利于鍛煉平衡感。

比如說,寶寶扶著沙發走路時,可能會突然停頓一會,再小心翼翼地邁出下一步。在這中間停頓的時間里,他其實是在思考邁哪只腳會更穩。但如果我們急著牽他走,那他就錯失了學習如何讓自己保持平衡的機會。長此以往,寶寶在之后走路、奔跑時,比較容易摔倒。

所以,想讓寶寶的平衡感得到更好的鍛煉,需要放手讓他自己在實戰中不斷積累經驗。

損傷骨骼

寶寶的肩關節、肘關節很嬌嫩,牽著他走路時如果沒掌握好力道,可能會損傷他的骨骼。特別是寶寶即將摔倒時,我們會下意識地猛地拉住他,這時候特別容易造成胳膊脫臼或骨折。

打擊自信心

讓寶寶主動邁出第一步,是需要克服心理上的恐懼的。如果我們一直牽著寶寶走路,會讓他過于依賴我們,不利于建立起“我可以”的信心。其實,學走路是一件順其自然的事情,不需要刻意練習。

一般寶寶9 個月左右會扶著沙發、桌子走;10~12 個月會鼓起勇氣,顫顫巍巍獨立邁出人生的第一步;12 個月后可以獨立走幾步,不過經常會踉蹌或絆倒;一直到18 個月后,大部分寶寶才會走得比較穩。

學走路期間,寶寶摔倒是家常便飯,爸爸媽媽即便很心疼,也別在他面前表現得過于緊張,這種情緒反而會讓他害怕再次摔倒,影響探索欲望。你可以告訴寶寶,怎么做是安全的,比如扶著沙發站起來走,并配合動作演示一遍。

當然了,凡事也不能矯枉過正,寶寶學走路時偶爾牽一下也是可以的,我們這里強調的是,不能用抱著“讓寶寶學會走路”的心態牽著他走路。

一輩子有大把的時間走路,何必計較這幾個月呢?不幫忙、不催促,就讓寶寶按照他的節奏走吧。

猜你喜歡
平衡感足弓骨骼
以木為媒
做家務的女性骨骼更強壯
三減三健全民行動——健康骨骼
平衡感
異常足弓男童的靜態平衡能力與足底壓力特征研究
不同足弓高度對踝關節肌力和運動能力的影響
不同項目足弓形態特點及其與跳深實驗中支撐時間的關系
選跑鞋,先測足弓
骨骼是如何生長的
神奇的骨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