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現代紙質文物的酸化危害及其防治分析

2021-12-04 06:51張曉霞
藝術品鑒 2021年11期
關鍵詞:酸化酸性紙張

張曉霞

在我國的文物體系中,紙質文物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紙張不僅是書法、繪畫等藝術作品的載體,同時大量的名人書信、古籍等也都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在各大博物館的收藏品中,以紙質形態存在的文物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在這些紙質文物中,近現代的紙質文物是很重要的一個類別。按照目前流行的歷史分期,近現代史的開端是1840 年。因而近現代的紙質文物也就是指1840 年之后的以紙張形態存在的文物。與古代的紙質文物多為書畫藝術作品及珍本古籍不同,在近現代的紙質文物中名人的書信、手跡等占了很大一部分。這是近現代的紙質文物在構成上的一個重要特點。

與其他材質的文物不同,紙質文物由于其自身載體的特殊性,在保存中存在著一些特殊的問題,如紙張的發霉、脆化等,此外還需要注意防火和防蟲。特別是紙質文物存在隨著時間流逝而酸化的問題,這是其較為特殊的一點,同時也是我們在進行紙質文物保存中需要充分重視的一項內容。以下,我們就對此進行一些討論。

一、紙質文物的酸化問題

顧名思義,所謂酸化是與紙質文物自身的酸堿度有關的。但酸性程度較高時,紙質文物的外在形態就會出現相應的變化,從而影響文物自身的質量,為其保存帶來問題。

大致來說,紙張依據其制作方法可以分為兩種:機器制造的紙張和傳統手工制造的紙張。由于制作方法及原料的不同,它們的酸堿度也不同,進而紙張本身的質量、性質也有所區別。

后者由于在制作過程中采用天然的植物纖維作為原料,酸堿性一般呈現為中性或是偏堿性的狀態。因而其質量較好,在正常保存的情況,能夠保存的時間也比較長。而機器制造的紙張則有所不同,由于其使用的紙漿中含有較多的非纖維素,而且纖維也粗且短,因而PH 值就會更高一些。從而造成了這些紙張質量較差、物理強度較低的情況。

根據相關的實驗,酸堿度為中性的紙張質量最好,而酸性的紙張則質量最差。一般來說,紙張的質量會隨著PH 值的升高而下降。也就是說,紙張中的酸性成分越高,它的質量就越差,也就越不易于保存。

在近現代的紙質文物中,絕大多數的紙張都是由機器制造的,由于這些紙張所使用的材料自身的PH 值比較高,而且在制作過程中又容易混入一些酸性的成分,因而普遍存在PH值偏高的問題。在實際的保存過程中,這些紙質文物就很容易出現質量下降以至于難以保存的情況。

酸化,即PH 值偏高,對紙張質量的影響非常大,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紙張的發黃及脆化。這種自然損耗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這些文獻就難以被閱讀,會出現一折就斷甚至一碰就碎的情況。這樣這些文獻不要說被有效利用,就是僅僅作為文物來加以保存,都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了。

二、近現代紙質文物的保存現狀

在我國,紙質文物的保存已有很長的歷史。古代的官方及私人藏書就是這方面的先聲。

在長期的紙質文物保存實踐中,古人已經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文物保存辦法。而現代科技的發展則使得這一套辦法更為完善了。

一般來說,紙質文物的保存首先要面對的問題是防火和防蟲,這也是古代紙質文物保存中最為常見的問題。在現代科技的條件下,隨著防火報警系統和各類防蟲藥劑以及對保管場所控制手段的發展,這些基本已經不成為問題了。

目前,我國博物館、圖書館中的紙質文物在保存方面所面臨的威脅主要來自兩方面。

其一是人為使用不當所造成的損壞。很多博物館、圖書館的工作人員、研究人員在日常使用中并不注意對這些紙質文物加以特別保護。如在移動、搬運的過程中行為較為粗暴,從而造成了這些文物的破損;又如在翻閱、復制的過程中并沒有對其加以必要的保護,或是不必要的使用次數過多,從而加重了這些紙張的自然磨損。舉例來說,目前有些圖書館為了更好地保護紙質文物并便于對其加以利用,將之拆開,每頁都粘貼在其他紙張上。這樣做雖然改變了文獻本身的文本形態,但是卻是在保存文獻和利用文獻之間找到了一個平衡點。對于沒有通過出版、制成膠卷的文獻而言,這不失為一種有效的做法。但是這一做法并未得到普遍推廣,國內很多圖書館的紙質文獻在提供閱覽時仍然是以其原本的形態出示,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這些紙質文物的自然磨損。

其二則是上面所談到的紙張酸化問題。對此,國內的理論界和實務界均已有所認識。但是在實際的紙質文物保存工作中,卻并未加以特別注意。這就使得紙質文物長期處于不斷自然損耗的過程中,嚴重縮短了其可能存續的時間。

三、紙質文物酸化問題的防治措施

(一)對紙質文物進行脫酸處理

從理論上來說,解決紙質文物酸化的措施非常簡單,就是利用酸堿中和反應來降低其自身的酸性,從而達到提升文物質量的目的。在博物館、圖書館的相關實踐中,主要有液態脫酸和氣態脫酸這兩類方法。

液態脫酸是將需要處理的紙質文物浸泡在特定的液體中以達到酸堿中和的效果。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一般是采用碳酸鈣或碳酸鎂等弱堿性溶液。通過溶液與紙張接觸過程中發生的化學反應,紙張的酸性得到中和,PH 值有所下降,從而質量有所提高。但這種處理方法的缺點在于將紙張浸泡在液體中勢必會導致紙張變形、紙上字跡受到破壞等現象。

氣態脫酸是使用二乙基鋅等堿性氣體來處理酸化的紙質文物,在接觸過程中,二者發生酸堿中和的化學反應。目前南京博物院就應用了這種處理方法。這一方法的好處是對紙質文物本身的影響比較小,而且可以同時處理多份紙質文獻,在進行酸堿中和反應的同時,還具有殺菌、消毒的功效。但這一方法的成本比較高,特別是在目前國內很多圖書館、博物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這種方法很難普及。

此外,還有一種固態脫酸法,即用固體化的碳酸鈣直接接觸酸化的紙質文物進行脫酸。這種方法雖然操作簡便易行,但是實際應用中的效果并不理想。

(二)加強館員的文物保護意識和業務素質

如前所述,目前紙質文物保存過程中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就是很多保管員使用不當。在紙質文物因酸化而質量下降的情況下,圖書館、博物館館員的不當使用或過多不必要使用無疑會加快其損壞的速度。

因而,相關機構應通過組織培訓等方式對這些直接接觸紙質文物的工作人員進行相關的業務培訓。一方面,要提高他們的文物保護意識,讓他們在日常工作中樹立較強的保護文物的觀念并將之付諸行動;同時還要強化他們的業務能力,提升業務知識。在利用文獻時,不論對文獻進行復制還是借閱,都應該在采用了科學手段進行保護的情況下進行,盡可能避免在紙質文物本身已經由于酸化而質量變差的情況下進一步對其造成破壞。

(三)改善近現代紙質文物的保存環境

如前所述,紙質文物的酸化問題是與其自身的生產制作過程密切相關的,這是一個我們必須面對的現象。因而,我們在日常的保存工作中就應該更多地加以注意,防止其在自然損壞的基礎上進一步受到人為的損壞。

在現代科技條件下,保存場所的恒溫恒濕控制、封閉性等都已經很容易做到。在此基礎上,相關的工作人員應強化責任意識,每天定期對保存場所進行監控,一旦發現變化及時上報并由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處理。

在此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這些近現代紙質文物的存放工具的問題。在很長時間里,很多相關機構都是將這類紙質文物存放在酸性牛皮紙檔案袋里。這種存放方式即使在今天仍被很多單位繼續沿用。這雖然具有存取方便、節省空間等優點,但對于紙質文物自身的保存卻是非常不利的。酸性材質的牛皮紙文件袋會進一步加速紙質文物的酸化過程,從而使其質量快速下降,存續壽命大為縮短。在現代條件下,相關單位應使用無酸紙盒作為替代性保存工具,在兩件紙質文物之間再用無酸紙隔開,以此來保證紙質文物存放的無酸環境,從而達到延緩其酸化進程的目的。

(四)對紙質文物所承載的信息進行準備的復制、轉錄

雖然紙質文物存在酸化的問題,但出于科學研究等需要,我們又不可避免地需要對這些材料加以利用,這時我們就需要選擇盡可能不會對文物本身造成影響的使用方式。這方面最為常見而且很實用的方法,就是對之進行復制、轉錄。

這種方法在古籍方面已經得到了很廣泛的應用,如對古籍進行影印出版或將之制成縮微膠卷等,都是很常見的做法,但是在近現代的紙質文物方面還做的比較少。這就不可避免導致這些近現代的紙質文物因被翻閱的次數較多,從而出現因長期的使用而自然磨損的情況。對此,相關的保存部門可以與出版單位合作,將一些較為重要、經常被用到的紙質文獻影印或是整理出版,以滿足讀者閱讀的需要。這樣就可以避免這些原本被經常性地翻閱。對一些閱讀需求不太大的文獻,則可以采用制作縮微膠卷等方式來提供閱讀。通過這樣的處理辦法,一方面這些紙質文物仍能很好地發揮其史料價值,為科學研究服務;另一方面它們也避免了由于經常使用而在酸化的基礎上出現破損。

四、結語

近現代的紙質文物在我國的文物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紙質載體的原因,酸化是這類文物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在明確了紙張酸化的原理之后,我們一方面應采取相應的措施還對之進行中和處理;另一方面也要在日常的保管、使用中加以注意,避免對之造成進一步的損壞。只有這樣,這些近現代的紙質文獻才能得到更好地保存,并在我國相關的歷史研究等工作當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歡
酸化酸性紙張
酸化劑的作用及其在豬生產上的應用
兒童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相關疾病研究
飼糧與飲水添加酸化劑在肉雞生產中使用效果研究
10 Threats to Ocean Life
海洋酸化有什么危害?
近期國內市場紙張價格(2020年3月)
近期國內市場紙張價格(2020年1月)
論證NO3-在酸性條件下的氧化性
紙張黑白變
撕紙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