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下肢骨折病人抗阻運動的調查

2021-12-05 06:34沈玉娟張曉芬尹夢寒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1年81期
關鍵詞:上肢康復訓練下肢

沈玉娟,張曉芬,尹夢寒

(蘇州市立醫院北區,江蘇 蘇州 215000)

1 立項依據

國內外研究顯示[1-2],糖尿病病人存在明顯的骨代謝紊亂,骨質疏松患病率高達50%~72%,骨折的發病率較非糖尿病病人明顯增高。下肢骨折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骨折康復期血糖往往控制不佳。目前,運動療法已成為預防和治療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糖尿病運動干預方法中,根據運動性質的不同分為有氧運動、抗阻運動和兩者兼顧的組合運動3類[3]。國內的運動方案多以有氧運動為主,而幾乎所有的有氧運動,都需要利用到雙下肢的活動,對于下肢骨折的患者而言,這些運動項目在臥床期間甚至是康復期都是很難實現的,現今也沒有適合下肢骨折患者的運動方式。因此,現在下肢骨折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康復期推薦的運動方式僅限于下肢的康復訓練,但這樣的運動遠遠達不到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所需的運動強度。同時,有研究表明,創傷、麻醉和手術后應激等使腎上腺皮質激素增高,使機體利用葡萄糖功能下降,脂肪、蛋白質分解代謝和糖異生加強,加重胰島素抵抗[4-5]。

抗阻運動是人體骨骼肌在克服外來阻力的情況下進行的主動運動。阻力的大小根據個體肌力而定,以能克服阻力完成運動為度。阻力可由他人、自身的肢體或器械(如啞鈴、沙袋、彈簧、橡皮筋、彈力帶等)產生。按強度分為:<50%1RM低強度;50%~70%1RM中等強度;≥70%1RM高強度??棺栌柧毧梢允惯\動肌肉的攝糖量增加7~20倍[6]。隨著人們對2型糖尿病發病機制以及運動干預越來越深入的研究,認為抗阻訓練干預可使2型糖尿病病人在肌肉力量、血糖控制、胰島素敏感性以及血管內皮功能等方面得到顯著改善[7]??棺栌柧殞Ω纳萍∪饨M織的某些代謝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這可能更有利于2型糖尿病病人的治療。相關研究對2型糖尿病病人進行為期8周抗阻訓練,顯示抗阻訓練后胰島素敏感性顯著增加。國外研究通過對糖尿病病人進行3個月(每周2天)的抗阻訓練,結果顯示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水平顯著下降。

常用的抗阻訓練方法有中等強度循環抗阻訓練(Moderate Intensity Circuit Resistance Training, MICRT)和高強度抗阻訓練(High Intensity Resistance Training, HIRT)。MICRT是一項低危險性運動,采用中等強度、高重復次數(8~12次)和短間隙(≤1 min)的訓練方式??棺柽\動可針對不同肌群進行鍛煉,即便是下肢不便的患者,也可以進行上肢的抗阻鍛煉。由此可見,抗阻運動對下肢骨折的2型糖尿病患者更為合適,但是國內尚沒有針對于下肢骨折的2型糖尿病患者上肢的抗阻運動方案。

基于此,通過上肢抗阻運動方案的干預,以期增加下肢骨折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運動量,更好地控制下肢骨折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

(1)研究目的:①探討中等強度的抗阻運動,對下肢骨折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的影響。②為下肢骨折的2型糖尿病患者找到一種有效可行的運動方式。

(2)研究對象:樣本量計算:采用G*Power軟件(獨立樣本t檢驗)。選取效能0.80,Ⅰ類概率錯誤率=0.05(雙側),參考相似研究,以糖化血紅蛋白為主要評價指標,效應量d為0.66,實驗組及對照組按照1:1比例分配,經軟件計算,每組至少需38例患者??紤]20%的失訪率,每組患者則至少需要48例。

(3)研究方法:納入標準:①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②X線檢查確診下肢骨折;③年齡18~75歲;④2型糖尿病病程≥6個月,且接受正規治療者。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的心、腦血管疾?。ú环€定性心絞痛、嚴重心律失常、一過性腦缺血發作);②合并增殖性視網膜病變;③心功能不全Ⅱ級以上;④妊娠期婦女;⑤有精神疾病、溝通障礙和上肢運動障礙。剔除標準:①訓練期間要求終止訓練的患者;②電話隨訪,未繼續訓練的患者。

2 分組方法

按住院號后3位數字,使用隨機數字表法,將符合納入標準的研究對象,按1:1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3 干預措施

對照組:常規進行飲食干預、藥物治療、下肢康復訓練,出院后每次復查時至醫院康復運動治療室,在運動醫師指導下進行一次下肢康復訓練。

下肢康復訓練:(1)骨折后(術后)生命體征平穩即行患肢足趾、踝關節背伸和趾屈運動20~30次/h,5~6次/d。(2)疼痛減輕后股四頭肌等長收縮運動20~30次/h,5~6次/d。(3)骨折后(術后)1周患肢直腿抬高運動,3次/d,20~30組/次。(4)骨折后(術后)根據患者具體情況,8~12周開始,可以拄拐下床行走,并逐漸增加負重。

實驗組:在對照組飲食干預、藥物治療、下肢康復訓練基礎上,增加中等強度的抗阻訓練,訓練包括上肢的肱二頭肌彎舉、三頭肌伸展、四頭肌拉伸等,由運動醫師測量患者目標肌群1RM,然后按中等強度(50%~70%1RM)抗阻運動,設計每位患者的運動計劃,運動中以心率達到(170-年齡)次/min為宜。出院當天由醫院提供上肢抗阻運動的教學視頻,供患者在家里觀看,并跟著視頻訓練。每次復查時至醫院康復運動治療室,在運動醫師指導下除進行一次下肢康復訓練外,由運動醫師再次評估患者1RM值,并確定下一階段的抗阻運動計劃。

上肢抗阻運動處方:(1)準備活動:運動前5~10 min。(2)運動項目:啞鈴。(3)運動方式:每天進行5~10個動作,涉及不同肌群(肱二頭肌、三頭肌、四頭肌等),每個動作做3組,每個動作結束休息2 s,繼續第二個動作,每次持續1 s;每組重復10~15次,即每個動作3×(10~15)次,隨著肌肉力量和耐力增加,逐漸增加負荷至每組重復8~10次。此外,應注意完成在完成動作的同時,保持正確呼吸,舉起(肌肉用力)時呼氣,放下(肌肉放松)時吸氣。(4)運動頻率:2~3 d/周,隔天或隔2天1次,避免連續2 d進行。(5)放松運動:運動后5~10 min。

4 評價指標

糖代謝指標: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空腹胰島素、胰島素抵抗指數(HPMA-IR)。

脂代謝指標:總膽固醇、三酰甘油三脂。

5 數據分析

采用Epidata3.1建立數據庫,雙人雙錄入;采用SPSS 13.0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描述,計數資料采用(%)描述,兩組計量資料若服從正態分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兩組計量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若不服從正態分布,采用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6 結果

抗阻訓練干預可使2型糖尿病病人在肌肉力量、血糖控制、胰島素敏感性以及血管內皮功能等方面得到顯著改善。中等強度的抗阻運動,對下肢骨折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的影響,以期增加下肢骨折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運動量,更好地控制下肢骨折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

7 討論

抗阻運動是人體骨骼肌在克服外來阻力的情況下進行的主動運動。阻力的大小根據個體肌力而定,以能克服阻力完成運動為度??棺栌柧毧梢允惯\動肌肉的攝糖量增加,抗阻訓練干預可使2型糖尿病病人在肌肉力量、血糖控制、胰島素敏感性以及血管內皮功能等方面得到顯著改善??棺栌柧殞Ω纳萍∪饨M織的某些代謝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這可能更有利于2型糖尿病病人的治療。

猜你喜歡
上肢康復訓練下肢
下肢下垂體位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影響的meta分析
前臂完全離斷再植術后持續康復護理對上肢功能恢復的影響
術后強化護理預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靜脈血栓發生的研究
高頻超聲聯合彩超在下肢深靜脈血栓中的診斷價值
獼猴脊髓損傷康復訓練裝置的研制
聽覺腦干植入兒童康復訓練個案研究
氣壓差減重步行康復訓練系統設計
雙上肢訓練在腦卒中康復護理中的應用分析
穴位按摩與康復訓練治療周圍性面癱的療效觀察
兩臂血壓為何會不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