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語文與生活的結合

2021-12-06 05:40白廣路
中小學老師培訓 2021年4期
關鍵詞:現狀生活策略

白廣路

摘 要:語文具有工具性,也具有人文性,離不開生活的實踐。因此,語文教學與生活緊密相連,在語文教學中注入生活的源頭活水,才能真正的讓學生掌握知識,應用知識。本文就小學語文與生活的結合做一淺談。

關鍵詞:小學語文;生活;現狀;策略

語文要回歸生活,用生活來成就語文。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得語文課堂更為生動有趣,避免單調乏味,也使得學生在生活氣息充足的語文課堂上釋放個性,促進語文能力水平的提升。

一、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現狀

首先,有不少語文教師認為,語文教學內容需緊緊圍繞課本的本身,只要講解完語文課本的學教學內容,也就意味著完成了教學任務。實際上這一認識是有局限性的。如果僅僅圍繞著課本內容進行講解與領會,教學內容無形中被僵化。這一教學方式也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脫離,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以及語文素養。使得學生感受不到語文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價值和意義,也找不到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學生無法學會將語文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導致對語文的學習熱情有所減弱。第二是教學方法較為單一。一直以來,雖然新課改都在大力倡導語文教學的豐富多彩,形式多樣,但是傳統的填鴨式、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也依然在一些課堂上應用。由于這一滿堂灌式的教學模式成為了一種較為熟練而普遍的模式存在,慣性強大,加上種種原因,教師想極力改變這一現狀似乎效果不大。而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關注點放在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之上,卻對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閱歷,對課文加以理解、體驗以及感悟的能力有所忽視。這也導致小學生無法在課堂之上將自己的生活經歷介入到課文內容的情感中,體會不到生活本身的多姿多彩,也無法對所學的文本進行理解與感悟,缺少心靈溝通,也缺少學生與生活、學生與文本、學生與作者的溝通。第三是教學空間受限。語文教學大多數都在課堂上完成,但是教室并不是小學語文教育的唯一的場所。結合語文的實際需求,更需要不斷將這一教學場所搬到校園,亦或者家庭,以及生活社會,大自然中,通過課內與課外教學的共同發力,與生活緊密相連,使得文本的學習更充滿了生活氣息與活力。

二、小學語文與生活結合的策略

1.找準課堂教學與生活的結合點。在進行語文教學時,找準教學內容與生活的知識點,不斷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引領學生對語文學習充滿熱情。教學中,主要是引導學生從生活中認識語文,也從學習中認識生活,使得語文課堂煥發出勃勃生機,學生的語文情感也得以培養和升華。尋找課堂教學與生活的結合點,則是圍繞學生的生活經驗、親身體驗與教學中所描寫的環境、情節等有相接近或較為一致的地方,找準結合點。教師運用遷移的方法引領學生學會正向遷移知識,對課文進行理解與體驗,對生活進行升華,并建構自我的知識體系。

2.創作生活化的情境,引領學生理解掌握知識。通過營造寬松、和諧、民主、良好的教學環境,引發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過良好而愉悅的父母教學環境的支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探究欲望。比如說,古詩詞中所出現的一些情景,學生可能不太理解,或者理解不到位,比如“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的壯美之境,“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早春二月楊柳的形象美。為了吸引學生理解各種意境之美,借用多媒體播放與之相關的畫面,或者用圖片展示,能讓學生很容易對詩中景物加以領略和欣賞。也可以激發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在課前圍繞古詩詞中所講述的情景之美,通過搜集相關的資料或者圖景去進行了解以及記憶。在不少教學有關描寫景物的文章中,如《觀潮》,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播放錢塘江大潮,讓學生領略其壯麗和雄奇,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教師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通過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畫面還原,引領學生身臨其境,領略名勝古跡的美,加強對課文的理解,同時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

2.重視課下學習,豐富生活知識。語文學習不僅僅是在課堂之上,還應該延伸到課外,讓學生走進生活,通過課內外的緊密結合,拓寬視野,吸收知識、應用知識,從而使得學生認識到語文的重要性。在生活中,鼓勵學生閱讀課外書籍,也可以通過對周圍生活環境進行細致觀察,寫下自己的隨筆、感想等。從而在這一生活的舞臺上,學生做會觀察的“有心人”,搜集各種素材,提升自我的寫作水平,在生活實踐中學生的創新能力也得到培養與提高,使學生體會到充實感與喜悅感。根據小學生的認知心理,定期組織故事會、閱讀交流會以及演講比賽等促進學生課外學習?;蛘吒鶕W生的需求,自由搭建學習小組,共同學習推薦的材料,也可以組織小組間交流,匯報學習經驗,進行自評與互評等。通過豐富多彩的各種語文實踐活動的開展,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給予學生展示個性的舞臺,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情感。也可以鼓勵學生們多去體驗生活,在身臨其境之中將將所學的教學內容與生活進行緊密聯系,不斷增強學生的感受、體驗以及領會,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也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語言成為不可或缺的交際工具,人們離不開語言,更離不開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之中,引導學生不斷調動自我的生活經驗,加強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同時,也通過找準課文內容與生活的結合點,增強學生的體會、感悟,實現情感共融、共通。在社會生活實踐之中,引導學生將課堂所學的語文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比如說寫失物招領的啟事,或者是通過對先進個人、優秀學生的報道,將語文課所教授的寫作方法與生活緊密結合起來,使得學生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多元智能。通過開展語文綜合性的實踐活動,挖掘語文與其他課程的共享資源,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學生在大課堂之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知識不斷豐富閱歷,增長智慧。提升素養。

參考文獻

[1]為有源頭活水來——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嘗試[J].周香民.新智慧.2021(02)

猜你喜歡
現狀生活策略
漫生活?閱快樂
生活感悟
職業高中語文學科學習現狀及對策研究
語文課堂寫字指導的現狀及應對策略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技術的現狀與發展分析
我國建筑安裝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構建與實施的措施
無厘頭生活
瘋狂讓你的生活更出彩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