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生活資源開展小學美術手工課

2021-12-06 05:40王瓊
中小學老師培訓 2021年4期
關鍵詞:生活資源小學美術

王瓊

摘 要:在小學美術手工課中,生活資源的利用能夠使課堂產生更多的趣味性。教師應該從教材和生活兩個角度進行生活資源的開發,并通過對生活資源的利用增強美術和生活的聯系。本文認為在開發生活資源時可以從家庭生活資源、學校生活資源和自然資源三個方面進行開發。

關鍵詞:小學美術;手工課教學;生活資源

引言

在美術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利用生活豐富學生的美術課堂,并且使學生利用美術知識技能對生活進行美化。隨著對美術教學重視程度的增加,教師將其與生活聯系起來,使這二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成了教學的普遍任務。而在美術當中,手工課與生活的聯系是最為緊密的,因此本文將從手工課的角度探討生活資源的利用。

一、如何挖掘生活中可利用的資源

小學的美術手工課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是非常密切的,但是教師在利用生活資源進行手工課教學時需要善于挖掘生活資源,使二者相互契合。第一,教師要從教材中進行生活資源的挖掘。以湘教版小學美術教材為例,其中從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和探索四個方面對教學目標做出了規定。教師需要根據這四個目標對教材進行重新整合,把手工課程從教材中遴選出來,并進一步細分有哪些手工課程可以使用生活資源,哪些課程不能夠使用生活資源。例如在二年級上冊《捏泥動物》中,為了學生的安全,教師應該采購專門的道具;在六年級上冊《自制盆景》中教師就必須讓學生從生活中選取資源制作,以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

第二,教師要培養學生養成觀察生活的習慣,隨時發現生活中可利用于美術的物品。由于我國杜廣吳波,不同地區的生活方式往往會有很大的差別,例如農村和城市中可利用的自然資源就有很大差別。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發現生活中美的能力,使他們能夠隨時隨地發現生活中可以利用的資源材料,從而鍛煉學生的審美想象力。

二、利用生活中的廢舊材料開展手工課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人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但是生活中產生的各種廢棄物品也越來越多,加之許多人的環保意識不夠強烈的原因,許多還有利用價值的物品都被無情的當作廢棄物品丟棄掉,造成了很大的浪費。教師在美術手工課教學中應當培養學生們發現生活中廢棄物品再利用價值的能力,一方面鍛煉培養學生發現美的能力,一方面又能夠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1.挖掘家庭生活中的廢棄資源

家庭是小學生接觸最多的一個環境,他們生活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庭中度過,因此學生對家庭的熟悉程度也是最高的,但是他們對家庭生活中的各種廢棄物品卻不一定熟悉。通過讓學生挖掘家庭生活中的廢棄物品,不僅可以豐富美術手工課的材料,而且可以使學生充分參與到家庭生活中,對家庭的生活方式產生一定的了解,從而運用自己的能力幫助家庭減少生活浪費,從而保護環境。例如在五年級下冊第十課《編花籃》的練習中,教師可以教導學生搜集家中廢棄的紙箱、掛歷等,剪成小紙條,進行花籃的編制。編成花籃之后還可以讓學生再帶回到家中當中儲物箱使用。

2.挖掘校園生活中的廢棄資源

第一,學生可以將校園生活中產生的學習垃圾運用于手工課,制作許多精美的小物品。例如教師可以教導學生收集用完的筆芯和寫完的筆記本在手工課上制作手工制品。例如五年級上冊第四課《搭架子》的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收集到的筆芯搭或者拼出各種各樣的圖案,如梯子、扇子等。

第二,在校園中經常會舉辦各種各樣的活動,在活動當中會使用到氣球、卡紙等進行布場活動,往往在活動結束之后這些道具就會當作廢品被丟棄掉,但其實這些都還有利用價值,因此學生可以將這些收集起來在手工課上進行使用。同時在各種活動中用剩下的邊角料也可以收集起來待需要時使用。

第三,通過對學習、活動中廢棄物品的收集,學生可以開動自己的腦筋,將他們應用于校園文化、班級文化的布置當中,發揮這些物品最大的利用價值。

三、利用生活中的自然資源開展手工課

生活中的自然資源除了自然景物之外還包括人文景物和歷史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在我國古代由于技術的不發達,他們對身邊自然資源的開發非常徹底。例如現今被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各種手工藝,如草編等。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注重對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及帶到美術課堂當中,一方面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學生的手工課,利用更多的資源提升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的美術能力;一方面能夠通過學生的活動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更高程度曝光,幫助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例如在上文提到的《編花籃》課程中,教師就可以引入草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通過讓學生收集合適的葉子嘗試編織花籃和各種物品。

同時,在使用人文景物和歷史景觀當作手工課的生活資源時,教師要根據當地的特色進行教學。教師應該在課堂開始之前帶領學生參觀當地的歷史博物館或者文化風景區,向學生講解相關的歷史人文知識,之后再進行手工課的教學。例如在五年級上冊《家鄉古建筑》的教學中,教師首先通過實地參觀和觀看紀錄片的方式讓學生對家鄉古建筑的形狀、布局形成大致印象,接著根據實際情況讓學生分組尋找生活中的材料仿制這些古建筑的模型。

結語

生活資源總是取之不竭的,只要教師和學生們善于發現就一定能夠發現更多的可利用的生活資源。美術手工課程既是對學生動手能力和美術審美能力的鍛煉,同時也是促使學生將生活和美術進行聯系的課程,教師要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美術資源。

參考文獻

[1]萬謙.小學美術手工課教學中的紙材拓展運用[J].基礎教育論壇:綜合版,2019,000(024):31.

[2]蘇榮蘭.生活中的小學美術手工課教學探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9,000(010):150-151.

猜你喜歡
生活資源小學美術
生活點滴,許小學英語一個美好未來
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人文教育的探討
利用生活資源,激活生物課堂
關于提升美術教學有效性的思考
農村小學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和改進辦法
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關于小學美術勞技課程的思考
談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美術欣賞能力
“生活資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開發與利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