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單元視角?落實語文要素

2021-12-06 06:09尤維霞
中小學老師培訓 2021年4期
關鍵詞:學習支架單元主題語文要素

尤維霞

摘 要:以單元視域的角度去看待小學語文教學,運用統編教材主題單元的方法進行模塊化教學,以此喚起課堂活力,為課堂教學注入新鮮的活力。我們在研讀部編版教材時要:樹立整體觀念,把握學段關聯;深入單元主題,落實語文要素;關注課后問題,搭建學習支架,以此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關鍵詞:語文要素;單元主題;學習支架

小學語文部編教材現已全面推行,部編教材有其獨有的“雙線并行”特色,語文要素在單元編排中體現得非常鮮明,但在具體的實踐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難以摒棄原來的教學模式,固步自封,安于現狀,跟不上時代改革的步伐,仍舊獨木成林,看到單篇教材中的一些語文要素來進行教學,把單篇教材教成大雜燴,什么都往一堂課中來裝,教得很多很雜,沒有鮮明的主線,把文章分析得支離破碎,東一榔頭西一棒槌,關鍵的語文要素沒有落到實處。

語文要素是統編小學語文教材提出的一個核心概念,是構建語文教材訓練體系的基石。教材執行主編陳先云認為“所謂語文要素就是語文訓練的基本要素,包括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學習內容和學習習慣”。語文要素是我們在使用部編語文教材時必須要關注的重點。

部編教材在編排時采取單元結構,這個單元是語文知識能力的單元,是以語文的若干要素來組合單元。部編語文教材將語文素養的各種基本因素分成若干個“點”,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分布在各單元的課文中,并逐步提升,學習與運用相結合,指導學生逐步掌握語文能力。

現階段,大部分教師需要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以單元視域的角度去看待小學語文教學,運用統編教材主題單元的方法研讀教材,思考教學,以此喚起課堂活力,為課堂教學注入新鮮的血液?;诖?,下面將針對部編版四下第七單元,基于單元視域對語文要素的落實進行一點思考:

一、樹立整體觀念,把握學段關聯

統編版教材的編寫具有整體意識,體現每個學段、每個年級、每冊書訓練要素的層次性、關聯性。這樣便于學生語文能力的建構、素養的形成,便于教師明確“教什么”,站在整體的角度研讀教材、把握教材、使用教材,重點研究語文要素的落實。

部編版四下第六單元的語文要素是“學習把握長文章的主要內容”,那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不是第一次出現呢?我們發現在四上第七單元的語文要素是“關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學習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在學習把握長文章的主要內容之前,已經在四上鋪墊了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

在四上第七單元《為中華之崛起》一文中,關注主要人物少年周恩來,記敘了少年恩來“立志振興中華”“耳聞中華不振”“目睹中華不振”三件事情,把這三件事情有機的串聯起來,就是本文的主要內容。這一課側重教學生掌握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就是抓取主要人物和事件進行概括,再合理的串聯。而到《梅蘭芳蓄須》中,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側重讓學生來實踐這一個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由扶到放,體現語文要素的落實過程。在語文園地中又拓展豐富概括神話故事主要內容的方法,抓取起因、經過、結果,概括書寫多件事情的主要內容,串聯事件的方法,由此為學生學習概括主要內容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接下來在四下第六單元中,呈現“學習把握長文章的主要內容”。有了四上的鋪墊,學生就能在學習中尋找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運用概括人物事件串聯法,小標題串聯法等??梢娝纳暇褪菫樗南伦麂亯|,埋伏筆。這就體現了教材編寫的的整體性,訓練點的層次階梯,循序漸進,這樣的安排也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我們教師在教學時只有把握好學段之間的關聯性,落實好每一學段的語文要素,才能起到螺旋上升的境界。

二、深入單元主題,落實語文要素

統編教材突出單元主題整體性學習。不僅注重單元之間的語言訓練點的相互關聯,每個單元內部的整體性聯系更是相當緊密。從單元的人文主題——導讀提示——課文——課后習題——習作——交流平臺,每一部分都是圍繞語文要素展開,體現了由認知理解到實踐運用,再到梳理總結的語文學習規律。

部編版四下第六單元三篇閱讀課文,《小英雄雨來》是精讀課文,《我們家的男子漢》《蘆花鞋》這兩篇是略讀課文。三篇都是長課文,故事性強,可讀性強,語言豐富,學生喜歡閱讀。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學習把握長文章的主要內容”。我們發現在精讀課文《小英雄雨來》中,作者把課文分成六個部分,在課后訓練中指導學生進行小標題的概括,再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這樣,就對“概括長文章的主要內容”進行了細致的指導,在原來四上“關注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概括主要內容”的基礎上,概括出每一部分雨來的事情,凝練成小標題,再把小標題串聯起來,就是本文的主要內容。在這篇精讀課文中把這個語文要素落實到位,然后在接下來的兩篇略讀課文中《我們家的男子漢》《蘆花鞋》中,都在導讀部分中提出“給每個部分換個小標題”或“為每個部分列出小標題”,把小標題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逐步滲透,進入學習運用中,讓語文要素逐步落實。兩篇略讀課文也有層次性,第一篇有小標題,試著改一改,第二篇依據空行試著給課文概括一下小標題,逐步提升訓練的難度,讓學生在運用中掌握語文要素。再到“語文園地”的“交流平臺”中,它是單元的重要組成部分,總結了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方法和落實的策略,使得整個單元主題明確,要素訓練有序。

教材中,語文要素分布的梯度性、實施的整合性、落實的過程性,是編委們的良苦用心,不管是課文還是“語文園地”,在重要處都有相關的提示,也就是需要重點關注的語文要素。如此巧妙的設計,關注了學習方法的指導,聚焦了學生語文能力的生長,利于學生學習,匠心獨具,也為我們的教學指明了方向。

三、關注課后問題,搭建學習支架

仔細研讀統編教材,我們可以發現編者對于課后習題的編排進行了深入的思考與探究,課后習題不僅切實服務好文本及單元教學,真正落實教學目標,還為課堂教學提供了有力的教學支架,可謂統編教材的一大亮點。因此,我們教師在備課時應把握“課后習題”并在課堂教學中有效地落實,理解教材編排的真正用意,明確教學目標,有效開展教學,分層落實語文要素,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四下第六年單元中,精讀課文《小英雄雨來》一文中,課后思考題明確提出了閱讀要求:照樣子給其他四個部分列出小標題,再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這個閱讀要求和本單元的語文要素密切關聯,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學習把握長文章的主要內容”,而這個課后練習正是切合要素來進行設計的。這就是給學生掌握這個語文要素的一個學習支架,這么長的文章,八頁又多五行,如何來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課后思考題就為我們學生架起了這個學習的支架——通過小標題的方法來進行概括。

在課文學習中我們可以通過回顧以前所學,抓取主要人物和事件來概括,設置一張表格進行梳理:

課文部分 小標題

第一部分 游泳本領高

第二部分 上夜校讀書

第三部分 掩護李大叔

第四部分 與鬼子周旋

第五部分 為雨來悲傷

第六部分 雨來沒有死

讓學生抓住主要人物雨來的主要事情進行概括小標題,這樣就把一篇六部分的長文章分割成六小篇文章,讓學生提取關鍵進行概括,化繁為簡,化難為易,讓學生學有梯度。課后練習題無形中為學生搭建了學習的平臺,讓學生在學習中掌握了語文要素。

統編教材中,語文要素為明線,突出語言文字綜合運用能力,具有系統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我們教師在用統編教材時,要有整體站位,看到教材中語文要素螺旋上升的層次性安排,又要有單元視域,從單元中落實語文要素,了解訓練的目標體系,讀懂、吃透教材,從而為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不斷努力。

參考文獻:

[1]袁志軍.堅持讀書為要 做好統編教材閱讀教學[J].小學語文,2019(5):47-51

[2]溫儒敏.“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編寫理念、特色與使用建議[J].課程·教材·教法,2016(11)

[3]羅秀英.“統編本”背景下,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幾點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4)

猜你喜歡
學習支架單元主題語文要素
淺談一年級學生閱讀能力培養
基于語文要素優化教學路徑策略的研究
正確解讀課后習題 有效落實語文要素
在“雙線并進”中落實“雙線組元”思想
實施整體教學 落實語用訓練
“學習支架”的繼承與融合
強化支架意識提升學習效能
初中語文作文單元主題教學引導寫作的有效策略研究
“單元主題教學”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嘗試
對英語單元主題實踐作業的思考和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