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科技時代青少年教育方法研究

2021-12-09 03:22尤文靜
人民長江 2021年10期
關鍵詞:霸凌網絡時代青少年

網絡科技的普及和人工智能化程度的提高,給當下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提供了大大的便利。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利弊兩面性,網絡也如同一把雙刃劍帶有自身難以克服的負面效應?;ヂ摼W技術的高度成熟與普及帶給鑒別能力相對較弱的青少年一系列問題,如網癮帶來的自我沉迷、網絡霸凌帶來的心靈傷害、“手機控”父母對青少年成長的漠視、網絡誘拐帶來的身心傷害、網絡游戲嚴重荒廢了青少年的學習等。網絡科技極大改變了青少年的思想觀念、社會行為方式和主體地位,導致了嚴重的道德意識弱化、抽象思維退化、意識形態西化、民族認同感弱化、人格與人際交往異化等問題,其負面效應暴露無遺,嚴重干擾了學校德育的正面作用,誤導青少年正確“三觀”的形成,嚴重刺激著青少年的各種不良欲望,分散了他們的學習注意力,尤其是那些色情視頻與圖片嚴重扭曲了青少年的性道德與性觀念。那么如何最大限度避免網絡科技的負面效應,成為當今社會廣泛關注的焦點問題??茖W利用網絡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服務,需要加強負面信息防范、網絡道德規范教育和監督管理等措施,積極營造和諧的網絡文化環境以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為加強網絡文化背景下的青少年價值觀教育,加強網絡道德與法規建設,增強青少年傳統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觀念,必須開辟網絡新陣地和創新教育方法,深化網絡教育內容和整合教育資源,積極創新青少年網絡思想觀念和價值觀教育途徑。

為此,由周祝瑛撰寫的《網絡效應與青少年教育》一書,對網絡科技時代青少年教育方法研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和意義。作者論述了當今網絡時代給青少年教育帶來的困惑與深刻的變革,分析了網絡時代帶給青少年的網癮、網絡霸凌和網絡誘拐等一系列嚴重的問題,探究了網絡與家庭和校園等之間的關系,指導當今網絡環境下的父母與學校應該采取哪些對策與措進行積極應對,從而引導青少年利用網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青少年要走出網絡和愛上閱讀,誘拐實施體驗教育讓青少年更加健康地成長和幸福生活。作者還通過青少年上網群體現狀調查,分析了青少年網癮群體上網特征及類型,分析了青少年迷戀網絡的網絡本身原因、身心發展階段原因、家庭原因、學校原因和社會原因,通過網絡對青少年思想道德產生的各種負面影響分析,提出了有效解決網絡負面影響的對策。信息化時代和網絡化社會為青少年創造了一個嶄新的學習和生活環境,但也給思想道德觀念教育帶來巨大沖擊。因此,要與時俱進地改革教育方式方法,改變以往那種單向灌輸、單一性、平面型和封閉式教育教學方法,轉變為雙向交流、多元型、開放型和立體型的教育教學方法。加強青少年對網絡信息選擇和判斷能力的培養,教育青少年加強自律性和自我控制力培養,抵制網癮這種社會“精神鴉片”和“電子毒品”,結合我國國情積極引導青少年正確面對網絡,借鑒外國對待網絡的先進經驗尋找有效的解決辦法。

在書中,作者首先論述了網絡時代的一些問題?,F在很多人都被手機掌控,俗稱“手機控”,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嚴重缺乏交流與溝通,人們倒是喜歡在虛擬的網絡世界里進行溝通與交流,這是因為虛擬的網絡世界里人們脫去了偽裝面具,讓心靈輕松下來。很多人把手機當做“安靜劑”,可以讓自己安靜地躺在虛擬的世界里遨游,其實也是一種逃避現實的表現。當人工智能所向無敵的時候,也是我們人類社會最為脆弱的時候,一場天災就能把我們人類社會輕輕松松打回到原形,一旦人類賴以生存的網絡突然因天災而消失,人類就無法生存了,這是非??膳碌氖虑?。因此,作者讓人們去了解“EHS”,很多人不知道“EHS”是何物?這也是為了應對當今環境、職業健康和安全問題,而構建的一種融合環境管理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建立和推行EHS管理體系旨在保護我們日益惡化的環境,為改善勞動條件和維護員工的合法利益,而改進我們工作場所的健康性和安全性。作者還專門介紹了“瘋狂的寶可夢”游戲和“網紅”背后的陰暗等網絡社會問題,這些網絡問題都嚴重影響著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第二,重點論述了網絡科技背景下的青少年網絡成癮問題。作者先是介紹了青少年在染上網癮之前會是什么樣的特征,很多青少年第一次接觸網絡從新奇到慢慢喜歡上網,由于網絡里大量未知的新鮮事物很容易吸引青少年,缺乏意志力和控制力的青少年一旦喜歡上網絡,就會不知不覺地“上癮”,就像吸食鴉片一樣慢慢成癮,飯可以不吃,覺可以不睡,但是網絡不能不上,從而開始走向“自我沉迷”,青少年一旦沉迷網絡就難以自拔,無時無刻地趴在網絡上生怕錯過了什么。尤其青少年在網絡上玩一些“虛擬殺生”游戲,就會產生非??膳碌摹岸景a”,一旦沉迷游戲就會嚴重影響學業,甚至還會產生可怕的實驗性殺生心理,以此實現那種虛擬世界帶來的生理與心理可怕的快感。為此,很多家長憂心忡忡,也想通過戒網訓練營治療這種“網癮”之癥,可是這種做法是否有效還為未可知。為此,作者還介紹了網癮的誤區、網絡成癮診斷之軸和網癮自我“診脈”方法。

第三,論述了網絡霸凌的社會問題。首先告誡人們如何認識網絡霸凌,網絡霸凌是藉由電子郵件、簡訊、聊天室和社交網站等網際網絡,以暴力作勢欺凌。這種網絡表達帶來的文化病癥和負面效應,放大了人性中的某些陰暗猥瑣的力量,無限助長了網絡煽動網絡霸凌的亂象。作者在介紹了網絡霸凌的同時,還指導認識國際《反網絡霸凌法》,以此來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第四,論述了網絡與家庭之間的關系問題。作者在給“手機控”老爸的一封信中,讓讀者了解“手機控”的危害和對青少年的傷害。當下很多父母被手機網絡所控制,完全沉浸在網絡世界里,從而嚴重忽視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與成長。很多青少年對“手機控”父母是非常冷漠的,他們得不到父母的關愛,這封信給了許多家長以警醒。網絡往往也會成為一些人販子用來拐騙青少年的“神器”,一些網絡人販子利用網絡實施拐騙青少年的犯罪活動,近年來網絡誘拐犯罪逐漸增多,令人堪憂。很多青少年因經常使用網絡,從而導致了近視族的出現,很多孩子年幼就開始帶上了高度近視鏡,甚至老花和干眼癥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而成為青少年的一些病癥。作者還論述了網絡與校園之間的管理問題,校園和課堂上不再那么安寧,很多學生都帶著手機進校園和課堂,從而導致課堂教學效果大大降低。如果中小學都想恢復以往課堂的安寧,那么“無手機日”真的可行嗎?手機禁令是否該解除?作者針對現實提出了這一問題,也給人們提出了思考。

最后,論述了網絡世界的出路問題。網絡時代帶來的大量負面效應,需要我們采取積極措施加以應對,積極尋找網絡世界中的出路。作者談及了網絡時代的書寫危機問題,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漢字手寫已經被電腦書寫所代替,很多人提起筆來卻忘了字怎么寫。所以,加強網絡時代青少年的漢字書寫問題,已成為中華民族漢字文化的傳承問題,我國大力提倡青少年漢字書法學習就是一重大舉措。另外作者還探究了如何應對訊息時代的信息碎片化和網絡成癮問題,以及網絡時代下的青少年教育思想觀念和教學方法的轉變問題,倡導父母教會孩子走出網絡學會生存。作者認為網絡時代父母更需要體驗教育,在網絡時代父母要學會運用網絡,通過網絡書屋讓青少年愛上閱讀和真正閱讀。在這個讀圖時代很多青少年已經沒有興趣和精力去讀書了,浮躁的社會也讓青少年無法靜下心來去讀書。作者還闡述了網絡“移民”與網絡“原住民”相遇時會產生什么樣的結果。所謂網絡“移民”是指那些八零后,他們二十歲之前幾乎沒有網絡,但隨著網絡普及也開始頻繁使用網絡,而九零后一出生就生活在網絡中,那些七零后還用不慣網絡。每個時代的人對網絡使用熟練程度不同,思想觀念差異更是較大,尤其當今青少年幾乎離不開網絡這個生存環境,因此,彼此之間的代溝還是較深的。

在網絡科技時代青少年教育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和機遇,為了使得青少年能夠健康成長,筆者認為,首先要構建和諧的網絡文化環境。豐富的網絡信息資源極大滿足了青少年學習需求,同時復雜的網絡環境也給他們的成長帶來了一定負面影響,如互聯網的全球性、隱蔽性逐漸弱化了青少年民族意識和道德觀念,網絡上魚目混珠的信息、色情和暴力也會嚴重污染青少年的精神;互聯網的廣泛性和開放性異化了青少年的人格,部分沉迷于網吧和聊天室的青少年逐漸疏遠親人、朋友和同學,長此以往引發性情孤僻、冷漠和情感缺失等各種心理疾病,從而導致人格異化和人際交往障礙;互聯網的虛擬性導致青少年的信任危機,甚至形成現實和虛擬雙重人格,網絡游戲的誘惑導致青少年網絡游戲成癮。因此,需要積極探究構建和諧網絡文化環境對策,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撐起一片綠色的網絡家園。一要構建和諧溫馨的家庭環境,父母應有效引導青少年正確使用網絡,多陪孩子一起上網,成為網絡的“把關人”,平時多關懷孩子,積極引導孩子有節制和有選擇地上網,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二要構建和諧的學校環境,加強校園網建設和網絡道德教育,增強青少年的網絡自律能力,重視青少年網絡心理問題和預防“網絡心理障礙”發生,積極開展社團活動以培養青少年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三要構建和諧的網絡社會環境,政府應加強網絡安全管理和規范網吧從業行為,還應建立健全網絡管理法規以推進法制化進程,對網上的違規違法行為,做到執法必嚴和違法必究。

其次,還要加強青少年網絡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研究。改變以往傳統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創新網絡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育觀念變灌輸型為引導型,教育手段變單一型為多元型,教育方式變封閉型為開放型,教育方法變平面型為立體型。在網絡使用過程中堵之不如導之,作為教師也要具備“兼容并包”的接受意識、正確的是非研判能力、處理和運用信息能力、“以學生為本”的道德操守等基本素質。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建立多種形式的網上德育陣地,如開設優秀的傳統德育網站和網上論壇,建立心理咨詢網站和德育信息資料庫等。制作生動直觀的多媒體德育軟件直接上網競爭,創建優良的學風和校園文化。第三,還要加強青少年網絡道德規范,學校要把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教育青少年樹立遠大理想和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斷進行養成教育和培養學生自律意識,教師以身作則做網絡道德的先行者。第四,搶占網絡文化陣地和注重網絡信息防范,強化網絡道德教育和加強網絡監督管理,堅持以“建”治網和以“技”治網,堅持以“德”治網和以“法”治網。最后,更新價值觀教育理念,多樣化發展與主導性引領相互協調,深化價值觀教育的內容,繼承傳統與創新發展相互統一,創新價值觀教育的方法和途徑,建構價值觀教育的現代模式,充分整合各種社會資源努力形成價值觀教育的合力。

書評人簡介:

尤文靜,女,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青少年社會工作、社會心理及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霸凌網絡時代青少年
[保你平安]網絡時代的真相
蔬果能讓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逆轉人生
十二星座遭受校園霸凌會怎么做
十二星座遭受校園霸凌會怎么做
校園霸凌行為現狀及法律規制問題研究
網絡時代
中日青少年體質PK
網絡時代
青少年打籃球注意事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