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京劇梅派藝術

2021-12-09 14:29董晶
科技信息·學術版 2021年33期
關鍵詞:體會

董晶

摘要:京劇《穆桂英掛帥》是梅蘭芳大師于1959年根據馬金鳳的同名豫劇移植改編,其中《捧印》一折最具特色。通過飾演該折,讓我體會到復排傳統劇目,同樣要從人物出發,以角色的名義生活在戲中。同樣要分析劇本,并在唱段,臺詞中尋找人物的思想線、行動線、情感線,以戲曲的特有表現手段塑造舞臺形象。

關鍵詞:京劇梅派藝術;《穆桂英掛帥˙捧印》;體會

京劇《穆桂英掛帥》劇中的《捧印》一折唱段膾炙人口,其中“藩王小丑何足論,我一箭能擋百萬的兵”與唐代詩人王昌齡用“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壯麗詩句緬懷飛將軍李廣的壯勢雄渾同樣振奮人心。梅先生經歷了社會變革、民族斗爭激烈復雜的時代,抱有進步政治思想、摯誠愛國之心的藝人對英雄的紀念與詩人異曲同工。他化文字為演唱,一字一句通過唱做念表傾瀉出深切的愛國之情,成為永久傳誦的杰作。通過飾演該折,讓我體會到復排傳統劇目,同樣要從人物和情感沖突出發,在臺詞中尋找人物的思想線、行動線、情感線。

一、人物情感:從沖突出發

《穆桂英掛帥》劇中的穆桂英已年過半百,楊家將犧牲生命實現了保家衛國政治理想,卻遭到了當權集團的排擠與冷落。因此佘太君攜一家大小辭官歸隱山林,時隔多年邊關戰事又起,宋王重托帥印于楊家,穆桂英瞻前顧后感慨萬分。第五場,穆桂英出場時服裝采用紫紅披繡團花,這種顏色在青衣戲里是罕見的。一般是老旦戲、花臉戲,老生厚重沉穩老成持重的角色用紫色或絳紫。四句西皮慢板“小兒女探軍情尚無音信,畫堂內獨自個暗地沉吟,怕的是奸佞臣又來尋釁,損折我楊家將累代英明”可以看出來她是焦慮到后怕,怕把楊家第四代再扯進到政治斗爭旋渦當中去。接下來文廣金花抱帥印回家并告知校場比武刀劈王倫,宋王命穆桂英掛帥出征。散板中夾雜念白,是一種擔心和懊惱,穆桂英斥責文廣驕縱放肆、不知輕重、一時激動,要綁子上殿交換帥印。穆桂英對佘太君訴說作為楊家人對朝廷的不滿與失望,憤恨四海升平群小競進,國難當頭卻袖手旁觀。梅派代表作里很多戲里都會用到“二六”板式,這一段控訴的唱段也用二六處理。區別于《西施》《霸王別姬》《太真外傳》《廉錦楓》的二六節奏,各戲各人各情都是梅,卻是各種梅。第五場最后穆桂英改變明哲保身的消極態度摒棄前嫌,慷慨誓師。這段表演用“九錘半”的大段鑼鼓經套子在青衣戲是首創,身段簡練急切,整體打破梅派以往雍容和順,迂徐含蓄風格,表達了穆桂英誓要殺敵、保家衛國的決心和信心。

《捧印》一折中沒有較大的戲劇沖突,相比之下情感沖突反而更加明顯。主要分為兩條線:一是穆桂英跟佘太君之間的立場沖突。以佘太君大義凜然歷經滄桑不記得失,和穆桂英失落怨憤,略帶孤傲的情感形成對比。主要表現在帥印出現后兩個人的反應上:對于闖禍的楊文廣,穆桂英訓斥要綁,太君則是夸獎要放。帥印穆桂英要還,佘太君要留。掛帥出征的態度上穆桂英堅持己見、據理力爭、拒不接受,佘太君義正嚴詞,要與國家同休戚共存亡。第二條線是穆桂英自我情感沖突,帥印的出現打破了穆桂英不問當朝事、深山獨居的生活狀態,以及塵封往事的逃避心理。出師?還???成為糾纏主人公的主要原因,無論做出什么樣的決定都會改變楊家未來的命運,矛盾苦悶彷徨,舍小顧大?前半生的教訓冷遇歷歷在目。舉大義不計其功?歲月蹉跎故將凋零,兒女尚小后力不濟。唱腔念白表述清楚,潛臺詞的身段交代清楚。王瑤卿先生說的演戲經:看看本兒,認認人兒,找找事兒,琢磨琢磨心里勁兒,按腔找俏頭。無論是老戲還是新創排的戲都要先把戲和臺詞捋順了,怎么來的?打哪兒來的?要做到有憑有據。如果自己都不清楚,那觀眾就更迷糊了。

二、角色扮演:從人物出發

學戲跟演戲是兩回事,學的明白不一定能演的到位,全部表達清楚了也不見得是那個人物,就是老先生常說的對了可不算對。小時候唱捧印滿宮滿調,身段勁頭也都做到要求了,劇場效果也很好,看錄像就是不像穆桂英,一般小青衣。演技的進步,全靠自己的功夫和火候,慢慢地把它培養成熟的?;鸷虿坏?,也理解不出。就是學會了,也未必準能做得恰到好處。所以每一個演員的技能,是跟著他的年齡進展,一點都不能勉強的。好的升上來,壞得沉下去。50多歲的穆桂英的心路歷程只能去理解做不到身受,梅蘭芳先生身處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經歷了戰火才有“我一劍能擋百萬的兵”雄心振奮。戲的魂是這個故事要說什么,新中國成立,在民族大義面前,兒女情長,骨肉親情,功過是非全都要放下,每一個人或家庭對國家的互相依存的關系,體現中華民族英勇無畏的戰斗精神,這就是梅蘭芳先生創作《穆桂英掛帥》的初衷。在京劇當中有關于穆桂英的戲有很多,《穆天王》《穆桂英大破天門陣》《穆桂英大破洪州》《楊門女將》都是演穆桂英保家衛國的戲,也都有穿披扎靠的扮相。在這些穆桂英的戲當中都有各自的難度,有技術上的,有演技上的?!稈鞄洝返哪鹿鹩⑹菤舛壬?、歲數上的難度,這很難靠模仿達到,只能通過舞臺實踐慢慢的磨。穿披卻不是青衣氣質,眼神準確犀利目不斜視,大部分抱袖姿態用背手替代都表明這個青衣的不同?!熬佩N半”身段設計是上下場門路線對稱,動作幅度不同節奏一樣。設計刀馬身段卻不能用刀馬力道亮相。準確的說這出戲是青衣刀馬應工,在青衣元素基礎上突出刀馬的精氣神,沖破行當共性表現這一個,“裝誰像誰,肖其口吻”。

梅先生在繼承京劇和創立梅派的道路上兼容并蓄,集百家大成,謙虛恭順,學以致用,洋為中用。在劇本、服化道、聲腔、音樂、舞蹈、劇情、聲情、詞情、表情,無一不精致。唱、念、做、舞四個方面分布平均中和,唱腔重“放音”“落音”陽平大多高唱,尤其是唱段第一個字,例如《汾河灣》的西皮原板“兒的父去投軍無音信”的“兒”。陽平高唱即二聲字高唱,是很突出的特點。上尾音落音輕巧不能拙,初學者氣息大了跟落音收音配合不好就會顯得笨拙,氣息少了沒有收音。聲音以自然流暢為主,重音色而不著重突出花腔擻音技巧,氣息、唱腔、勁頭沒有先發后發,總體來說比較平和均勻,屬易學難工。不著重炫技,突出表現四功的任何一部分,梅派戲靈魂部分是中和,中和即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中庸之道,這種思想也滲透在生活中的各個領域。樂從和,一切聲樂設計均服務演員演奏部分不炫技指法,達到和的要求。非和勿美是美學的和,溫婉敦厚美而不妖,貧而不賤,貴而不傲,落落大方中正平和。一腔一字,一動一做達到規范,與扮相和諧,與人物和諧。

猜你喜歡
體會
跟骨骨折38例手術治療體會
班主任工作體會
明確教學目標,狠抓課堂教學
一名電視體育記者轉型新聞教育的觀察和思考
急診救治腹部閉合性損傷的臨床心得與體會
淺談如何做好辦公室文秘工作
淺談留級生的教育管理實踐與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