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防應急救援指揮的現代化建設對策

2021-12-10 00:34周巍
消防界 2021年21期
關鍵詞:現代化建設應急救援預警機制

周巍

摘要:本文對消防應急救援指揮的現代化建設展開系統研究,明確新時期消防救援指揮中心現代化建設存在的問題,然后進一步對提出的問題進行全面系統地分析,最終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從而解決問題,可以作為新時期消防救援指揮中心現代化建設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消防;應急救援;現代化建設;預警機制

一、消防應急救援指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作為國家的重要部門,消防救援指揮中心對保護人民生命安全至關重要,但隨著新時期現代化技術的逐步發展,現階段消防救援指揮中心的建設存在著不足和需要提高的空間。通過分析我國應急救援機制的現狀,并針對政府建立和完善應急救援聯動機制應對突發事件的各種措施,將消防工作與預防相結合,需要加快信息技術等現代化建設,從而提高消防應急救援的速度。目前來看,消防應急救援指揮建設中主要存在四個方面的問題,分別是缺乏跨區域緊急救援聯動機關、缺乏危機管理預警機制、缺乏有效的信息溝通機制,以及人員應急救援能力不足。

(一)缺乏跨區域緊急救援聯動機關

目前對火災救援都有多個救援系統,而每個火災緊急救援系統都有其自己的操作流程,這個救援系統之間相互隔離,無法相互配合最大程度地發揮救援能力;同時救援過程中的車隊行動必須統一指揮,否則有可能出現重復救援,既浪費社會力量又影響救援效率,所以有必要在每個地區和周邊地區進行合作性緊急培訓,這樣在發生大規模災害時,可以保證各種應急服務有序高效地參與到應急活動中,從而提高應急工作的效率。

(二)缺乏危機管理預警機制

我國尚無針對突發性災害的中長期應急預案,缺乏危機管理的預警機制。目前我國在消防應急救援的危機管理預警機制方面尚有不足還沒有建立起一條成熟可應用的系統。當出現突發性災害情況時,消防隊就會出現處理能力低、響應速度慢的情況。

(三)缺乏有效的信息溝通機制

21世紀是信息化技術快速發展和高速應用的階段,新的信息化技術快速滲透到社會生活中的各個方面,而對新時期的消防救援指揮中心的建設來說,對新的信息化技術的接受程度明顯不足,整個體系的信息化程度嚴重落后,這明顯制約了整個指揮中心工作效率的提升。

(四)人員應急救援能力不足

一方面,消防部門新招聘的消防人員缺乏經驗,這與目標日益復雜的險情形成鮮明對比,這種差距在實際的消防應急救援中就會顯現出來。擺在新時期消防救援指揮中心的首要問題就是人才培養。目前來看,現階段的消防救援指揮中心的人才培養更多地集中在傳統模式的繼承發展方面,缺少創新。而缺乏人才培養方面整體考慮的話,最新的科學技術和系統體系就無法做到與時俱進。另一方面,消防救援工作面對的情況較為復雜,需要充分提高平時訓練的實戰性,同樣對消防救援指揮中心的建設來說,也必須充分提高平時訓練的實戰程度。而新時期的消防救援指揮中心的實戰訓練方面明顯做得不夠,首先來說建設理念方面就缺乏對實戰訓練的重要性認識,其次對如何在平時訓練中提高實戰程度也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認知不足,所以造成了新時期消防救援指揮中心建設的實戰訓練不足。

二、完善消防應急救援現代化建設的對策

第一,建立和完善政府應急救援聯動機制。政府緊急救援協調機制的主要任務是建立和完善聯合指揮與協調機制,這是成功進行災難緊急救援,提高救援效率并最大程度保護人們生命財產安全的關鍵。政府在緊急救援中提供的現場醫療、衛生、消防、民用電氣、運輸、自來水、救災物資和其他材料設備,必須致力有效協調相關資源,醫護人員可以有序地進入事故現場并發揮其全部潛力。及時有效的應急救援的前提是建立和完善應急救援體系和應急機制,政府應定期組織緊急培訓,以發現并解決培訓期間出現的協調與合作問題。

第二,消防必須堅持“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原則。在實際工作中,嚴格執行“預防為主、消防為輔”的思想。預防成本不到緊急救援成本的百分之一或千分之一,但效果非常明顯,可以有效減少各種災害。對工作體系方面,新時期的消防救援指揮中心應該從觀念上提高對模塊化工作體系的重視程度,圍繞這種具體的模塊化工作體系建立相應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從而可以使工作人員快速接受這種模塊化的工作體系,從而大幅度提高新時期消防救援指揮中心的工作效率和調度效率。

第三,加快信息化建設,提高應急救援反應速度,方便應急活動的順利開展,使應急部門能及時獲得相應的有效信息,提高應急部門的響應速度,同時消防隊伍應持續加強與地方政府、交通、醫療和衛生部門的信息共享功能。在信息化水平方面,新時期的消防救援指揮中心應該充分依靠引入高科技人才,緊跟時代的科技發展,對應用比較成功的各種信息化技術引入實際應急救援中,從而充分提高新時期消防救援指揮中心建設的信息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第四,充分利用航空力量開展應急救援。我國航空應急救援具有其他應急救援手段無法比擬的優勢,當前需要在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實行政企互補,整合社會資源,科學建設配置航空救援力量,綜合調度管理,高效溝通,相互配合,形成強有力的航空救援網,發揮重大事故和自然災害中的空中應急救援新優勢。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曾強調,要加強我國航空應急救援能力建設,完善應急救援空域保障機制,航空救援能力建設受到了高度重視。自2008年汶川抗震救災以來,在各部門以及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國的航空應急救援能力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就目前來看,整個體系在頂層設計、運作模式、軟硬件設施、實戰能力等方面較發達國家還有差距,需要下更大氣力去規劃發展。首先,加強航空救援站點布局。以省會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為中心,建成多中心輻射、多觸角通達的救援網,同步發展支撐該網絡體系發展的通航機場、緊急救援臨時起降點及相關配套基礎設施的建設,確保與之配套的空管服務、降落點平時維護檢查到位。其次,明確滅火救援調度體系和火場指揮程序,規范值班備勤、日常訓練機制,加強空勤人員管理和后期維保等工作,確保工作科學合理、規范高效。編制一套成熟的救援預案,從報警受理與真偽核實,到險情報告與等級評估,再到救援方案的擬訂、修正和實施,并通過各種信息技術手段對處置過程進行全方位監控,最后行動終止并進行效果評估和歸檔存儲。最后,構建救援信息平臺,加快地面機場和通導設施的建設,進一步完善低空試點工作,并有效整合空域和航路結構,確保低空飛行的安全性,真正做到全方位救援。

第五,在實戰訓練方面,新時期的消防救援指揮中心應該從思想上重視在平時訓練時提高實戰性的重要性,然后通過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明確各種實際情況中存在的各種因素,將這些因素充分體現到日常的訓練中去,這樣就可以分別從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對實戰訓練方面進行建設。對人才培養方面,新時期的消防救援指揮中心要首先擴大高素質人才的引入力度,全方位多渠道地吸引高素質人才,同樣人才引入之后,也需要為每一位引入的人才量身打造全方位的培養方案,從而使新引入人才可以快速為消防救援指揮中心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三、結語

本文對消防應急救援指揮的現代化建設展開系統研究,明確新時期消防救援指揮中心現代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然后進行全面系統地分析,最終給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

參考文獻:

[1]康青春,馬寶磊,張松.構建我國消防應急救援指揮體系的探討[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0,20(02):64-68,181.

[2]辛宜潔.新形勢下全力打造新型消防應急救援作戰指揮中心的幾點思考[J].今日消防,2020,5(04):40-41.

[3]魏新波.消防應急救援裝備統型建設的現狀與對策[J].武警學院學報,2020,36(06):21-25.

猜你喜歡
現代化建設應急救援預警機制
試論水利工程管理的現代化與精細化建設
推進中國政治現代化建設的幾點建議
“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的風險考量與管控
突發事件下應急救援最短路徑問題的研究
新常態背景下PPP模式系統性風險預警機制研究
武警院校應急救援學科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廣播機房環境監控系統預警機制的研究與應用
基于社會穩定視角的網絡輿情預警機制構建的思考
關于提升武警部隊應急救援行動中網絡輿情應對能力的幾點思考
推進錫林郭勒盟氣象現代化建設的實踐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