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球蓋菇的腌漬與干制方法

2021-12-12 19:29江國祥朱丹丹
特種經濟動植物 2021年4期
關鍵詞:蓋菇腌漬大球

●江國祥 朱丹丹 孫 晶

(1.扎蘭屯職業學院 內蒙古 扎蘭屯 162650;2.黑龍江旅游職業技術學院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6)

大球蓋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Farl.ex Murrill),又名皺環球蓋菇、斐氏假黑傘、酒紅球蓋菇等,俗稱赤松茸,屬擔子菌亞門、傘菌目、球蓋菇科、球蓋菇屬真菌類植物。子實體單生、叢生或群生,菌蓋近半球形邊緣內卷、后扁平;菌蓋肉質,光滑或有纖毛狀鱗片,濕潤時表面稍有黏性,干后表面有光澤;菌肉肥厚,色白;菌褶直生,排列密集,初為污白色,后變成灰白色,隨菌蓋平展,逐漸變成褐色或紫黑色;菌柄近圓柱形,靠近基部稍膨大,柄長5~20cm,柄粗0.5~4cm,菌環以上污白,近光滑,菌環以下帶黃色細條紋[1]。

我國野生大球蓋菇主要分布于臺灣、香港、四川、陜西、甘肅、云南、吉林、西藏等地,多生于林中、林緣的草地上。

大球蓋菇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及鉀、鐵、磷等礦物質[2],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輻射、調節免疫機能、抑制腫瘤生長、預防冠心病、緩解精神疲勞等保健作用[3]。

1 腌漬加工

1.1 腌漬方法

加工工藝流程:采收→平根、除雜→分級→漂洗、護色→燙漂(殺青)→冷卻分級→定色→退硫→鹽漬→裝桶。

1.1.1 采收大球蓋菇的菌傘尚未完全伸開,菌蓋邊緣稍內卷,子實體菌褶尚未全部伸開即為采收最佳時期,應選柄粗、蓋肥、不開傘的鮮菇進行加工。鮮菇一般早上采收,出菇旺季視情況可每天早晚各采收一次,大球蓋菇在采收前24h 就應停止噴水以降低鮮菇水分。采收人員符合食品健康要求,采收時帶衛生手套,盛具符合食品衛生標準。

1.1.2 平根、除雜采集后的大球蓋菇應及時清除根基部殘留的泥土、培養料、菌絲束等雜物,剔除異種、不完整蘑菇。

平根是為了去除毛刺;檢查蟲道,去除蟲根;檢查摻假雜物;去掉柄下部分的老化根、黑根。

1.1.3 分級根據菌蓋直徑將菇分級,按大(傘徑7cm 以上)、中(傘徑4~7cm)、?。▊銖?cm 以下)三級分類加工。

1.1.4 漂洗、護色漂洗是洗去菇體表面的泥沙、雜質,防止鮮菇氧化和褐變,保持食用菌的色澤和營養成分。漂洗水中常加入0.03%~0.08%的檸檬酸和0.04%~0.06%的焦亞硫酸鈉或連二硫酸鈉,然后將菇體放在上述水中浸泡20~60min,進行漂洗、護色。

加工過程中最好用鋁鍋或不銹鋼鍋,如果用鐵鍋,一定要用淡鹽水洗凈,去掉鐵銹,去除油漬,否則易引起菇體褐變,影響成品的質量。

1.1.5 漂燙(殺青)水開后再倒入菇體,菇量是水量的35%~40%,水少或菇多,翻動時易造成菇體破碎,且漂燙不均勻,煮不透。在漂燙的過程中輕輕上下翻動,使菇體漂燙均勻,撈出泡沫。鮮菇下鍋后待水重新沸騰3~5min,煮至菇體熟而不爛為止。煮菇4~5 次需更換漂燙水,煮菇水可用5%~6%的食鹽水,也可以用清水[4]。鑒別漂燙生熟的方法是把菇體撈出放入冷水中,若下沉即為熟,若上浮則是生的。

漂燙是為了軟化組織,縮小體積,固化纖維質,增加塑性,便于加工;殺菌防腐;驅除菇體組織中的空氣,破壞酶活性,防止褐變;殺死菇體細胞,破壞細胞膜結構增強細胞通透性,有利于鹽分滲入組織;排除部分水分。

1.1.6 冷卻、分級大球蓋菇燙漂后,應立即放入含1.0%~1.2%檸檬酸的冷水中迅速冷卻,待菇體冷透后按食用菌分級要求分級。

1.1.7 定色將冷卻分級后的大球蓋菇放入定色缸內,加入大球蓋菇重量0.04%~0.06%的焦亞硫酸鈉,在16%~18%的鹽水中腌漬3~4 d,因鹽分向菇體內自然滲透,逐漸完成定色[4]。

1.1.8 退硫定色過程中可產生二氧化硫,用流動的清水沖洗除去硫化物,浸泡定色后的大球蓋菇,使菇體內二氧化硫的含量低于0.05 g/kg[4]。

1.1.9 鹽漬將涼透瀝水后的大球蓋菇放到濃度為16%~18%的鹽水中腌漬3~4d,后撈起、瀝干,再放入22%鹽水內,腌漬7d,當缸內鹽水濃度不再下降、穩定在22%左右時即可裝桶。腌制時鹽水應淹沒菇體,并在菇體表面撒鹽護色防腐,上壓竹片等重物,避光存放。

1.1.10 調酸、裝桶在清潔的包裝桶內襯塑料食品袋(防止桶破鹽水漏出),先加入少許用0.4%~0.5%檸檬酸溶液調節pH 為3.0~3.5 的22%食鹽水,以防向桶內倒菇時碰壞菇體。將腌漬好的大球蓋菇撈起,瀝干鹽水(瀝水要求:滴水不成線即可)后稱重,按塑料桶容積標準倒入腌漬好的大球蓋菇,再在桶內加入適量新配制的pH為3.0~3.5、濃度為22%的鹽水,密封袋口、壓下內蓋,使菇體淹沒在液面下,再旋緊外蓋,貼好標簽,入庫貯存或銷售。

1.2 成品質量要求

菌蓋為紅褐色、菌柄為白色或灰白色;菌體堅挺且富有彈性、無軟體;形態基本完整,無畸形,破碎率不超過1%;無老化根、雜質、異味、病蟲害、腐爛變質。

2 干品加工

大球蓋菇菇體含水量比較高,將鮮菇按一定的規格切片,可用烘房或烘干機等設備使菇體干燥,降低菇品水分,延長保質期,大球蓋菇干制品水分含量要求控制在13%以下。

2.1 加工方法

加工工藝流程:采收→去雜、平根→切片、裝篩→烘干→分裝→貯藏。

2.1.1 采收同1.1.1。

2.1.2 去雜、平根同1.1.2。

2.1.3 切片、裝篩將清理干凈的鮮菇切成厚度約為0.5~0.6cm 的薄片,裝篩時擺均放正,不可重疊積壓,避免傷菇而影響質量。

2.1.4 烘干

2.1.4.1 烘烤預備期不同天氣采摘的鮮菇烘烤溫度會略有不同,晴天采摘的菇烘制起始溫度調控至37~40℃,雨天采摘的菇則為33~35℃。菇體受熱后,表面水分大量蒸發,此時應全部打開進氣孔和排氣孔,回溫孔關閉,使水蒸氣盡快排除,褶片固定,直立定型,確保菇片不變形不卷邊,色澤正常,防止鮮菇在含水量高的情況下烘溫過高,通風不良,造成“煮菇”現象。溫度升高1~2℃/h,逐步升高至40℃左右,烘干3~4h。若此時溫度驟然升高,會造成組織失水太快,使鮮菇菌蓋變形、菌褶倒疊、菌蓋龜裂、顏色變黑、破壞酶的活性,使大球蓋菇失去原有的香味,降低商品價值。

2.1.4.2 烘烤中期烘干3~4h 以后,溫度升高2℃/h 左右,逐漸升高至50℃左右,進氣孔和排氣孔關閉1/3,再繼續烘干3~4 h,然后溫度逐漸升高到50~60℃,進氣孔和排氣孔關閉1/2,回溫孔開啟1/2,相對濕度應調整到10%左右,繼續烘干1~2h。排濕過度,易使菇片色淺發白;烘干的菇片帶有水浸狀的黃色,說明排濕不好或者溫度偏低。

2.1.4.3 烘烤完成期溫度控制在60~65℃,進、排氣孔全部關閉,回溫孔全部打開,使熱空氣上下循環,再繼續烘干1h,最高溫度不能超過65℃,否則易燒焦。用手指壓按菌蓋與菌柄交界處,若只呈現痕跡,說明干燥合格;若手感發軟,菌褶也發軟,則還需繼續烘干,干制完成后,用手輕折菇柄易斷,并發出清脆響聲。

2.2 分裝、貯存

鮮菇烘干后,根據其色澤、大小、菌蓋與菌柄等特征進行分級,分裝于塑料食品袋內,密封袋口,選擇陰涼、通風、干燥、潔凈的庫房低溫、避光保存。

2.3 成品質量要求

菌肉厚而細軟、白色或灰白色,有大球蓋菇的特殊香味,無異味;菇片邊角不卷起、指甲掐不進、抓起來有“沙沙”響聲,菇體含水量不超過13%;無斑點、雜質、病蟲害、腐爛變質等現象。

猜你喜歡
蓋菇腌漬大球
桑枝栽培大球蓋菇試驗示范取得成功
大球蓋菇栽培模式研究進展
腌漬
九頭芥
數理:大球和小球
烤翅根
慈溪林下大球蓋菇試種成功
有多少盞燈
開懷大猜
大球蓋菇無公害栽培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