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動防治冠心病相關心力衰竭對患者心功能及腦鈉肽水平的影響研究

2021-12-13 12:32吳曉峰
科技信息 2021年6期
關鍵詞:腦鈉肽運動訓練心功能

吳曉峰

摘要:目的:探討運動防治冠心病相關心力衰竭對患者心功能及腦鈉肽水平的影響。方法:選取2017年7月到2019年6月在我院治療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設為研究組與對照組,通過問卷調查,單因素分析以及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分析的方法,分析運動防治冠心病相關心力衰竭對患者心功能及腦鈉肽水平的影響。在患者入院治療24h內收集患者腦鈉肽水平,8min步行距離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數等數值,對兩組患者進行常規抗心衰藥物治療,研究組給予8min步行運動訓練,對照組不參與訓練,兩個月后對上述指標進行再一次檢測。結果:經過系統治療后,研究組與對照組兩組腦鈉肽值均有所下降,經治療后,研究組患者運動訓練時長以及距離均長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數提高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且P<0.05,研究組與對照組實驗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經治療后,患者心肺功能明顯改善,腦鈉肽值明顯下降,8min運動訓練明顯提高患者心功能水平,從而達到腦鈉肽值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數值提高。

關鍵詞:運動訓練;相關性心力衰竭;腦鈉肽;心功能

心力衰竭在臨床中屬于較為嚴重的一種臨床疾病,簡稱心衰,是心臟病病情發展的晚期,冠心病相關性心衰是指在冠心病的基礎上發展的一種綜合病癥,患者常見病癥為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絞痛等,由于心臟特殊性,在臨床中,患者常無明顯表現,其治療難度較大,死亡率較高。心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較為不便且行動受限,生活質量直線下降,與此同時,病情的反復發作對患者心理造成壓力,導致患者出現焦慮,恐懼等心理負擔,目前,臨床用于治療心衰的藥物有強心劑,利尿劑,擴張血管類藥物。本次研究以6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探究運動防治冠心病相關心力衰竭對患者心功能及腦鈉肽水平的影響,為臨床提供理論依據。具體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2017年7月到2019年6月在我院治療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設為研究組與對照組,納入標準:1)患者生命體征正常;2)患者神智清晰;3)臨床經冠脈造影明確診斷為冠心病;4)且自愿參與本次研究。排除標準:1)臨床資料不完整;2) 相關藥物過敏患者;3) 其他嚴重內分泌系統患者;4) 有心,肝,腎等重要器官障礙或其他惡性腫瘤病史;5) 意識模糊,有精神病史;6)合并惡性心律失常,合并心功能不全四級。

本次研究通過問卷的形式調查,其中總共發放問卷65份,刪除無效問卷5份,實際收回有效問卷60份。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5例;患者年齡32-73歲,平均年齡54.1511.38歲;平均受教育時間為127年,高中/中專10例,???8例,本科及以上22例,家庭年收入水平13.184.27萬元/年,兩組患者年齡,病情狀況,家庭收入水平,醫療水平差異無統計意義(p<0.05)。

1.2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分組抽樣的方法對患者進行分組,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使用心力衰竭分級(NYHA)方法對60例患者進行分層,分為Ⅰ級-Ⅱ級,Ⅲ級-Ⅳ級,其中Ⅰ級-Ⅱ級患者28例,Ⅲ級-Ⅳ級32例;其中28例為冠心病患者,11例為擴張性心肌病患者,9例為風濕性心臟病患者,12例為原發性高血壓患者。

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藥物治療,其中包括強心劑,利尿劑,擴張血管類藥物,β受體阻滯劑等,研究組給予8min步行運動訓練,具體措施如下:

研究組在住院期間每日早晚各進行一次為時8min步行運動訓練,在患者運動時,須有醫護人員陪同且給予指導意見,在患者出現胸悶,頭暈,心悸等癥狀時及時給予輔助治療,直至患者8min步行運動時上述癥狀消失,患者可辦理出院手續,但仍需配合服用抗心衰類藥物,且每日進行8min步行運動訓練。兩個月后,進行復查,與住院時各項體檢狀況進行對比。

1.3統計學處理

采用SPASS20.0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使用t檢驗,使用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分析中青年冠心病患者PCI術后自我感受負擔現狀及影響因素,如果P<0.05則說明該次實驗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步行運動訓練對冠心病相關心力衰竭患者行走距離的影響

研究組在進行兩個月的步行運動訓練后,研究組Ⅰ級-Ⅱ級患者行走距離為(401.22163.12),Ⅲ級-Ⅳ級患者行走距離為(371.82143.12);對照組Ⅰ級-Ⅱ級患者行走距離為(398.5449.61),Ⅲ級-Ⅳ級患者行走距離為(271.7693.12);研究組明顯高于對照組,且P<0.05,實驗具有統計學意義。

2.2 步行運動訓練對冠心病相關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數的影響

本次研究得出,經治療后,研究組左心室射血分數明顯高于對照組,且P<0.05,實驗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2.3 步行運動訓練對冠心病相關心力衰竭患者鈉肽值水平的影響

本次研究得出,經治療后,研究組鈉肽值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且P<0.05,實驗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情況如表2所示:

3 討論

冠心病相關性心力衰竭病癥主要特征為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本次研究中,通過對兩組患者采取差別護理,研究組給予每日兩次8min步行運動訓練,對照組明顯低于研究組(P<0.05),這一研究證明,除常規護理外,每日8min步行運動訓練對冠心病患者康復具有促進作用。

本次研究中,其腦鈉肽水平有所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數值有所上升。將運動訓練運用到實際護理中,每日8min步行運動訓練對于患者康復具有明顯促進作用,兩個月后,患者步行距離與入院相比,有明顯進步,研究組Ⅰ級-Ⅱ級患者行走距離為(401.22163.12),Ⅲ級-Ⅳ級患者行走距離為(371.82143.12),對照組Ⅰ級-Ⅱ級患者行走距離為(398.5449.61),Ⅲ級-Ⅳ級患者行走距離為(271.7693.12),且研究組步行距離明顯長于對照組。

參考文獻:

[1] 莎日圖,劉婧,王麗娜,朗瑞,孫愛童.聯合腦鈉肽及心力衰竭超聲指數診斷早期慢性心力衰竭的價值[J].內蒙古醫科大學學報,2019,04(17):712-805.

[2]鄭飛,胡正寶.康復訓練對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影響及對預后的作用分析.[J]. 健康之路,2018,2(23):246-305.

[3]邸玉青.血漿腦鈉肽和超聲心動圖在評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中的臨床價值分析.[J]. 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8,4(21):98-172.

猜你喜歡
腦鈉肽運動訓練心功能
冠心病合并心衰介入治療后BNP水平及其對心功能的影響分析
參麥、參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療中的療效觀察
心臟再同步治療慢性心衰對心律失常與心功能水平的影響
綜合康復護理對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觀察
有創機械通氣在ICU肺動脈高壓伴呼吸衰竭患者中應用對血漿腦鈉肽水平的影響
BNP、甲狀腺激素水平在老年心衰患者病情及預后判斷中的價值
強化阿托伐他汀干預對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pro—BNP、超敏C反應蛋白影響
淺談運動訓練中教練員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淺談田徑短跑項目運動員訓練后的恢復方法
本體感覺的研究進展與現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