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2021-12-14 19:52陳品
思維與智慧·下半月 2021年12期
關鍵詞:韋應物士子刺史

陳品

翻看唐代大文學家們的履歷表,你會發現,其中很多人都有過擔任刺史的經歷,比如張說、張九齡、岑參、高適、韋應物、韓愈、白居易、元稹、劉禹錫、柳宗元、杜牧等。不少文學家在后世被以刺史代稱,比如岑參世稱“岑嘉州”,韋應物世稱“韋蘇州”,柳宗元世稱“柳柳州”。還有一些詩人的詩文集也以刺史命名,如岑參的《岑嘉州集》和韋應物的《韋刺史詩集》。

刺史,全稱“使持節某州軍事某州刺史”,為唐代州級行政單位的最高長官。唐代的統治者非常重視刺史的選任,據《貞觀政要》記載,唐太宗經常半夜睡不著覺,擔心各州的都督和刺史不能善待百姓。于是他將這些人的名字寫在屏風上,坐著躺著都能看到,如果哪位都督或刺史有了功績,就在這“小本本”上記下一筆。太宗深知“郡縣者國之本,牧宰者政之先”這一道理,所以發出了這樣的感慨:“我深居宮內,所見所聞極為有限,只能仰仗各州都督和刺史了!”

唐代刺史人數是一個龐大的數字,有學者考證出整個唐代的刺史人數超過兩萬人。在一些影視劇中,大家可能看到好幾個人都是刺史,但是彼此之間會有明顯的高低位之分。這是因為刺史的品級與州郡的地位相聯系,唐代的州分為府、輔、雄、望、緊、上、中、下八級,刺史的品級隨之有高低之分,大多在從四品到正三品之間。

除了初唐時期政權初定,刺史多是武人之外,唐代的刺史大多由經過科舉制度選拔的知識分子擔任。最典型的例子是蘇州。唐代蘇州的經濟、文化地位重要,有“吳郡,自古皆名人為守”“蘇州刺史例能詩”之稱。據《唐刺史考全編》的考證,擔任過蘇州刺史的官員至少有一百二十多人,其中包括韋應物、白居易、劉禹錫這樣的大文豪。

刺史在唐前期和中期地位較高,其職權范圍內的行政活動和當地文學環境緊密相關。刺史能直接決定一州內的士子是否有資格參加科舉考試,并且還參與州府考試的出題,地方士子在進京考試之前,刺史還要為他們舉行鄉飲酒之禮。一州的刺史往往成為當地文壇的領軍人物,比如張九齡曾寫信給廣州刺史王方慶,得到他的大力贊賞:“此子必能致遠?!痹∩倌陼r也曾在經濟上得到當地刺史等官員的接濟。白居易擔任杭州刺史期間,因文采和政績兼著,善于發現人才,因此江南地區的士子爭相奔赴杭州求取發解名額。

對于文人來說,擔任地方刺史,一方面可以遠離朝堂上的紛爭,另一方面,為州郡最高長官,也可以更好地參與到地方文化活動中,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因此,在唐前期和中期,出任刺史對文人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高適早年仕途不順,安史之亂后擔任蜀州刺史,《舊唐書》說:“有唐以來,詩人之達者,唯適而已?!倍拍烈蜷L期在朝中擔任閑散官職,再加上牛李黨爭愈演愈烈,曾請求出任杭州刺史,未獲批準。后來他又連續三次上書,請求出任湖州刺史,最終如愿,感嘆:“仕而至此,斯亦達矣?!表n愈在《贈崔復州序》中也說:“丈夫官至刺史亦榮矣!”

唐朝中葉以后,刺史則大多成為朝廷被貶官員的歸宿。大唐文壇著名的“鐵三角”都有被貶刺史的經歷——韓愈原任刑部侍郎,被貶為潮州刺史;屯田員外郎、判度支鹽鐵案劉禹錫,曾被貶為連州刺史;監察御史柳宗元,曾被貶為邵州刺史。

晚唐時期藩鎮割據加強,地方的各種權力都掌握在節度使手中,導致州郡地位的下降,不少節度使甚至自行任命轄區內的刺史。刺史僅能管理一些行政事務,特別是一些邊遠地區的刺史,地位更低,一般官員都不愿意去,因此調任這類刺史就帶有懲罰的性質。更甚者,如著名的“八司馬”,擔任刺史的助理,其地位之低,可想而知。

(王傳生摘自《北京青年報》2021年8月19日/圖 槿喑)

猜你喜歡
韋應物士子刺史
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趕考步履不停
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夕次盱眙縣
The Establishment of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of BaShu in the Tang Dynasty
五代時期士子入宋對宋初公文文風的影響
寄李儋元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