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海湖后水庫集雨區森林資源狀況分析

2021-12-17 08:19郭華北
福建林業 2021年5期
關鍵詞:龍海庫區桉樹

郭華北

(龍海區林業局程溪鎮林業站,福建龍海 363112)

森林是陸生系統的主體[1],具有蓄存降水、補充地下水和緩慢進入河流和水庫、調節河川徑流量、在枯水期仍能維持一定量水位的作用[2]。森林也是集雨區內對水土資源產生顯著作用的最大生物群體[3]。集雨區的良好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是水庫正常運作的支持和保障[4]。因此,摸清庫區森林資源狀況是有效保護、合理開發水資源,實現森林資源可持續利用,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條件。目前,我國水庫集雨區面臨森林資源數量減少、天然林和成熟林比例下降、林地地力退化嚴重、生物多樣性趨于簡單化的問題[6]。通過對集雨區森林資源實行綜合管理和森林資源的持續發展,可以改善、提高和穩定集雨區森林資源的生態環境[8]。龍海湖后水庫是一座以灌溉、發電、供水、防洪等綜合利用為主的中型水利工程,其生態環境安全直接關系到漳州市居民的飲用水安全。為了科學、合理地編制水庫保護規劃,特別是為水庫集雨區森林資源的有效保護提供依據,本文對龍海湖后水庫集雨區的林地類型、林種、樹種、權屬等森林資源狀況特征進行調查與分析,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

1 庫區基本概況

龍海湖后水庫集雨面積為1365.7 hm2,水域面積78 hm2,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龍海區程溪鎮粗坑村(117°31′52.97″~117°34′33.47″E,24°19′54.41″~24°22′42.28″N,海拔350 ~560 m),地處龍海西部,漳州市西南側,東與南靖縣接壤,南與漳浦縣交界,西與平和縣毗鄰,北與九湖鎮相接,屬中山地貌。庫區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濕潤氣候,一年四季如春,氣候溫和,年均氣溫21.2 ℃,極端最高氣溫39.0 ℃,極端最低氣溫-2.4 ℃,年均降水量1597 mm,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9 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7%,年蒸發量720 mm,無霜期330 d。

2 調查方法

2019 年6 月,按照《福建省地方森林資源監測體系小班調查技術規定》規程標準,以最新森林資源年度變更調查結果為基礎,采用地面調查為主,輔以遙感技術,對湖后水庫集雨區范圍內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權屬、面積、蓄積量、經營情況等進行全面調查。森林資源各類數據采用Excel 2007 進行統計分析。

3 結果與分析

3.1 湖后水庫集雨面的森林資源分布

從表1 可見,湖后水庫集雨區林地面積1204.5 hm2,占總面積(1365.7 hm2) 的88.2%;生態林總面積338.8 hm2,占林地面積28.1%,其中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環境保護林和自然保護小區分別為3.9 hm2、278.7 hm2、19.5 hm2和36.7 hm2;經濟林15.7 hm2,占林地面積1.30%;用材林面積850 hm2,占林地面積70.57%,說明湖后水庫集雨區的主要林種為用材林,水源涵養林和水土保持林面積較少。

表1 湖后水庫集雨面林種統計

從表2 可看出,在湖后水庫集雨區1204.5 hm2的林地面積中,桉樹面積(745.4 hm2) 最大,占林地總面積的61.88%,其次是竹林(24.76%),杉木(5.32%)、馬尾松(4.77%),闊葉樹(1.97%),經濟林的面積(15.6 hm2) 最小,僅占1.30%。

表2 湖后水庫集雨面森林、林木優勢樹種統計

3.2 庫區集雨面主要樹種各齡組分布

由表3 可知,桉樹人工林(745.5 hm2) 中,幼齡林占47.08%,中齡林占13.48%,近熟林占30.39%,成熟林占5.29%,過熟林占3.76%;杉木林中,以幼齡林為主,占85.49%;馬尾松林中,以中齡林和近熟林為主,占85.74%;闊葉樹林以幼齡林為主,占50.05%。

表3 湖后水庫集雨面各樹種各齡組面積、蓄積統計

4 小結與建議

經調查,龍海湖后水庫集雨區主要林種是用材林,水源涵養林和水土保持林面積較少;主要樹種是桉樹、竹林及杉木、馬尾松等針葉樹,鄉土闊葉樹比例較少;主要林齡是中幼林。湖后水庫集雨區內林地類別結構不合理,水源涵養及水土保持功能的生態公益林林分面積較少,僅占28.1%,這可能與溝壑及大尖山上的大部分高海拔林地未劃入生態林保護有關。庫區集雨面內林地的樹種布局也不合理,生長快、經濟效益高的桉樹林替代許多天然闊葉林、灌木林,形成大面積、連片的桉樹純林,而且有些海拔較高、坡度過大的桉樹林因生長不良或受凍害影響,林地水源的涵養能力大大降低。

針對庫區森林資源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建議:一是優化樹種結構,提高生態公益林比重。應將海拔600 m以上的林地、水庫水面以上250 m 內的林地及主要溝壑兩側20 m 范圍內的林地劃為水源保護地,按生態公益林標準進行管理。有計劃地對水源保護地范圍內的桉樹短輪伐用材林進行改造,將單層純林改造為復層混交林,使得森林群落從單一樹種群落向混交群落演替,提高森林的固土保水能力。二是改進經營模式,發揮生態功能。加強先進技術的推廣和應用,采取桉樹與固氮樹種混種或輪作、中大徑材與小徑材混合經營等措施,提高桉樹速豐林的經營水平。通過間伐后補種或直接在林中補植鄉土闊葉樹種、珍貴樹種等方式,將生態重要區域的桉樹純林逐步改造為復層異齡混交林,改善森林生態功能。三是建立管護制度,完善補償機制。配備庫區林地護林員,并加強護林員日常巡查力度,及時發現、制止破壞森林資源的行為。同時,明確庫區生態林地的經營權利人,確保生態補償金落實到位,提高村民法律意識,調動當地老百姓保護生態環境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他們保護生態環境的主人翁精神,維護生態林的安全穩定。

猜你喜歡
龍海庫區桉樹
樊海宏 增強庫區“造血”能力 拓展企業發展空間
江埡庫區魚類群落組成和資源量評估
多版本高中英語教材紅色文化融入的比較研究
桉樹生態效益與經營方式探究
彩虹桉樹
桉樹茶飲
伊拉克庫爾德地區公投在即
伊拉克政府軍入主基爾庫克
“猴王”崔龍海以芋頭為養生法寶
桉樹會引發白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