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苓白術散加減配合四縫穴放血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的臨床療效觀察

2021-12-17 05:23付俊華
中醫外治雜志 2021年5期
關鍵詞:白術散淺表性胃脘

付俊華

(四川省遂寧市第三人民醫院 中醫針灸康復科,四川 遂寧 629000)

在臨床消化系統疾病中,慢性淺表性胃炎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且在慢性胃炎中占比約為50 %~60 %[1]。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為胃脘部疼痛、上腹部不適、惡心嘔吐、饑不欲食等,其中胃脘部疼痛最為常見,間歇性和持續性發作,有時候會出現吞酸、食欲不振等臨床癥狀[2]。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節奏加快,生活壓力增大,加之飲食不慎,本病的發病率呈顯著上升趨勢。本病由于遷延難愈,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影響。目前,西醫臨床上對慢性淺表性胃炎主要以抑制胃酸分泌,保護胃黏膜、促進胃腸動力等對癥治療為主,但遠期療效欠佳,不良反應較多,而采用中醫中藥辨證治療取得了良好的療效。于2017年1月~2020年5月間,筆者采用參苓白術散加減配合四縫穴放血治療脾胃虛弱型慢性淺表性胃炎,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68例患者均為我科2017年1月~2020年5月門診、住院及會診病例,依據就診順序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34例,其中男16例,女18例;年齡40歲~85歲;病程3個月~10 a。對照組34例,其中男19例,女15例;年齡39歲~84歲;病程4個月~9 a。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方面經統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1.2.1 西醫診斷標準

參照《實用內科學》[3]中慢性胃炎的診斷標準制定。臨床表現為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癥狀,如上腹胃脘部隱隱作痛、食欲銳減、餐后胃脘部飽脹不舒、泛吐酸水等,且萎縮性胃炎患者臨床可見貧血、面色不華、消瘦懶言、舌淡唇白、腹瀉便溏等癥狀,個別胃黏膜糜爛患者或可伴見明顯的上腹痛,并可見出血現象。

1.2.2 中醫診斷標準

中醫診斷和分型標準參照2002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中有關脾胃虛弱型痞滿辨證擬定。臨床表現:脘腹痞滿、食物后加重,食欲不振、惡心欲吐、疲乏無力、大便稀溏,面色萎黃、體型瘦削,舌質淡,苔白,脈沉細。

1.3 納入標準

符合中西醫診斷標準,近4周未服用任何治療消化系統疾病的藥物。

1.4 排除標準

不符合診斷標準,不能接受胃鏡檢查,同時合并有胃出血,病例診斷懷疑惡性病變的患者及妊娠、哺乳期的患者。同時排除對放血療法不能接受的患者。

2 治療方法

2.1 對照組

每天給予常規口服藥物治療。于每天餐前30 min口服多潘立酮片(生產單位:湖南千金湘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每次10 mg,每天3次;同時餐后半小時口服奧美拉唑腸溶片膠囊(生產單位: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每次20 mg,每天2次,連續服藥30 d。

將0.2 g/L的Fe3O4-C磁性空心微球加入到50 mL,pH=7,含有1 mmol/L苯酚的0.1 M磷酸鹽緩沖液中,然后加入總量為1.2 mol/L 的H2O2激活催化降解反應,反應在35 ℃,150 r/min 轉速的搖床上進行。每隔一定時間間隔將溶液取出,磁分離后吸取0.1 mL上清液,用去離子水稀釋至1 mL,然后以去離子水為參比,于490 nm下利用 4-氨基安替比林顯色法對溶液中殘存的苯酚濃度進行定量分析[9]。反應3 h后,將催化劑利用磁分離進行回收,用去離子水清洗2次并干燥后以便下次使用[6]。

2.2 治療組

采用參苓白術散加減配合四縫穴放血協助治療。①參苓白術散加減。藥物組成:白扁豆20 g,白術20 g,茯苓20 g,甘草10 g,桔梗15 g,黨參30 g,陳皮15 g,山藥20 g,薏苡仁30 g,蒲公英30 g,雞內金20 g,山楂15 g,木香15 g,厚樸15 g。2 d 1劑,水煎服,每日3次。②四縫穴放血:在四縫穴放血前,必須與患者交代清楚注意事項,以消除患者的不良緊張情緒。為緩解疼痛,可在每個穴位上下用細繩捆緊。操作前,醫者先常規六步洗手,75 % 酒精或安爾碘消毒四縫穴,然后用無菌干棉簽擦干凈。用1 mL的注射器針頭或三棱針對準四縫穴刺下去。然后用雙手在每個穴位擠出2滴~3滴黏液、氣泡或血液。放血完畢后,用消毒棉簽在每個穴位按壓片刻(注:每個人體質不同,出血量或黏液無嚴格標準)。四縫穴放血一般每周治療1次,重者可1周2次,治療4次~5次為1療程。

兩組患者治療均以4周為1療程,治療期間,戒煙、限酒,忌食任何辛辣刺激、過酸、過甜食品,并保證作息規律,保持情緒樂觀。

3 療效分析

3.1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癥狀如胃脘痛、胃脹、反酸、燒灼感、噯氣、口苦、大便溏薄等,不良反應發生率和胃排空率及復發情況[5]。

3.2 西醫療效標準[6]

根據臨床癥狀及檢查結果進行療效判定。顯效:各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或顯著改善,經胃鏡檢查顯示患者的胃黏膜無水腫、糜爛及充血癥狀,幽門螺桿菌(-);有效:各項臨床癥狀逐漸好轉,經胃鏡檢查顯示患者的胃黏膜糜爛及水腫、充血的現象縮小為治療前的1/2,幽門螺桿菌(-);無效:各項臨床癥狀無明顯好轉,經胃鏡檢查顯示患者的胃黏膜無任何改變甚至加重者,幽門螺桿菌(+)。

3.3 中醫療效標準[7]

依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判定。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明顯緩解,中醫療效指數大于75 %;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有所緩解,中醫療效指數介于50 %~75 %;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均未見緩解,中醫療效指數<50 %。

3.4 統計學方法

3.5 治療結果

3.5.1 兩組有效率比較

治療1個療程后,治療組總有效率97.06 %,對照組總有效率79.41 %,治療組明顯高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兩組整體療效比較 例(%)

3.5.2 兩組各等級療效的Ridit值比較

兩組各等級療效的Ridit值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各等級療效的Ridit值

3.5.3 兩組平均Ridit值合并方差計算數據比較

表3 兩組平均Ridit值及合并方差計算數據比較

表4 兩組平均Ridit值結果

表5 兩組P療效合并方差計算結果

4 典型病例

劉××,男,71歲,因“反復中上腹隱痛不適3 a余,加重3 d”來我科就診。3 a前,患者無明顯誘因感中上腹隱痛不適,伴反酸、噯氣,院外在某三甲醫院診斷為“慢性淺表性胃炎”。長期服用“抑酸、護胃,保護胃黏膜藥物(具體藥名不詳)”對癥治療。但癥狀反復發作,時輕時重。3 d前患者感中上腹部不適隱痛癥狀加重,伴反酸、噯氣、胃灼熱等癥狀,偶伴有惡心欲吐癥狀。無嘔吐胃內容物、嘔血、黑便、腹痛癥狀,無背心放射痛,胸悶、胸痛,無活動后心累、氣促,無陣發性呼吸困難等癥狀。為進一步診治,遂于我院門診就診。就診時癥見:神志清,精神差,納差,夜寐差,不發熱,二便調。反酸、噯氣、胃灼熱,中上腹隱痛不適。舌淡紅,苔薄白,脈細弱。發病以來,體重無明顯變化。門診給予食管胃鏡檢查示慢性非萎縮性胃竇炎。中醫診斷:胃脘痛(脾胃虛弱);西醫診斷:慢性淺表性胃炎。給予上述中藥湯劑口服,連服上方14劑,隔日1劑。在服用中藥湯劑的同時,每周給予四縫穴放血1次,共放血4次。在以上方法治療期間,囑患者忌食辛辣、生冷、酒煙等刺激物,同時保持情緒樂觀。經過以上對癥治療1個療程后,患者以上相關臨床癥狀均消失,達到臨床痊愈。

5 討 論

5.1 發病機理研究

中醫學認為,慢性淺表性胃炎屬于中醫的“胃痛”“胃脘痛”范疇,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窩處經常發生疼痛為主要臨床癥狀的一種病癥?!鹅`樞·邪氣臟腑病形》篇指出:“胃病者,腹脹,胃脘當心而痛”。中醫理論認為,胃為五臟之大源,主受納腐熟水谷,脾胃為倉廩之官,主受納和運化水谷,脾與胃同居腹內,以膜相連,一臟一腑,互為表里,共主升降,故胃病多涉于脾,脾病亦可及胃。若稟賦不足,后天失調,或饑飽失常,勞倦過度,冷熱不適,以及久病正虛不復等,均能延及脾胃,導致脾胃健運失職,水谷精微失于運化,從而引起脾胃虛弱而為胃痛。

5.2 治療機理研究

目前,西醫治療本病采用抑酸、護胃、保護胃黏膜等對癥治療[8]。但西醫治療本病易忽略患者個體體質差異,針對性較差,部分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可出現胃酸減少的臨床表現,如再采用抑酸治療則可使患者胃脘等不適癥狀加劇,甚至產生某些不良反應。慢性淺表性胃炎病情遷延難愈,反復發作性強,若不及時根治則可進展為慢性萎縮性胃炎與癌前病變,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質量[9~11]。作為一種外周多巴胺受體阻滯劑,多潘立酮治療淺表性胃炎的作用機制為:增強食道下括約肌張力,增加幽門舒張期直徑,加速胃部蠕動和排空,協調胃腸運動,從而達到對癥治療的目的。但患者在使用該藥物時,其無法順利通過血腦屏障,因而可引起一些不良反應[12]。

參苓白術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筆者在臨床上治療慢性淺表性脾胃虛弱型胃炎多用參苓白術散隨癥加減。胃痛甚者加用元胡、芍藥、甘草;腹脹甚者加用枳實、厚樸、木香;納差者加用雞內金、神曲、麥芽、山楂等藥。同時,筆者在方藥中一般加用蒲公英協助治療。方中以黨參、白術、茯苓、甘草(即四君子湯)平補脾胃之氣,為主藥;白扁豆、薏苡仁、山藥之甘淡助白術既可健脾滲濕,又可通調上下氣機,為輔藥;陳皮燥濕運脾,理氣助運;桔梗甘而微苦,甘則性緩,故如舟楫載藥上行,以達通行上下之氣功效。諸藥合用,補其虛,除其濕,行其滯,調其氣,共奏益氣健脾、諸癥自除的功效。此方的主要藥理作用為調節胃腸運動,改善代謝和提高免疫等作用。同時現代藥理研究表明[13],黨參、白術、元胡、甘草等有抗潰瘍、調節胃腸運動功能,起到保護修復胃黏膜,緩解消化道平滑肌痙攣的作用;陳皮可提高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促進消化液分泌,抑制病理性胃液分泌;白扁豆有抗菌消炎作用;枳實可興奮胃腸平滑??;同時枳實、陳皮、木香、厚樸可降低病理性胃酸分泌;木香有調節胃腸運動、抗消化性潰瘍、利膽的功效;山楂對胃腸平滑肌有雙向調節作用;麥芽助消化作用強。蒲公英,歸胃、肝經,清·王洪緒《外科證治全生集》載:本品“炙脆存性,火酒送服,療胃脘痛”,其效甚佳。同時,現代藥理研究證實,蒲公英具有抗炎、抗菌、增強細胞和體液免疫、保護胃黏膜等作用??傊?,諸藥合用,有修復胃黏膜、調節胃腸功能、恢復正常胃腸蠕動的作用,從而使患者的脾胃功能恢復正常。

四縫穴是經外奇穴,位置位于第2至第5指掌側,近端指關節的中央,一手四穴,左右共八穴,是手三陰經經過之處,四縫穴放血治療有促進胃的受納腐熟功能,通暢百脈、調理脾胃。筆者認為,對此穴進行點刺放血能夠有效地調節胃腸運動功能,對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有確切的臨床效果?,F代醫學證明,四縫穴放血是通過疏通經絡而達到一個免疫調節的作用,其部位與三焦、命門、肝和小腸均有密切的聯系,四縫穴放血可調整諸臟器功能,有理脾生津、調節胃腸蠕動的功能。

同時,食指因為有大腸經經過,所以與消化系統的吸收功能有直接聯系,所以四縫穴放血能明顯起到疏通腸胃的作用。脾胃功能差的患者往往在食指的四縫穴中擠出的血液、黏液最多,而其他的手指要相對少一些。四縫穴放血過程中,有以下幾個注意事項:①消毒一定要嚴格,手法一定要熟練,進針速度一定要快。②對于有凝血功能障礙、血小板減少等出血傾向的患者或血液系統疾病的患者及暈血患者,一定要禁止在四縫穴刺絡放血。③在放血治療的過程中一定要充分考慮患者體質的強弱,氣血的盛衰,根據這些個體差異來決定放血量的多少。另外,必須值得一提的是,在參苓白術散加減配合四縫穴放血治療過程中,必須讓患者忌食生冷、油炸等肥甘厚膩食品,忌飲酒,同時保持情緒樂觀,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通過筆者的多年臨床驗證表明,參苓白術散加減配合四縫穴放血治療脾胃虛弱型慢性淺表性胃炎臨床療效確切,操作簡便易廉。故更適合在基層醫院進行大力普及推廣,從而解決基層患者就醫難、看病難的困惑,造福于更多的患者,為廣大患者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

猜你喜歡
白術散淺表性胃脘
參苓白術散對初治肺結核患者中醫癥候積分與不良反應的影響
聯用建中和胃湯與溫針灸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脾虛畏寒型價值研究
黃芪建中湯配合食療治療脾胃虛寒型胃脘痛臨床觀察
七味白術散在消化系統疾病中的應用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
響應面法優化七味白術散總苷提取工藝
采用中醫辨證療法對胃脘痛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觀察
慢性淺表性胃炎如何治療
歷代醫家對參苓白術散的論述
奧美拉唑合多潘立酮治療淺表性胃炎32例臨床療效觀察
針藥合治胃脘痛40例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