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伊士運河:透過鐵幕的榮光

2021-12-20 11:30陳湘球
能源 2021年12期
關鍵詞:蘇伊士運河運河埃及

文 | 陳湘球

作者任職于中油國際管道公司

面對帝國主義的強權政治,中東強人納賽爾也選擇激烈的回應方式。

英國和埃及就蘇伊士運河協定的談判讓以色列深感不安,在以色列看來埃及是阿拉伯世界最大、最發達的國家,納賽爾上臺執政,建立了一個更好戰、更強悍的領導集團,英國從蘇伊士運河區撤軍使埃及和以色列之間的緩沖區消失,蘇伊士運河將不可避免地控制在埃及手中。

就在運河協定談判的最后階段,1954年9月28日,以色列想試探一下埃及對運河的控制力,于是派出一艘名叫“貝特加利姆”的貨船向運河南端航進,船員都是以色列人。埃及以這些船員襲擊埃及警察為由迅速逮捕了他們,并扣留了這艘船?!柏愄丶永贰笔录惶峤宦摵蠂怖頃?,以色列人希望以此為借口阻止運河協議的簽署,讓英國軍隊繼續留在蘇伊士運河區。但三個月后埃及釋放了以色列人和“貝特加利姆”貨船,此次事件并沒有影響運河協議的簽署,但是以色列加強了對埃及人的警戒。

艾森豪威爾政府迫于冷戰的壓力,積極推動構建包括土耳其、伊拉克、巴基斯坦和伊朗北部在內的完整阿拉伯防御體系;艾登政府為了維持大英帝國在中東的利益,也在積極策劃構建中東(《巴格達條約》)組織。這兩個防御體系表明美國和英國正在阿拉伯世界尋找朋友,結成同盟。以色列感覺自己像一個失寵的孩子,必須獨自面對整個阿拉伯聯盟。

就在《巴格達條約》簽訂后的第3天,以色列便向加沙地帶發起進攻,雖然名義上聲稱這是對埃及情報人員和破壞分子襲擊以色列的報復,實際上卻是在向英國和美國顯示自己的力量,借此提醒他們“以色列在西方目前考慮的任何中東軍事安排中不能被忽視”。

以軍對加沙的進攻加劇了埃及軍方向納賽爾施加的壓力,他們要求獲得更多武器。根據斯蒂文思所著的《納賽爾傳》一書中記載,1955年1月的一天,納賽爾邀請英國大使史蒂文森到他辦公室,憤怒地猛烈扣著厚厚一沓堆放在他辦公桌上的票據說,這些是100輛“謝爾曼”式坦克和100架口徑75毫米的炮塔內旋回式機槍的訂單復印件。這些武器顯然是用船直接從英國運往以色列的海法港的。

“你們應該保證我們同以色列人的武器平衡”,納賽爾說,“你們打算為我們做些什么?”雖然后來史蒂文森的查詢證實了法國一直在秘密破壞1950年由法國、英國和美國共同簽署的三方武器控制協定,用廢銅爛鐵換來英國的“謝爾曼”式坦克,再由英國運往瑟堡,然后直接轉運以色列。但是納賽爾讓史蒂文森轉告艾登,如果英國和美國不能向他提供武器,他將不得不另謀出路。納賽爾是一個說到做到的人。

選擇蘇聯

1954年4月在印尼萬隆召開的亞非會議給納賽爾帶來了轉機,這是納賽爾第一次在國際舞臺上嶄露頭角,萬隆會議為他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政治視野,他感受到29個國家的領袖和數十億亞非人民對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的痛恨。在這次會議上他碰到一個改變了他向歐美尋求幫助慣性思維的杰出人物——中國總理周恩來。

他向周恩來提出了購買武器的要求,周恩來表示,中國的武器主要由蘇聯供應,沒有多余的可供出售,建議埃及向蘇聯購買,并愿意居中牽線。納賽爾又向周恩來說明了埃及面臨的經濟困局,由于西方尤其是美國的控制,埃及的棉花不能出口,并為此承受著巨大的經濟損失。

周恩來問,埃及每年生產多少棉花?納賽爾說800萬擔。周恩來聽后說,800萬擔棉花,每個中國人多穿二寸布就穿完了。和納賽爾一樣,周恩來也是一個說到做到的人。4個月后,中國向埃及購買了13萬噸棉花。納賽爾回到開羅后,蘇聯通過駐埃及大使告訴納賽爾,北京已經將埃及的要求予以轉達,蘇聯愿意提供包括坦克、飛機在內的任何數量的武器,并且埃及可以使用棉花或是大米來延期償付。1955年9月,埃及與捷克斯洛伐克簽訂了價值兩億美元的蘇聯武器采購協定。

簽署軍購協定后,納賽爾有了底氣,他在軍隊檢閱式上發表講話隆重宣布與捷克斯洛伐克簽訂的以棉花和大米換取武器的“商業協定”。他說:“法國一直在與我們討價還價,要求我們不能譴責他們在北非的政策,否則就得不到他們的武器,法國要我們背叛阿拉伯人的本質,放棄人道主義,容忍它在北非的屠夫行為……;美國提出了共同安全條約這個令人無法接受的附加條件;英國提供的武器遠遠低于它所承諾的數量;與此同時,以色列卻源源不斷地從西方幾個國家獲取武器……”。

1955年秋季,當蘇聯開始向埃及運交軍火時,英國明顯感覺到壓力,在艾登看來莫斯科插手中東事務將帶來嚴重的后果。以色列首先受到了影響,當成批的武器運交給埃及時,以色列必然愈來愈感到不安。他在《回憶錄》中寫道:“如果不采取某種斷然行動,局勢必然要日趨惡化……,一個月以后,我們同意運交六架流星式噴氣機給以色列;隨后法國又在5月運去幾架新的神秘式噴氣機,這種飛機的高度和速度足以對付已運交埃及的蘇聯轟炸機,我們的這些供應都得到美國的同意”。

1955年9月,埃及加強了對以色列通過亞喀巴灣的航行封鎖,10月,以色列國防部長本·古里安召回在法國度假的陸軍參謀長、陸軍少將達揚,指示他制定奪取蒂朗海峽的計劃,以確保以色列通過亞喀巴灣和紅海的航行自由。蘇伊士運河地區充滿了火藥的味道,人們開始為蘇伊士運河的正常通行擔憂,正如丹尼爾·耶金在他的《石油風云》中描述的那樣:“那位埃及獨裁者已經轉向蘇聯集團要求得到武器。這是否意味著蘇聯影響的擴大?蘇伊士運河對西方石油和軍艦的通行可不可能實行關閉?早在1956年2 月,國務院曾向石油公司提出修改1950年《自愿協議》的問題——即原先用來對付伊朗石油供應中斷的協議——在運河因不論何種原因關閉,油船無法通過的情況下,這項協議將促成石油公司之間以及石油公司與政府之間進行合作……, 1956年4 月,新澤西標準石油公司委托進行一項研究,如果運河確實遭到封鎖,如何把波斯灣的石油向西輸送”。

一個冷戰高潮的到來

但是納賽爾一項突如其來的決定改變了局勢,他宣布,計劃建設一座比上埃及阿斯旺原有的大壩要高得多的新水壩,他要兌現新政權對埃及農民和工人所作的推動社會進步的承諾。納賽爾的這個計劃如此巨大,一旦完工將提供足夠的水力供埃及灌溉和發電之用。尤其讓英國和美國感到意外的是納賽爾試探性地向西方尋求支持。

根據比爾所著的《福斯特·杜勒斯》一書中的記載,“當納賽爾嘗試與英國人和美國人接觸時,艾登和杜勒斯都從這個計劃中看到這可能就是西方插手中東的一個絕佳機會。艾登首先帶頭接過橄欖枝,但由于英國無法許諾提供全部援助,于是艾登說服了杜勒斯來支持一個有美國參加的西方聯合提議”。

納賽爾把這個項目列為緊急項目,希望在尼羅河1956年的枯水期動工。這是一項巨大的工程,據估計整個建設期將歷時16年,總造價需花費13億美元,短時間籌集如此巨大的資金完全是不可能的,所以英國和美國先期籌措了7000萬美元的啟動資金,想讓納賽爾先行啟動圍堰和分洪渠的建設,并開始與世界銀行協商兩億美元的貸款,但是世界銀行卻因大壩可能對埃及環境資源造成的負面影響而對項目提出質疑,這讓納賽爾改變了主意。他很客氣地通知美國說不一定要在1956年動工,但是一旦動工就希望一次完成,他還暗示說蘇聯人對這個項目有興趣。而且在1956年1月,他的國家生產部部長宣布:蘇聯已經提出了一項3億美元貸款分50年償還的建議。

3億美元,這是一筆巨大的資金,相當于美國對全球援助資金的總和。這一消息在美國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國會的一部分人說,蘇聯人能出得起,美國人也能出得起,還有一部分人說必須停止向那些想腳踏兩只船的國家提供的一切援助……。艾登不愿意看到蘇聯的影響力在非洲持續擴大,他決心堅持到底。

艾登的決定在其他中東國家中引起了強烈的情緒反彈,伊拉克政府抱怨說埃及人將要得到十幾億美元的大壩,而伊拉克人只得到了300萬英鎊和幾輛坦克……。

但是1956年5月16日,納賽爾突然宣布與臺灣斷交,兩周后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納賽爾的這一決定激怒了杜勒斯。對于杜勒斯來講,一個冷戰高潮的時刻到了,杜勒斯堅信蘇聯不可能兌現它在經濟宣傳中所承諾的一切,7月19日他通知埃及駐華盛頓大使取消這項援助計劃,世界銀行的貸款談判工作也隨之終止。華盛頓的決定讓艾登感到十分意外,他在《回憶錄》中寫道:“我們感到遺憾的是,事情發生得這樣突然,使我們兩國沒有機會在時間或方法上取得一致的意見。在這個時候,納賽爾上校正在貝爾格萊德同鐵托元帥和尼赫魯先生舉行會議,這條消息傷害了他的自尊心”。

傷害納賽爾自尊心的不是杜勒斯撤回援助的決定,而是撤回援助通知書中的用詞,納賽爾是午夜從貝爾格萊德飛抵開羅機場時收到這份通知書的。

杜勒斯通知書說,做出撤回援助決定的理由是兩個必要條件——就尼羅河水量分配達成協定和埃及要有能力為建造大壩提供足夠的資源——沒能得到滿足。這兩個條件一個是關于埃及對水資源的支配權力(蘇丹剛剛從埃及獨立出來,杜勒斯的意思是水資源是埃及與蘇丹共有的財富),另一個是對埃及人信用和經濟能力的質疑。

英雄的復仇

這份通知書讓納賽爾感到憤怒和屈辱,他要復仇。他認為運河收費可以用來作為阿斯旺水壩的資金;他要把他眼前的這個可惡的殖民主義象征抹掉,他開始認真研究蘇伊士運河公司國有化的問題,這是埃及目前能夠看到的巨大的收入來源。

7月23日埃及政府正式決定收回蘇伊士運河公司。埃及石油管理局局長默罕默德·尤尼斯為納賽爾宣布這項決定設計了一幕戲劇性的場景。尤尼斯曾經是一名工程兵軍官,以工作高效著稱。他接到指示后組織了幾個由士兵、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參加的小組,準備接管設在伊斯梅利亞的運河公司總部以及位于塞得港北端和法特克港南端的兩個主要運河控制點。同時,軍隊做好準備以應付緊急情況或對付反抗力量。一旦納賽爾發出信號,各小組立即切實有效地控制運河公司,并保證運河航運照常進行。他給納賽爾設計的信號就是在7月26日晚在亞歷山大發表廣播演講時要說的“斐迪南·德·雷賽布”這個名字。

這項重大的秘密一直未被泄漏,只有尤尼斯知道這一切,而各小組成員要執行的命令都被封在發給他們的信封里,他們只有在接到指令后才能打開信封。尤尼斯指示,任何一個組員都有權槍決其他拒絕執行命令或泄密的組員。亞歷山大廣場正是納賽爾少年時代第一次參加反英示威時的場地,多年之后,故景重現,這位埃及領袖對殖民者的憤怒再次點燃。而這一次,他把無限的怒火發泄到了斐迪南·德·雷賽布——這位運河建筑者的頭上。當他喊出斐迪南·德·雷賽布時,尤尼斯指揮他的人立即進入運河控制區,等他演講結束,蘇伊士運河已經被收歸國有。

此時此刻,艾登正在唐寧街舉行宴會款待來訪的伊拉克國王費薩爾二世和首相努里·賽義德,本來這是一場最為輕松的外交晚宴,伊拉克在艾登的眼里是“最友好的國家”,那里有英國人的石油,那里的人仍然在聽從英國人的召喚,艾登30年前就開始和這個皇室打交道,他甚至能回想起與伊拉克王朝創立者費薩爾二世的祖父第一次見面時候的情景,尤其是這個被他稱為老練首相的賽義德,30年來一直是他的朋友,幫助構建了伊拉克條約組織、簽署了伊拉克條約,維護了英國在伊拉克王室和國民心中的位置,甚至在對待納賽爾的問題上雙方都保持驚人的一致。

但是他的私人秘書帶來的消息卻讓這場輕松的晚宴變得異常緊張,秘書告訴他納賽爾奪取了蘇伊士運河,強行接管了運河公司的全部財產。他毫不遲疑地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在座的客人,并且立即終止了晚宴,轉入內閣會議廳……

與此同時,杜勒斯正在秘魯的利馬出席新總統的就職典禮,艾登希望他立即飛往倫敦與法國人一道協商下一步的行動,他安排副國務卿墨菲代表他飛往倫敦。倫敦的會議充滿了火藥味兒,法國人表達了強烈的開戰意圖。

會議中,所有的人都認為這條國際水道不僅是對法國和英國,而且對整個西歐的經濟繁榮都至關重要。阿拉伯半島和波斯灣的石油是通過這條運河輸送的,歐洲的工業機器才得以運轉,北約組織的軍隊才得以維持防御能力。墨菲當晚就電告華盛頓:“戰爭的可能性非常高”。

接到電報后,艾森豪威爾通知杜勒斯立即啟程去倫敦,兩小時內他就啟程了,杜勒斯深知只有美國才能制止這場戰爭。在倫敦對英國和法國一番安撫后,三方共同發表了一份公報,要求召集一次由現在的八個原1888年蘇伊士運河會議的簽字國和其他十六個使用運河的噸位較高或貿易主要依賴于這條運河的國家參加會議。

隨后的8月16日到23日,第一次蘇伊士運河會議在倫敦舉行,并成立了由澳大利亞總理羅伯特·戈登·孟席斯為首的五人委員會。杜勒斯知道僅憑一次會議肯定解決不了目前這樣尖銳的問題,各方之間的談判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在孟席斯他們到開羅去舉行第二次會議的時候,他度假去了。

談判沒有進展,納賽爾對五人委員會的提議一再拒絕,讓法國人失去了耐心,事情開始迅速發酵。10月16日,艾登飛抵巴黎與法國人舉行會議,搖擺不定的艾登被說服了,于是重韜覆轍,在沒有美國人幫助的情況下做出了決定,其實艾登并不知道,不管英國人是否參與,法國已經決定同以色列一起對納賽爾發動襲擊。

10月25日,國務院接到從以色列發來的報告,說埃及顯然正在進行軍事動員。這封電報似乎隱瞞了很多的疑點,有一點對杜勒斯來講是很清楚的,法國人和英國人似乎比他掌握更多的情況,卻沒有人跟他透露任何消息。事實上從6月份開始,艾森豪威爾因為回腸炎手術一直沒有恢復,病痛已經讓他沒有心思制定周密的策劃。10月27日杜勒斯拿著這些令人不安的報告前往白宮與總統磋商,但是總統說要去醫院檢查身體。杜勒斯給以色列總理本·古里安發了一封私函,說不希望以色列采取威脅和平的行動。10月28日,美國駐以色列大使發來一份急電,報告以色列已經在做戰爭總動員了。杜勒斯此時已經離開首都,代理國務卿小赫伯特·胡佛拿了這份電報趕到醫院,帶回來總統本人致本·古里安的第二封私函,但也僅僅是奉勸其不要采取戰爭手段。

戰爭終于打響,10月29日,以色列發動進攻,進入了西奈半島。10月30日,倫敦和巴黎發出了最后通碟,宣告他們占領運河區的意圖。10月31日,英國人轟炸埃及飛機場,埃及軍隊開始越過西奈半島急促撤退;納賽爾也不折不扣地在能造成最大破壞的地方迅速采取行動。他把十余艘裝滿石塊、水泥和空啤酒瓶的船沉入河底,有效地阻塞了運河水道,從而掐斷了石油的供應,而石油供應的安全正是這次進攻的直接原因。敘利亞的工程師接到納賽爾的指令,破壞了沿著伊拉克石油公司輸油管道的沿線泵站,石油供應進一步減少了。

猜你喜歡
蘇伊士運河運河埃及
獨占鰲頭的運河傳奇
文化,讓運河“活”起來
蘇伊士運河的“世紀之堵”
Hide-and-seek for Halloween萬圣節捉迷藏
《中國運河志》簡介
如泰運河謠
埃及艷后(外二首)
埃及有個鯨之谷
埃及新蘇伊士運河8月通航
埃及新蘇伊士運河8月通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