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閱讀文化建設問題及解決路徑

2021-12-22 19:47張世金張絲雨
廣西教育·C版 2021年9期
關鍵詞:校園文化建設高職院校

張世金 張絲雨

【摘 要】本文分析高職院校推進閱讀文化建設的意義,針對高職院校閱讀文化建設面臨的碎片化閱讀方式盛行、閱讀導讀服務欠缺、閱讀環境建設滯后等問題,提出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閱讀觀、完善閱讀導讀服務、建設良好的閱讀環境、建立閱讀文化長效機制等對策,充分發揮高職院校閱讀文化在提升學校內涵式發展上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高職院校 閱讀文化 校園文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1)35-0035-03

閱讀文化是建立在一定的技術形態和物質形態基礎上,受社會意識和環境制度制約而形成的閱讀價值觀念和閱讀文化活動。閱讀文化對人們的品格塑造、價值觀念的形成等方面有重要影響。閱讀文化是大學校園文化的重要內容,校園閱讀文化的建設有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營造書香校園文化氛圍,形成良好學風校風,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全面提升,提高大學的綜合辦學實力。當前,以“雙高”建設為引領,我國高職教育發展進入新階段,校園閱讀文化建設是提升校園文化內涵、實現學校內涵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也是順應國家倡導全民閱讀的時代需求。發揮高職院校閱讀文化的積極作用,有利于推動高職院校高質量內涵式發展。

一、高職院校推進閱讀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閱讀是個體社會化的重要途徑,通過閱讀等學習活動,個體不斷增進知識、提升智慧、愉悅身心、修養品行,以適應社會生活。閱讀活動全方位覆蓋了個體的學習、生活、工作,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個體的思維活動和生活實踐。

一是有益于塑造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大學階段是大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階段,同時也是大學生進入社會生活前的重要準備階段。因此,大學生能否形成科學、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直接關涉其進入社會能否順利生存和發展。大學生通過閱讀古今中外的經典文獻作品,感受人類社會的文明成果,了解人性善惡,體味人生百態,感悟人生價值,逐步學會處理人與社會、人與人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培養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在此過程中,逐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大學能否構建良好的閱讀文化氛圍對大學生道德價值的自我選擇、自我體驗和自我完善有較為重要的影響。

二是有利于增強大學生學習力。閱讀是人類獲取信息、學習知識的主要方式,是自我認識、了解社會的重要途徑。語言文字是思想的載體和信息傳遞的媒介,因此,閱讀實質上是一種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的手段。因為語言文字所承載的信息是連續和抽象的,當我們在進行閱讀活動時,需要調動大腦的記憶機制、生活經驗以及知識儲備才能很好地理解文字所蘊含的信息,在此基礎上,我們才能建構形象,形成理論或思想。大學生通過閱讀書籍,實時獲得最新的知識和信息,逐漸更新認知結構,從而逐漸形成或者不斷更新自己對事物的認知,拓展知識視野,形成新的思維方式,保持與時代發展相適應。從這層意義上說,閱讀是大學生形成學習能力的重要基礎。

三是有益于塑造大學生健康生活方式。在互聯網技術日漸普及的背景下,手機端休閑方式日漸多樣化,大學生對手機的依賴程度日益增高,一些大學生沉溺于上網不能自拔,甚至在課堂上玩游戲、聊微信、刷微博等。大學生過分沉溺于網絡世界,逐漸疏離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面對面的交流,嚴重影響了身心健康、學習積極性和人際交往主動性,阻礙了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大學校園通過構建健康向上的閱讀文化,營造書香校園的氛圍,引導學生進入閱讀世界,充實大學生閑暇時間,豐富大學生校園文化生活,引導學生學會從閱讀中汲取健康生活的精神力量和找到學習方向,擺脫空虛無聊的狀態,通過閱讀,學會思考,學會進步,逐步讓閱讀融入學習、融入生活,克服互聯網技術帶來的負面影響,克服手機依賴造成的負面影響,讓閱讀成為一種精神需求,一種人生境界的追求,最終讓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二)有利于促進學校學風建設

學風是學生整體所展示的求學態度、學習氛圍和學習紀律。一所學校的學風好不好,能從課堂出勤率、圖書資源借閱、自習室使用情況等體現出來。高職院校學風建設主要存在學生的學習目標缺失、學習動力不足、遲到曠課現象較多、課堂紀律意識淡薄等問題,學生自我約束意識較為薄弱,課外生活以電腦和手機為伴,自主主動學習意愿、自我發展意識不強,對學業不上心,學習氛圍不濃。學風蘊含于校園文化活動中,高職院校要積極開展學風建設,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就要結合高職院校的特點,豐富校園文化內容和形式。閱讀文化活動是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部分,也是學風建設的重要載體。大學階段是人生發展的重要時期,大學生有夢想、有思想、有強烈的進取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大學閱讀文化的構建,是激勵大學生學習發展的主要方式。高質量的閱讀活動可以培養學生廣泛的興趣、愛好,提高學生對社會文化知識的認知水平,主題突出、特色鮮明的校園閱讀文化活動,既可以豐富和完善學生知識結構,還可以陶冶學生的性情,提升個人素養。因此,高職院校要充分發揮閱讀在引導學生培養良好學習習慣、激發學習熱情、完善人格等方面的積極作用,通過構建高質量的、別具一格的校園閱讀文化品牌,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繁榮校園文化,促進優秀學風養成,為培養全面發展的高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礎。

(三)有利于促進校園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是高職院校不可或缺的軟實力,是學校精神、學校傳統和學校風格等因素的綜合體,也是高職院校實現內涵式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我國部分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存在重物質文化建設忽視精神文化建設、重技能本位教育忽視文人素質教育等問題,校園文化活動流于形式,缺乏特色和深度??傮w來說,大部分高職院校辦學時間短,校園文化底蘊薄弱,學生整體文化素質偏低,導致整體校園文化建設水平不高,制約了高職院校內涵式發展。閱讀文化是大學校園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形成受到校園環境、教育機制、校園思想形態等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因此,校園閱讀文化的建設和發展既要體現出閱讀文化的基本規律,還要服務于學校職能的履行,遵循院校教育的發展要求。建設良好的校園閱讀文化氛圍對高職院校學生的知識習得、道德養成、人格完善以及情操熏陶起著積極的引導、約束和潛移默化作用,有助于繼承優良的讀書傳統和形成良好的讀書風氣,推動書香校園的建立,促進高職院校內涵式發展。

二、高職院校閱讀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碎片化閱讀方式盛行

在互聯網技術背景下,隨著數字媒體融入日常生活,人們被動進入電子閱讀階段,瀏覽式、跳躍性、選擇性的電子閱讀方式顛覆了人們傳統的閱讀方式,人們使用紙質書籍閱讀的時間越來越少。通過手機、電腦等媒體終端的電子閱讀,人們可以快速獲得短小、快速更新的信息源,容易讓人養成碎片化閱讀習慣。碎片化閱讀是一種零碎的、缺乏系統性的間斷性閱讀,給人留下支離破碎的表面信息和短暫記憶,不利于對信息進行深入思考和建構知識系統,更談不上思維的發展和性情的陶冶。相對來說,高職院校學生自我約束力較弱,沉迷手機刷屏難以自拔,在無節制的信息瀏覽中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甚至有部分學生沉迷于其中而無法自拔。隨著碎片化閱讀習慣的形成,高職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斷降低,思考能力退化,深度閱讀少,閱讀能力下降,無法合理規劃時間,閱讀不夠系統和深入,缺乏分享意識等。碎片化閱讀方式阻礙了高職院校良好學風的形成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獲得。

(二)閱讀導讀服務欠缺

當前,大多數高職院校的閱讀文化活動主要依托圖書館來開展,高職院校圖書館工作人員所提供的閱讀服務一般有兩種形式:一是依托圖書借閱來體現閱讀導讀服務,二是通過開展主題閱讀活動提供閱讀導讀服務。從當前情況來看,通過圖書借閱方式,圖書館工作人員為學生提供的閱讀導讀一般僅限于介紹圖書館的布局及各類圖書的具體位置介紹,較少能涉及具體的閱讀內容或者閱讀書籍的推薦,較少能全面、有效地解決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高職院校圖書館開展主題閱讀文化活動形式上較為單一,內容引導上不夠深入,受限于整體閱讀導師的人數少,素質參差不整齊,很少能開展有針對性的主題導讀引導和分享活動,從而局限了閱讀活動的深入和拓展,難以充分發揮閱讀文化在提升校園文化內涵、發揮文化育人方面的積極作用。

(三)閱讀環境建設滯后

我國大多數高職院校是從中職轉型而來,受學校歷史文化的影響,高職院校的整體閱讀環境相對較差,一方面,學校圖書館建設投入不足,硬件設施薄弱,閱讀空間局促,服務方式滯后,缺乏敞亮、安靜、怡人的良好閱讀環境;另一方面,圖書館館藏圖書資源不夠豐富,種類不夠齊全,無法滿足不同興趣的學生的閱讀個性需求,且更新不夠及時??偟膩碚f,高職院校整體閱讀硬件環境不盡如人意,主要表現為圖書館軟硬件建設相對滯后,較少能形成舒適的閱讀環境,難以吸引學生入館學習閱讀。此外,由于高職院校主要以培養職業型、技術型的人才為主,在辦學過程中偏重學生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強化,對校園閱讀文化建設重視不夠,整體閱讀氛圍不濃厚,無法發揮閱讀活動引領學生積極閱讀的作用。

三、高職院校閱讀文化建設的路徑

(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閱讀觀

閱讀觀是閱讀者對閱讀活動的目的、作用的認識,是人們對閱讀活動的主觀看法,對閱讀實踐起著支配、導向和約束的作用。高職學生的閱讀往往是迫于外力的、被動的行為,閱讀的內在需求沒有被有效地激發出來,沒有形成個人的閱讀習慣。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塑造大學生的閱讀理念,引導其樹立正確的閱讀觀,發掘閱讀真正的精神文化意義。一是學??梢酝ㄟ^開設閱讀課、舉辦閱讀講座、啟動閱讀領讀等活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閱讀觀,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技巧,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閱讀效率和閱讀品位。二是發揮學校教師的作用,學校教師的閱讀興趣和愛好、閱讀習慣會對學生產生直接的影響,學生通過與教師的交流、互動,會闡發自己的看法和思想,同時會促進教師不斷更新知識。三是發揮專家、學者、名人的導向作用,邀請知名校友或者知名學者、專家到校舉辦講座,宣傳正確的閱讀觀,講述成功人士與閱讀結緣的故事,激勵學生主動閱讀、樂于閱讀,幫助學生樹立理性、健康的閱讀價值觀。

(二)完善閱讀導讀服務

為了推進高職院校閱讀文化建設,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高職院校應該為學生提供全面和完善的閱讀導讀服務。一是以圖書館為主導,建立包含圖書館專業人員、教師、行政管理人員在內的閱讀導讀服務隊伍,其主要職責是選定符合高職院校學生閱讀需求的閱讀書目,引導和指導學生進行經典文化閱讀,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二是由教學管理部門牽頭,開設閱讀選修課程。通過閱讀課程,引導學生由“淺閱讀”向“深閱讀”轉變,深度閱讀是自我信息知識及自我精神意義構建的過程,引導學生掌握“深閱讀”的思考方法,體會“深閱讀”帶來的不同知識體驗和情感體驗??朔喿x碎片化所導致的負面影響,激發學生閱讀主體意識,形成科學系統的思維模式。三是開展讀者入館教育,通過新生入學教育、文獻檢索課講授、閱讀推廣活動、數據庫知識講座等形式,指導學生了解圖書館概況、館藏資源分布、借閱規則、個性服務、數字資源的使用及圖書館豐富多彩的讀者活動。引導大學生學會高效地利用圖書館資源,增強入館興趣,激發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推動校園閱讀文化氛圍的形成。

(三)建設良好的閱讀環境

良好的閱讀環境是培養良好閱讀習慣的物質基礎,也是推動閱讀文化建設的有力保障。校園閱讀文化建設以圖書館為主體,發動校內校外方方面面的力量,構建能更好地服務師生閱讀需求的軟硬件閱讀環境。一是構建以圖書館為主體,其他院系閱覽室、教學樓閱讀角、宿舍區閱讀角為輔的閱讀空間體系,延伸閱讀空間,在全校范圍內營造書籍觸手可及、處處有書香的文化氛圍,引導學生充分利用閑暇的碎片化時間,隨時隨地隨心進行閱讀和學習。二是重視閱讀空間的內涵建設,從圖書館空間建設、圖書館讀書活動開展、進行個性化導讀服務等方面入手,營造具有院校特色和濃郁文化氣息的閱讀環境,不斷改造館內空間,創建體驗更好、滿意度更高、有吸引力的環境。三是搭建公共閱讀數字平臺。高職院校要主動適應信息化時代讀者個性化閱讀新需求,通過購買或者自主開發等方式,搭建公共閱讀數字平臺,創建個性化閱讀空間,優化學生的閱讀資源,引導學生提升閱讀品位。

猜你喜歡
校園文化建設高職院校
淺談當代網絡時代的校園文化建設
論高職院校檔案與校園文化建設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探析
“一帶一路”戰略與鹽城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考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弘揚雷鋒精神與轉型期高校校園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淺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