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宮腔內留置Foley球囊尿管和注射幾丁聚糖對宮腔鏡下子宮內膜息肉電切術后宮腔粘連的預防效果

2021-12-23 19:16譚惠一
健康之家 2021年9期
關鍵詞:子宮內膜息肉宮腔鏡

譚惠一

摘要:目的:宮腔內留置Foley球囊尿管和注射幾丁聚糖對宮腔鏡下子宮內膜息肉電切術后宮腔粘連的預防效果。方法:以2019年10月~2020年6月入院接受宮腔鏡手術治療的患者163例為研究對象,將102例術后放置Foley球囊尿管和注射幾丁聚糖的患者納入研究組,將61例單純給予戊酸雌二醇片口服的患者納入對照組。分析兩組術后1個月宮腔粘連發生率及手術情況。結果:術后1個月,研究組宮腔粘連發生率為0.0%,低于對照組的19.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術中出血量及住院治療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宮腔內留置Foley球囊尿管和注射幾丁聚糖聯合應用可有效預防宮腔鏡下子宮內膜息肉電切術后宮腔粘連,利于患者的預后。

關鍵詞:子宮內膜息肉;宮腔鏡電切術;Foley球囊尿管;幾丁聚糖;宮腔鏡

子宮內膜息肉是婦科常見疾病,為一種良性病變,但是如果不積極處理,可導致子宮異常出血,甚至造成部分患者不孕。對于子宮內膜息肉,傳統治療多采取診刮術將內膜息肉刮除,但是該術式對患者損傷較大,且術后容易復發[1~2]。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宮腔鏡電切術在臨床上得到應用,電切術是通過電切產生高溫將子宮內膜息肉切除,雖然創傷性小,但術后容易發生宮腔粘連等情況,影響患者的后續康復,需要采取對應措施避免宮腔粘連的發生。本研究子宮內膜息肉患者術后宮腔內留置Foley球囊尿管和注射幾丁聚糖,取得了較好的效果?,F報道如下:

1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0月~2020年6月入院接受宮腔鏡手術治療的子宮內膜息肉患者163例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婦科查體、超聲檢查等確診;患者同意宮腔鏡手術治療,無手術禁忌證;排除嚴重貧血、子宮肌瘤、嚴重感染以及精神類疾病等患者。根據治療方式分組,將102例術后放置Foley球囊尿管和注射幾丁聚糖的患者納入研究組,將61例單純給予戊酸雌二醇片口服的患者納入對照組。研究組年齡25~59歲,平均年齡(41.3±1.0)歲;病程3個月~1.5年,平均病程(0.6±0.2)個月。對照組26~60歲,平均年齡(41.2±0.9)歲;病程2個月~1.2年,平均病程(0.6±0.1)個月。兩組患者基礎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手術治療

兩組患者均行宮腔鏡電切術。在月經干凈后的3~7 d擇期手術,術前12 h叮囑患者禁食和禁水,行宮頸擴張術(術前1晚放置擴宮導尿管+紗布1塊,術日手術室術前取出)。手術時取截石位,常規消毒鋪巾,宮頸擴張至1 cm時置入宮腔鏡,使用生理鹽水將宮體膨脹,檢查子宮以及相關附件,觀察子宮內腔以及宮頸部的息肉數量、體積以及蒂的位置;明確子宮內膜息肉的位置后,將電切環嵌入息肉根部,從上向下進行切割,切割深度直到基底部并低于子宮內膜2 mm,將切下來組織息肉送病理科。

1.2.2 術后處理

對照組術后給予戊酸雌二醇片口服,每日1 mg,連續治療3周。研究組術后即刻宮腔內留置Foley球囊尿管和幾丁糖。球囊內注入5 ml生理鹽水,并且每隔2天更換一次球囊導管,一共更換3次。在留置球囊導管時,另取一導管置入宮腔內部,向導管內注入5 ml幾丁糖凝膠,之后使用適量生理鹽水沖洗導管,使得凝膠全部進入子宮內部,注射完畢后導管末端打結,避免藥物倒流。兩組患者術后均常規接受抗生素治療1~2 d。

1.3 觀察指標

(1)記錄兩組手術出血量以及住院時間。(2)術后對患者隨訪1個月,分析宮腔粘連發生率。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處理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手術情況對比

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以及手術出血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術后宮腔粘連情況對比

術后隨訪1個月,研究組宮腔粘連發生率為0.0%,低于對照組的19.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子宮內膜息肉是婦科常見的宮腔占位性病變,通常是一種良性病變,但是也存在少數患者出現惡化的情況[3]。因此一旦發現疾病需要及時進行治療。子宮內膜息肉容易引起子宮異常出血,甚至可引發不孕癥。子宮內膜息肉可發生于任何年齡階段,其中以絕經后以及圍經期發生率較高。傳統治療模式是采取子宮內膜診刮術,但該手術無法在直視下對病灶進行定位,因此很有可能出現漏刮的情況,增加術后復發風險[4]。

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子宮內膜息肉的治療多采取宮腔鏡下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該手術可在直視下開展,有效彌補了子宮內膜診刮術的不足。相關研究表明,大約有85%的子宮內膜息肉患者采取宮腔鏡子宮內膜電切術治療,并獲得了比較理想的效果[5]。但是,宮腔鏡電切術容易引起術后宮腔粘連,并伴隨腹痛、月經紊亂等不良反應,如果不及時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可進一步加重子宮粘連,從而導致不孕等不良后果,極大影響患者生活質量[6]。

為了減少宮腔鏡下子宮內膜息肉電切術后宮腔粘連的發生,本研究觀察組患者術后宮腔內留置Foley球囊尿管,在球囊中留置適量生理鹽水使得球囊處于充盈狀態,起到支撐和保護作用。此外,置入球囊后宮腔內產生的炎癥物質、血液、組織液等能夠從球囊尿管內引流出去,遏制炎癥相關物質宮腔內蓄積,有效避免感染[7]。

幾丁糖是從蝦蟹外殼中提取出來的高分子纖維素,經過加工后獲得的一種具有生物活性的聚氨基葡萄糖。幾丁糖具有無毒、無刺激等優勢,并且組織相容性比較高,能夠自然降解,是一種比較理想的治療藥物。幾丁糖用于預防宮腔粘連機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可有效抑制宮內炎性物質的分泌和細菌的生長;(2)能夠維持細胞結構的穩定性,促進子宮平滑肌以及宮腔上皮細胞增長,此外還能夠抑制成纖維細胞增殖,有效優化組織修復;(3)能夠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減少宮腔出血量;(4)屬于高分子結構,能夠阻斷組織粘連。

子宮內膜息肉臨床治療中采取的宮腔鏡電切術是借助宮腔鏡在直視下掌握子宮內膜息肉的情況,不但能把息肉組織從固有肌層表面完整切除,并且還保留了正常子宮內膜組織及功能,對子宮的損傷程度比較低[8]。但是該治療模式術后容易出現宮腔粘連,因此需要采取相應預防方式,保證患者安全。在本研究中,對照組患者單純給予戊酸雌二醇片口服,研究組患者術后宮腔內留置Foley球囊尿管和幾丁聚糖。結果顯示,研究組術后1個月宮腔粘連發生率為0.0%,低于對照組的19.7%,說明宮腔內留置Foley球囊尿管和幾丁聚糖可有效預防宮腔粘連,更加利于患者后續康復。而兩組術中出血量及住院時間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說明聯合干預模式未明顯增加治療難度,安全性較高[9]。

綜上所述,宮腔內留置Foley球囊尿管和注射幾丁聚糖對宮腔鏡下子宮內膜息肉電切術后宮腔粘連有預防作用,利于子宮內膜息肉患者的預后,值得推薦使用。

參考文獻

[1]李懋,馬媛,梁新新,等.宮腔鏡下兩種不同手術方式治療不孕癥多發性子宮內膜息肉的臨床觀察[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S4):57-58.

[2]侯麗環,謝衛琴.宮腔鏡下子宮內膜息肉摘除術預防宮腔粘連的治療分析[J].浙江創傷外科,2017,22(3):460-462.

[3]楚賀敏.宮腔鏡電切術對子宮內膜息肉患者術后康復及預后復發率的影響[J].臨床研究,2018,26(10):28-29.

[4]王娟,李燕,馬俊旗.宮腔鏡電切術聯合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治療子宮內膜息肉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7,32(9):2035-2037.

[5]崔婷,夏亞芳,高娟.宮腔鏡電切術治療子宮內膜息肉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江蘇醫藥,2017,43(10):740-742.

[6]趙小麗,王倩,吳小玲,等.宮腔鏡下行電切術結合刮宮術治療多發性子宮內膜息肉近遠期療效臨床觀察[J].陜西醫學雜志,2018,47(6):748-750.

[7]韓鐵龍,聶文華,劉俊霞.宮腔內球囊加幾丁糖預防宮腔鏡電切術后宮腔粘連的療效觀察[J].河北醫藥,2014,36(11):1712-1713.

[8]胡鳳麗,侯亞麗.宮腔鏡下子宮內膜息肉電切術后預防宮腔粘連的研究[J].臨床醫學,2013,33(6):40-42.

[9]李潔輝,景艷,朱衛華,郭麗璇.宮腔鏡下子宮內膜息肉電切術對預防宮腔粘連的有效性與療效分析[J].吉林醫學,2020,41(4):944-946.

猜你喜歡
子宮內膜息肉宮腔鏡
觀察宮腔鏡在剖宮產瘢痕部位妊娠藥物保守治療中的應用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敗宮腔鏡檢查的意義
宮腔鏡下電切術后預防宮腔粘連的臨床探討
宮腔鏡下子宮內膜息肉電切術的臨床分析
宮腔鏡治療復發性子宮內膜息肉的臨床療效
宮腔鏡下電切術與刮宮術治療子宮內膜息肉不孕的療效對比
宮腔鏡下電切術與刮宮術治療子宮內膜息肉不孕患者的療效對比
腹腔鏡聯合宮腔鏡診治女性不孕癥54例
經陰道超聲診斷子宮內膜息肉60例臨床分析
宮腔鏡電切手術用于子宮內膜息肉導致異常子宮出血治療的臨床療效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