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旱地區梭梭接種肉蓯蓉滴灌栽培技術

2021-12-24 20:31巴哈古力買買提
農村科學實驗 2021年8期
關鍵詞:肉蓯蓉梭梭滴水

巴哈古力·買買提

(新疆吐魯番市高昌區林業站,新疆 吐魯番 838000)

肉蓯蓉分為管花肉蓯蓉和荒漠肉蓯蓉,管花肉蓯蓉主要是在紅柳的根部寄生,整體的營養價值水平偏低,荒漠肉蓯蓉則是寄生于梭梭樹的根部,具有非常高的營養價值,被稱為沙漠人參。通過人工種植技術可以展開大面積梭梭樹和肉蓯蓉種植,不僅獲取可觀的經濟收益,也可以有效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梭梭樹的嫩枝葉可以作為牲畜的精飼料,梭梭樹的抗旱性能力比較強,耐鹽性較好,對于比較惡劣的生產環境具有良好的適應性。梭梭樹的大面積種植可以起到防風固沙的作用,這對于生態環境保護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

1.梭梭的培育

1.1 土地的選擇

梭梭樹是一種旱生植物,在濕潤的條件下不會得到很好的生長,故此,大多數種植在沙土地或者是荒漠地帶。梭梭樹幼苗在培育的過程中,對于土壤肥力要求不高,在種植之前可以對土地進行處理,清除當中存在的一些雜草,梭梭樹對于水分的要求不高,不需要提供充足的水分,一般情況下也不用進行深度的翻土。

1.2 播種方式

開溝的過程中,溝深要保持在1.5厘米到2厘米之間,如果是沙質土壤,溝深大約保持在1.5厘米,在各方面種植因素都能滿足的條件,可以實現大面積梭梭樹種植。根據梭梭樹后期的生長情況,可以適量的進行施水施肥,梭梭樹在種植的過程中,要對行距進行合理的調整。

1.3 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工作在開展的過程中,主要是滴水和除草兩大主要的內容,滴水工作在進行的時候要確保,土壤不干就不要滴水,即使需要滴水也需要控制水量,避免水過多造成植物根部的腐敗。滴水的頻率保持在25天到30天左右,為了進一步提高肉蓯蓉的成活率,需要在肉蓯蓉生長階段進行適量的灌溉,每個月大概灌溉1~2次即可。

2.肉蓯蓉適宜種植的地區及自然條件

2.1 適宜種植區域

肉蓯蓉主要分布于內蒙古的西部、甘肅的河西走廊、新疆北部的沙漠以及其他的荒漠地區。肉蓯蓉需要寄生在梭梭樹的根部,具體的分布范圍和梭梭樹是保持一致的。在一些干旱的沙漠地區,雖然并沒有肉蓯蓉和肉蓯蓉的自然分布,但是整體的生長條件卻是最適宜肉蓯蓉和梭梭樹的。近幾年來,相關研究人員對干旱地區進行了栽培試驗,可以發現在這些地方,肉蓯蓉可以得到良好的生長,整體的產量也要明顯的高于一些集中種植的地方。在分析肉蓯蓉的有效成分含量時,發現各個方面都已經達到了要求,這一點加大了人們對于人工種植肉蓯蓉的信息。

2.2 適宜種植的自然條件

肉蓯蓉在生長的過程中,對于氣候條件和溫度條件要求比較低,即使環境非常惡劣,也可以得到很好的生長。在一些干旱地區溫度非常高,肉蓯蓉在生長的過程中,也需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溫度范圍,過高和過低的溫度都不利于肉蓯蓉的生長。肉蓯蓉的生長溫度保持在6攝氏度到35攝氏度,生長發育最佳的溫度范圍是15攝氏度到20攝氏度。肉蓯蓉在生長的過程中對于光照沒有明顯的要求,肉蓯蓉屬于地下的寄生植物,在生長的過程中不需要光照。肉蓯蓉在生長的過程中,梭梭樹則需要陽光的照耀,通過這個關系可以知道,肉蓯蓉在生長的過程中雖然不會直接的需要光照,但是光照對于肉蓯蓉的整個生長也是非常重要的。肉蓯蓉是一種寄生植物,主要的水源是通過梭梭樹獲取的,肉蓯蓉本身的含水量要保持在2%到4%,在這樣的環境下才可以有效保障自身的生長發育。為了進一步提高肉蓯蓉的產量,需要確保梭梭樹在生長的過程中獲取足夠的水源,除此之外,還要關注肉蓯蓉生長時的土壤濕度。肉蓯蓉在生長的過程中,要具有良好的通氣性和滲水性,在沙質土壤中要保持土壤的透氣性。沙質土壤的有機含量水平偏低,粘土壤不適宜肉蓯蓉的生長發育。

2.3 荒漠肉蓯蓉種子的篩選與前處理

肉蓯蓉是一種寄生植物,人工栽培的時間比較短,肉蓯蓉的種子具有非常明顯的寄生植物的特點。當肉蓯蓉的種子還是球形胚胎的時候,發育比較簡單,在自然的條件下,冬季的低溫會保存胚胎的完整性,故此,當年的肉蓯蓉種子是不能萌發的,經過一個冬天的培養之后,來年春天才可以生長發育。在自然的條件下,成熟的肉蓯蓉種子可以保持數十年的生命,只要在條件適合的情況下就可以發芽生根。肉蓯蓉的種子成熟程度不同,會導致萌發的時間具有一定的差異,種子質量存在差異也會影響到后期的產量。肉蓯蓉的種子在采收之后,播種之前工作人員需要對種子進行特殊的篩選和處理,從而才能提高肉蓯蓉種子的接種率和萌發率。

3.肉蓯蓉人工栽培技術

3.1 接種時間

肉蓯蓉的種子可以保持地下10年的壽命,在地下,肉蓯蓉的種子會和肉蓯蓉的更新進行密切的接觸,梭梭樹會分泌一種特殊的激素,進一步激發如蓯蓉種子萌發,最終生長為肉蓯蓉,一般的接種成活率不會太高。肉蓯蓉最佳的生長溫度需要進行合理的控制,除此之外,還需要對土壤的含水量和含鹽量進行控制,根據最適宜接種的時間段展開人工種植。

3.2 接種技術

肉蓯蓉的種子進行處理的時候,選擇存放在三年以內的肉蓯蓉種子,在播種之前,肉蓯蓉的種子需要經過赤霉素溶液的浸泡,大約浸泡10天左右,然后將肉蓯蓉的種子放在熱水中浸泡,經過一系列的處理之后,平攤在有濕潤濾紙的培養皿中,然后進行低溫條件下的冷藏。肉蓯蓉的種子在進行處理的過程中,可以打破種子的休眠狀態,有效的促進種子的萌發。人工接種技術在進行的過程中,要合理的調整肉蓯蓉的行距和測距,開溝處理的過程中,要合理的調整長度和寬度。將肉蓯蓉的種子均勻的撒在梭梭樹的根部區域,然后還需要滴水,滴水的量要進行合理的控制。

3.3 田間管理

肉蓯蓉在接種之后,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田間管理,在開展田間管理工作的過程中,主要是對梭梭樹進行管理,每個月都要進行土壤的滴水處理,合理的控制滴水量,除此之外,還要進行及時的除草,預防一些病蟲鼠害。接種工作的次年,會有少量的肉蓯蓉長出,及時的培育,可以有效保障肉蓯蓉的質量和等級。

3.4 野生撫育技術

通過人工技術可以延伸到野生撫育技術,肉蓯蓉在種植的過程中,可以及時的對梭梭樹進行補種,選擇適合寄生肉蓯蓉的梭梭樹。針對于野生資源,需要進行系統性和科學的管理,適量的進行挖掘和采收。通過野生撫育技術,可以生產適量的肉蓯蓉藥材,通過這樣的方式不會破壞天然的梭梭樹。野生撫育工作在進行的過程中,其實是對天然梭梭樹新書地方進行補充的一種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梭梭樹的覆蓋率。通過人工培育的技術仿野生栽培方法,有利于對天然梭梭林進行接種。梭梭樹的生長非常旺盛,針對于一些年齡較小的梭梭樹,可以選取適當的種植方式,選擇一些根系比較發達的梭梭樹,這樣可以為后期肉蓯蓉的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如果種植的效率比較低,就需要采取斷根法進行接種,將梭梭樹的根部切斷,這樣可以促進根系的發育。

3.5 采收管理

在梭梭樹接種肉蓯蓉3~4年之后,整體的肉蓯蓉產量是最高的,此時應該及時的開展采收工作。在采收的過程中,需要在肉蓯蓉植株的周圍挖坑,盡量不要傷害到梭梭樹的根系,挖到肉蓯蓉的底部時,選擇肉蓯蓉寄生主盤的6~11厘米的地方進行切除。采收過后的肉蓯蓉,需要在坑內時加少量的有機肥料,除此之外,還需要交少量的水,將土坑回填。每年定期需要將剛出土的肉蓯蓉進行采收,選擇肉蓯蓉生長最佳的階段開展采收工作。

3.6 晾曬留種

在春季的時候,肉蓯蓉采收之后,需要在沙地上進行曬干。選擇生長旺盛的梭梭樹,以便于作為來年肉蓯蓉寄生的植株。肉蓯蓉是異花授粉植物,在花期的時候放出人工撫育的蜂,從而可以有效提高肉蓯蓉的質量和產量。肉蓯蓉的種子在曬干之后,還需要在干燥的地方存儲一段時間。

4.結語

通過對梭梭樹種植方式進行分析,進一步優化肉蓯蓉的人工栽培技術,有效提高肉蓯蓉的生長質量,進一步改善干旱地區的生態環境。

猜你喜歡
肉蓯蓉梭梭滴水
肉蓯蓉炮制歷史沿革研究*
14C示蹤同化物在中國檉柳-管花肉蓯蓉復合體內的物質分配
內蒙古藥品評價性抽驗中肉蓯蓉質量分析
梭梭的建筑課
金雙根:創新滴水入海,動力永不干涸
沙漠梭梭的守望者
小水滴
滴水藏海
等你來挑戰
環保志愿者在阿拉善種梭梭固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