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覆蓋方式對黃瓜生長發育及品質的影響

2021-12-25 08:23閻世江張繼寧劉潔
中國瓜菜 2021年11期
關鍵詞:生長發育品質黃瓜

閻世江 張繼寧 劉潔

摘? ? 要:為了研究秸稈覆蓋對黃瓜的生長發育及品質的影響,采用了不覆蓋、地膜覆蓋、秸稈覆蓋3種處理方法調查株高、莖粗、株幅、葉面積、光合參數、產量及品質。結果表明,地膜覆蓋、秸稈覆蓋有利于黃瓜生長發育,其株高、莖粗、株幅、葉面積值均較大,凈光合速率、蒸騰速率、氣孔導度上升,胞間CO2濃度下降,產量提高,品質改善,其中秸稈覆蓋的效果最好。秸稈覆蓋處理后黃瓜單株產量最高達14 kg,干物質含量(w,后同)為0.068 g·g-1,水分含量為0.932 g·g-1,纖維素含量為0.017 g·g-1,可溶性糖含量為0.010%,維生素C含量為16.060 mg·kg-1,可溶性蛋白質含量為3.825 mg·g-1。不覆蓋處理黃瓜產量低、品質差。相關分析表明,黃瓜的產量與莖粗呈顯著正相關。綜上所述,地膜覆蓋、秸稈覆蓋均利于改善品質和提高產量,秸稈覆蓋處理效果最佳,值得推廣。

關鍵詞:黃瓜;秸稈覆蓋;生長發育;品質

中圖分類號:S64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871(2021)11-074-06

Effects of different mulching methods on growth and quality of cucumber

YAN Shijiang1, ZHANG Jining1, LIU Jie2

(1. College of Horticultural,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yuan 030031, Shanxi, China; 2.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yuan 030031, Shanxi,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straw mulching methods on the growth, quality of wintering cucumber.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mulching treatments (no mulching, plastic film mulching, corn straw mulching) on growth, yield, quality of cucumber. Plant height, stem thickness, plant width, leaf area, photosynthetic parameters and quality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lastic film mulching treatment and corn straw mulching treatment were beneficial to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cucumber, compared with no mulching. The height, stem diameter, plant height and leaf area were higher in straw mulching than that of others. And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transpiration rate, stoma conductance were increased, inter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 decreased, the yield and fruit quality were improved. Among them, straw mulching was best. After corn straw mulching treatment, the yield per plant was the highest, reaching 14 kg, dry matter weight is 0.068 g·g-1, water content is 0.932 g·g-1, cellulose content is 0.017 g·g-1, soluble sugar content is 0.010%, vitamin C content is 16.060 mg·kg-1, soluble protein content up to 3.825 mg·g-1. The yield of no mulching was low and the quality was poor.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yield per plant of cucumber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tem diameter. It indicated that the plastic film mulching and corn straw mulching were beneficial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yield of cucumber, and the corn straw mulching treatment was the best and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Cucumber; Straw mulching; Growth; Quality

黃瓜屬喜溫植物,在正常條件下只能在夏秋季露地栽培[1],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設施黃瓜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目前在我國設施蔬菜栽培過程中多采用地膜覆蓋的方法,這項技術有一定的優越性,能起到保溫保濕的作用,但同時會造成“白色污染”、破壞農田生態環境。秸稈覆蓋是新興的一項技術,是指將玉米、小麥、高粱的秸稈經過粉碎后覆蓋在土壤表面替代塑料地膜。該方法能促進土壤微生物的生長,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提高土壤肥力,對作物有一定的增產效果[2-7]。該技術已在棉花[8]、小麥[9-11]、辣椒[12]上應用,效果明顯。有關秸稈覆蓋技術在黃瓜上應用的研究少見報道,為此,筆者在前人研究基礎上,結合設施黃瓜的栽培特點,在栽培過程中采用不覆蓋、地膜覆蓋、秸稈覆蓋等方法研究不同覆蓋方式對黃瓜生長發育及品質的影響,為秸稈綜合利用及設施農業持續發展奠定理論基礎。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選用的黃瓜品種為中農116號,在當地種子市場購買。該品種是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一代雜交種,屬華北型保護地品種,植株生長勢中等,秋季延遲栽培生長期約150 d。皮深綠色、有光澤,瘤小,刺密,棱溝不明顯;果肉淺綠色,風味品質好。

1.2 試驗設計

試驗從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在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東陽試驗示范基地日光溫室內進行。2019年10月采用50孔穴盤育苗,11月定植,小區寬1.2 m,長8 m,面積9.6 m2。定植時行距60 cm,株距45 cm,每小區28株,定植緩苗后按試驗設計進行地面覆蓋處理,設3個處理,隨機區組,3次重復。處理1:不覆蓋,處理2:地膜覆蓋,地膜厚度0.01 mm,覆膜后四周用土壓實;處理3:秸稈覆蓋,將玉米秸稈采用粉碎機粉碎為長度為10 cm的碎屑,均勻鋪撒在小區畦面上,并適當壓實,厚度約5 cm,用量為4500 kg·hm-2。其他管理方法相同。

1.3 指標測定

分別于黃瓜的結果初期(2019年12月10日)、盛果期(2020年3月10日) 和結果末期(2020年6月15日)在每個小區隨機選取5株測量株高、莖粗、株幅、葉面積(等腰三角形法)[13],凈光合速率、蒸騰速率、氣孔導度、胞間CO2濃度(光合參數采用LI-6400便攜式光合作用儀,于晴天11:40—14:30測定植株上部展開葉片)。試驗結束后核算單株產量。在盛果時每小區采收5個果實,調查干物質質量、果實水分含量、纖維素含量(酸性洗滌法)[14]、可溶性糖含量(蒽酮比色法)[14]、維生素C含量(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14]、可溶性蛋白質含量(考馬斯亮藍G-250 法)[14]等品質性狀。

1.4 數據處理

數據分析采用DPS 7.05軟件進行,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繪制圖表。

2 結果與分析

2.1 覆蓋方式對黃瓜農藝性狀指標的影響

由圖1可以看出,3種處理黃瓜株高均呈現出隨生長時間延長而上升趨勢,在相同時期內各處理間株高差異極顯著,且在各個時期均以秸稈覆蓋處理為最高,而不覆蓋處理為最低。在結果初期,在不覆蓋、地膜覆蓋、秸稈覆蓋情況下黃瓜株高分別為80、90、100 cm;在盛果期、結果末期,在盛果期3種處理的株高分別為110、150、180 cm,在進入結果末期時,上升速度漸緩,株高分別為130、185、210 cm。

由圖2可以看出,3種處理黃瓜莖粗呈現出隨生長時間延長而上升趨勢,且在各個時期均以秸稈覆蓋處理為最高,而不覆蓋處理為最低。在結果初期3種處理的黃瓜莖粗在6.0~7.5 mm之間,且處理2和處理3間莖粗差異不顯著,但二者均與處理1差異極顯著。隨著黃瓜的生長發育,各處理間莖粗差異逐漸增大,在盛果期3種處理間黃瓜莖粗差異極顯著,分別達8.3、9.4、10.1 mm。在進入結果末期時,3種處理莖粗上升趨勢漸緩,分別達9.1、9.8、10.3 mm。

由圖3可以看出,隨著黃瓜的生長3種處理株幅均呈現出逐漸上升趨勢,且在各個時期均以秸稈覆蓋處理為最高,而不覆蓋處理為最低,在各個時期處理2和處理3間差異不顯著,但處理1與其他2個處理之間差異極顯著。秸稈覆蓋處理黃瓜株幅在結果初期、盛果期、結果末期均保持最高水平,分別達50、64、70 cm,不覆蓋處理處于最低水平,在3個時期分別為45、55、61 cm,地膜覆蓋處理處在中間位置。

由圖4可以看出,在葉面積這個指標中,3個處理所表現出的變化趨勢與株幅類似,均是秸稈覆蓋處理的較高,不覆蓋處理較低,地膜覆蓋處理的居中。

通過比較不同地面覆蓋方式對黃瓜株高、莖粗、株幅、葉面積的影響,可以看出,地面覆蓋與不覆蓋處理相比,黃瓜農藝性狀指標升高,對黃瓜的生長有利,且秸稈覆蓋處理后黃瓜株高、莖粗、株幅、葉面積值最大,表明秸稈覆蓋有利于黃瓜的生長發育,是一種最佳覆蓋方式。

2.2 覆蓋方式對黃瓜葉片光合參數的影響

由圖5可以看出,3種處理黃瓜葉片凈光合速率呈現出隨生長時間延長而上升趨勢,且在各個時期均以秸稈覆蓋處理為最高,而不覆蓋處理為最低。在結果初期3個處理黃瓜葉片凈光合速率為13.670~19.536 μmol·m-2·s-1,且處理1和處理2之間差異不顯著,但二者均與處理3差異極顯著;在盛果期凈光合速率為16.333~25.590 μmol·m-2·s-1,在結果末期為22.598~36.595 μmol·m-2·s-1,且3個處理之間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

由圖6可以看出,在結果初期秸稈覆蓋處理的黃瓜葉片蒸騰速率達2.477 mmol·m-2·s-1,顯著高于其他2個處理;在盛果期蒸騰速率繼續上升,3個處理分別上升至1.325、1.814、3.120 mmol·m-2·s-1;在結果末期上升速度加快,分別達1.930、3.562、8.515 mmol·m-2·s-1,且3個處理間差異達極顯著水平。

由圖7可以看出,隨著黃瓜的生長,氣孔導度出現先上升隨后逐漸減緩趨勢,且秸稈覆蓋處理一直保持最高水平,并且與地膜覆蓋、不覆蓋處理差距不斷擴大,不覆蓋處理后氣孔導度一直處于最低水平。在結果初期,秸稈覆蓋處理后,黃瓜葉片氣孔導度為0.096 mol·m-2·s-1,極顯著高于其他2個處理;在結果末期黃瓜葉片氣孔導度分別達0.056、0.144、0.518 mol·m-2·s-1,且3個處理間差異極顯著。

由圖8可以看出,黃瓜葉片胞間CO2濃度的變化趨勢與前述3個光合參數趨勢相反,不覆蓋處理最高,而秸稈覆蓋處理最低,地膜覆蓋處理所表現的胞間CO2濃度處于中間水平。在結果初期分別為96.230、62.822、53.549 μmol·m-2·s-1,在盛果期分別為119.680、86.240、67.734 μmol·m-2·s-1,在結果末期分別達190.531、119.875、81.801 μmol·m-2·s-1,且3個處理間差異極顯著。

2.3 覆蓋方式對黃瓜產量與品質的影響

由表1可以看出,各處理間黃瓜單株產量、纖維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維生素C含量、可溶性蛋白質含量均達極顯著差異水平。其中,不覆蓋處理單株產量最低,秸稈覆蓋最高,達14.0 kg。地膜覆蓋、秸稈覆蓋處理黃瓜干物質含量、水分含量均相同,且2個處理干物質含量均顯著高于不覆蓋處理,含水量均顯著低于不覆蓋處理。不覆蓋處理纖維素含量最高,可溶性糖含量、維生素C含量、可溶性蛋白質含量最低,品質最差。秸稈覆蓋則表現相反,果實纖維素含量最低,可溶性糖含量、維生素C含量、可溶性蛋白質含量均最高,分別為0.017 g·g-1、0.010%、16.060 mg·kg-1、3.825 mg·g-1。

這表明采用秸稈覆蓋、地膜覆蓋后,均較不覆蓋處理能改善黃瓜的品質,在秸稈覆蓋、地膜覆蓋中尤以秸稈覆蓋的效果最好,因此這種方式對改善黃瓜的品質有利,值得推廣。

2.4 秸稈覆蓋下各指標的相關分析

產量是黃瓜栽培過程中最重要的指標,在本項研究中測定的指標較多,為進一步明確各指標間的關系,分別將單株產量與秸稈覆蓋下的農藝性狀指標、光合參數、品質指標進行相關分析。由表2~4可以看出,單株產量與莖粗呈顯著正相關關系,與其他農藝性狀指標的相關性未達顯著水平;單株產量與干物質質量、可溶性糖含量、維生素C含量、可溶性蛋白質含量、凈光合速率、蒸騰速率、氣孔導度呈正相關關系,與水分含量、胞間CO2濃度、纖維素含量呈負相關關系,但均未達顯著水平。這表明黃瓜的產量與莖粗關系密切。

3 討論與結論

有關地面覆蓋與作物株高、莖粗、株幅、葉面積等指標關系的研究已有報道,多認為地面覆蓋后使生長指標、產量同時上升。趙麗麗等[15]以番茄為研究對象,指出與不覆蓋相比較,地面覆蓋促進番茄株高、莖粗的增長,其中秸稈覆蓋的效果顯著。許寧等[16]研究地面覆蓋物對水青樹幼苗生長發育的影響,表明地面覆蓋灌草叢后,水青樹幼苗葉面積增加。

筆者研究認為,秸稈覆蓋、地膜覆蓋促進了黃瓜株高、莖粗、株幅、葉面積的增加,對其生長發育有利,秸稈覆蓋處理后的株高、莖粗、株幅、葉面積均高于地膜覆蓋處理,這與上述學者的結論一致。其可能的原因是秸稈覆蓋能減少土壤水分蒸發、減少水分無效消耗,穩定土層溫度,不會導致黃瓜植株在溫度快速上升或下降時引起器官衰竭,為黃瓜生長提供較好的生長環境。同時土壤養分充足,促進了黃瓜生長,使產量提高。地膜覆蓋或不覆蓋條件下升溫或降溫的速度過快,且養分流失較多,不利于黃瓜的生長。地膜覆蓋雖然使田間持水量升高,但水分含量過高不利于蔬菜的生長,容易引起病蟲害的發生,對黃瓜生長不利。

凈光合速率指光合作用產生的糖類減去呼吸作用消耗的糖類(即凈光合作用產生的糖類)的速率,可以直接用來表征光合作用強弱[17]。蒸騰速率是指植物在一定時間內單位葉面積蒸騰的水量,通過水分間接用來表征光合作用強弱[17]。氣孔是植物葉片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主要通道,它在控制水分損失和獲得碳素即生物量產生之間的平衡中起著關鍵的作用。氣孔導度表示的是氣孔張開的程度,它是影響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17]。胞間CO2濃度指生物體細胞間的二氧化碳的濃度,CO2使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其濃度與光合作用呈正相關關系[17]。有關地面覆蓋對黃瓜光合參數影響的研究報道較少,李宏建等[18]研究地面覆蓋對蘋果樹體生長和果實品質的影響,指出采用農用地毯、碎木屑、園藝地布等地面覆蓋后與不覆蓋相比較,有效提高凈光合速率,這與本項研究的結論類似。筆者認為,采用地面覆蓋后,能起到保溫保濕的作用,對黃瓜的生長尤其是對黃瓜根系的生長有利,如在地面不覆蓋的情況下,水分散發過快,不利于黃瓜的光合作用,光合參數值較低。秸稈覆蓋與地膜覆蓋相比較,秸稈具有良好的滲水性和透氣性,在黃瓜結果盛期,天氣炎熱,受太陽輻射的影響,地溫和氣溫升高速度較快,秸稈覆蓋升溫降溫的速度慢,而地膜覆蓋溫度的持續升高反而會抑制根系活力,抑制光合作用,從而影響植株地上部生長。

單株產量、纖維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維生素C含量、可溶性蛋白質含量是描述產量與品質的重要性狀,有關地面覆蓋物對黃瓜產量、果實品質影響的報道較少。周翠等[19]、吳衛華等[20]、杜榮州[21]、王福琪等[22]的研究表明,覆蓋稻草、玉米秸稈使馬鈴薯可增產20.2%以上。張曉霞等[23]報道,秸稈覆蓋改善了葡萄的品質。上述的研究結論與筆者研究類似。秸稈覆蓋提高黃瓜產量的原因是土壤溫度較高、養分充足、光合作用旺盛,促進了產量的提升。呂家龍等 [24]認為蔬菜果實中如纖維素含量較低,可溶性糖含量、維生素C含量、可溶性蛋白質含量較高,則品質較好。筆者研究表明,采用秸稈覆蓋后黃瓜的纖維素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含量、維生素C含量、可溶性蛋白質含量升高,品質得到改善,表現較好。其原因是地面覆蓋后能保溫、保水、保肥,較不覆蓋能促進黃瓜品質的提升,而秸稈覆蓋與地膜覆蓋相比較,除了可改善土壤的水、氣、熱條件之外,還增強了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有機質含量、氮磷鉀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質,進一步改善了果實的產量與品質。

綜上所述,秸稈覆蓋有效利用了農田的廢棄物——玉米秸稈,使其得到無害化的處理,節約了地膜,降低了白色污染,改善了土壤環境,提高了蔬菜產量與品質,是值得推廣的一項技術。

參考文獻

[1] 翟勝,梁銀麗,王巨媛,等.地表覆蓋對日光溫室黃瓜生長發育及生理特性的影響[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7,15(2):73-77.

[2] 卜玉山,苗果園,周乃健,等.地膜和秸稈覆蓋土壤肥力效應分析與比較[J].中國農業科學,2006,39(5):1069-1075.

[3] 鄭洪兵,鄭金玉,羅洋,等.玉米秸稈粉碎不同量級還田對土壤養分的影響[J].吉林農業科學,2014,39(5):38-42.

[4] ZHANG G S,CHAN K Y,LI G D,et al.Effect of straw and plastic film management under contrasting tillage practices o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an erodible loess soil[J].Soil and Tillage Research,2007,98(2):113-119.

[5] 鄭金玉,劉武仁,羅洋,等.秸稈還田對玉米生長發育及產量的影響[J].吉林農業科學,2014,39(2):42-46.

[6] 沙洪林,佟時,張維友,等.我國農作物秸稈產生及綜合利用現狀分析[J].吉林農業科學,2010,35(4):51-55.

[7] 梁衛,袁靜超,張洪喜,等.東北地區玉米秸稈還田培肥機理及相關技術研究進展[J].東北農業科學,2016,41(2):44-49.

[8] 崔鳳俊,王國柱,尹振君,等.秸稈覆蓋對棉田土壤的影響[J].中國棉花,1998,25(5):7-9.

[9] 劉世平,張洪程,戴其根,等.免耕套種與秸稈還田對農田生態環境效應及小麥生長的影響[J].應用生態學報,2005,16(2):393-396.

[10] LIU S P,ZH H C,DAI Q G,et al.Effects of no-tillage plus inter-planting and remaining straw on the field on cropland eco-environment and wheat growth[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2005,16(2):393-396.

[11] 鞏杰,黃高寶,陳利頂,等.旱作麥田秸稈覆蓋的生態綜合效應研究[J].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03,21(3):69-73.

[12] 吳興,梁銀麗,郝旺林,等.覆蓋方式對溫室辣椒結果期生長和水分利用的影響[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11,19(1):54-58.

[13] 周裕榮,曾維萍.黃花菜根系活力及營養物質的周年變化研究[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1995(3):224-225.

[14] 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實驗原理和技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5] 趙麗麗,劉愛群.地面覆蓋處理對日光溫室土壤養分、秋冬茬番茄生長和產量的影響[J].北方園藝,2016(10):41-44.

[16] 許寧,憨宏艷,甘小洪.光照及地面覆蓋物對水青樹種子萌發和幼苗初期生長的影響[J].植物資源與環境學報,2015,24(3):85-93.

[17] 閆世江,司龍亭,張建軍,等.黃瓜苗期低溫弱光下耐寒性及光合參數遺傳分析[J].煙臺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工程版),2012,25(1):28-32.

[18] 李宏建,王宏,于年文,等.地面覆蓋對蘋果樹體生長和果實品質的影響[J].果樹學報,2019,36(3):296-307.

[19] 周翠,張月仙.覆蓋方式對馬鈴薯生長及產量的影響[J].浙江農業科學,2011(2):264-266.

[20] 吳衛華,林昌庭,何偉民,等.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蓋種植馬鈴薯栽培技術[J].中國馬鈴薯,2001,15(5):318-319.

[21] 杜榮州.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蓋馬鈴薯栽培冬種試驗[J].中國馬鈴薯,2004,18(1):45-46.

[22] 王福琪,肖光杰,王德明.稻田馬鈴薯不同覆蓋物免耕栽培初報[J].耕作與栽培,2004(1):48-49.

[23] 張曉霞,張芮,成自勇,等.不同覆蓋方式和灌水量對設施延后栽培葡萄生長特性和產量品質的影響[J].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16,34(3):102-107.

[24] 呂家龍,李敏,錢偉,等.蔬菜品質、標準和感官鑒定[J].長江蔬菜,1992(6):3-5.

猜你喜歡
生長發育品質黃瓜
黃瓜
淺談民生新聞欄目特色的挖掘
工商聯副主席潘剛:讓中國企業成為“品質”代名詞
黃瓜黃瓜你是不是菜
涼拌黃瓜
我學會了做涼拌黃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