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壓腎損傷患者腎血流指標及炎癥趨化因子與胰島素抵抗的關系探究

2021-12-29 07:16唐克菲陳小珠劉淑軍杜艷華
河北醫科大學學報 2021年12期
關鍵詞:血流動脈炎癥

楊 震,唐克菲,陳小珠*,劉淑軍,杜艷華

(1.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人民醫院超聲科,廣東 深圳 518108;2.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廣東 深圳 518108)

高血壓是在我國發病率極高的一類疾病,其對心腦腎等多類靶器官的危害較大,嚴重危害到患者的健康狀態乃至生命安全。臨床中與高血壓相關的研究中,關于高血壓腎損傷的研究并不少見,而與之相關的研究涉及面較廣,其中不乏腎臟血流變化及炎性損傷相關的研究[1-2],而炎癥趨化因子作為有效趨化及介導炎癥的重要指標,其在高血壓患者中的表達變化研究可見[3-4],但是在腎損傷患者中的檢測研究極為匱乏。再者,胰島素抵抗在高血壓患者中的檢測日益受到重視,但是其與患者上述腎血流指標及炎癥趨化因子的關系研究未見。因此,本研究就高血壓腎損傷患者腎血流指標及炎癥趨化因子與胰島素抵抗的關系進行探究,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期間的高血壓腎損傷患者80例為觀察組,同時期的高血壓無腎損傷患者80例為對照組。對照組男性43例,女性37例,年齡39~67歲,平均(50.9±6.6)歲,病程2.0~18.5年,平均(6.9±1.7)年;高血壓分級:1~2級者57例,3級者23例;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nsulin resistance Homa-index,HOMA-IR)均在2.0以下。觀察組男性41例,女性39例,年齡38~68歲,平均(51.3±6.3)歲,病程為1.8~19.2年,平均病程為(7.1±1.6)年;高血壓分級:1~2級者58例,3級者22例;HOMA-IR:<2.0者38例,2.0~2.7者25例,>2.7者17例。2組的性別、年齡、病程、高血壓分級和HOMA-IR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學委員會批準。

1.2納入標準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20~75歲者;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對研究知情同意者。排除標準:合并原發性腎臟疾病者;合并其他泌尿系統疾病者;合并心腦肺肝等疾病者;妊娠期及哺乳期者;合并糖尿病者。

1.3方法 采集2組患者的晨起空腹外周靜脈血,采集量為4.0 mL,于采集的30 min內送檢,采用醫用離心機進行離心,將離心后的血清部分進行炎癥趨化因子的檢測,包括血清趨化因子配體2(chemokine ligand-2,CCL-2)、CXC類趨化因子配體10(chemokine CXCL-10,CXCL-10)及白細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采用三項指標對應的酶聯免疫法試劑盒進行定量檢測;另于同日對兩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進行腎血流指標的檢查,檢查指標包括腎段動脈及腎葉間動脈收縮期峰值流速(peak velocity of the systolic wave,Vs)舒張期末流速(end diastolic peak flow velocity,Vd)、阻力指數(resistance index,RI)及搏動指數(pulsatility index,PI),均由經驗豐富者進行操作檢測。然后統計及比較2組的上述腎血流指標及炎癥趨化因子水平,并比較觀察組中不同HOMA-IR者的腎血流指標及炎癥趨化因子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關分析,腎血流指標及炎癥趨化因子與胰島素抵抗的關系。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3.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SNK-q檢驗,研究項目間的關系進行Spearman秩相關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2組及觀察組中不同HOMA-IR者的腎段動脈血流指標比較 觀察組的腎段動脈Vs及Vd顯著低于對照組,RI及PI及顯著高于對照組,觀察組中HOMA-IR較高者的腎段動脈Vs及Vd顯著低于HOMA-IR較低者,RI及PI顯著高于HOMA-IR較低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

表1 2組的腎段動脈血流指標比較

2.22組及觀察組中不同HOMA-IR者的腎葉間動脈血流指標比較 觀察組的腎葉間動脈Vs及Vd顯著低于對照組,RI及PI及顯著高于對照組,觀察組中HOMA-IR較高者的腎葉間動脈Vs及Vd顯著低于HOMA-IR較低者,RI及PI顯著高于HOMA-IR較低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4。

表2 觀察組中不同HOMA-IR者的腎段動脈血流指標比較

表3 2組的腎葉間動脈血流指標比較

表4 觀察組中不同HOMA-IR者的腎葉間動脈血流指標比較

2.32組及觀察組中不同HOMA-IR者的炎癥趨化因子比較 觀察組的血清炎癥趨化因子(CCL-2、CXCL-10及IL-8)顯著高于對照組,觀察組中HOMA-IR較高者的上述血清炎癥趨化因子顯著高于HOMA-IR較低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6。

表5 2組的炎癥趨化因子比較

2.4腎血流指標及炎癥趨化因子與胰島素抵抗的關系分析 Spearman秩相關分析顯示,腎段動脈及腎葉間動脈Vs及Vd與胰島素抵抗呈負相關,腎段動脈及腎葉間動脈RI、PI及炎癥趨化因子與胰島素抵抗呈正相關(P<0.05),見表7。

表6 觀察組中不同HOMA-IR者的炎癥趨化因子比較

表7 腎血流指標及炎癥趨化因子與胰島素抵抗的關系分析

3 討 論

3.1高血壓腎損傷危害 高血壓在我國的發病率較高,且仍呈現快速大幅度升高的趨勢,而與之相關的各方面損傷與危害是臨床研究的重點,且受重視程度日益提升。高血壓可對機體多系統器官造成損害,而心腦腎眼等作為高血壓的靶器官,其相關的臨床研究多見[5-6]。高血壓腎損傷作為高血壓常見并發癥,其可導致患者的腎功能及結構受損,且較多損傷不可逆轉,因此對高血壓腎損傷的診治重視程度極高。

3.2高血壓腎損傷的相關研究方面及研究不足 臨床中與高血壓腎損傷相關的研究涉及面較廣,包括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的相關指標變化規律等[7-8]。腎血流作為有效反應腎臟血供狀態的指標,其在各類腎臟疾病及損傷中的變化研究可見,其中不乏高血壓所致腎損傷中的研究,但是其研究差異仍較為顯著。再者,炎癥趨化因子中的CCL-2、CXCL-10及IL-8可有效反應炎性損傷的情況,在炎性細胞的定向趨化作用較強[9-11],其在高血壓腎損傷患者中的變化研究雖可見,但是研究差異也普遍存在。再者,有研究顯示,半數以上的高血壓患者可能存在胰島素抵抗[12-15],而此種情況的存在導致機體代謝的紊亂,其中脂代謝及其他方面的變化失衡情況突出[16-17],但是其與高血壓患者腎血流指標及炎癥趨化因子的關系研究未見。

3.3 高血壓腎損傷患者腎血流指標及炎癥趨化因子與胰島素抵抗的關系分析 本研究就高血壓腎損傷患者腎血流指標及炎癥趨化因子與胰島素抵抗的關系進行探究,結果顯示,高血壓腎損傷患者的腎段動脈及腎葉間動脈Vs及Vd顯著低于無腎損傷的高血壓患者,腎段動脈及腎葉間動脈RI、PI及炎癥趨化因子顯著高于無腎損傷的高血壓患者,不同HOMA-IR高血壓患者的腎血流指標及炎癥趨化因子差異顯著,Spearman秩相關分析顯示,腎段動脈及腎葉間動脈Vs及Vd與胰島素抵抗呈負相關,腎段動脈及腎葉間動脈RI、PI及炎癥趨化因子與胰島素抵抗呈正相關(P<0.05),因此較為細致地肯定了腎血流指標及炎癥趨化因子與胰島素抵抗的關系。分析原因,胰島素抵抗的存在不僅影響到患者的交感神經狀態,且可導致代償性的代謝異常出現,而這均較大程度地影響到血管內皮功能狀態[18-19],進而導致相關的腎臟血流指標變化,同時胰島素抵抗作為公認的血管功能影響指標,其在血管緊張度的調節方面作用顯著,因此也極大地影響到腎臟的各級血管及血流狀態,而胰島素抵抗越高者其變化失衡情況越為突出,同時局部損傷導致的炎癥趨化作用表現也更為突出,局部血管內皮損傷情況更為嚴重[20-21],且高血壓腎損傷患者的微炎性反應狀態是誘導胰島素抵抗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進一步提升了上述指標間的關系。綜上所述,我們認為高血壓腎損傷患者的腎血流指標及炎癥趨化因子顯著異常,且與胰島素抵抗有密切的關系,因此應重視對上述指標的檢測與調控。

猜你喜歡
血流動脈炎癥
足部血管解剖及其變異
體外反搏對于狹窄動脈內血流動力學環境影響的高精度計算機仿真研究
成年男性臍動脈的應用解剖
微血流成像能準確鑒別和診斷膽囊息肉樣病變
超微血流成像與CDFI評估慢性腎臟病患者血流灌注的對比研究
頸總動脈高位分叉、舌動脈與面動脈共干1例
上頜動脈終末支參與眼球血供1例
基于系統論SPO模型的導管相關血流感染干預實踐
對炎癥的幾種常見誤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