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微血流成像與CDFI評估慢性腎臟病患者血流灌注的對比研究

2022-05-30 03:41胡曉莉明志強屈茜萍
臨床超聲醫學雜志 2022年5期
關鍵詞:腎動脈血流分級

胡曉莉 明志強 屈茜萍 顧 鵬

慢性腎臟?。╟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腎臟結構或功能異常持續時間超過3個月,主要包括原發性或繼發性腎臟疾病所致的慢性腎功能損害。文獻[1]報道CKD 目前已成為世界各國所面臨的主要公共衛生問題,其發病率逐年升高,據統計,我國CKD 患病率為10.8%,患者人數超過1億。CKD 的發生、發展及預后與腎血流灌注密切相關[2],腎臟的血流灌注直接影響著腎功能[3],準確評價腎血流灌注情況,可為臨床評估CKD 患者腎功能損害情況提供重要依據。超微血流成像(super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是檢測微血管非常靈敏的血流成像技術,其基于彩色多普勒原理,運用新的自適應智能算法,通過獨特的濾波技術識別并移除組織雜亂運動信號,提取并顯示低速血流及細小血管,具有高幀頻、運動偽像少、高靈敏度、高分辨率等特點[4]。本研究通過比較CDFI 與SMI評估CKD 患者腎血流灌注情況,探討SMI在評價CKD 患者腎血流灌注中的應用價值。

資料與方法

一、臨床資料

選取2019 年1 月至2020 年3 月我院經臨床確診的CKD 患者 62 例,其中男 34 例,女 28 例,年齡 17~84 歲,平均(52.35±15.19)歲;根據美國腎臟基金會制定的K/DOQI指南[5]將其分為CKD 1期9例[腎小球濾過率估算值(eGFR)≥90 ml·min-1·1.73 m-2],CKD 2期11 例(eGFR≥60~90 ml·min-1·1.73 m-2),CKD 3期14例(eGFR≥30~60 ml·min-1·1.73 m-2),CKD 4 期 13 例(eGFR 15~30 ml·min-1·1.73 m-2),CKD 5期15 例(eGFR<15 ml·min-1·1.73 m-2或透析)。排除患有腎臟良惡性腫瘤病史、多囊腎、急性腎損傷,以及配合性差、氣體干擾明顯的患者。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二、儀器與方法

1.超聲檢查:使用佳能Aplio i800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凸陣探頭,頻率 1~8 MHz;配有 CDFI 和 SMI 技術軟件。CDFI 檢查時儀器血流參數設置:速度標尺12~20 cm/s,彩色增益范圍35~45 dB;SMI檢查時儀器血流參數設置:速度標尺1.2~2.0 cm/s,彩色增益范圍30~40 dB。受檢者取仰臥位或側臥位,在二維模式下選擇一側腎臟最清晰的圖像后,啟動CDFI 模式,觀察腎動脈、腎段動脈、葉間動脈、弓形動脈及小葉間動脈的血流分布及充盈情況,采集滿意圖像后行血流分級;啟動SMI 模式,觀察腎臟的血流灌注情況并分級;均同時進行雙側腎臟的檢測。所有圖像分析均由兩名經驗豐富的超聲醫師對CDFI、SMI圖像進行分析,意見不一致時,由第3 名具有10 年以上工作經驗的超聲醫師參與協商。

2.CDFI、SMI血流灌注分級標準[6]:0 級,整個腎臟檢測不到血流信號;1 級,腎動脈可稀疏顯示血流信號;2 級,腎動脈清晰顯示,腎段動脈稀疏、星點狀顯示,整個實質無血流信號;3 級,腎動脈、腎段動脈血流連續,葉間動脈稀疏、星點狀顯示,弓形動脈及小葉間動脈血流不顯示;4級,腎動脈、腎段動脈、葉間動脈清晰顯示,弓形動脈短線狀、星點狀顯示,小葉間動脈不顯示或稀疏顯示;5 級,整個腎臟血流連續顯示至小葉間動脈水平,血流信號充盈飽滿,呈樹枝狀。

三、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25.0 統計軟件,計數資料以頻數或構成比表示,行χ2檢驗。相關性分析采用Spearman 分析法。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 果

一、CKD各分期患者腎臟血流灌注分級情況

124 個腎臟中,SMI 顯示 4~5 級 69 個(55.6%),0~2 級 23 個(18.5%);CDFI 顯示為 4~5 級為 47 個(37.9%),0~2 級為 40 個(32.3%);其中,CKD 1、2期SMI顯示5級的構成比最高(66.7%、54.5%),CKD 3期SMI顯示4級的構成比最高(67.9%),且均高于CDFI(均P<0.05);CKD 4 期SMI與CDFI 均顯示3 級的構成比最高(61.5%、46.2%),且SMI顯示3級的構成比高于CDFI(P<0.05);CKD 5 期 SMI 與 CDFI 均顯示 0~2 級的構成比最高(76.7%、96.7%),但 SMI 顯示 0~2 級的構成比低于 CDFI,同時 SMI 顯示3 級的構成比明顯高于CDFI(23.3%vs.3.3%),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和圖1~5。

表1 CDFI與SMI檢測CKD各分期患者腎血流灌注分級情況 個

圖1 CKD 1期患者(女,52歲)CDFI及SMI腎血流灌注圖

圖2 CKD 2期患者(男,45歲)CDFI及SMI腎血流灌注圖

圖3 CKD 3期患者(男,73歲)CDFI及SMI腎血流灌注圖

圖4 CKD 4期患者(女,64歲)CDFI及SMI腎血流灌注圖

圖5 CKD 5期患者(男,65歲)CDFI及SMI腎血流灌注圖

二、SMI 及CDFI 腎臟血流灌注分級與CKD 臨床分期的相關性分析

CKD 1、2、3 期CDFI 腎血流灌注分級與臨床分期呈中等負相關(r=-0.419,P<0.01),SMI 腎血流灌注分級與臨床分期呈強負相關(r=-0.657,P<0.01)。

討 論

CKD 是臨床常見的腎功能不斷損傷的進展性疾病,其病理變化主要是腎小球硬化、腎間質纖維化及腎小管萎縮,導致腎內動脈血管從小到大逐級受損,進而引起相應血管管腔狹窄甚至閉塞,腎血流灌注逐漸降低,腎功能減退,最終導致腎功能衰竭。常規CDFI 操作便捷、重復性好,能夠無創、動態地評價腎血流灌注,且隨訪性強,作為評價腎臟血流灌注的協助手段已被廣泛運用,但CDFI 僅能檢出內徑>0.2 mm 的血管,無法捕捉流速低于1 cm/s 的血流信號[7],同時因其定向分辨率較低,常出現彩色信號外溢現象,在評價細微血管方面應用受限。SMI具有高靈敏度、高分辨率的特點,無需造影劑便可檢測到內徑>0.1 mm 的血管及流速低至0.8 cm/s 的血流信號,可更加敏感地捕捉到常規超聲無法顯示的細微血管和低速血流[8]。本研究應用 SMI 檢測CKD患者各分期腎臟血流灌注分級情況,并與CDFI 比較,旨在探討SMI 在評估CKD腎血流灌注中的應用價值。

本研究通過比較CDFI 與SMI 對同一分期腎血流灌注分級構成比,結果顯示在124 個腎臟中,SMI血流灌注分級為4~5 級的構成比明顯高于CDFI,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其中CKD 1、2 期SMI 顯示5 級的構成比最高(66.7%、54.5%),CKD 3 期 SMI 顯示 4 級的構成比最高(67.9%),且均高于 CDFI(均P<0.05);CKD 4 期 SMI 與 CDFI 均顯示3 級的構成比最高(61.5%、46.2%),且SMI顯示3 級的構成比高于CDFI(P<0.05);CKD 5期SMI與CDFI顯示0~2級的構成比均最高(76.7%、96.7%),但 SMI 顯示0~2 級的構成比低于CDFI,同時SMI顯示3級的構成比明顯高于CDFI,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表明SMI 對CKD 各分期腎臟血流灌注的顯示能力優于CDFI,特別是SMI 在顯示5 級小葉間動脈及4 級弓形動脈方面更具優勢。因此,SMI 對于腎臟血流灌注的評價更準確,能夠為臨床提供更豐富及更細微的血流信息,同時對于反映腎臟的真實受損程度及指導臨床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考慮到CKD 4、5 期患者腎臟受損嚴重,皮質區小葉間動脈及弓形動脈管徑狹窄甚至閉塞,血流灌注明顯降低,多僅能顯示大血管水平。本研究將CKD 1、2、3 期的腎血流灌注分級與臨床分期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發現隨著CKD 分期的增加,CDFI與SMI腎血流灌注分級均呈下降趨勢,CKD 1、2、3期CDFI及SMI 腎血流灌注分級與臨床分期均呈負相關,且SMI 腎血流灌注分級與CKD 臨床分期相關性更好(r=-0.657,P<0.01)。表明相對于CDFI,SMI 能夠通過檢測腎臟血流灌注改變,對CKD臨床分期提供更準確的參考信息。

本研究的局限性:①SMI技術尚處于探索階段,對于圖像的判斷尚無統一的標準;②樣本量少特別是早期病例偏少,結果可能存在一定偏移;③僅分析了SMI技術對CKD 不同分期腎血流灌注的應用,未對其不同病理類型的腎臟血流灌注進行分析;后期將擴大樣本量進一步完善。

綜上所述,SMI 技術在評價CKD 患者腎血流灌注中具有較高臨床應用價值,其顯示細微血管及低速血流信號的能力優于CDFI,可作為有效評估CKD 患者腎血流灌注的重要影像學方法。

猜你喜歡
腎動脈血流分級
體外反搏對于狹窄動脈內血流動力學環境影響的高精度計算機仿真研究
微血流成像能準確鑒別和診斷膽囊息肉樣病變
血壓“飆升”或因腎動脈狹窄
腎動脈支架置入術后支架斷裂醫療糾紛一例
血壓“飆升”竟是腎出了問題
基于系統論SPO模型的導管相關血流感染干預實踐
血壓居高不下 原來是腎動脈狹窄了
激光多普勒血流儀用于檢測牙髓血流的比較研究
2016年年末凈值規模低于5000萬元的分級基金
完形填空分級演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