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癌患者圍手術期護理研究

2021-12-30 00:03成勇麗
中國藥學藥品知識倉庫 2021年14期
關鍵詞: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圍手術期胃癌

成勇麗

摘要:目的:探討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在胃癌患者圍手術期中的運用價值。方法:隨機將我院收治的106例胃癌患者分為兩組,給予對照組常規護理,而觀察組則運用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對兩組護理效果比較分析。結果:觀察組的住院、肛門排氣、經口進食以及切口愈合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同時,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有統計意義(P<0.05)。結論:通過給予胃癌患者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可以預防術后并發癥,加快康復進程。

關鍵詞:胃癌;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圍手術期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4-01

臨床上在對胃癌進行治療時,通常以手術為主,但是因為胃的位置特殊,也是人體比較重要的一個器官,手術切除可損傷患者機體,延緩切口愈合速度,還會出現諸多并發癥,不利于術后恢復。本文探討了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在胃癌患者中的運用效果,如下報道。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按照隨機數字法將我院2019年9月-2020年8月期間收治的106例胃癌患者分為兩組,每組53例。觀察組年齡39-78歲,平均(60.1±10.4)歲,其中23例為女性、30例為男性;對照組年齡40-79歲,平均(60.2±10.5)歲,其中22例為女性、31例為男性。納入標準:(1)與胃癌臨床診斷標準相符,且行腹腔鏡手術治療;(2)臨床資料完善;(3)患者意識清醒,依從性較好。排除標準:(1)患有精神疾病或認知障礙;(2)合并腫瘤轉移病變;(3)既往行抗腫瘤或者放化療治療;(4)合并凝血功能障礙;(5)中途退出研究或者依從性較差者。兩組的年齡、性別等資料比較無差異(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包括術前準備、健康宣教、術中監測生命體征、術后觀察并發癥、飲食護理以及出院指導等。

1.2.2觀察組

觀察組則運用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具體如下:(1)術前護理。①健康宣教。運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告知患者胃癌與手術的相關知識,讓患者對疾病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避免過度焦慮或者恐慌,并且在交流的過程中,了解內心想法,及時解答疑問,多關心和鼓勵患者,使患者負面情緒消除,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②術前1d,嚴格按照醫囑要求,給予患者葡萄糖液1000ml口服,減輕胃腸道不適感;若患者合并腸梗阻,則應該保持禁水、禁食狀態;③術前訓練。告知患者戒酒戒煙,指導患者進行呼吸訓練,比如縮唇呼吸、腹式呼吸等,對患者肺部功能進行調節,每次10min,每天3次,并且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體能訓練,使患者體質增強;(2)術后護理。①基礎護理。對于術后疼痛的患者,給予自控鎮痛泵或者鎮痛藥物口服,協助患者合理擺放體位,一般為半臥位,將頭部偏向一側,避免嘔吐誤吸;密切觀察患者意識變化,監測患者血壓、體溫、呼吸以及心率等,對引流液的量、顏色以及性狀進行觀察,并且定時更換切口敷料,使其保持干燥、清潔;②飲食指導。術后6h內,告知患者保持禁食禁飲狀態,可以給予患者口香糖咀嚼,有助于胃腸蠕動;術后6h,給予患者溫開水口服,每2h飲用1次。術后給予患者腸內營養支持,即給予患者250ml等滲氯化鈉溶液;術后第2d,運用EN泵經鼻腸管給予患者500ml唯卡能均衡營養素(生產廠家:哈爾濱拜倫斯特臨床營養有限公司)+250ml等滲氯化鈉溶液24h持續輸注;術后第3d,給予患者1000ml唯卡能輸注。根據患者恢復情況,給予流質食物,逐漸向半流質飲食、普食過渡,并且堅持少食多餐的基本原則;③康復訓練。待患者意識清醒后,可開展康復訓練,早期以床上被動和主動訓練為主;術后2d,協助患者盡早下床活動,以患者恢復情況為基本依據,逐漸增加活動量,并且指導患者正確咳嗽、咳痰,保持呼吸道通暢,避免出現肺部感染。

1.3觀察指標

觀察以下指標:(1)術后并發癥,包括切口感染、泌尿系統感染、肺部感染以及消化道出血;(2)肛門排氣、切口愈合、經口進食以及住院時間。

1.4統計學分析

由SPSS20.0軟件分析數據,采用t和X2檢驗計數和計量資料對比,以P<0.05表示有差異。

2.結果

2.1兩組術后并發癥比較

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術后恢復指標對比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的住院、肛門排氣、經口進食以及切口愈合時間均較短(P<0.05),見表2。

3.討論

臨床上在對胃癌進行治療時,主要為外科手術,但是在既往的常規護理中,因為受到諸多因素影響如切口疼痛等,患者術后長時間臥床,不能及時開展功能鍛煉,使術后出現并發癥的風險增加,從而不利于患者機體康復[1]。而快速康復外科護理作為新型的一種醫護處理程序,通過有機融合多模式和多學科,將患者圍手術期的病理狀態和生理狀態作為基本依據,對精準護理計劃方案進行制定,能夠降低患者的并發癥發生風險,使住院時間縮短,并且促進患者康復[2]。通常情況下,在術后6-12h,小腸功能開始恢復,在這一時期給予患者營養支持,能夠使手術創傷導致的高代謝降低,對腸黏膜屏障功能進行維護,使腸源性感染的發生率降低,改善患者預后。

綜上所述,臨床上在對胃癌患者進行手術治療時,運用快速康復外科護理,不僅能夠降低并發癥發生率,還可以使住院時間縮短,有助于患者術后恢復,具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魏美金.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胃癌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介入放射學雜志,2021,30(04):431.

[2]鄧恒,林燕育.分析圍手術期護理對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并發癥率和滿意度的影響[J].糖尿病新世界,2020,23(24):124-126.

猜你喜歡
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圍手術期胃癌
胃癌癌前病變有哪些,該如何早期發現和治療
早期胃癌手術治療方法有哪些
快速康復護理對肝包蟲病患者術后感染的影響
胃癌篩查首選胃鏡
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在闌尾炎圍術期50例中的應用
創傷骨科下肢骨折手術圍手術期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與護理
探討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在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圍手術期的臨床應用效果
胃腸手術患者的快速康復外科護理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