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經內科護士預見性護理能力的培訓方法及效果

2021-12-30 15:13袁秋榮
中國藥學藥品知識倉庫 2021年14期

袁秋榮

摘要:目的:了解關于針對神經內科護士提升預見性護理能力的培訓方法以及應用價值。方法:選取我院120例神經內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觀察,將其中2020年5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60例患者設置為對照組,并接受常規護理干預,于2020年11月對科內護士在常規培訓及考核的基礎上增加預見性能力培訓內容并進行考核,將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60例患者設置為觀察組,并對其實施預見性護理,對比觀察兩組患者風險事件發生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情況。結果:經過預見性護理能力培訓及考核護士護理干預的患者風險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接受常規護理干預的患者(P<0.05)。經過預見性護理能力培訓及考核護士護理干預的患者護理滿意度優于接受常規護理干預的患者(P<0.05)。結論:對神經內科護士針對科內疾病特點展開長期的預見性護理觀念培養能夠有效降低神經內科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同時能夠有效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神經內科護士;預見性護理能力;培訓方法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4-01

神經內科由于收治的患者多為頭面腦部神經血管相關疾病,且重癥患者十分常見,所以對于治療與護理的細節性與規劃性要求較高,并且針對神經內科疾病普遍存在的高風險性,無論是治療或護理工作中,預見性治療與護理觀念的應用則體現出其必要性[1],希望通過觀察我院神經內科收治的120例患者了解關于針對神經內科護士提升預見性護理能力的培訓方法以及應用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120例神經內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觀察,患者收治時期于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之間,將其中2020年5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60例患者設置為對照組,其中包含29例女性患者和31例男性患者,年齡區間23歲至72歲,平均年齡(48.94±13.59)歲;將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60例患者設置為觀察組,其中包含30例女性患者和30例男性患者,年齡區間25歲至73歲,平均年齡(49.89±13.71)歲;已通過分析確認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差異不明顯,所有患者家屬均已知情同意且簽字確認研究內容,調研議題由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監督審批。

納入標準:經診斷符合神經內科相關疾病臨床診斷標準,護理依從性較好的患者。

排除標準:惡性腫瘤或考慮癌變可能的患者,嚴重傳染性疾病患者,資料不完善的患者。

1.2方法

2020年5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60例對照組神經內科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干預,對科內護士實行常規周、月培訓及考核,于2020年11月對科內護士在常規培訓及考核的基礎上增加預見性能力培訓內容并進行考核,培訓及考核內容主要為預見性護理意識的培養,并對神經內科常見疾病種類進行細化分析,總結發現護理流程中潛在風險因素,如墜床、脫管、褥瘡、感染、下肢靜脈血栓、摔傷、吸入性肺炎、窒息、燙傷等[2],并找出應對措施,從病區環境、設施設備擺放、巡視頻率、護理操作、健康教育等多方面進行調整,盡可能全面地降低風險事件的發生,并對各疾病進程與醫生進行討論分析,總結出能夠從護理措施方面改善疾病進行性發展的趨勢;對與護士的專業理論及操作技能方面,增加針對各疾病患者康復訓練的內容培訓,防止肢體功能廢用的發生;在首次培訓及考核完成后,對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60例神經內科患者實施預見性護理,每天的查房需要增加對管床護士的風險事件預見能力臨時考核,并在每周及每月的考核中增加風險預見護理內容,每月針對科室內出現的護理風險事件進行開會討論總結經驗,動態調整護理流程。

1.3觀察指標

對比觀察兩組患者風險事件發生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情況,風險事件觀察項目納入感染、脫管、褥瘡、下肢靜脈血栓以及相關體表出血事件(摔傷、碰傷等)。

1.4統計學分析

所有數據使用SPSS 25.0數據分析軟件進行處理與分析,使用%體現數據,X2進行檢驗,p體現數據差異有效性,當P<0.05時表示該項目對比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經過預見性護理能力培訓及考核護士護理干預的患者(觀察組)風險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接受常規護理干預的患者(對照組)(P<0.05),見表1。

2.2經過預見性護理能力培訓及考核護士護理干預的患者(觀察組)護理滿意度優于接受常規護理干預的患者(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在研究過程中,以針對神經內科護士開展的預見性護理能力培訓作為分界點,培訓之前收治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作為對照組,培訓之后的收治的患者接受預見性護理作為觀察組,培訓及考核內容主要針對神經內科疾病特點展開風險事件總結歸納分析改善及應對方法,最終發現觀察組風險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同時觀察組護理滿意度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效(P<0.05),綜合案例回溯分析發現,單一的預見性護理培訓及考核并不是能力提升的關鍵因素,通過長時間的專業技能考核成績發現,長期的預見性護理觀念培養是提升預見性護理能力的關鍵因素。

綜上所述,對神經內科護士針對科內疾病特點展開長期的預見性護理觀念培養能夠有效降低神經內科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同時能夠有效提高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葉娟.神經內科護士預見性護理能力培訓及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12):183.

[2]陳興來.預見性護理在ICU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處方藥,2020,18(02):144-146.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