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動力,推動池州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2-01-04 07:45紀愛明池州市科學技術局
安徽科技 2021年12期
關鍵詞:池州市池州科技

文/紀愛明(池州市科學技術局)

一、“十三五”科技創新工作回顧

“十三五”期間,池州市科技工作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優化創新環境,加大科技投入,培育創新主體,推動創新載體平臺建設和產學研用合作,促進產業競爭力提升,科技綜合實力持續增強。全市建成池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省級池州高新區、國家火炬池州高端數控機床特色產業基地,以及高新區孵化器和開發區道洲孵化器2個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笆濉逼陂g,全市研發投入強度由0.82%上升到1.24%,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5%以上。

1.突出政策激勵引導,優化創新發展環境

池州市先后出臺了《池州市支持科技創新若干政策》《池州市支持“三重一創”建設若干政策(修訂)》《池州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直接融資工作的實施意見》《加快建設創新發展四個支撐體系實施意見》《池州市創業天使投資基金管理辦法(修訂)》《池州市科技創新券實施辦法(試行)》等科技創新政策。對科技重大項目、創新平臺、研發投入、產學研合作、成果轉化和知識產權創造及運用等創新活動給予獎勵補助,共兌現獎補資金1.2 億元,有力調動企業創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突出創新主體培育,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出臺《池州市高新技術企業三年倍增計劃實施方案》,建立完善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每年新入庫企業50家以上,建立市、縣(區)上下聯動的培育服務體系,按成熟期、成長期、初創期三類對培育企業進行分類指導,對培育企業進行“一企一策”定向輔導和跟蹤服務,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開展科技創新,促進培育企業快速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笆濉逼陂g,池州市高新技術企業由43 家增長到154 家,年均增長30%。

3.突出創新載體支撐,聚集各類創新資源

加強企業研發平臺建設。按照“有研發場地、有研發設備、有研發人員、有研發資金、有研發方向”的標準,培育建設200 多家市級創新平臺,創建80 多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

加強公共研發平臺建設。圍繞主導產業,推動行業龍頭企業聯合相關高校院所,先后成立了智能裝備研究院、非金屬礦研究院、小分子靶向藥物研究院等產業技術研究院和半導體封裝測試、高端數控機床、非金屬礦、裝配式建筑等9 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

加強創新創業平臺建設。推動園區孵化器等創新創業平臺建設,引導支持技術轉移轉化、知識產權等科技服務機構入駐孵化器,提升孵化器服務能力,建成國家級池州高新區孵化器、開發區道洲孵化器。

推動創新園區轉型升級。加強國家級高新區創建,對照國家級高新區標準,推動池州高新區創新發展,完成體制機制改革、戰略和產業規劃編制、創新平臺和規劃展示館建設等相關創建升級工作。建成池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促進農業技術創新、示范和推廣。

4.突出產學研合作,融入長三角創新共同體

加強與長三角科技創新全面合作,加快融入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一是項目合作,技術聯姻。推動企業與長三角區域相關高校、研究院所等合作,聯合開展技術攻關,如銅冠有色池州公司與上海大學合作開展稀土鋅合金材料研究,池州市秋浦特種水產公司與上海海洋大學合作開展鱖魚育苗和養殖技術研究等。二是平臺共建,資源共享。推動地方政府、行業龍頭企業與長三角區域高校院所合作共建研發機構,提升產業技術創新水平。如池州市開發區與上海交通大學合作建立“上海交大電子信息技術服務平臺”,貴池區政府與華東理工大學共建“安徽池州超細粉末研究中心”。三是創新飛地,優勢互補。支持科技型企業將“最強外腦”落地長三角地區科技創新資源集聚地,更好地承接科技創新人才、高新項目。目前池州市多家企業在滬蘇浙等地建立高水平科創中心,如安芯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杰羽制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設立研發機構,艾可藍節能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池州華宇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無錫設立研發機構。

5.突出人才引領作用,激發科技創新活力

深入實施市“拔尖人才”選拔工程和“322”產業創新團隊建設工程,持續推進省“特支計劃”“115”產業創新團隊等重點人才工程落實,培養選拔一批高層次科技人才。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增加科技人才項目、資金投入,圍繞主導產業,突出“高精尖缺”導向,堅持“以項目引人才、以人才帶項目”,引進培養了以汪良恩團隊等為代表的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團隊,產生了安芯電子等一大批有一定影響力的科技型企業。其中引進的安芯電子有限公司、睿成微電子有限公司、天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微半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池州科成新材料開發有限公司、安徽歐泰祺智慧水務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徽富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被列為安徽省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獲8200 萬元項目資金支持。

6.突出科技項目實施,推進科技成果轉化

加強科技項目凝練。圍繞主導產業、優勢產業,深入企業細致摸排,征集科技項目,分層次分階梯篩選一批創新能力強、產業前景好的科技項目,建立市級科技項目庫,加強凝練重大科技項目,積極爭取省級科技計劃立項支持?!笆濉逼陂g,池州市獲省科技重大專項立項33 項,省重點研發項目立項43 項,突破一批產業關鍵核心技術,部分企業科技創新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如邦鼐機電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高精密滾珠絲杠副精度達到P0 級,各項性能指標均超過臺灣品牌,與日本持平。銅冠銅箔有限公司研發的高頻高速印制電路板用電子銅箔,打破國外對高頻高速PCB 用電子銅箔材料的技術壟斷。均益金屬公司研制的完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智能全自動拉鏈成套設備,綜合指標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部分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7.突出科技扶貧工作,推進農村科技進步

出臺《池州市科技特派員管理辦法》和《科技特派員認定、管理、考核辦法》,全市建立15 家省級科技特派員工作站,累計選認科技特派員218 名(其中省級科技特派員37名),服務全市165 個村,其中89 個脫貧村實現科技特派員服務全覆蓋;組織實施40 多個惠民科技項目,獲財政資金支持1490 多萬元,建立科技示范基地1 萬多畝;開展各類技術培訓累計超過350 場次,推廣轉化農業科技成果、新技術150 項,服務農業新型經營主體200 多家,農戶3000多戶,服務帶動農民增收超過萬人,創造經濟價值超億元。

8.突出黨的領導,提升科技服務效能

加強黨對科技創新工作的領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推動黨建和業務工作的深度融合,協同發展。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激勵科技系統黨員把黨史蘊含的經驗和智慧轉化為攻堅克難、干事創業的務實舉措,提升科技創新工作的落實力和執行力;深化“三個以案”警示教育,持續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加強機關效能建設,提升科技服務水平。

二、“十四五” 科技創新思路、目標、重點舉措

1.工作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創新在池州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堅持科技創新面向經濟主戰場,以創建省級創新型城市為目標,以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為重點,以全面創新改革、科技開放合作為動力,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著力構建特色的區域創新載體,著力加強創新人才隊伍建設,著力營造創新創業良好生態,推動科技創新與實體經濟發展深度融合,為打造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示范區,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生態美的現代化“三優池州”提供科技支撐。

2.發展目標

科技創新能力大幅度提升,高新技術產業規模顯著擴大,區域創新能力明顯增強,科技創新成為驅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主導力量。到2025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以上,八大新興產業公共創新平臺全覆蓋,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達到60%,高新技術企業數突破300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2%以上,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4 件。

3.重點舉措

實施產業轉型發展工程、創新主體培育工程、創新平臺升級工程、創新人才集聚工程、開放合作創新工程和創新環境優化工程等科技創新六大工程,加快形成政府引導、企業主導、院校支持、平臺支撐的多層次技術創新體系,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

推動產業轉型發展,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把握產業變革發展新趨勢,圍繞池州市主導產業競爭力提升的緊迫需求,編制產業關鍵核心技術(產品)攻關清單,支持實施一批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研發項目,推動新興產業創新發展和傳統產業技術升級,促進產業向價值鏈中高端發展。

加強創新主體培育,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全面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引導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不斷增強企業創新動力、創新活力、創新實力,培育壯大一批科技型企業,形成創新型領軍企業“頂天立地”、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鋪天蓋地”的發展格局。

推動創新平臺升級發展,打造區域創新高地。加強企業創新平臺、公共創新平臺、創新創業平臺和園區創新載體建設,構建池州市科技創新平臺體系,充分發揮創新平臺載體培養創新人才、集聚創新資源的基地作用,推動產業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促進產業集聚創新發展。

加強創新人才招引與培育,打造人才創業聚集地。堅持“人才強市”戰略,統籌高層次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農村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完善人才服務體系,建立健全政策引才、平臺聚才、資助育才、創新用才、服務留才激勵機制,培育引進一批創新創業型人才。

堅持開放合作創新,構筑競爭發展新優勢。加強對外科技交流合作,加快中韓(池州)國際合作半導體產業園區建設,創建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加快融入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深化與上海長寧區創新合作,積極參與G60 科創走廊建設,推動長三角地區科技交流合作和科技資源共享共用。

優化創新生態環境,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落實和完善科技創新政策,加大科技創新稅收政策的落實力度,出臺科技創新、“三重一創”、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科技人才等政策,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深度融合。推動科技與金融緊密融合,發揮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作用,引導社會資本投入,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實施。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行為,推進核心專利產業化。

猜你喜歡
池州市池州科技
杜牧池州詩歌研究
池州武儺文化研究
池州印象
科技助我來看云
科技在線
科技在線
《池州抗日戰爭史稿》出版
科技在線
小小書畫廊
善用國學經典文化 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