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產兒呼吸衰竭的發病原因及預后影響因素分析

2022-01-08 06:54袁玉肖于鳳琴
罕少疾病雜志 2022年1期
關鍵詞:胎齡早產兒呼吸衰竭

袁玉肖 于鳳琴

鄭州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 (河南 鄭州 450012)

早產兒是指胎齡在37周以前出生的嬰兒,由于早產兒的器官功能及適應能力未完全發育成熟,容易導致呼吸衰竭的發生[1]。新生兒呼吸衰竭作為較為常見的危重癥之一,該疾病會導致患兒出現呼吸困難、發紺、煩躁不安等表現,嚴重影響了患兒及家屬的正常生活及生命健康[2-3]。目前,隨著臨床圍產醫學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機械通氣、肺表面活性物質替代治療等不同的治療方式使得早產兒的生存概率得到了顯著的提高,但是被救助的早產兒結局卻不容樂觀。相關研究顯示,早產兒呼吸衰竭的發病因素多認為與感染性以及非感染性因素有關,由于影響其病因較為繁多,仍有部分患兒的病因尚無法明確[4]。鑒于此,本研究將回顧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早產呼吸衰竭患兒31例臨床資料,分析影響早產兒呼吸衰竭的發病原因及預后的因素,旨在為臨床制定治療方案改善患兒預后提供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早產呼吸衰竭患兒31例臨床資料,并納入觀察組,其中男患兒19例,女患兒12例;胎齡31~37周,平均胎齡(34.52±1.08)周。另選擇同期收治的足月呼吸衰竭患兒61例納入對照組,男患兒39例,女患兒22例;胎齡37~41周,平均胎齡(38.46±1.03)周。兩組早產兒的父母文化程度及家庭環境相當。通過使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后顯示,兩組患兒的臨床基線資料差異較小,可以進行比較。

納入標準:所有患兒均符合《實用新生兒學》[5]中呼吸衰竭相關診斷標準?;純杭覍僮栽竻⑴c本研究,并在研究開展之前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嚴重宮內感染患兒;無法確定胎齡患兒;臨床資料不完整患兒;患兒家屬不愿意參與研究且拒絕后期隨訪。

1.2 方法所有患兒均接受器械通氣以及其他對照治療干預,對所有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內容主要為患兒性別、分娩方式、并發癥(宮內窘迫、胎膜早破、胎膜早剝、羊水異常等)、原發疾病(肺部感染、濕肺、呼吸暫停等)以及預后評價等相關資料。

1.3 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以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用χ2檢驗;經非條件多項Logistic回歸分析找出多因素,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單因素分析早產呼吸衰竭患兒和足月呼吸衰竭患兒的性別、分娩方式、并發癥及預后評價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早產呼吸衰竭患兒的體質量相較于足月呼吸衰竭患兒的體質量相比差異顯著;早產呼吸衰竭患兒肺部感染情況、濕肺、呼吸暫停等原發疾病方面對比足月呼吸衰竭患兒,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影響早產兒呼吸衰竭的發病原因的單因素分析[n(%)]

2.2 多因素分析經非條件多項Logistic回歸分析發現,體質量、肺部感染、濕肺、呼吸暫停均可能是影響早產兒呼吸衰竭發病的危險因素(OR>1,P<0.05),見表2。

表2 影響早產兒呼吸衰竭的發病原因及預后的多因素分析

3 討論

新生兒呼吸衰竭作為臨床常見的新生兒疾病,通常是由于新生兒呼吸中樞以及呼吸器官原發或繼發性病變而引起的通氣以及換氣功障礙,從而導致患兒組織供氧不足[6]。早產兒的機體發育與足月兒相比,尚未完全成熟,受氣道阻力的影響極易發生呼吸衰竭[7]。

本研究結果顯示,經非條件多項Logistic分析發現,體質量、肺部感染、濕肺、呼吸暫停均是影響早產兒呼吸衰竭發病的危險因素,分析其原因主要為以下四點:(1)體質量。早產兒的出生體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低體重兒在出生時的呼吸機能以及代謝機能相對較弱,極易引發感染。因此,加強對圍產期產婦的宣教以及保健工作,能夠降低早產以及新生兒呼吸衰竭的發生率[8]。(2)肺部感染。肺部感染多是機械通氣治療失敗后的不良并發癥之一,機械通氣的治療時間較長,能夠提高并發癥的發生率。因此,應降低臨床對機械通氣的使用率以及拔管后再次插管率,以減少有創機械通氣對患兒的肺部損傷以及肺部感染,降低呼吸衰竭的發生率。(3)濕肺。濕肺主要是由于肺內液體積聚而新生兒吸入過多的羊水、剖腹產以及缺氧酸中毒引起。該病具有較高的發生率,臨床多表現為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等。本研究發現,濕肺也是早產兒呼吸衰竭的高危因素之一,因此臨床應加強護理以及對癥治療的措施。(4)呼吸暫停。新生兒呼吸暫停多指早產兒呼吸暫停超過20s,其作為臨床較為嚴重的現象,能夠引起患兒的腦部受損,同時還會導致新生兒的器官功能發生衰竭[9-10]。本探究發現,呼吸暫停是早產兒呼吸衰竭的高危因素,臨床應在針對新生兒呼吸暫停治療的同時控制機械通氣治療的頻率,以達到最大程度降低早產兒呼吸衰竭發生的目的[11-12]。臨床醫生應針對早產兒呼吸衰竭的高危因素進行掌握,及時給予患兒有效的干預措施,對確診后的患兒積極治療,降低呼吸衰竭的發生率以及病死率[13]。但本研究因納入的樣本數量較少等因素限制,因此本研究數據的可信度還需在未來開展更多相關性研究加以證實。

綜上所述,早產兒呼吸衰竭的預后與足月呼吸衰竭相近,其發生多與體質量以及原發疾病等因素有關,臨床應針對上述風險因素盡早做出干預與治療,積極控制病情進展,以改善預后。

猜你喜歡
胎齡早產兒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內科治療臨床效果
無創正壓通氣對胸外科術后呼吸衰竭的臨床效果
嬰兒撫觸護理法對早產兒呼吸及睡眠的臨床觀察
俯臥位通氣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護理效果分析
強化母乳喂養對早產兒生長發育的影響分析
早期運動指導對早產兒發育行為的影響
綜合護理在新生兒呼吸衰竭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宮內生長異常新生兒胎齡、出生體重、身長及相關關系對新生兒ICD-10編碼影響
新生兒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癥與出生體重及胎齡關系的研究
圍生期窒息新生兒腦組織損傷后血清酶變化的胎齡差異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