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PCT、CRP、WBC水平在重癥細菌感染性疾病患者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2022-01-08 09:20葉婷
中國醫學工程 2021年12期
關鍵詞:病毒感染感染性陽性率

葉婷

(商丘市第四人民醫院 檢驗科,河南 商丘 476005)

細菌感染性疾病是由于細菌入侵機體引起感染的一種疾病,重癥細菌感染性疾病患者極易發展為膿毒癥、并發器官衰竭,不利于患者預后[1]。因此,提高臨床感染性疾病的檢出率對治療方案的制定十分重要。血液、痰液細菌培養是檢測細菌感染性疾病的金標準,但其耗時較長,難以實現早期快速檢測[2]。

降鈣素原(PCT)、C 反應蛋白(CRP)及白細胞計數(WBC)均對感染引起的炎癥反應具有較高的敏感性,但其在細菌感染性疾病患者中的表達情況目前尚未完全明確[3-4]。本研究通過對重癥細菌感染性疾病患者、重癥病毒感染性疾病患者及健康對照組血清PCT、CRP、WBC 水平進行檢測,分析其在重癥細菌感染性疾病患者中的表達水平及其臨床意義,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20 年1 月至2021 年1 月商丘市第四人民醫院收治的64 例重癥細菌感染性疾病患者作為細菌感染組,收集同期在該院治療的41例重癥病毒感染性疾病患者作為病毒感染組,另取同期該院體檢的50 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健康對照組。細菌感染組男性34 例,女性30 例;年齡21~47 歲,平均(33.72±3.28)歲。病毒感染組男性23 例,女性18 例;年齡20~48 歲,平均(32.61±3.19)歲。健康對照組男性27 例,女性23 例;年齡21~46 歲,平均(33.83±3.52)歲。納入標準:①細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診斷標準符合《醫院感染診斷標準》[5]中的相關標準;②無肺結核、病毒性肝炎等感染性疾??;③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器官功能障礙;②合并免疫系統缺陷疾??;③合并惡性腫瘤。3 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觀察指標

①3 組血清PCT、CRP、WBC 水平:抽取患者清晨靜脈血5 mL,采用血細胞分析儀檢測3 組全血WBC 水平;全血3 500 rpm 離心10 min、收集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3 組血清PCT、CRP 水平。②3 組血清PCT、CRP、WBC 陽性率:血清PCT、CRP、WBC 檢測方法同①,血清PCT 水平≥0.5 ng/mL 為陽性;血清CRP 水平≥8 mg/L為陽性;全血WBC 水平≥12×109/L 為陽性。③細菌感染組治療前后血清PCT、CRP、WBC 水平:檢測細菌感染組治療前后血清PCT、CRP、WBC水平,檢測方法同①。

1.3 統計學方法

數據分析采用SPSS 22.0 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比較用t檢驗,多組間比較用方差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3 組血清PCT、CRP、WBC 水平比較

細菌感染組血清PCT、CRP、WBC 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組和健康對照組,且病毒感染組血清PCT、CRP、WBC 水平高于健康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3 組血清PCT、CRP、WBC 水平比較(±s)

表1 3 組血清PCT、CRP、WBC 水平比較(±s)

注:1)與健康對照組比較,P<0.05;2)與病毒感染組比較,P<0.05。

2.2 3 組血清PCT、CRP、WBC 陽性率比較

細菌感染組血清PCT、CRP、WBC 陽性率高于病毒感染組和健康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3 組血清PCT、CRP、WBC 陽性率比較 [n(%)]

2.3 細菌感染組治療前后血清PCT、CRP、WBC 水平比較

細菌感染組治療后血清PCT、CRP、WBC 水平較治療前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健康對照組與細菌感染組治療后血清PCT、CRP、WBC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細菌感染組治療前后血清PCT、CRP、WBC 水平比較(±s)

表3 細菌感染組治療前后血清PCT、CRP、WBC 水平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

3 討論

細菌感染性疾病是指機體被細菌入侵引發的全身炎癥反應和免疫應激,炎性因子、免疫相關因子等細胞因子大量釋放的過程,其可導致患者血管通透性增加,體循環阻力降低。重癥細菌感染性疾病容易引起患者組織器官灌注不足、缺血缺氧,進而引起患者休克,其引發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綜合征是導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6-7]。因此,尋找一種快速、靈敏的檢測方法對細菌感染性疾病進行診斷,提高其早期檢出率對改善患者預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細菌感染組血清PCT、CRP、WBC 水平及陽性率高于病毒感染組、健康對照組,比較有差異;細菌感染組治療后血清PCT、CRP、WBC 水平較治療前降低,比較亦有差異,說明PCT、CRP、WBC 有望成為診斷細菌性感染的指標。PCT 是降鈣素的前體,細菌感染后釋放大量內毒素,感染發生后1 h 內血清即可檢測出PCT 的存在,且其含量隨著時間的推移迅速升高,約12 h 達到穩定狀態;若PCT 含量持續上升則說明患者病情加重[8]。有研究對血清PCT 濃度與感染性疾病的嚴重程度做出了總結,PCT 水平<0.05 ng/mL 為正常;PCT 水平約為0.05~0.50 ng/mL說明機體出現局部感染;0.5~2.0 ng/mL 則是嚴重程度接近膿毒癥的全身性炎癥反應[9]。PCT 對寄生蟲、細菌和真菌感染敏感性高,且其在血液中的濃度不受抗炎類藥物、中性粒細胞減少等因素影響;同時其水平高低與機體感染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關系[10]。CRP 是一種急性時相蛋白,由腫瘤壞死因子等細胞因子刺激肝細胞和上皮合成,其能激活補體及提升吞噬細胞的吞噬功能而在炎癥反應時發揮調節作用,手術引起機體應激及術后發生感染時,CRP 水平會急劇上升[11]。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含量<1 mg/L,機體發生感染后最早出現,短期內上升數約十倍,48 h 達到高峰。也有研究結果顯示,機體CRP 的升高為非特異性,其水平變化受多種因素的控制,組織損傷、抗生素的使用或感染以外的因素引起的炎癥反應均可導致CRP 水平的升高[12]。WBC 是機體重要的免疫細胞,當病菌侵入人體體內時,白細胞能通過變形而穿過毛細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將病菌包圍、吞噬。因此若體內的白細胞的數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機體發生了感染,炎癥反應升高。雖然本研究結果顯示細菌感染組全血WBC 水平和陽性率均高于病毒感染組和健康對照組,但目前尚無證據表明細菌感染性疾病會引起WBC 水平發生變化,相反多項研究結果顯示,運動、心理變化、抗生素的使用均會引起WBC 水平發生變化[13-14]。

綜上所述,重癥細菌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PCT、CRP、WBC 水平及陽性率均會升高,但其是否具有特異性還需進一步的驗證。

猜你喜歡
病毒感染感染性陽性率
預防諾如病毒感染
破傷風抗毒素復溫時間對破傷風抗毒素皮試陽性率的影響
視頻宣教結合回授法對肺結核患者病原學陽性率的影響
去甲腎上腺素聯合山莨菪堿治療感染性休克的療效觀察
機械振動輔助排痰在新生兒感染性肺炎中的應用效果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2型糖尿病的相關性
《思考心電圖之177》
破傷風抗毒素復溫時間對破傷風抗毒素皮試陽性率的影響
濟源示范區豬增生性腸炎血清學調查分析報告
一分鐘了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