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面橋梁拓寬薄型梁設計

2022-01-17 13:45尹成章
城市道橋與防洪 2021年12期
關鍵詞:右幅老橋薄型

尹成章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市200092]

0 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劇,城市交通量不斷增長與道路通行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道路拓寬建設已經成為已建道路緩解通行壓力的一種必然選擇[1]。橋梁作為道路的重要節點工程,橋梁拓寬便成為了道路拓寬的重中之重[2]。本文以上海市某市政道路地面橋為依托,在考慮市政道路各種邊界條件約束的情況下,采用薄型梁結構對地面橋梁進行拓寬,從而既滿足橋梁結構受力和舒適性的需求,也滿足道路總體功能上的需要。

1 概述

1.1 工程概況

上海市某快速化工程由主線高架及地面輔路組成。主線高架為城市快速路,地面輔路為城市主干路,荷載等級均為城-A級,其中地面輔路道路總體布置為:4.25 m(人行道)+11.00 m(車行道)+7.25 m(側分帶)+15.50 m(車行道)+6.25 m(側分帶)+11.00 m(車行道)+5.25 m(人行道)=60.50 m。道路沿線跨越某河道。該河道存在現狀地面橋梁1座,現狀橋梁分孔布置為10 m+10 m+10 m。橋梁分為左右2幅,單幅橋梁寬度為16.7 m,2幅橋梁之間距離為7 m,橋梁橫坡為2%,橋梁上部結構為空心鉸接板梁?,F狀橋梁跨中梁底標高為5.20 m。根據道路總體布置,須對該地面橋梁進行改造拓寬,新建拼橋分為左、中、右3幅橋梁,新老橋梁原則上墩位對齊。新老橋梁拓寬原設計橫斷面見圖1。

圖1 新老橋梁拓寬原設計橫斷面(單位:mm)

1.2 約束條件

(1)根據精確物探報告,現狀220 kV超高壓管線(下述“該管線”)穿越該道路,并與該道路斜交。該管線與右幅拼橋Pm1橋墩位置沖突,管線搬遷困難,右幅拼橋Pm1墩須拆除,橋梁分孔布置由3跨調整為2跨;右幅拼橋(跨徑調整)采用薄型梁結構。薄型梁立面圖、超高壓電力管線位置見圖2、圖3。

圖3 超高壓電力管線位置

(2)根據《上海市跨、穿、沿河構筑物河道管理技術規定(試行)》(滬水務(2007)365號),為滿足河道保潔、疏浚等維護管理作業船舶通行要求,該地跨河橋梁梁底高程應不小于4.80 m。

(3)主線高架橋墩為避讓該管線,墩位落在左幅現狀橋梁橋臺處,左幅現狀橋梁須拆除。避讓管線后的橋梁橫斷面圖見圖4。

圖4 避讓管線后的橋梁橫斷面圖(單位:mm)

(4)拼橋設計原則為新老橋伸縮縫對齊,與老橋采用相同的跨徑。

(5)拼寬橋梁處總體標高服從原有橋梁標高,橫坡服從原有橋梁橫坡;拼寬橋梁標高控制應采用使新老橋頂部對齊原則,其余如支座墊塊標高可根據實測調整[3-4]。

(6)若對老橋進行整體抬升,則橋梁須整體抬高35 cm,下部蓋梁須墊高加固,上部結構須拆除重建,同時會影響該橋梁兩側800 m范圍內的道路設計。此方案對工期影響大,費用增加多,方案可行性被否定。

在地面拼橋主梁頂、底高程受限,且右幅拼橋跨徑增加的情況下對地面橋梁進行拼寬,須采用特殊結構形式進行處理。由于左幅及中幅拼橋為常規結構(跨徑未調整),右幅拼橋(跨徑調整)采用薄型梁結構,本文僅對右幅薄型梁結構(見圖2)進行分析研究。

圖2 薄型梁立面圖(單位:mm)

2 方案設計

(1)對現狀老橋進行外觀病害檢查和承載能力驗算,橋梁評定等級為2類,橋梁有輕微缺損,對橋梁使用功能無影響。

(2)拆除左幅現狀老橋,根據道路總體布置,新建左幅橋梁(為獨立結構,不存在拼接);新建中幅及右幅拼橋,與右幅現狀老橋拼接。

(3)新建左幅、中幅橋梁跨徑與老橋保持一致,分孔布置為10 m+10 m+10 m;為避讓該管線,右幅拼橋取消Pm1橋墩,橋梁分孔布置調整為20 m+10 m。

(4)為控制梁底高程,右幅拼橋上部采用薄型梁結構,即鋼板梁結構,梁高為800 mm,橋面鋪裝為60 mmUHPC+5 m同步碎石封閉層+40 mm瀝青混凝土,橋面頂板設置剪力釘與UHPC連接;右幅拼橋車行道位置橫坡設置為2%,人行道位置橫坡為0%,人行道與車行道邊界設置變坡點,此時右幅拼橋最低點梁底高程為4.81 m。

(5)為增加右幅薄型梁剛度,主梁采用“密梁”結構形式,腹板共6片,腹板間距1.5 m。新老橋拼接處挑臂長度0.815 m,非拼接處挑臂長度1.395 m,橋梁總寬度9.71 m。薄型梁方案設計見圖5。

圖5 薄型梁方案設計(單位:mm)

(6)考慮到新老橋拼縫在Pm1墩位置會產生沉降差,新老橋拼縫結構不連續,采用D80型鋼伸縮縫連接,以適應其變形。老橋挑臂位置鑿除部分混凝土,補充預埋鋼筋后再澆注,混凝土澆注之前,須對老橋板梁-臂進行鑿毛處理。

(7)每片鋼梁總長約30 m,長度較短,質量較輕,采用整體吊裝的施工方案。

(8)調整道路總體布置,新老橋拼縫處采用實線劃線,兩車道在拼縫處隔開,嚴禁車輛跨越。

(9)拼橋設計以老橋設計圖為依據,地面橋梁施工前,應將既有橋梁的平面位置和尺寸及各結構物標高進行復測,若實測結果與圖紙不符,應依據實際情況作相應調整,以保證橋面接順。

3 力學分析

采用Midas三維模型(見圖6)進行力學分析,結果如下:

圖6 Mida s三維模型

(1)右幅拼橋與道路中心線斜交,若每個墩位均采用6支座,2邊墩會產生負反力,故在2邊墩采用2支座,中墩采用6支座。

(2)鋼結構跨徑布置為20 m+10 m,2跨鋼結構跨徑分配不合理,大樁號邊支座負反力較大須壓重,故在靠近大樁號橋墩位置附近,將上部結構做成閉口式箱梁,箱梁梁高調整為1.3 m,長度為2.98 m,變高及加高位置均在河道藍線以外(見圖2)。為增加橋梁安全系數,該位置支座設置為抗拉支座。

(3)基本組合下縱梁最大正應力為129 MPa,最大剪應力為72 MPa;邊墩橫梁最大正應力為95 MPa,最大剪應力為62 MPa。應力有較大的儲備,滿足《公路鋼結構橋梁設計規范》(JTG D64—2015)的要求。

(4)鋼梁在活載作用下的最大撓度為1 cm,撓度較小,滿足《公路鋼結構橋梁設計規范》的要求。為了考慮與老橋接順,鋼梁只設置恒載作用下的預拱度,加工時要求與老橋豎曲線匹配。

(5)鋼梁的1階豎向自振頻率為4.13 Hz,大于3 Hz,滿足《城市人行天橋與人行地道技術規范》(CJJ 69—95)的要求。

(6)鋼梁橋面板剪力釘采用短剪力釘φ10 mm×40 mm形式,剪力釘布置間距為200 mm。經計算,剪力釘個數滿足《鋼-混凝土組合橋梁設計規范》(GB 50917—2013)的要求。

4 結 語

(1)新老橋梁拼寬時,原則上應保證新建橋梁的結構與老橋一致,包括跨徑、結構形式等。當受到邊界條件約束,結構上無法保證統一之時,須控制新老橋撓度差在合理的范圍內。

(2)新老橋拼寬加固之前,須對老橋進行外觀病害檢查和承載能力驗算,進而對橋梁的真實情況作出準確的判斷。

(3)在橋梁主梁頂、底高程受限,需要降低梁高時,薄型梁結構因其剛度及強度可控、梁高較低,將成為地面拼橋結構中較為合適的選擇。

(4)在拼接橋梁設計過程中須充分考慮老橋能否適應新的荷載標準,在保證拼接橋梁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同時,還須保證新老橋梁的有效連接。本工程采用新老橋結構不連接的方式(D80型鋼伸縮縫),控制新老橋變形差;同時道路實體劃線,嚴禁車輛跨越,能有效防止新老橋因變形差產生的裂縫,保證行車的舒適性。

猜你喜歡
右幅老橋薄型
40 m預制T梁運輸及安裝專項施工方案分析
提高地下連續墻深度方向抗剪能力的方法探討
一種適用于薄型梁體的周轉裝置
一種硅溶膠增強的超白薄型陶瓷板及其制備方法
烏鴉的警告
楚大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九頂山隧道右幅順利貫通
老橋
烏鴉的警告
卓越的薄型系列機心
——MIYOTA薄型GL/N/M系列機心
薄壁空心墩裂縫檢測及成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