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裴景福研究

2022-01-23 09:24張孝玉
書法賞評 2021年3期
關鍵詞:寒食吳昌碩蘇東坡

張孝玉

隨著時代的發展,清代書畫界呈現出異彩紛呈的景象。在書畫創作實踐方面,既有繼承“四王”正統的婁東派與虞山派傳世,又有“離經叛道”、崇尚變革的“四僧”與“揚州八怪”,清代中后期,金石考據之學大盛,碑學亦日益崛起;在書畫鑒藏方面,宮廷官方收藏與民間私人收藏齊頭并進,參與人數之多與明代相比有了明顯的增多,不僅收藏的廣度與精度較之前朝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官方著錄與私人著錄的詳盡程度也遠勝于前朝。而在關于清代的書畫鑒藏研究成果之中,大部分學者都將眼光定位在了相對主流的《石渠寶笈》、梁清標、安岐等方向,而忽略了其他相對較為小眾的書畫鑒藏家,這就導致了目前學術界關于清代書畫鑒藏研究較為失衡的局面。在眾多被忽視的鑒藏家之中,尤以對裴景福的研究最少。一方面是由于他個人的資料確實有限,另一方面也是裴景福被貶的經歷影響了世人對他的判斷?;谝陨蠋c因素,本人以裴景福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其生平資料的挖掘,以及對其所著《壯陶閣書畫錄》的梳理,以期還原一個更加真實的裴景福,并進一步分析裴景福書畫鑒藏的成就及經驗。

裴景福(1854—1926)(注:據裴景?!逗雍@鲣洝纷孕颍骸坝嘟涤谙特S甲寅丙申日加午”及吳昌碩為裴景福所刻“咸豐甲寅睫闇生”一印看,裴景福當是生于1854 年;另據上海圖書館藏《裴景福鄉試朱卷》,同治十二年裴景?!督习呜暰怼匪浬隇椤跋特S丙辰”年,即1856 年。筆者以為當以裴序及專用印所記為準。),字伯謙,號睫闇(亦作睫庵)、仰山、殿臣行一,別署西域戍卒,室名壯陶閣、吟云軒、淮隱庵,生于安徽潁州府霍邱縣(今安徽霍邱縣新店鎮)?;羟竦靥幇不瘴鞑?,東繞淠水,南倚群山,西襟豫地,北負長淮,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霍邱優越的自然條件,也因此自古以來霍邱就是人杰地靈之地?;羟褚坏?,民風淳樸,民間文藝亦繁榮而獨具特色,優越的自然環境與優秀的人文環境在此地相融合??梢哉f,裴景福日后在書畫鑒藏、詩詞創作等方面的建樹,離不開自幼家鄉大環境的陶染。

裴景福始祖裴云,字從龍,明洪武二年(1369)由山西聞喜縣禮元鎮裴柏村遷安徽潁州府霍邱縣。二世祖裴朝元、三世祖裴守仁為明正統戊午科舉人,己未科聯捷進士,居原籍,詳載《聞喜縣志》,后人遂家于霍,以下因兵燹失考。高高祖裴琪,國學生,少孤。曾伯祖裴宜,字筠軒,歲貢生,候選訓導,研心經籍,雖老不衰,藏書數千卷皆丹黃,數過學使汪廷珍手書,學術謹嚴,額以勵邑之后生焉,例贈奉政大夫。祖父裴正心,字誠齋,國學生。精于醫學,慷慨好施,歲荒賑濟鄉鄰,不遺余力。咸豐六年,賊匪犯城,毀家紓難,齎志以歿。奉旨照軍營,立功后積勞病故,例從優,議恤給與云騎尉世職,

恩騎尉罔替,敕建專祠專坊,誥封奉政大夫,晉封中議大夫。裴景福父親裴大中(?—1911),字浩亭,歷任昭文、無錫、上海等地知縣,政尚嚴明,以其卓越優異的政績擢升為通州直隸州知州。后因辦理教會訴訟案,剛直不阿,不為教士所屈服,遂掛冠而去,隱于惠山之麓。裴大中嗜好宋明儒理學,與吳廷棟、涂宗瀛交往甚厚,常于一處往復論辯。宣統三年(1911 年)裴大中卒于無錫,著有《宋五子札記》。[1]

裴景福幼承庭訓,十五歲(1869 年)入邑庠,十九歲(1873 年)榮膺癸酉拔萃科,廷式高等,以小京官在刑部任職。光緒五年(1879 年),裴景福于江南鄉試中一舉奪魁。光緒十二年(1886 年)裴景福進士及第,仍受戶部主事之職。據載裴景福曾受業于周鼎、朱樸齋、胡耀亭等人。光緒十八年(1892 年)外改廣東知縣,而后補陸豐,調署番禺,改潮陽,調補南海,所到之處,皆做出了顯赫的政績,且留有顯著的政治聲望?!伴_敏有智略,為歷任督撫所倚重,趨轅造膝,諮商大政,藩臬往往不得參預?!惫饩w二十四年(1898 年),前云貴總督岑毓英之子岑春煊因父蔭出任廣東布政使之職,銳欲有為,但卻與兩廣總督譚鍾麟不合,從相互抵牾發展到了兩廂詬罵。當時裴景福事譚鍾麟頗謹,堅持站在譚鍾麟一邊而沒有攀附岑春煊,這就導致了岑春煊對裴景福的不滿與忌恨,欲借機彈劾裴景福。適逢岑春煊奉詔入京覲見慈禧之際,正值義和團動亂與八國聯軍入京之時,岑春煊因護駕有功而深得慈禧賞識,遂授岑春煊晉撫之職。

光緒二十九年(1903 年)春,兩廣總督德壽保薦裴景福以道員用,準備送部引見,尚未成行,岑春煊就被提拔為了兩廣總督。閏五月二十四日,岑春煊才剛剛到任,就在兩天后即下令藩司將裴景福撤任,繼而密電彈劾裴景福貪贓之罪,將其奪職下獄,隨即宣告:

“嶺海富貴,故貪吏萃于廣東。而南海知縣裴景福才足濟貪,遂為貪吏冠,既賂當道,政事一切倚辦;習海事,又挾外交以自重。景福既去職待罪,而某國領事見臣稱道其長,意在緩頰,陰為景福地。貪黠如是,參劾不足蔽其辜,應請明昭裭景福職,提刑追臟?!盵3]

既報,慈禧太后遂諭軍機大臣等:“裴景福著暫行革職,由該署督飭司提訊,務得確情,據實具奏,欽此!”同時被撤職的兩廣官員還有總兵陳桂林、潘瀛、副將李世桂、參將豐泰、知府全照、知州李家焯、縣令葉麟書等人。岑春煊又令每人罰鍰十二萬元,以充作廣西軍餉。

光緒三十年(1904 年)二月,裴景福繳納罰鍰四萬元而致使自己財力盡竭,而岑春煊再次下令命其三日內繳足罰鍰,再行拖延則按軍法從事云。萬般無奈之下,裴景福于三月一日半夜攜一家妻小乘船偷渡至澳門。時岑春煊已于澳門密布偵探探得裴景福行蹤,遂派兵輪向澳門總督力索,故裴景福仍不得脫身,本欲投海自盡,然裴父致信斥責道:“逃則永為異城之鬼,死則必加以畏罪之名,而瞀亂至此,平日讀書何在?速歸,禍福聽之可也?!迸峋案T诟赣H的嚴斥下“幡然醒悟”,主動向澳督自首,后于六月二十三日裴景福被押解回廣東下獄,又改發廣州府。[3]

光緒三十一年(1905 年)正月,岑春煊再次上書奏報,奏請念及裴景福繳過罰鍰,可貸其一死,而將已經被革職的南海知縣裴景福發配往新疆,永不釋回,以儆官邪而紓民憤。時經一年一萬一千七百余里的艱苦跋涉,裴景福終于在光緒三十二年(1906 年)四月八日抵達戍所迪化(今烏魯木齊)。他的仆人以及同遭發配的陳桂林之婢女都病死在了途中,裴景福遂將“道途之所經歷,耳目之所遭逢,心思之所接斗,逐日為記,悉納之囊中,其長言之不足者,更綴之以詩,以道其志,事之所寄,書成都十七八萬言,釐為四卷,名曰《河海昆侖錄》”。[4]

現存裴景福的三部著作[5](《壯陶閣書畫錄》《河海昆侖錄》《睫闇詩抄》)中,其中尤以《河海昆侖錄》的影響最大。而《河海昆侖錄》的內容正如上文王樹柟(曾任新疆布政使,后為《清史稿》編修之一)為此書所作序言中所說,包括風土、物產、民俗、文物、人物史事、奇聞異事等等,因此與其將此書稱之為游記,不如說是兼具史料價值與文學價值的文學著作。從史料角度來看,《河海昆侖錄》的貢獻在于記述了中國近代史的若干片段,以及晚清政府之昏庸腐敗的政策之于中國邊陲之地的事例,甚至包括某些歷史人物,如林則徐、左宗棠等人之側記。從地理學角度來看,《河海昆侖錄》可以被歸入人文地理野外考察的范疇,書中記載了裴景福自廣州發配到新疆途中經歷的諸多自然景觀和文化現象,既能直接反映祖國土地之遼闊,景物之多姿,又能直指政治、經濟等多方面的歷史面貌。書中描繪山川景觀與歷史文化之措辭,頗為講究,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即使是將其當作詩歌散文來看待,亦不失為一部佳作。

宣統元年(1909),給事中李灼華為裴景福申冤昭雪,裴景福遂得以得到赦免回歸他魂牽夢縈的霍邱故里。1926 年5 月,裴景福病逝,并葬于霍邱縣新店鎮茅橋。也是在這一年,《河海昆侖錄》出版。[6]裴景福從新疆赦歸后曾擔任安徽省公署秘書長、政務廳長、民政廳長等職,這段時間裴景福的主要精力在著書立說之上。民國六年(1917),裴景福堅持辭去一切社會職務,回歸霍邱新店鎮故里,并將其住宅命名為耕善莊。耕善莊南臨霍邱至正陽官道,四周有300 余米長,30 余米寬水溝圍護,南部居中有陸路與大道相通。迎面為徽式青磚門樓,原門樓門聯:躬耕代祿,作善降祥。黑牌金字分列朱紅大門東西,門嵌銅環鐵飾加固配件,祥獸石鼓分列兩旁。大門左首有棵大橡樹,枝冠碩大,覆蓋門前一片場地,樹下陳青色條石。門樓和兩邊廂房相聯,圩溝內,幾進連片清代建筑院落,在一片平原中鶴立雞群,尤其在周邊農家土坯房中很是顯眼。圩里有幾進院子,中間甬道連接堂屋、內室廳堂、家眷住房,東西兩廂房屋對稱排列。房屋大部分是磚根腳土墻草頂的房屋,也有少量房子磚墻瓦頂,門窗考究。所有房子都是扶梁扶柱的卯榫木結構,門柱支撐有石鼓墊地,莊內空閑地方,主人種植的桃杏仍葉茂果存。

民國二年(1913)裴景福開始著手編著《壯陶閣書畫錄》。翌年,裴景福所著詩集《睫闇詩抄》十卷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1929 年又出版了《睫闇詩抄》續集七卷附《夢痕集》一卷),[7]詩集所涉范圍頗廣,所謂“萬境總歸詩”[8],而裴景福特殊的經歷,對于其眼界的拓寬與思想的深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詩集中舉凡目力之所見,皆融入其詩歌創作之中,大致可分為時事類、題畫詠物類、交往類、山水風物類等,詩句于遣詞造句之處亦頗為考究?!督揲溤姵房胺Q是一部佳作,但長期以來卻不為學界所重視,其較高的詩學成就與絕少被提及形成了極大反差,這一方面是和裴景福自身的交往人群有關。盡管裴景福交游廣泛,與之互動者有吳昌碩、費屺懷、龐萊臣、何熙伯、盛伯熙、狄平子、王樹柟、宋伯魯、金保權、胡璧城、李瑞清、馬其昶、陳澹然、俞明震、潘漢泉、李鴻章、吳汝綸、范肯堂、吳觀岱、張人駿、葉昌熾等文化名流,到京師后,裴景福與王懿榮、馮譽驥、景樸孫等學者、藏家交游,更是開闊了眼界,增長了學問。裴景福書畫收藏豐富,因此與藝術界中吳昌碩、費屺懷、何熙伯等人有密切往來,但與詩壇中人絕少往來,這無形之中就影響他個人詩詞創作的傳播。裴景福的詩歌創作固然辭藻講究,意韻精煉,但如果將他的《睫闇詩抄》放置在近現代文學史中去縱向比較的話,裴景福只能算是一個繼承大于創新的保守型詩人。并非是裴景福學養不足、天資不高,只能說在他的詩歌中并沒有傳達出振聾發聵的聲音,也沒有創作出嶄新的詩歌體例范式,因此導致裴景福及其《睫闇詩抄》長久以來為文學史所忽略。

1923 年7 月,裴景福所著《壯陶閣書畫錄》宣告完成?!秹烟臻w書畫錄》又名《龍珠寶藏》,共計二十二卷,自1918 年4 月始纂,歷時五年完成,是裴景福晚年“優游林下,隱于新店”之后的最后一部著作。不同于一般的書畫著錄,《壯陶閣書畫錄》不僅所記載的藏品極其豐富,且考訂十分謹細,評騭亦甚精微?!八刈之嬘萌N圖章志其品第,一曰‘實過明珠駿馬’,屬上品;二曰‘裴氏珍藏’,屬中品;三曰‘伯謙經眼’,屬一般?!盵9]書中記載裴景福所收藏之王翚《黃河流域圖》《運河圖》,鐘繇《薦季直表》,王羲之《落水蘭亭序》,被裴景福自稱為是“裴氏四寶”[10]。金保權在為《壯陶閣書畫錄》作序中說:

“吾師亦以名進士令廣東大邑,先后垂三十年。世濟其美廉,俸所入不治家人生產,獨嗜古人書畫,見輒購取,不惜重資,故收藏甲天下。鑒賞家咸推之。日本東鄰文人藝士精于此道者,時時踵門求教,固無論矣。歐西法博士白希和,聞先生名,遠造訪于迪化,復至無錫取所藏精品影印百余種攜歸,夸耀于彼邦,其見重如此。曾鐫有《壯陶閣帖》六十卷,耗金錢十余萬,歷四十余寒暑。論者謂足與《三希堂乾隆初拓》比美?!盵11]

此外,筆者有幸收藏一段畫跋,畫已佚失,僅剩跋語14行,卷尾有“裴伯謙審定書畫印”,其中一段介紹畫之作者:

“李譽,字永之,畫法宗宋元,山水花鳥人物均擅長……”

從跋文既可以看出裴景福的藏品之豐富,也能看出裴景福所藏書畫影響范圍之廣。

白希和,即今譯所謂伯希和者,享譽世界的漢學家伯希和從迪化(即新疆)一直追到無錫,影印收藏精品,然后“夸耀于彼邦”,亦可見伯希和對裴景福收藏之推重。而關于《壯陶閣書畫錄》的寫作初衷,裴景福亦在自序中說明:

“朱竹坨《跋石淙碑》謂葉井叔知登封縣撰《嵩陽石刻志》刪去碑內詩九首,覽者不無憾其闕漏,誠博學好古之筌言也。李唐以降,金石書畫記錄漸盛,褚登善、張彥遠、張懷瓘、黃伯思、歐陽文忠、米元章輩所著尚矣。自高氏《江村銷夏》、吳氏《辛丑銷夏》諸畫度量尺寸,備載書畫原文之例起,后有作者每踵而效之,俾好古之士按圖索驥,前人所未有也。惜不事考稽,略等鈔胥,讀者或以啞錄譏之?!盵12]

裴景福所感慨的是金石書畫記錄有余而考稽不足,為防止后世讀者以“啞錄”之名譏笑,遂起意以自己的收藏詳細考訂,“籍以征求事實,判斷真贗,令閱者了然心目,似與傳聲攝影有虛實難易之別。而近代聞人詩文遺逸湮沒者,亦燦然復顯于世。其有關中原文獻,朝章國故暨孤忠大節手澤之所僅存,雖單詞只字,必以球圖視之,此則小子志事之所寄,非第重其書畫已也?!盵13]裴景福所作《壯陶閣書畫錄》實際上是為后世收藏時“判斷真贗”提供了一個可以操作的參照依據,這也是《壯陶閣書畫錄》之重要價值所在。

裴景福的人生軌跡,甚至是在政治上的境遇,都與宋代的蘇軾頗為近似。蘇軾與裴景福都是弱冠登朝,名滿天下,又都一樣被流放貶謫到極其偏遠的地區(蘇軾曾貶官儋州,即現在的海南),又都一樣嗜好詩文書畫,當面對人生巨大的挫折時,也都持有一樣曠達的人生態度。從目前可見的資料來看,裴景福其實對蘇軾是有獨特的個人偏愛的,這種偏愛既包括裴景福會留心收集蘇軾的片紙點墨,也包括他在有意識地向蘇軾靠攏,甚至是有意識地將自己與蘇軾相聯系,相對照。

裴景福在《睫闇詩鈔》卷九《題秦岐丞家傳西湖蘇公祠圖卷》中多處找尋他與東坡的交集,他在“甲辰甲戌巧相厄,七年同受命宮磨”句后的注解中說:

公(蘇東坡)于紹圣甲戌南遷惠州,庚辰還常州。余甲辰由南海謫戍西域,庚戌二月歸無錫,先后七年,天干均與公同。紹圣甲戌閏四月,余丙午抵迪化亦閏四月,可謂巧唉!

他又在自注中寫到:

……余此作結構,意在師法坡公。以離為合,全從四面詮題……[14]

從中至少可以看出在裴景福的心中,他是將自己自比作蘇東坡的,這種傾向也為他后來不遺余力地收集蘇軾墨跡提供了可以解釋的依據。

根據《壯陶閣書畫錄》可以發現,經由裴景福收藏、鑒定過的蘇軾作品數量繁多,其中包括:《蘇東坡定惠院月夜偶出二詩草稿卷》《蘇東坡楷書歸去來兮辭集字詩詞、赤壁二賦卷》《蘇東坡墨竹卷》《蘇東坡自書和吟雪七古卷》《蘇東坡大楷眉山遠景樓記卷》《蘇東坡手書西湖詩冊》《蘇東坡大草千文卷》《蘇東坡書題煙江疊嶂圖歌卷》《蘇東坡小楷懷素自敘釋文冊》《蘇東坡興龍節侍前一日清虛堂吟雪詩卷》《蘇東坡大楷飛龍篇卷》《蘇東坡書營籍周韶落籍詩軸》《蘇東坡書阿房宮賦》《蘇東坡枯木竹石圖立軸》《文與可蘇東坡墨竹合卷》《蘇東坡題文與可槎竹圖八大幀》,以及被譽為“天下第三行書”的《蘇東坡黃州寒食詩卷》等。作為“尚意”書風的代表作品,《黃州寒食詩卷》本身就是蘇軾個人內心寫照,傳達出蘇軾個人曠達的心境,而通過裴景福購藏《黃州寒食詩卷》的過程,其實就可以一窺他本人對蘇軾的偏愛,以及他對于蘇軾豁達心境的追逐,甚至包括他將自己視作了蘇軾精神的一種延續。

《黃州寒食帖》初藏于清內府,咸豐十年(1860 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才流出清廷,同治年間為馮展云[15]所得。馮、裴兩家頗為交好,裴景福向來對馮展云執弟子之禮。正因如此,光緒九年(1883 年)馮展云去世之后,他的長子馮香蔬才肯將《黃州寒食帖》以五百金的價格抵押給了裴景福,承諾兩年后贖回。此時的裴景福應該已經動了將其收入囊中之心,只是礙于兩家的交情不便趁人之危。到了光緒十三年(1887 年)秋天,尚在無錫丁母憂的裴景福聽聞《黃州寒食帖》已從馮家散出,于是就委托琉璃廠蕭姓書畫商到廣州探訪此帖,恰好盛昱[16]也委托此人代為收購《黃州寒食帖》,這就為后面的爭端埋下了伏筆。畫商懼憚盛昱皇親之尊,遂想以五百兩黃金的價格轉呈給北京的盛昱,此時廣東友人寫信將此事告知裴景福,幾經波折后,裴景福終于以六百金的價格將《黃州寒食帖》收入囊中,并立刻命良工巧匠以西洋攝影法將正文、黃庭堅跋、張縯跋、董其昌跋、乾隆跋,一并摹入《壯陶閣帖》第二冊。

光緒十四年(1888 年)裴景福入京,尚未死心的盛昱囑托張仁黼[17]勸裴景福出讓《黃州寒食帖》。張仁黼是固始人,而裴景福的幼年又是在固始、商城一帶度過的,更巧的是古時霍邱與固始同為蓼國,因此張仁黼可以算作是裴景福的同鄉。礙于盛昱的權勢和張仁黼的同鄉情面,裴景福以六百金原價將《蘇東坡黃州寒食詩卷》割愛給了盛昱。到了民國四年(1915 年),得赦東歸的裴景福又一次進京,此時盛昱已經去世,《黃州寒食帖》輾轉到了完顏景賢[18]手里,在完顏景賢的府邸裴景福又一次見到了魂牽夢繞的《黃州寒食帖》,這是他最后一次見到此帖。經年之后,世殊事異,裴景福的心情自然可想而知。

不論是被貶的經歷,還是對蘇軾的個人偏愛,裴景福都在有意識地“復刻”蘇軾的人生歷程,而他之所以如此執著地追逐《黃州寒食帖》,除了書法本身的藝術價值之外,應該也包括了裴景福個人對蘇軾人生態度的一種認同感。蘇軾的人生哲學在《黃州寒食帖》中顯露無遺,無形中促成了裴景福對于《黃州寒食帖》的渴求,這也成為他《壯陶閣書畫錄》中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而巧合的是,或許正是因為裴景福對蘇軾的刻意追逐,也導致了他短暫收藏了《黃州寒食帖》之后的被貶,而對于蘇軾的偏愛,依舊貫穿了裴景福的一生。

和近代史上的諸多大鑒藏家相似,裴景福于書畫收藏方面的興趣最早也是受到了家庭環境的熏陶和影響,父親裴大中就喜好收藏書畫,《閫跡名題唐宋元明女子書冊》、李公麟《十四羅漢卷》、董其昌《賀曹大中丞召對敘冊》、王紱《御賜竹爐山房王孟端畫卷》《蘇(軾)、黃(庭堅)詩稿合卷》、趙孟頫《臨〈蘭亭〉、〈黃庭〉卷》、祝允明《楷書〈洛神賦并十三行〉冊》、唐寅《清宵佇月卷》《王(翚)、惲(壽平)卷冊》等都是裴大中的藏品。[19]這些藏品一部分是裴大中重金收購所得,另一部分也是他平時留心收集所得,比如董其昌《賀曹大中丞召對敘冊》就是同治二年(1863年)十一月李鴻章克復蘇州之后,裴大中在蘇州一空屋中拾得的。此外,因裴大中在無錫作官,也為裴景福接觸書畫提供了比常人更加廣闊的空間和機會,比如裴景福十七歲時就曾奉父命前往湖南會館拜謁王子敷,即在湖南會館見到了不知何人所作的仿倪瓚山水小幅,裴景福將此次經歷稱為“出外閱書畫之始”[20]。

吳昌碩與裴景福交遊的初始是裴景福的父親在無錫、昭文和上海任縣令之時(裴景福通過何汝穆而結識吳昌碩)。吳昌碩在《懷人詩·裴伯謙景?!分袑懙溃骸拔淖炙蚜_走牛馬,壯陶閣上鎖蛟虬。尋碑寄語黃司馬,初拓黃庭在霍邱?!眳遣T在光緒三十一年(1905)七月廿四日,作《海上即目和霍邱裴二四首之一》:“繞腳黃塵入面紗,更無隙地草萌芽。亭穿白浪迷官舫,風掣紅旗過鬼車。虹口月明燈閃電,馬頭霞起路穿花。寓公近事荒唐說,看煞多情母夜叉?!眳遣T在詩中流露出對老友的擔憂並盼望珍重。民國十二年(1923),吳昌碩作《和裴睫盦》詩一首:“棋劫中邊喚奈何,短檠長劍一婆娑。朝天東魯冠裳盡,感夢南華涕涙多。字辨蟲魚捫翠墨,圖觀龍馬俟黃河。長君十歲詩頹放,慷慨聊充對酒歌?!贝嗽姅⑹隽死嫌雅岵t的宦海沉浮和兩人的深厚友情?!督揲溤娾n》所錄裴景福寫給吳昌碩的詩就多達13 首。吳昌碩83 歲高齡時為老友裴景福篆書“歸與軒”三字匾額。同年初夏,又應裴景福之囑托題寫“淮隱盦”三字匾額。裴景福是書畫碑帖收藏界的名人,對印章非常講究,所以其印章多為吳昌碩所刻。據上海出版社1985 年版《吳昌碩印譜》和2017 年版《吳昌碩全集》載,吳昌碩給裴景??痰挠≌掠校夯羟?、霍邱裴景福伯謙印、咸豐甲寅睫闇生、睫闇、壯陶閣等。吳昌碩與裴景福的書畫賞鑒收藏活動在《壯陶閣書畫錄》中也有不少記載。如《壯陶閣書畫錄》中就載有吳昌碩《宋蘇東坡大楷飛龍篇卷》跋:“曾見王晉卿《挑耳圖》,公行楷題跋字以百計,謹嚴縝密如淮畫沙。是卷濃墨大書,氣雄度曠,其佳處若據泰山觀滄海,濤光蕩天,眼界一拓。公書出入晉唐,獨辟蹊徑,曾自謂:我書意造本無法。則自有法而至無法耳。見道之言,非公誑我。公墨跡生平僅兩見。睫闇先生藏此球圖,視之宜矣。壬子四月吳昌碩老缶?!?/p>

裴景福對書畫鑒藏活動按照年代劃分也大致可以分為四個時期:四十歲以前,裴景福在江南地區與北京之間往返,他個人的書畫鑒藏活動也因此集中在了江南家中,以及北京的古物市場;1893 年至1905 年期間,正值裴景福調補南海之際,他的鑒藏活動自然也轉移到了廣東地區;1905 年3 月至1909 年7 月,是裴景福被發配到新疆期間,這是他個人書畫鑒藏的第三時期,在發配途中裴景福隨身攜帶了不少書畫,藉此沿途翻閱解悶,又因裴景福聲望頗高,所到之處皆有地方官員招待慰酬,或有慕名拜望,一同鑒賞書畫者,或有詩文交往,相與訪古探幽者;[21]至于1909 年放歸故里之后,則成為裴景福書畫鑒藏的第四時期,此階段裴景福頻繁往來于上海、無錫等地,參加各種書畫活動,并開始著手著述《壯陶閣書畫錄》。綜合來看,前兩個時期應該算是裴景福積累書畫藏品的重要時期,畢竟在發配途中還是以書畫交流為主,收購書畫不可能成為主要的活動,而他個人的書畫鑒藏體系也是在前兩個時期形成的。

盡管裴景福的一生中,仕途不能稱得上有多順遂,但在書畫收藏方面卻頗為走運。他早年在北京琉璃廠收購書畫時,偶遇畫馬圖一卷,題簽上標識為元代趙孟頫所作,裴景福遂將其收購回去,經過仔細地考證,發現這幅題名為趙孟頫的作品實際是出自唐代畫馬名家韓幹之手,這不能不說是他個人書畫鑒藏活動中的機緣。而在裴景福擔任南??h令期間,適逢庚子事變,停泊在廣州兵艦上的外國官兵公開售賣在圓明園及皇宮搶掠出來的奇珍異寶,其中自然就包括了那些古人書畫作品,洋人對中國書畫知之甚少,因此裴景福得以極少的財帛購買到了一批質量頗高的皇家藏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保護了這些國寶不致流往海外。[22]他的藏品中有《王羲之書鐘繇千字文》一件(見附圖)。

除書畫鑒藏活動之外,裴景福本人于書畫創作實踐方面亦有所建樹。所遺憾的是,目前裴景福的存世書跡太少,只能從他人口中得知其書法“行楷相間,俊骨逸韻、靈動灑脫,一派二王風格”[23]。從現存書跡來看,裴景福的書法確實有二王一路帖學的影子,2009 年上海鴻海商品拍賣有限公司秋季藝術品拍賣會所示裴景?!犊瑫哐栽娚让妗?,釋文曰:

“解帶量松向小園,追尋往事坐松根,鬢絲禪榻茶煙細,鼓角邊城柳色昏。去日堂堂輪下阪,前塵了了夢無痕,青燈有味遺徑在,萬變浮云付酒尊。西域舊作,書為韶覺老弟大人吟正,裴景福?!?/p>

此幅書法帶有明顯的帖學的影子,結體疏朗,書風雅俊,而與同時期的帖派書家相比,裴景福的用筆更為圓渾挺勁,起筆多作圓筆,這應該是受到了金石書風的影響,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裴景福廣泛的金石書畫收藏之影響,而不應該全部歸因于時代書風的影響,裴景福所見既多,下筆自然與常人不同。

綜上所述,受限于研究材料的缺失,以及社會時代因素的影響,對于裴景福的研究目前只能停留于較為淺顯的層面。除了現存的幾部著作之外,裴景福私人的印章、書畫作品,甚至是書畫藏品,大多散失各處不可獲見。但通過對其生平經歷的梳理,以及對其在書畫鑒藏方面建樹的確認,他在史學、文學、書畫,甚至地理學方面作出的卓越貢獻,理應為世人所重新認識,而對于裴景福個案的研究,也將隨著關注的深入,逐步豐富與完善。

猜你喜歡
寒食吳昌碩蘇東坡
節錄蘇東坡《前赤壁賦》
蘇東坡突圍
漸行漸遠寒食節
讀蘇軾《寒食帖》,最是惆悵多情時
蘇東坡與佛印
蘇東坡學無止境
ТРИ ШЕДЕВРа
用勁刻
吳昌碩真跡換“真跡”
吳昌碩真跡換“真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