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質高產玉米新品種通單164 的選育及其種植要點

2022-02-02 05:23夏海豐趙長春倪玉春馬藝文劉寧寧
農業工程技術 2022年29期
關鍵詞:父本母本區域試驗

夏海豐,高 瑋,趙長春,倪玉春,韓 軍,高 艷,李 巖,馬藝文,劉寧寧

(通化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吉林 梅河口 135007)

玉米是吉林省主要的糧食和飼料作物,種植面積、總產量均居吉林省首位,產量水平直接影響全省糧食產量。玉米生產需要抗性好、豐產、優質的玉米品種,加速高抗、高產、優質的玉米新品種選育是玉米育種的目標[1]。

通化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玉米所通過對引進的國內外種質資源進行改良、鑒定,選育出優良玉米自交系,育成了優質、高產玉米新品種通單164[2]。2018~2019 年參加吉林省吉科玉聯合體中晚熟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表現出穩產性好、商品品質優良、抗逆性好、適應性廣等特點,全生育期127 天,需≥10℃積溫2700℃左右。該品種2020 年通過吉林省農作物委員會審定(吉審玉20200119),適宜吉林省中晚熟區種植。

一、品種選育

1、親本選育

(1)母本

母本通333 是以PH6WC/T333 為基礎材料,經8 個世代的南繁北育選育,2014 年育成。該自交系株型半緊湊,株高235 cm,穗位高101 cm;果穗長錐型,穗長14.7 cm,穗行數14 行,穗軸紅色;籽粒黃色,硬粒型,百粒質量26.0 g,具有配合力高、品質優良、多抗、產量高等優點。

(2)父本

父本通544 是2010 年以PH4CV/P518336 群體為基礎材料,經過4 年8 代南繁北育自交選育而成的綜合性狀優良且性狀整齊一致的自交系。該自交系株高212 cm,穗位高81 cm;果穗筒型,穗長14.3 cm,穗行數16~18 行,穗軸紅色;籽粒黃色、馬齒型,楔形大粒,百粒質量30.0 g,具有株型緊湊、根系發達、花粉量適中、抗病性強、結實性好、出籽率高等優點。

2、通單164 的選育

通單164 是通化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玉米所2014 年以自選系通333 為母本、自選系通544 為父本,組配成的優良玉米雜交種。2015~2016 年參加本單位產量比較試驗,表現良好;2017 年參加吉林省吉科玉聯合體玉米篩選試驗;2018~2019 年參加吉林省吉科玉聯合體玉米中晚熟區域試驗;2019 年參加吉林省吉科玉聯合體玉米生產試驗。2020 年6 月通過吉林省農作物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吉審玉20200119。

二、通單164 的產量表現

1、院內比較試驗產量

2015~2016 年,通單164 在本院產量比較試驗中綜合性狀表現突出,平均產量12859.1 kg/hm2,比對照品種先玉335 增產7.2%,增產顯著。

2、吉林區域試驗產量

2018~2019 年,吉林省區域試驗中熟組20 個點次,表現全部增產,且增產顯著,詳見表1。2018、2019 年各試驗點平均產量分別為12706.4 和12848.8 kg/hm2,總平均產量為12777.6 kg/hm2;2018、2019 年分別比對照品種先玉335 增產6.1%和6.4%,平均增產6.2%。

表1 2018~2019 年通單164 區域試驗產量結果

3、吉林生產試驗產量

通單164 在2019 年吉林省生產試驗中增產顯著,平均產量12276.3 kg/hm2,比對照先玉335 增產5.2%,詳見表2。

表2 2019 年通單164 生產試驗產量結果

三、品種特征特性

1、植株性狀

通單164 屬中晚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27 天,與對照品種先玉335 相仿。幼苗綠色,葉鞘紫色,葉緣綠色;株高297 cm,穗位106 cm,株型半緊湊,成株葉片21 片,花藥淺紫色,花絲淺紫色;果穗長筒型,穗長20.3 cm,穗行數16~18 行,穗軸紅色,籽粒橙黃色,半馬齒型,百粒質量39.4g。

2、品質

2019 年,農業農村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檢測,該品種籽粒含粗蛋白質9.40%、粗脂肪3.97%、粗淀粉73.46%、賴氨酸0.26%,容重742 g/L。

3、抗病性

2018~2019 年,吉林農業大學和吉林省農科院人工接種抗?。ㄏx)害及田間自然發病鑒定結果表明,該品種中抗莖腐病、大斑病、穗腐病,抗絲黑穗病,感灰斑病。

4、適應區域

該品種綜合農藝性狀好,適應性強,適宜在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區域種植。

四、制種技術

制種時應選擇隔離條件好、地勢平坦、集中連片、土質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塊,制種田周圍500 m 內不種植其他玉米品種。父、母本同期播種,父、母本行比為1:5,父、母本種植密度以5.5 萬株/hm2為宜。生育期內嚴格去雜、去雄,苗期和抽雄前徹底去除雜株和異形苗,保證父母本均勻一致。授粉結束后應立即砍去父本,減少混雜父本的機會,保證種子純度和質量。收獲和脫粒時嚴格選穗,防止機械混雜。

五、種植要點

為了更好地緩解干旱對玉米生長發育造成不良影響,在玉米種植過程中可積極推廣應用地膜覆蓋種植技術,實現培肥地力、保墑、保肥、保溫的作用,實踐證明,通過地膜覆蓋栽培玉米的產量能夠提升30%以上。

1、種子處理

玉米栽培中想獲得高產穩產,播種前應對種子進行精選,及時去掉破損、蟲害及過小顆粒,剔除種子中的雜質。播種前1 周,選擇晴朗天氣,將種子均勻攤開充分晾曬2~3 天,利用陽光中的紫外線殺死種子表面的多種病原微生物,同時還能提高種子的吸水能力,促進種子發芽。曬種結束后用45℃溫水浸泡8 h,使種子充分吸水,然后放置在30℃條件下進行催芽處理,露白后攤開陰干。結合田間病蟲害的發生流行現狀,合理選擇種衣劑和微肥進行包衣處理。種衣劑要從正規廠家購買,并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推薦劑量和操作方法使用。

2、播期及密度

根據各地溫度條件與土壤墑情確定播種時間,一般要求地表下10 cm 溫度穩定通過12℃播種,通化市地膜覆蓋種植模式一般4 月下旬至5 月上旬播種,種植密度以6.0~6.75 萬株/hm2為宜。

3、地塊準備

選擇土層相對較深厚且具有良好保肥保水能力的種植地,土壤肥力需達到中等以上。秋收后深翻整地,深度需在25 cm 以上。及時起壟鎮壓處理,這樣能夠起到很好的蓄水保墑作用。結合整地施入充足有機肥,一般每公頃施入完全腐熟的農家肥30~45 噸、磷酸二銨150~200 kg、硫酸鉀100~150 kg、尿素50~100 kg。也可用高效復合肥作基肥,結合播前整地施入,用量為每公頃150~200 kg。播前澆足底墑水,達到一播保全苗的目的。

4、施肥管理

(1)積極推廣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種植前進行土壤測定,明確土壤中營養物質的含量,并根據玉米的品種特性與目標產量等因素科學確定施肥方案。玉米生長中吸收的主要養分以氮素為主,其次是鉀元素,再次是磷肥。各地區可以結合測土配方結果適當調整肥料的添加量和施肥比例,避免過量施用氮肥[3]。

(2)施肥管理

施肥應該堅持以有機肥為主、化學肥料為輔,適當追肥,適量補充微量元素肥料?;手饕S秋季整地施入,也可隨春季耙地時施入。播種時可以施用適量種肥,滿足種子發芽所需。玉米第10 片葉完全展開時或抽雄前1 周,每公頃追施尿素225~300 kg,壟側深追肥,追肥深度8~10 cm,促進莖、葉生長與雌穗分化,以提高植株光合作用。

5、田間管理

(1)覆膜

播種后選擇可降解的超薄地膜,人工覆膜或機械覆膜。覆膜時一定將地膜拉緊、拉平,保證地膜和壟面緊貼,兩邊用土壓實,但避免壓土過多影響地膜的通風透光性,也要防止因壓土不嚴導致跑墑或大風揭膜,一般每間隔1.5 m 壓1 條土帶。

(2)放苗

玉米普遍進入出苗階段,尤其是生長出第1 片真葉后,應及時放苗。放苗結束后使用土壤對苗孔進行封堵,以保持地溫。

(3)病蟲害防治

玉米螟是主要害蟲,6 月初要做好田間調查,可利用赤眼蜂防治。每間隔5~7 天放1 次,每次每公頃放蜂12 萬頭,兩次共放22.5 萬頭。玉米進入封壟期后及時揭除地膜,一般在6 月末到7 月上旬,以提高土壤的透氣性[1]。

6、適當晚收

為了保證玉米充分成熟,應該適當晚收,一般在9 月下旬收獲。收獲后及時將田間殘膜清理干凈,使用帶有鐵耙子的機械進行田間翻耕,秋收后整地前將地膜摟干凈,集中回收,避免地膜殘留問題[2]。

六、結語

玉米是吉林省通化市的重要糧食作物,在種植業供給側改革和調整種植結構政策指導下,玉米種植面積逐漸縮小。需不斷加強新品種有效選育,積極推廣應用高產種植技術,實現玉米品種的快速更新換代,提升單位面積內的玉米產量和品質。

猜你喜歡
父本母本區域試驗
云南省稻品種審定標準(2022年修訂)*
三種土壤滅菌劑對香石竹母本栽培的影響
雜交水稻制種父本機插秧與施肥方式對其群體生長發育的影響
甘肅省冬油菜區域試驗現狀及應對策略
母本不同種植密度對制種飼用甜高粱大馬力效益的影響
鷹嘴豆新品種區域適應性試驗評價
雜交水稻制種父本群體培養技術進展
雜交水稻秋制短組合父本栽培管理技術
棉花雜交制種中如何管好用好父本
雜交水稻母本拋栽高產制種技術應用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