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現狀和措施

2022-02-09 02:31福建省晉江市龍湖鎮啟文小學許小寶
亞太教育 2022年23期
關鍵詞:小學生閱讀教學內容

福建省晉江市龍湖鎮啟文小學 許小寶

在小學教育階段,語文學科對于學生認知能力與思維模式的培養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閱讀與寫作教學作為語文課程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其效率的高低對學生學習能力、閱讀能力以及整體綜合實力的提升都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采用創新的讀寫結合教授策略不僅可以顯著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還能使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等一系列語文綜合能力得到顯著增強。

一、讀寫結合教學的定義以及意義

讀寫結合教學對于小學語文學科教學而言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明確讀寫結合教學的含義以及意義不僅有益于讀寫結合的深入應用,還能為教師教學效率的提高以及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起到一定的助力作用。

(一)讀寫結合教學的定義

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具體來說指的是將讀書中學到的寫作技巧高效地應用到寫作中。在經過長期的積累與閱讀后,讀者心中相似的經歷與情感的共鳴得到喚醒與激發,這樣一來也就真正意義上實現了讀寫結合。

(二)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意義以及必要性

在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中,教師采用多元高效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自覺積累素材,激發學生對閱讀與寫作的積極性,不僅可以避免學生的排斥感,還能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對于小學語文學科來說,讀寫結合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與此同時,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語文教學是日后語文學習的基礎,運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優化語文閱讀教學知識體系,提高閱讀效率。對于小學語文教師而言,讀寫結合教學可以顯著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有利于教師語文教學任務的推進。因此,將讀寫結合教學融入小學語文學科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現狀分析

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盡管目前已經受到了一定的重視,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限制了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發展。

(一)教學形式程序化、僵硬化

目前,一部分教師在開展讀寫結合教學活動時會受到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導致其在課堂上更加習慣于僵硬化、刻板化地向學生傳授相關知識,在具體的教學中也習慣于要求學生進行模仿式寫作。這樣一來,缺乏靈活性的教學不僅不能促進學生提高寫作能力,還不利于其創新思維的培養。

(二)讀寫結合教學過程中讀與寫融合合理性有待提升

在小學語文教學模式不斷革新的過程中,讀寫結合的教學形式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從實際教學的現狀來看,讀與寫相分離的現象還十分常見,兩者融合程度有待提升的問題還有待得到進一步的重視與解決。因此,這一問題的存在說明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現狀仍然不容樂觀。

(三)教師識別與鑒賞能力有待提升,對于讀寫結合教學的重視度低

在小學語文讀寫教學過程中,一部分教師并不具備足夠的識別與鑒賞能力,這樣也就使得本身主觀性與鑒賞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更容易受到不良讀物的引導,進而使得其讀寫結合能力受到嚴重的影響。與此同時,一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并不重視讀寫結合教學,這樣一來也就加劇了讀寫結合教學的不良現狀的程度。此外,教師缺乏讀寫結合意識是影響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廣泛應用的主要原因。小學階段的課內閱讀內容相對簡單,課外閱讀篇幅也不會太長,但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還是更關注生字、生詞的教學,更注重對文句的理解和對作者寫作意圖的揣摩,而較少提及寫作技巧和語言的藝術性。這就導致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被割裂開來,嚴重影響了課內外閱讀在提升小學生寫作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更讓小學生形成了讀寫分離的錯誤觀念,不利于小學生自主提升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四)小學生缺少學習習慣的養成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學習自制力較為薄弱的特點,其很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在傳統授課模式的影響下,小學生會為了避免失誤或者為了節省時間而選擇抄襲,這樣一來也就非常不利于其自身閱讀以及寫作水平的提高。

(五)“讀寫結合”對教材的使用率較低

教材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參考。然而部分教師在“讀寫結合”教學過程中,對教材缺乏一定的思考,出現教材低效使用的情況。一方面,教師缺乏單元整體意識。以部編版教材來說,鮮明的單元主題是教材編排的顯著特點,每個單元之中都有一段優美的文字作為單元的主題,并告訴學生如何去閱讀、怎樣去寫作,這也讓單元主題不僅呈現了學生所要學習的內容,更緊密連接了閱讀與寫作教學。然而,部分教師在“讀寫結合”教學中,僅從單篇文章的自身特點出發,缺乏對單元主題的整體考量,進而割裂了閱讀與寫作之間的聯系。另一方面,教師缺乏寫法的滲透。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更多的是從“理解”的角度去授課,即讓學生理解作者寫了哪些內容、表達了怎樣的情感,而對于作者如何去寫、怎樣去表達卻少有滲透。究其原因,在考情、教情眾多因素的影響下,“理解文本”更似小學語文教學核心,因此出現了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內容講得多、重視文本理解,寫法講得少、忽視了語言實踐,最終導致讀寫分離。

(六)讀寫教學比例不科學,閱讀教學比重過大

在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過程中,閱讀教學所占的比例較大,教師也更加推崇閱讀教學,而對寫作教學存在一定的忽視。這樣一來不僅不利于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還會使學生養成過于重視閱讀學習、忽視寫作學習的習慣。此外,教師對于閱讀和寫作的課時分配也存在著較大的差距,不僅嚴重影響了寫作教學的效率,還會使學生對于過多的閱讀學習產生一定厭煩的情緒。長久以往,不利于學生的語文學科學習。

三、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效果提升過程中值得注意的問題

(一)現代化教學輔助工具的有效利用

在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過程中,科學合理地應用現代化輔助教學工具不僅可以激發小學生的好奇心與積極性,還能更高效地引導學生適應寫作與閱讀相結合的學習模式。因此,教師應始終堅持抓住小學生的學習特點,恰當地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開展讀寫結合教學。這樣一來,學生不僅能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還能顯著地提升自身綜合能力。

(二)強調教師在小學語文習作中的引導與激勵作用

在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中,教師所扮演的參與者與引導者的角色所能發揮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在習作內容規范以及習作自身指導方面,教師都能對學生的學習與提高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習作練習中,學生會對同一話題產生不同的看法與觀念,當學生自身無法判斷各自觀點的正確與否時,教師就可以發揮自身的作用,對不同的學生觀念給予客觀的評價與正確的引導。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明確自身在習作上存在的不足并且進行及時的改正。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評價與引導時,要遵循著客觀與激勵性原則,即在不打擊學生積極性的基礎上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對于學生表述正確的部分給予及時的肯定與表揚。這樣一來,學生也能在積極性始終高漲的狀態下提升自身綜合語文能力。

(三)注重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在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傳授給學生良好的知識學習技巧,還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不僅可以大大提升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的學習效率,還能使學生的整體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在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讀寫結合學習習慣的過程中,首先,教師要采取科學高效的提升辦法,注意時間與精略讀法的配合,提高閱讀的效率。其次,教師要培養學生積累與摘抄的習慣,使學生能夠具備一定的閱讀敏感度,不僅可以進行仿寫,還能在情感不斷得到豐富的同時實現寫作思路的拓展。最后,教師應引導學生養成帶著問題去閱讀的習慣,即使學生可以在閱讀文章的同時引發更多的思考,進而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養與語文能力。

(四)正確看待讀與寫兩者的關系

在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過程中,讀與寫兩者彼此獨立,又互相影響。正確看待兩者之間的關系并加以利用,不僅可以實現讀寫過程的高效融合,還能通過讀寫結合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在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使其發揮讀與寫各自的積極作用,進而實現讀寫的高效融合。

四、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優化措施

具體而言,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優化措施主要包括從課前、課中、課后多個階段入手實現讀寫結合;注重課外讀物,加強學生讀寫能力;融入多元訓練形式,實現以讀促寫;強化評價體系,實現以寫促讀;以撰寫批注的形式促進閱讀理解;積極貼近實際生活,培養學生的讀寫興趣。

(一)從課前、課中、課后多個階段入手,實現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

從課前、課中、課后等多個階段入手實現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是十分有必要的。首先,從課前預習的角度來說,教師需要根據語文教材的內容針對性地設計教學訓練任務。例如,可以引導小學生根據閱讀課文簡單地進行一些仿寫,以此來實現語文讀寫內容的同步學習。其次,從課中導入的角度來談,讀寫有效結合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課程中的有效結合,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效果更加富有層次。最后,從課后復習的角度來談,教師可以結合學生所學的內容針對性地組織課后讀寫復習活動,以此來鞏固學生的閱讀和寫作。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所學的內容針對性地進行課后仿寫,這樣一來不僅可以積累原有閱讀中的創作技巧,還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因此,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促進學生的讀寫結合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注重課外讀物,加強學生讀寫能力

語文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讀寫教學的過程中,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性地選擇恰當的課外讀物,將其與傳統教材相融合,進而在豐富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實現讀寫內容的高效融合,以及多樣化教學資源的提供。小學語文教師在選擇恰當的課外讀物對學生進行引導閱讀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傳授其閱讀技巧,還可以培養學生形成在每次閱讀后寫下閱讀心得的習慣,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還能通過多種學習能力的增強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拇指姑娘》這一課外讀物時,可以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快速瀏覽式閱讀,并在閱讀之后能夠通過回憶的形式將讀物內容大體記錄下來。然后,教師可以與學生通過深入交流與討論加深學生對讀物內容的理解,進而在不斷地強化訓練后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

(三)融入多元訓練形式,實現以讀促寫

多元訓練形式的融入不僅可以實現小學語文讀寫結合,還能通過以讀促寫實現較好的學習效果。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開展多元的讀寫結合訓練,不僅可以深化學生對于文本的理解,還能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具體而言,多元的讀寫結合訓練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縮寫訓練??s寫訓練可以使學生閱讀分析、文章概括的能力得到顯著的提升,同時能夠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文章的主要內容與必要內容的分布,對于學生寫作思維的提高以及讀寫能力的提高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是續寫訓練。通過續寫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遵循文章思路合理展開想象進行文章的延伸與拓展,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對于文章有了全面且細致的了解,還可以提升自身文章銜接與構造的能力。三是仿寫訓練。仿寫作為目前小學階段語文讀寫結合教學過程中應用十分普遍的一種方法,指的是學生可以根據作者文章內容的陳述來不斷提升自身寫作能力的一種方法。根據仿照不同文章的語言結構與表現手法,學生能夠逐步熟練地實現文章材料的選擇與情感方式的表現。仿寫訓練可以使學生的讀寫能力不落于俗套,而且十分富有新意,因此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著十分普遍的應用。例如,在教授部編版五年級上冊一單元《白鷺》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文章中最為精彩的內容,即白鷺的外貌描寫的部分進行朗讀,然后讓學生寫一篇描寫動物外貌的作文,這樣可以做到更好的讀寫結合,讓學生在閱讀中掌握寫作技巧,同時提高學生的寫作以及閱讀水平。

(四)強化評價體系,實現以寫促讀

對于小學語文讀寫教學而言,評價環節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在開展相關活動與訓練時要對學生的讀寫內容進行及時的評價。通過科學有效的評價,不僅可以解決學生在寫作中遇到的問題,還可以通過習作水平的提高實現以寫促讀的效果。具體來說,讀寫結合評價體系的建立與強化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要根據讀寫結合的具體內容與形式對讀寫結合的效果進行科學評價,在確定評價標準的基礎上根據每一標準進行針對性考量,最終得出綜合的結果;其次,要根據評價對象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調整,即學生語文基礎能力不同,對于讀寫結合效果的評定也應有所不同;最后,要根據評價體系的效果不斷對評價體系進行調整,以此來實現其對于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的長久適用。

(五)以撰寫批注的形式促進閱讀理解

通過撰寫批注的形式促進學生閱讀理解,指的是在閱讀文章之后以文字或者符號的形式寫下個人感悟或者對文本的理解與質疑。小學生的理解能力相對較弱,在理解過程中極易出現偏差,而通過撰寫批注的形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文本,還能使小學生提升自身讀寫學習能力。具體而言,通過撰寫批注的形式促進學生的閱讀理解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詳細撰寫批注內容,避免出現后期不理解的問題;第二,引導學生針對批注內容進行重點閱讀和理解,遇到疑問的地方及時向教師進行詢問;第三,對于批注內容可以鼓勵學生進行交流討論,旨在通過交流分享提升閱讀層次。

(六)積極貼近實際生活,培養學生的讀寫興趣

積極貼近實際生活不僅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對讀寫結合的興趣,還能加深學生對讀寫結合的學習記憶。此外,貼近實際生活還能使學生積累更多的生活經驗與寫作素材,進而將其運用到讀寫結合的過程中。值得注意的是,建立在生活素材基礎上的讀寫結合不僅可以使學生產生更深的思考,還能使學生的寫作內容更加豐富且真實,這對于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與語文綜合素養的培養都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在受到越來越多關注的同時,其教學效果提升的問題也成為越來越多人思考的問題。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效率的高低影響著學生學習能力的高低、閱讀能力的高低以及整體綜合素質的高低,只有運用合適的方法策略,才能針對性地提升和優化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效果。

猜你喜歡
小學生閱讀教學內容
內容回顧溫故知新
談閱讀教學中的快樂
主要內容
閱讀教學中的“追問”略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