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設計
——新課程標準指導下的教學設計思考

2022-02-09 04:44胡嘉欣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22年47期
關鍵詞:教學內容評價課堂教學

胡嘉欣

(廣東華僑中學 廣東廣州 510000)

一、課堂教學活動的問題分析

1.教學觀念呈現兩極分化

一方面,傳統觀念根深蒂固,過分注重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地位,認為教學主要由教師負責,忽視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此外,受到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教學活動多以“教師講,學生學”的模式進行,很多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缺乏學習自主性。另一方面,部分教師則完全排斥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未能正確認識課堂教學創新,將活躍課堂氛圍等同于創建高效課堂,多提問多討論就是促進有效交流,甚至把增設大量選修課、興趣課等同于開展素質教育。如此這類認識表面上看似與傳統教學模式有所差異,但實質上卻過于片面,忽視了課堂實際,學生的差異以及現實的學習情況,難以有效提升教學效果。上述兩種片面的教學觀念都是由于對課堂教學觀念理解不夠透徹導致的,均不利于課堂教學效果的改善與提升[1]。

2.教學內容陳舊繁雜

按照新課標的要求,教師應成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我們提倡教師在充分把握教材內容的前提下,對教學內容進行進一步的拓展與創新,教師角色由過去的“教書匠”向“研究者”轉變。然而,當前我們發現目前的課堂教學內容存在陳舊、繁雜等問題,不少內容仍停留在過去,與社會發展相脫節,且缺乏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內容?!芭f”主要指教學內容沒有以社會發展為導向,新技術、新事物、新觀念等未能與教學內容實現充分融合,已無法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斑^繁”是指教學內容相對煩瑣,而且重復出現。一些學生表示,在英語學習中不少教師習慣于要求學生通過反復抄寫單詞來進行背誦,使得不少學生耗費過多的精力卻沒有達到效果,容易產生厭學的情緒,學習興趣也會相應減弱。

3.課堂教學方法難突破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迫在眉睫。近年來,各類創新型課堂教學方法層出不窮,但真正適合課堂教學實際的卻少之又少。在當前中高考大背景下,不少教師為提升學生成績、保障課堂教學進度,仍舊采用傳統的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不愿進行改進與創新。其次,教學方法的突破與教師個人教學技能水平密切相關。但是學校卻很少組織相關的學習與培訓,導致不少教師想要改進卻無從下手。再次,課堂教學方法未能充分與現代信息技術實現融合,長此以往會造成課堂教學氛圍不夠活躍,學生學習興趣下降。還有部分教師盡管開展了多媒體教學,但卻停留在表面,未能與教學內容、方法深度結合,教學效果不甚理想。

二、有效課堂教學活動設計原則

1.學生主體性原則

課堂教學活動是指老師的講和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的雙邊性教學活動。其中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主要展現在其自主性、主動性性和積極性等方面,只有學生的主體性得以充分施展,課堂教學才能夠取得理想的效果。作為教師,要轉變傳統觀念,關注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善于運用教學策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只有這樣,課堂教學效果才能得到有效提升,創新型課堂才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2.全面發展原則

素質教育理念強調,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對象是全體學生。長期以來,我們更關注教育的統一性,忽視個性發展,很多時候習慣用統一的標準去評價學生,傾向于應試教育,這十分不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與創新精神的培養。事實上,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獨立個體,都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關鍵在于如何培養與發掘。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的重點在于通過多樣化的教學策略與方法,發現每個學生的優勢所在并加以培養。學生的興趣是體現其個性特點及特長的關鍵所在,因此教師應立足素質教育,更多地關注每個學生的興趣所在,以促進每位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3.教學過程多樣化原則

一切的教學設計與方法都需要通過教學過程的實踐才能發揮出應有的效果。通過教學過程的實施,學生可以獲得知識、形成技能及發展個性等。因此,作為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不僅重視知識獲取的結果,也要關注知識獲得的過程,從而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積極思考的能力。其次,教師要不斷創新,依據教學實際情況適時調整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利用多樣化的教學策略與方法,開展創新型教學活動,進行適當的引導,使學生回歸到課堂主體地位[2]。

三、有效課堂教學活動設計的策略

1.轉變課堂教學觀念

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其教學觀念影響著課堂教學過程及教學質量。因此作為教師,首先,要加強學習。教師要在進行專業知識學習的同時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創新教學設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其次,要積極進行教學反思。它不僅是之前教學經驗的回顧與總結,同時也是教學觀念的更新與完善。教學反思有利于教師及時發現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及時調整教學設計。最后,教師應進一步開展交流合作,進行自我完善。學校應積極創造機會,使教師能夠有機會與教育專家共同探討,深入學習,滿足學生日新月異的學習需求。此外,學校應兼收并蓄,善于與其他學校開展合作,借鑒其他學校的先進經驗,并依據學校實際情況將先進經驗積極應用于實際,促進學校不斷發展進步。同時也要積極開展相關培訓,幫助教師轉變傳統觀念,提升教學技能,以實現更好地成長。

2.充實課堂教學內容

教材是師生課堂學習的主要內容,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權威性。然而,進入21世紀以來,知識更新換代的速度不斷加快。為滿足當代學生的學習需要,課堂教學內容必須不斷創新,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應適當地融入最新的知識與理念,同時刪除繁雜的老舊知識。這樣的創新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教師應在充分理解教材內容的基礎上,了解新知識與教學內容之間的關系,將新舊知識進行融會貫通,且利于學生理解接受,使教學內容不至于落后于時代發展的步伐[3]。

3.創新課堂教學形式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教育也開始朝著注重學生個性化培養的方向發展。因此,課堂教學也應開始關注學生個性特點,培養全面發展的個性化人才。在教學形式上,為實現最佳的教學效果,要結合學生實際,不斷創新綜合利用。同時,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創建和諧活躍的課堂氛圍,有助于為學生學習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第一,共同的目標對學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積極向上的共同目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集體精神,形成互幫互助的良好學習氛圍。每個學生都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長,在班集體中發光發熱,同時積極向他人學習,以彌補自身不足。其次,教師要做好引導者、合作者的角色,尊重學生課堂主角身份,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轉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做到少講、精講,將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課堂由教師講解轉變為師生共同學習,由強制接受轉化為引導探究,由傳授知識轉為探索知識,培養學生能力發展與個性養成。再次,嘗試合作學習、分組學習等教學形式。傳統課堂教學目標統一,方式單一,不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在實施能力分組、作業分組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嘗試按照學生的氣質和性格,將具有相似特征的學生組建學習小組,這樣一來,學生更容易形成合作互助氛圍,相應學習效率也能夠得到有效提升[4]。

4.完善課堂教學評價

課堂教學評價具有多重功能,包括引導、反饋、激勵等,但在當前教學中,仍舊以考試為主要的評價方式,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教師課堂教學的創新。因此應不斷完善課堂教學評價,從而激勵學生更好發展。首先,應努力創建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傳統的評價方式將學生知識掌握程度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多元化評價要將學生看作獨立學習的主體。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全盤否定傳統的知識傳授目標,而是對其進行重新定義與理解。我們不僅重視知識的接受和理解,也關注知識的應用,實現學以致用;同時注重各種技能的發展,例如創新思維、探究能力等;此外,也要重視學生情感態度及科學價值觀的培養你。其次,在評價主體方面,一方面要讓學生也成為教學評價主體,包括學生自評與學生間的互評,幫助學生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并且通過學生間交流實現取長補短;另一方面,對于教師的評價,要充分發揚民主精神。教師之間通過教學技能競賽等方式實現教師間的互評,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課堂教學重要方面進行有效分析,并給出建議。第三,作為學習應創建多元評價平臺。

四、創新課堂教學范例

本節課選自七年級下冊中期的課程,因此,大部分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知識和技能基礎,但存在不夠不夠深入和熟練的情況,因此這節課程無論在時間節點還是在課程內容上,都具有較為典型的參考意義和價值。

七年級英語課程:Travelling around Asia

地點:多媒體教室

時間:40分鐘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點:

掌握單詞 place ;travel;place of interest;sightseeing;in Asia...

掌握句型 be made in+地點

in the center of...

one of+the+形容詞最高級+復數名詞/代詞

語法知識點:條件狀語從句的理解與應用

提升點:

掌握重點詞匯與句型,有效實現知識的應用與遷移;

提升自主學習能力,注重探究能力的培養;

引發情感共鳴,進一步拓展相關學科知識;

教學設計

在正式上課之前,引導學生進入與課文主題相關的情景,引發學生共鳴,激發學生興趣。教師可通過播放亞洲諸多名勝古跡的宣傳視頻,引導學生積極表達所看所想,了解學生學習基礎。學生反響強烈,絕大多數學生都可應用之前所學知識分享自己之前的旅游經歷。之后,教師引導學生自行分組,并提出問題:“大家了解亞洲嗎?你知道關于亞洲的哪些知識呢?”,要求學生在15分鐘之內進行分享討論。

通過中心問題進行課堂導入,正式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教師提出問題:“We all know that Asia is a good place to visit,who would like to introduce Asia for us ?” 各學習小組結合自身經驗與討論結果,選出小組代表進行回答。在此過程中,學生們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對于知識有了相對系統化的完整把握。比如,有小組在分享亞洲名勝古跡時細化分類,主要涉及了 location,language,custom,food等幾方面。這樣的教學方式彌補了教師備課中可能存在的疏漏與不足,同時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各小組從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展示討論學習的成果,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不僅有利于問題的解決與創新,也使學生在和諧歡快的課堂氣氛中學會自主探究與合作,容易給其留下深刻的印象。

開展課堂效果評價,過程與結果并重。作為教師,應在了解每個學生學習實際情況的基礎上,依據其表現,認真給予客觀公正的評價。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大部分學生能夠在小組討論中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在成果展示時條理清晰、內容充實,在展示結束后互相評價、相互借鑒,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自主性得以有效提升。此外,教師應積極把控整個課堂教學進程與學生學習發展的過程,以便及時發現問題,給予針對性的指導。最后,要對學生學習結果進行總結,依據實際情況進行之后教學機會的調整與完善,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轉變單一的考試評價機制,在看重結果的同時關注學習過程,能更有效地促進學生進步與發展。

經驗借鑒。本次的課堂教學實例充分體現了“教師引導,學生自主”的課堂教學理念。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一改傳統的講授模式,更看重對于學生的引導。通過創設教學情景,開展小組合作,使學生處于一個相對愉悅的課堂氣氛當中,學生雖身在課堂,但卻仿佛置身于亞洲各國,開展了一場精彩的旅行,興趣得以激發,視野得以進一步開闊。

教學的有效性是課堂教學實現教學目標的關鍵。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不斷吸收新知識,發展新技能。教師只有以學生為本,做好課堂教學創新設計,才能切實提升課堂教學活動質量。

猜你喜歡
教學內容評價課堂教學
中藥治療室性早搏系統評價再評價
談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提問
等差數列教學內容的深化探究
“清末新政”也可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
基于Moodle的學習評價
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導入法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保加利亞轉軌20年評價
多維度巧設聽課評價表 促進聽評課的務實有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