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跡·笨小孩》勵志喜劇文本敘事策略

2022-02-09 11:03
電影文學 2022年23期
關鍵詞:社會階層勵志文本

趙 倩

(吉林省教育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2)

勵志主題的電影作品類型指稱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復雜且寬泛的概念,多數情況下它更傾向于描述通過個人努力實現世俗成功的奮斗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主人公往往都會從失敗、落魄等相對較低的社會起點向更高的社會階層轉變,并在充滿阻撓和艱辛的道路上反復確認個人理想與生活轉變的意義。[1]從本質上看,勵志的核心在于通過平凡小人物的階層跨越來實現對現實生活中普通人的激勵,在文本的敘述中,個人生活物質轉變的文本地位要高于個人生活精神情感的變化,也就是說,即使文本中主人公實現了個人生活的主體性覺醒,但如果沒有發生社會階層的變化,這種停留在主觀層面的覺醒依舊是缺少說服力的。[2]因此當以“勵志”來對電影作品進行類型上的劃分時,所涉及的概念不僅包括主題層面的意義,更包括電影題材、敘事內容等多個方面的敘事向度,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跨越階層的過程與勵志的創作目的相互構成了彼此的敘事基礎,一旦文本試圖傳遞出“勵志”的目的就必須觸及階層跨越的文本結果;相應地,一旦文本的主要敘事內容是一種跨越社會階層的過程,那么文本的主題之一也勢必會反映出“勵志”的傾向。

在這種邏輯下,“勵志”在文本集合中形成的類別范疇就不是一個簡單的文本要素,而是自有其完整的、系統的類型標志。具體來說,就是當觀眾在觀看和指稱勵志作品時首先考慮的是電影文本中對奮斗過程的物質表現。當然,在某些并不符合這一類型定義的電影作品中,依舊在主題上可以看出勵志的創作動機。這一類電影并不書寫跨越階層的奮斗過程,而是關注人的生命乃至生存問題,并不屬于本文所討論的勵志類電影,因為這一類電影的最終主題并不能簡單地用勵志來進行概括。比如近年來同樣在主題上給人以溫柔安慰和人生鼓勵的電影《滾蛋吧!腫瘤君》《送你一朵小紅花》在文本構成的要素上確實不能忽視其中的“勵志”成分,但是在分類上卻不能直接為其冠以勵志電影的頭銜。以《送你一朵小紅花》為例,電影中書寫了關于絕癥患者堅忍的生存意志和對生活幸福的追求,從文本呈現出來的主題帶有一種勵志的色彩,但是這種對生命意義的探討對于絕大多數觀眾而言更多的是引起對生命短暫的惋惜和珍視,文本在敘事上所采取的形式也多以悲劇為主,勵志的屬性并不能構成電影的主要創作目的和創作主題,因此,后者雖然帶有勵志的元素,卻并不能在嚴格意義上成為勵志類的電影作品。從這一點上看,前文中對勵志類型電影作品的特點概括實際上關注的是勵志作為一種文本的最突出主題和敘事題材通過電影文本中的階層跨越和物質實現傳遞給觀眾的過程,而當文本不能完成這一過程時,就未必能夠成為勵志類型的電影作品。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只要能夠完成階層跨越,文本就必然是一種勵志類型的作品。因為這種努力實現階層跨越的過程是否擁有合法性也是勵志類型作品的一個重要判斷標準。在某些商業電影中,文本敘述了主人公的階層跨越努力,但是這種努力并不符合一般情況下的社會道德甚至是法律要求,因此雖然能夠展現出人物傳奇的奮斗經歷,但是并不能傳達出勵志的核心價值,因此自然也不屬于本文所說的勵志類型電影。

一、勵志類型電影中的人物塑造

在勵志類型的電影中,人物主要可以按照與勵志行為相關的程度分成三類,第一類是與勵志行為直接相關的,是該類電影作品創作核心的主人公形象。這一類人往往對成功道路有著非常敏銳的洞察和獨特的思考,并能夠根據成功道路的前進方向樹立比較現實、合理的人生理想。在此基礎上,勵志類型作品中的主人公都身具超凡的專業能力和學習能力,能夠對自己身處的或即將進入的領域形成深刻的理解。同時勵志類型電影中的主人公在電影敘事的整體過程中會發生鮮明的變化,不僅在經濟能力、社會地位等物質方面,更會在個性、眼界等主觀素質領域發生變化。需要注意的是,在這些改變當中唯一不會改變的就是主人公正確的德性立場和價值觀念。[3]從勵志類型電影敘事表達的目的上看,主人公所代表的無疑是能夠引發觀眾情感共鳴的故事主體,也是勵志敘事的最基本要素,這類人物在整個敘事進程中所展現出的品質和堅持,正是文本能夠進入勵志類型的基礎。

第二類人物則是圍繞著主人公、與文本中的勵志敘事間接相關的正面人物。在大多數的勵志作品中,主人公都需要一種相對合理的情感動機來推動其理想的實現,因為主人公所處的社會層級相對較低,所以奮斗動機的產生又常常會與現實生活的物質需要聯系在一起。因此在多數的勵志作品中,主人公在敘事中本身所具有的德性品質與現實生活的物質需要碰撞所產生的結果,自然也就會表現為對身邊具有親族性的弱者的關照和幫助。在比較典型的勵志類型電影中,創作者會將之設置為主人公的子女或具有子女性質的人物形象,他們在文本中并不會過多地展現出自我屬性,而是作為主人公奮斗的動機來源在敘事中發揮作用。除此之外,與文本中的勵志敘事間接相關的正面人物還包括對主人公的經歷同情理解并提供支持和幫助的次要人物。他們或是社會階層同樣不高、經濟能力相對較弱的主人公的朋友;或是已經在某一領域內取得一定成就、眼界和能力相對更為突出的成功人士。尤其是后者在主人公奮斗的過程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這種人物的出現令文本的敘事更加具有說服力和真實性,是勵志類型電影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第三類人物是在主人公的奮斗過程中,對其理想實現進行阻撓的反面人物。事實上這類人物形象并不一定是作為完全負面的形象在文本中出現的。他們身上多數在德性方面有著或多或少的缺陷,常常是在無形中對主人公的理想實現添加了阻力。他們的社會階層并不固定,對主人公的阻撓也并不一定是完全出于私怨,因此在多數情況下,勵志類型電影敘事中反面人物的出現并不一定是主觀上的阻礙,更多時候是創作者在文本中添加的能夠與主人公的奮斗過程進行對比的他者,這些人物更像是主人公在不具備個人某些德性立場的情況下可能成為的人,是不進行奮斗的“案例”。比如在電影《奇跡·笨小孩》中,大型公司的負責人李平就是如此,與主人公景浩不同,他出身名校并到深圳的知名企業工作,實際上在奮斗過程中也付出了很多努力,面對景浩的努力他所表現出的卻并不是理解和尊重。在敘事中李平并不試圖阻礙景浩的奮斗,不過他也并不支持景浩的奮斗。[4]從他的主觀行為上看,他并沒有真正干預景浩的事業,他在敘事中的作用更多的是以其優渥的教育背景和狹隘的經營眼光與景浩的形象形成對比,并凸顯其優秀的個人品質。

二、勵志類型電影中的敘事焦點

在勵志類型的電影作品中,最常見的敘事視角是第三人稱的限制性敘事,通常情況下,創作者會以一種紀錄的形式來對主人公的奮斗過程進行敘述,因此勵志類型電影中的一個重要題材就是對現實中真實的人物和事件進行傳記式的書寫,甚至對于某些作品而言,勵志主題在文本中的類型化特點促使虛構的文本事件表現出了真實的、充滿傳記性質的敘事風格。

從敘事視角為電影帶來的真實性風格上看,勵志作品如果缺少了必要的現實性基礎,其文本表現的風格將會成為一種寓言化、象征化的敘事語言。在這種情況下,文本展現出來的敘事意義就會相對削弱。廣義上看,勵志類型所涵蓋的文本范疇非常豐富,它可以包括本文所關注的跨越社會階層限制的物質成功,也可以包括對個人生活、自我言說的表現和鼓舞。但是后者在文本中表現出來的主題大多都是多元的、不唯一的,在分類時尤其要注意這一部分主題同本文關注的狹義勵志類型電影之間的重疊。其中第三人稱的限制性敘事同樣使這部電影帶有鮮明的傳記性質,但是在類型劃分上,其文本主題的主要方面顯然要求著這部反映主旋律的作品不能簡單地劃入勵志類型之中,因此即使在主題上有所交疊,敘事視角上有所相似,勵志類型電影作品的判斷也依舊有著非常嚴格的、明確的邊界屬性。

從敘事焦點上看,大部分的電影都因為藝術形式本身的限制采用第三人稱視角,這本身并不能構成勵志題材電影的藝術特性,但是同樣因為電影藝術手段的要求,敘事焦點完全集中在主人公個人生活經歷上的方式也并不多見,而這恰恰就是勵志類型作品的重要標志之一。在大多數勵志類型的作品中,主人公的生活中多數情況下都至少有一位缺少必要社會生活能力或亟須主人公改變現有物質環境的“被觀照對象”。[5]2008年的英國電影《貧民窟里的百萬富翁》以及2011年的泰國勵志電影《億萬少年的頂級機密》都有著類似的敘事形式,這種形式要求著電影無須關注主人公以外的情節枝蔓,其敘事焦點在文本中表現出一種緊緊圍繞著主人公的奮斗經歷的狀態。

三、勵志類型電影中的敘事進程

對于勵志類型電影來說,敘事的整體進程隨著主要人物進行創業奮斗開始,在創業成功后,亦即主人公超越社會階層為止。在敘事過程中,電影往往會把改變自身社會階層作為敘事的主體內容。而處于這一整體中的不同階段的奮斗經歷則構成了整部電影敘事的具體章節,并通過鏡頭、情節、空間轉換等方式連接在一起。

對于勵志類型電影的整體敘事而言,勵志類型的電影作品在敘事的整體上須要保持情緒逐漸向上的態勢,這就要求文本的開始往往需要設置一個情緒相對低沉、生存相對艱難的敘事環境。這一部分的文本敘事主要關注的是人物優秀的專業能力以及卓越的個人品格,惡劣的生存條件既能夠作為促使主人公生活發生轉變的因素,同時也可以進一步為塑造主人公的形象提供比較可靠的敘事環境。具有悲劇色彩的文本開篇對于勵志類型的電影作品并不是一種創作的偶然,對于觀眾來說,只有主人公通過種種努力獲得人生的成功,才能夠在其努力的過程中尋找到存在的意義,否則僅僅是強調奮斗而忽視了敘事整體對“向上”發展的要求,文本自然就會從勵志性向更多元的主題方向改編。比如電影《我不是藥神》中,在開篇上創作者采用的就是標準的具有勵志類型作品特點的開篇方式,但是在文本的整體敘事中,人物命運發展的軌跡缺少一種“持續攀升”的狀態,在他獲得巨大的物質成功之后,他最終回歸了道德和良心選擇了證明自我的道路——它的敘事在整體上看并不是以勵志為目的的。而反觀《奇跡·笨小孩》中的敘事整體在主人公不斷遭遇挫折的過程中保持著整體向上的趨勢,主人公由人生低谷到最終收獲成功在文本中是連貫并完整的整體,這就讓文本的奮斗過程具有了一種強烈的因果性,[6]那就是在生活處于低谷時只要通過恰當的個人奮斗就可以實現物質上的成功。

對于勵志類型電影的局部敘事而言,通常情況下勵志類型電影有著比較類型化的敘事結構。最常見的就是在主人公走投無路時,因為自身的長期努力遇到了非常合適的機會,并把握機會實現個人奮斗理想的過程。在個人奮斗的具體進程中都會經歷哪些苦難和艱辛則要看敘事文本所關注的具體行業,不過總體上都有著非常明確的敘事環節。在《奇跡·笨小孩》這部電影中,敘事的環節之間就有著非常明確的階段,這些階段共同構成了文本敘事的整體面貌,圍繞著由生活環境、社會階層逐漸走向更高水平而逐漸展開,這種敘事方式為觀眾在短時間內感受到勵志的最終主題提供了非常簡便的道路。

猜你喜歡
社會階層勵志文本
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實現創新發展呈現嶄新局面
新的社會階層的政治參與與統一戰線工作的新發展
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發展趨勢、挑戰及組織策略
在808DA上文本顯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識別
生活勵志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話故事《坐井觀天》的教學隱喻
“差錢”也演“勵志”劇
如何快速走進文本
加強民主黨派對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政治引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