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逆向設計單元整體教學 落實英語教學評一體化
——以Unit 2 Success為例

2022-02-12 12:11莊滿滿吳麥琪
英語教師 2022年24期
關鍵詞:語篇觀念整體

莊滿滿 吳麥琪

一、問題的提出

自《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課程標準》)實施以來,進行基于大觀念的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已成為英語教學界的共識。評價是英語教學的必要組成部分,在強調單元整體教學的同時應對單元整體學習進行評價。在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時有如下思考: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強調教學評一體化,而教師往往針對指向小觀念建構的語篇學習目標進行評價設計,而語篇學習目標的達成總和并不一定意味著單元整體學習目標的達成,是否應針對單元大觀念及單元整體學習目標設計評價任務?該如何設計?單元整體評價任務與語篇評價任務之間有什么關聯?與單元整體評價任務對應的單元整體學習活動又應如何設計?下面基于大觀念的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理念與逆向設計結合,以北師大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一Unit 2 Success為例,闡述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新思路。

二、基于大觀念的單元整體教學與逆向設計

(一)基于大觀念的單元整體教學

基于大觀念的單元整體教學指教師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圍繞單元主題,在研讀單元教學資源后對其進行刪減、整合與重組,從學情出發搭建單元整體學習框架,制訂圍繞單元主題的學習目標,引導學生從各個語篇中提煉語篇小觀念并在各個小觀念之間建立關聯以建構單元大觀念。學生在單元整體學習中生成新知,包括認知結構、解決問題的思想和方法,以及價值觀念,并遷移到新的情境中,解決新的問題(教育部 2020)。在設計過程中,教師應在課程大觀念的指導下,研讀單元語篇,以單元大、小觀念構建單元框架,確定單元學習目標及各個語篇的學習目標,并針對各個語篇設計教學評一體化的學習活動,幫助學生達成學習目標,真正做到在課堂教學中落實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王薔、周密、蔡銘珂 2021)。具體見圖1:

圖1:基于大觀念開展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途徑

(二)逆向設計

“逆向設計(Backward Design)”是威金斯和麥克泰(Wiggins&McTighe 2005)在《追求理解的教學設計》(Understanding by Design)一書中提出的單元課程設計思路,它具體分為以下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確定預期學習結果,即確定學習目標;第二階段為確定合適的評估證據,即確定學習評價任務,包括表現形式任務及其他證據,如小測、作業、學生自評等;第三階段為設計學習體驗和教學,即設計和開展學習活動。具體見圖2:

圖2:逆向設計步驟

與基于大觀念的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不同,逆向設計提出在確定學習目標后先確定學習評價,再設計學習活動,以更好地體現教學評一體化(趙鈺蓮2018)。

三、基于大觀念的單元整體教學逆向設計

為了實現教學評一體化,教師將基于大觀念的單元整體教學與逆向設計結合。在設計過程中發現,語篇之間在建構單元小觀念時沒有排他性,即單元小觀念的形成不一定僅僅依靠某一語篇,不同語篇可以幫助學生建構不同的小觀念。因此,在建構單元小觀念時,教師使用了“語篇群”這一概念,而非語篇。

設計的具體路徑(見圖3):第一,教師在研讀《課程標準》的基礎上,結合單元主題及語篇,闡明單元的指導思想和設計理念;第二,教師研讀教材語篇,探究單元主題意義,確定單元大、小觀念,有邏輯地搭建單元學習框架,對單元學習目標、語篇群學習目標和各語篇學習目標進行整體規劃;第三,教師針對學習目標設計單元整體評價任務和語篇評價任務;第四,教師關注學習目標、學習活動、學習評價的一致性,在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指導下設計語篇學習活動和單元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在探究主題意義的同時,建構單元大、小觀念,落實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圖3:基于大觀念的單元整體教學逆向設計途徑

下面,以北師大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一Unit 2 Success為例,對整體教學逆向設計進行具體說明。

(一)闡明單元的指導思想和設計理念

教師在研讀《課程標準》的基礎上,結合單元主題及語篇,確定了如下指導思想和設計理念:單元教學設計圍繞Success這一主題展開,挖掘各子語篇的核心育人價值,尋找單元內各語篇的內在邏輯關系,建立各語篇的概念關聯,以大觀念和逆向設計為指導思想,關注教學評一體化。教師在實踐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同時,引導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建構對Success的新認知、態度和行為選擇,在英語課堂中落實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二)搭建單元內容框架,明確單元、語篇群及各語篇學習目標

北師大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一Unit 2 Success屬于“人與自我”主題語境,涉及“做人與做事”主題群,語境內容是“成功”。涉及的話題是成功與金錢、成功的秘訣、成功與犧牲和成功人士。

基于對單元各語篇的分析,提取語篇小觀念,對各語篇進行整合形成小觀念語篇群,確定單元大觀念、單元學習目標及語篇群學習目標,搭建單元學習框架(見表1)。具體來說,學生通過對成功的秘訣(Topic Talk、Lesson 2、Viewing Workshop 和Reading Club 2)、成功的取舍(Lesson 3、Lesson 1和Reading Club 1)和成功的內涵(Lesson 1)進行探究及從不同維度介紹成功人士(Topic Talk和Writing Workshop),構建“成功是人生選擇的結果”這一單元大觀念,并達成“能夠結合自身實際批判性地看待成功及成功的途徑”的單元學習目標。

表1:北師大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一Unit 2 Success單元內容學習框架

在確定學習框架后,需針對各個語篇制訂學習目標。由于篇幅限制,涉及具體語篇的教學設計都以Lesson 2 Top Five Secrets of Success為例。

針對該語篇,結合英語學習活動觀的三個層次,教師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在學完本課后,學生能夠:

通過聽力記筆記,獲取與梳理成功秘訣的相關信息,如 representative figures、supporting facts 和achievements等。

提煉部分聽力語篇的信息組織結構IEE,即idea—explanation—example/evidence,并按照該結構改寫其余聽力語篇。

運用IEE結構評價最重要的成功秘訣并說明理由。

結合自身實際,思考個人怎樣獲得成功、如何將這些秘訣運用到學習、生活中。

(三)設計單元整體評價任務和各語篇評價任務

本單元以項目式學習作為單元整體評價任務,即利用項目式學習評價單元整體目標是否達成。項目式學習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探究復雜、真實問題,設計項目作品,規劃并完成任務。項目式學習的理念、實踐和評價標準與教學評一體化有諸多相似之處,二者的結合有利于促進核心素養落地課堂(李亮 2018)。項目式學習能夠幫助學生鞏固在單元學習中所形成的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和遷移創新能力,有利于其整合單元小觀念,在實踐中踐行單元大觀念,因此適合作為單元整體評價活動。

針對本單元,教師設計了以下項目式學習活動:以“Should students stay up late studying in order to get good grades?”為辯題進行辯論。原因如下:第一,辯論是學生思維的外顯,學生通過不同的渠道收集相關資料(指向學習能力),整合所學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指向語言能力和文化意識),表達觀點(指向語言能力和思維品質),有助于培養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第二,對于高中生而言,“成功”是一個相對抽象的主題,適合作為思辯的對象;第三,本單元所涉及的“成功的秘訣”“成功的取舍”“成功的內涵”等話題與高中生的生活聯系不夠緊密,而該辯題將單元所學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stay up late studying指向成功的秘訣,should指向成功的取舍,get good grades指向成功的內涵。

鑒于單元大觀念與語篇小觀念、單元學習目標與語篇學習目標的關聯性,單元整體評價任務與語篇評價任務必然也有關聯。單元整體評價任務應是語篇評價任務的整合,而語篇評價任務應是單元整體評價任務的解構。下面以三篇主課文為例,說明單元整體評價任務與語篇評價任務的關聯(見表 2)。

從表2可以看出,所設計的表現性任務均以語篇內容為基礎,突出英語學習活動的層次性,而其他證據(作業)則以問題鏈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將語篇話題與其學習、生活聯系在一起,且都指向單元整體評價任務,為單元整體評價任務作好話題鋪墊和語言準備。

表2:北師大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一Unit 2 Success主要語篇評價任務

(四)設計語篇學習活動和單元整體學習活動

單元學習活動是單元的綜合項目,是學習的總結和提升。與學習目標和評價任務先整體后語篇的順序不同,在設計學習活動時,教師應先設計語篇學習活動,再根據需求設計單元整體學習活動。

語篇學習活動的設計應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圍繞主題語境設計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類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探究主題意義。下面以Lesson 2的學習活動為例,介紹語篇學習活動的設計。

在學習理解類活動中,教師先以Topic Talk的Quote...Unquote激活課堂,讓學生思考“What is the secret to success according to each quote?”并鼓勵其談論自己的看法:“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top secret to success?”目的在于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并引導其運用Topic Talk的詞匯和本單元語言知識Verb-ing。然后,教師讓學生預讀教材所給的表格,猜測語篇將會談論哪五個成功的秘訣。最后,進入獲取與梳理環節,教師讓學生聽第一遍,記下說話者提到的五個成功的秘訣,讓學生聽第二遍,將表格第三欄supporting facts和第四欄achievements的信息補充完整,至此完成第一個學習目標。

在學習理解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分析聽力文本的語篇結構,閱讀第一和第三個成功的秘訣,并思考“How does the speaker make his point convincing?”由此得出IEE觀點結構(見圖4),即idea—explanation—example/evidence模式,將語篇思維可視化,為接下來的內化和遷移作好準備。之后,讓學生按照IEE觀點結構改寫第二、四、五個成功的秘訣,內化所學,完成第二個學習目標。

圖4:基于聽力文本的IEE觀點結構

進入遷移創新類活動后,教師創設情境:學校舉辦題為The Top Key to Success的英語演講比賽,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將本單元目前所出現的成功的秘訣制作成思維導圖,并選擇一個自己認為最重要的秘訣,按照IEE結構準備演講稿。該活動旨在讓學生在新的情境中運用所學語言解決問題,鞏固所學知識,實現知識的遷移創新,完成第三個學習目標。

教師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在觀看Viewing Workshop視頻并閱讀后,完善課堂上所繪制的思維導圖;讓學生思考如下問題“What are the keys to getting good grades?Which one is the most important one?Why?Do you think you have those keys?”并完成以My key to getting good grades為題的學習分享,完成第四個學習目標。

在完成各語篇學習活動設計后,綜合單元學習目標、單元整體評價任務及已完成的學習任務,設計單元學習活動。表3是本單元的學習活動說明:

表3:北師大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一Unit 2 Success單元學習活動設計

學生基于對本單元各語篇主題探究和對學習成果的思考,在形成觀點框架的基礎上小組合作進行課外調研,通過問卷調查了解身邊同齡人熬夜學習的現狀,通過訪談深入了解學生是否熬夜學習及背后的原因并通過查閱資料尋找支撐觀點的資料,構思課堂辯論素材,并在課堂上小組合作進行辯論,呈現項目式學習成果。

四、教學反思

與基于大觀念的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相比,逆向設計的單元整體教學將評價任務放在了顯要的位置,它既是檢測學習目標達成的手段,又是設計學習活動的方向標,有利于教學評一體化在教學設計中的推進。這樣的設計是一個龐大的工程,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深入解讀語篇,在語篇之間建立關聯,提取單元大、小觀念,確定學習目標,設計評價任務和學習活動,還要時刻關注單元與語篇之間的內在邏輯關聯和學習目標、學習評價與學習活動之間的一致性。這樣的設計必然是動態的過程,因此,教師不能按部就班地設計單元學習,隨著設計的深入,要時常根據實際對學習目標、學習評價和學習活動進行動態微調,保證教學評一體化的落實。

猜你喜歡
語篇觀念整體
維生素的新觀念
新聞語篇中被動化的認知話語分析
別讓老觀念害你中暑
歌曲寫作的整體構思及創新路徑分析
關注整體化繁為簡
健康觀念治療
設而不求整體代換
改革需要整體推進
新聞觀念與實踐需反轉
從語篇構建與回指解決看語篇話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