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鮮切山藥兩種物理保鮮處理方式的比較

2022-02-13 11:51滿
食品與機械 2022年1期
關鍵詞:次氯酸鈉總酚去皮

錢 井 滿 杰 韋 強 林 瓊

(1. 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北京 100029;2.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北京 100193)

山藥為薯蕷科薯蕷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口感清脆,營養豐富[1-2],具有補中益氣,提高人體免疫力、改善消化功能、降血脂[3]、抗氧化[4]、抗衰老[5]等藥理作用,是中國傳統保健食品之一。鮮切蔬菜因方便快捷,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喜愛,是現代蔬菜消費的新趨勢[6-7]。鮮切山藥既保留了山藥的營養成分,同時又具備鮮切果蔬方便快捷、可完全食用的特點,是目前山藥最合適的加工方式之一[8],其生產以山藥片、去皮山藥段、山藥塊3種加工形式為主,由于在加工過程中經過了去皮和切分處理,產品易受微生物污染[9],嚴重影響鮮切山藥的食用和商品價值[10],而殺菌可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長,保持鮮切蔬菜品質,因此,清洗殺菌工藝至關重要[11]。

目前,國內外鮮切果蔬主要通過物理和化學兩種方式進行殺菌,結合低溫貯藏、氣調保鮮、生物及化學保鮮等技術抑制微生物生長,延長貨架期[12-14]。京郊鮮切蔬菜往往采用次氯酸鈉溶液清洗殺菌,結合低溫、氣調或者真空包裝等方法,以保證較長的貨架期[15],然而,化學保鮮劑如亞硫酸鹽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16]。UV-C照射作為一種物理殺菌方法,具有簡單、安全、經濟的特點,被處理的產品無污染、無化學殘留,滿足現階段生產者和消費者對綠色環保處理方式的需求[17],在食品保鮮中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18]。研究表明,UV-C照射利于保持藍莓[19]、鮮切蓮藕[20]、鮮切甘蔗[21]、鮮切黃瓜片[22]產品品質,但有關UV-C照射對去皮山藥段貯藏品質的研究報道較少。超聲波對鮮切芹菜[23]、鮮切胡蘿卜[24]具有較好的抑菌效果,然而,超聲波在鮮切山藥保鮮中的研究尚未見報道。研究擬以去皮山藥段為研究對象,探究貯藏期間UV-C照射與超聲波處理對其保鮮效果的影響,并以次氯酸鈉和未殺菌處理作為對照,明確兩種物理殺菌方式的保鮮效果,以期為鮮切果蔬的貯藏保鮮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儀器

1.1.1 材料與試劑

普通山藥:北京市天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次氯酸鈉溶液:食品級,廣州市九品環??萍加邢薰?;

平板計數瓊脂:北京奧博星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碳酸鈉、鄰苯二酚、Folin-Ciocalteu:分析純,天津市光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乙醇:分析純,天津市永大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1.1.2 主要儀器設備

恒溫水浴鍋:HHS-21-4型,上海博迅實業有限公司醫療設備廠;

生化培養箱:SPX-1508-7型,上海博迅實業有限公司醫療設備廠;

立式壓力蒸汽滅菌鍋: BXM-30R型,上海博迅實業有限公司醫療設備廠;

超凈工作臺:HDL APPARATUS型,北京東聯哈爾儀器制造;

雙頻數控超聲波清洗機器:KQ-500VDE型,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

分光測色儀:NS-A-1608型,深圳市三恩時科技有限公司;

菌落計數器:YLA-30A型,北京中興偉業儀器有限公司;

超純水系統:Easy2-15型,上??道追治鰞x器有限公司;

電子天平:AR2202CN型,奧豪斯儀器(上海)有限公司;

水果硬度計:GY-4型,浙江托普儀器有限公司;

漩渦振蕩器:QL-901型,海門市其林貝兒儀器制造有限公司;

紫外分光光度計:UA8000A型,上海市元析儀器科技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試驗方法 選擇粗細均勻、無機械損傷的山藥,去除表面泥沙,去皮、切段(8~10 cm)。分別采用超聲波(頻率45 kHz)處理3 min、3 kJ/m2的UV-C正反面各照射240 s(去皮山藥段距燈管20 cm,紫外線強度0.623 mW/cm2);并以50 mg/L次氯酸鈉溶液浸泡3 min和未殺菌處理(自來水浸泡3 min)作為對照。自然瀝干,真空包裝,每個處理重復20次,每袋真空包裝300 g,于溫度0~2 ℃、相對濕度85%~95%下冷藏14 d,測定其硬度、褐變度、感官品質、菌落總數、總酚和多酚氧化酶活性變化情況。

1.2.2 褐變指數測定 采用色差儀分別測定去皮山藥段中間和兩端的L*、a*、b*值,結果取平均值,并根據文獻[25]計算褐變指數。

1.2.3 硬度測定 采用水果硬度計分別穿刺測定山藥段邊緣、中心位置硬度,結果取平均值。

1.2.4 感官品質評價 由5名專業人員根據產品的顏色、組織狀態、氣味情況進行感官評價,6分為商業拒絕點,具體評價標準根據文獻[26-27]修改,如表1所示。

表1 鮮切山藥感官評價標準

1.2.5 菌落總數測定 根據文獻[28]。

1.2.6 總酚測定 根據文獻[29]并修改。

(1) 樣品液制備:稱取1.0 g樣品,研磨至勻漿狀,按料液比1∶20 (g/mL)加入80%乙醇溶液,超聲30 min(頻率45 kHz,功率30 W),12 000 r/min離心20 min,取上清液用于總酚測定。

(2) 總酚測定:取1 mL適當稀釋的提取液,加入1 mL Folin-Ciocalteu試劑,加入2.0 mL質量分數為7%的Na2CO3溶液,搖勻,30 ℃水浴2 h,測定760 nm處吸光值,以沒食子酸為標準品,總酚含量以mg/100 g(以鮮樣計)為單位表示,重復3次。

1.2.7 多酚氧化酶活性檢測 根據文獻[30]并修改。

(1) PPO粗提液:稱取1 g樣品,加入5 mL預冷后的pH為6.8的磷酸緩沖液(0.1 mol/L,PBS),冰浴下充分研磨至勻漿狀后轉移至離心管,于4 ℃、12 000 r/min離心15 min,收集上清液于4 ℃冰箱暫存。

(2) PPO活性測定:移取1.0 mL PBS溶液于試管中,加入1 mL 0.02 mol/L鄰苯二酚溶液,35 ℃水浴10 min,加入1 mL PPO粗提取液,混合后倒入比色皿中,測定410 nm處吸光值,以PBS溶液為空白參照,每30 s測定1次,連續測定5 min,以每克組織每分鐘吸光值變化0.01定義為一個酶活力單位(U)。

1.2.8 數據統計方法 每組平行3 次,采用Excel 2016軟件進行數據統計,結果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采用OriginPro 8.5軟件作圖;采用 SPSS 20.0軟件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P≤0.05表示差異顯著。

2 結果與分析

2.1 對去皮山藥段褐變指數的影響

由圖1可知,去皮山藥段褐變指數隨貯藏時間的延長而增加。貯藏前期(0~9 d),各處理對去皮山藥段褐變的影響差異不顯著,可能與低溫及真空包裝抑制各處理組褐變反應有關。貯藏第7天,UV-C處理的褐變指數顯著低于超聲處理的(P≤0.05),可能與UV-C處理的抗褐變效果較好有關,也可能是因為檢測時取樣個體間存在一定差異。貯藏第13天,UV-C處理的褐變指數顯著低于其他處理的(P≤0.05),與劉容等[30]的結論一致,可能與貯藏后期UV-C處理組酚類積累、抗氧化活性升高有關。綜上,13 d貯藏期內,UV-C處理可有效抑制去皮山藥段褐變。

圖1 殺菌方式對去皮山藥段褐變指數的影響

2.2 對去皮山藥段硬度的影響

由圖2可知,去皮山藥段硬度隨貯藏時間的增加而降低。貯藏前期(0~7 d),各處理組山藥硬度無顯著差異。貯藏末期(11~13 d),UV-C處理的硬度顯著高于其他處理的(P≤0.05),說明UV-C處理在保持山藥硬度方面優于其他處理。解新方等[20]研究發現,UV-C處理可以減緩鮮切蓮藕硬度的下降,與試驗結果基本一致,這可能是因為UV-C照射會增加果實組織中多胺(腐胺、精胺等),而多胺物質可以抑制細胞壁降解酶的體外活性,從而使果實組織保持較高的硬度,保持細胞完整性,延緩果實的軟化[31-32]。綜上,UV-C照射處理可以減緩去皮山藥段硬度的下降。

圖2 殺菌方式對去皮山藥段硬度的影響

2.3 對去皮山藥段感官品質的影響

由表2可知,感官評分隨貯藏時間的延長而減少。貯藏第5天,各處理組感官品質差異顯著(P≤0.05),各殺菌處理組的感官評分顯著高于未殺菌對照的(P≤0.05),說明殺菌處理可以顯著減緩山藥感官品質下降。貯藏第13天,各殺菌處理組的感官評分均顯著高于未殺菌對照的(P≤0.05);超聲波處理的感官評分為5.57,低于商業拒絕點;UV-C處理的感官評分較高,僅次于次氯酸鈉處理組,且兩者無顯著差異。UV-C處理的感官評分較高,可能與UV-C照射有效抑制褐變、減緩微生物增加有關,也可能與UV-C照射抑制鮮切果蔬呼吸強度,減緩果肉硬度下降等因素有關,與高建曉等[33]的結果基本一致。綜上,UV-C照射可以減緩去皮山藥段感官品質劣變速度,具有一定的保鮮作用。

表2 殺菌方式對去皮山藥段感官品質的影響?

2.4 對去皮山藥段菌落總數的影響

由圖3可知,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菌落總數明顯增加。貯藏第5天,各殺菌處理的菌落總數顯著低于未殺菌對照的(P≤0.05),說明殺菌處理可以有效抑制菌落增長。貯藏第11天,UV-C處理的菌落總數最低,與次氯酸鈉對照組無顯著差異。UV-C照射鮮切果蔬可能通過破壞微生物的DNA直接殺死微生物,控制果蔬表面微生物和病原菌生長繁殖[17],同時提升鮮切果蔬自身抗病性。綜上,UV-C處理可以有效減緩菌落總數的增加速率,減輕微生物感染程度,具有一定的殺菌作用。

圖3 殺菌方式對去皮山藥段菌落總數的影響

2.5 對去皮山藥段總酚含量的影響

由圖4可知,貯藏期間,總酚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主要是因為山藥切分后由于機械損傷誘導合成大量酚類物質,而后酚類物質發生氧化被消耗,含量降低[26]。貯藏第13天,UV-C處理的總酚含量是未殺菌對照的1.49倍,顯著高于超聲和未殺菌對照的(P≤0.05),與文獻[21,30]的結論一致,這可能與UV-C誘導鮮切果蔬功能成分的增加有關,具體原因需進一步試驗明確??傊?,貯藏期間,UV-C處理的總酚含量顯著高于其他處理的(P≤0.05)。

圖4 殺菌方式對去皮山藥段總酚含量的影響

2.6 對去皮山藥段PPO活性的影響

由圖5可知,貯藏期間,PPO活力呈先上升后下降趨勢,貯藏第7天,次氯酸鈉對照、超聲波與UV-C處理的PPO活力較未殺菌對照分別降低了35.08%,27.82%,16.53%,各處理間差異顯著(P≤0.05)。貯藏第13天,未殺菌對照的PPO活力顯著高于其他處理組的(P≤0.05)。PPO活力上升可能是因為山藥去皮切段加工后生物膜系統受到損傷,PPO被活化,催化酚類物質與氧氣結合;貯藏后期(7~13 d),PPO活力下降,可能是因為鮮切蔬菜自身抗逆性增加,PPO活力受到抑制,UV-C等殺菌處理對PPO活力抑制程度較高,貯藏期間PPO活力變化相對較小。也有研究[34]發現貯藏期間鮮切山藥PPO活力呈單一上升趨勢,可能與山藥種類或貯藏條件有關,具體原因需進一步探究。綜上,次氯酸鈉、UV-C、超聲波3種殺菌處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PPO活力,UV-C抑制PPO活力效果優于超聲波處理,可能與UV-C調節酶生產相關遺傳物質有關[35]。

圖5 殺菌方式對去皮山藥段PPO活性的影響

3 結論

試驗表明,在溫度0~2 ℃、相對濕度85%~95%的貯藏條件下,UV-C、超聲波兩種殺菌方式對鮮切山藥均具有一定的保鮮效果。UV-C處理的保鮮效果較好,貯藏期間可以有效減緩山藥感官品質下降速度、明顯抑制細菌繁殖、減輕氧化損傷,提升保鮮效果,貯藏第13天的感官評分為6.3,菌落總數為5.48 lg(CFU/g)且顯著低于其他處理的(P≤0.05),說明其保鮮期可達13 d;超聲波處理的保鮮效果稍差,雖然貯藏期間褐變指數較高,但是可以明顯抑制細菌繁殖,減緩山藥感官品質下降速度,貯藏第11天的感官評分為6.4,說明其保鮮期可達11 d。后續可研究多種物理、化學和生物保藏技術的聯合應用,可能會更好地抑制微生物生長,延長鮮切果蔬的貨架期。

猜你喜歡
次氯酸鈉總酚去皮
次氯酸鈉消毒系統及其自控改造與應用
乙炔清凈系統改造運行小結
凌云白毫總酚提取工藝優化及抗氧化活性
探索次氯酸鈉在存儲使用過程中出現沉積物的原因
不合格次氯酸鈉循環利用工藝
不同去皮方法對獼猴桃去皮效果和品質的影響
茄子
——去皮
生姜到底要不要去皮?
白薇提取物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
苦蕎茶乙醇提取物總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