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繩梯訓練法對高?;@球專業學生靈敏素質的影響

2022-02-15 12:10王春沈陽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司宏達沈陽市沈河區文萃小學王皓鈺沈陽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灌籃 2022年18期
關鍵詞:交叉步繩梯靈敏

王春 沈陽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司宏達 沈陽市沈河區文萃小學 王皓鈺 沈陽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籃球運動作為一項受眾較高的集體性運動,不僅要求參與者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還要求運動員具有敏捷性的高品質?;@球比賽中,運動員開始跑,跳躍、短快動作和需要繼續調整位置的操縱,這是很好的體力和爆發力不僅為了支持,整個過程需要的超敏感的品質。我國籃球隊員身高相對歐美存在“先天不足”,發揮“快”“準”“小”“靈活”等優勢所在的戰術打法則是以長擊短的可行思路。受我國歷史傳統訓練和選拔方式影響。高水平籃球運動員過招,細節決定成敗,木桶效應十分明顯,籃球項目對個人和團隊的整體素質都有高、全的要求,因此,缺乏敏捷性,甚至與對手的差距,在球場上就會成為被對手滿足的失敗點。但是,到目前為止,日常的敏捷性和高質量的訓練,現在的籃球比賽不能滿足的需求,所以中國的籃球選手和其他國家的籃球球隊之間有很大的差距。通過研究繩梯訓練對高?;@球運動員靈敏素質的提升效果,為籃球運動員的日常訓練提供更為有效和科學的訓練方式,同時也將為我國籃球運動的發展儲備優秀的體育人才。

一、研究意義

本文主要研究繩梯訓練法對籃球專業學生靈敏素質的影響,希望為提高籃球專業學生的靈敏素質提供參考。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沈陽師范大學體育教育專業籃球專項學生。

(二)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專家訪談、問卷、實驗、數理統計。

(三)實驗對象

本文以沈陽師范大學選取2019 級籃球專項的學生為實驗對象,共30 人,隨機抽取15 人為實驗組,另外15 人為對照組。在實驗前將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學生進行差異性檢驗。

(四)實驗時間

2021 年 10 月 -12 月。(每周訓練三節課,共 8 周 24 節課,每節課訓練的時長為半小時)。

(五)實驗內容

根據查閱的文獻,結合籃球運動的專項靈敏性和研究需求,最終確定相關的測試指標為:一分鐘跳繩、側跨臺階平衡和繞桿運球。中國青少年籃球訓練教學大綱表明,可以用一分鐘跳繩次數來測試被試的敏感性質量。通過選定的靈敏度質量測試,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測試員的籃球情況,分別對48 名測試員進行測試。每個項目連續進行三次。根據平均得分排序,分為蛇組合理減少實驗誤差,利用SPSS 22 0 到測試結果的差異,以確保一致性的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力量盡可能和實驗的最終結果的有效性。

依據測試者學習進度安排,實驗分別于周一、周三和周五進行,主要以步法練習、跳和跑為主,如交叉步、側身滑步等,核心原則為由一般到專業,難度循序漸進。實驗組采用繩梯進行訓練,對照組采用傳統的靈敏素質訓練方式。

三、結果與分析

(一)對照班、實驗班學生靈敏素質結果與分析

1.實驗前兩班學生靈敏素質的對比分析

表1 實驗組與對照組一分鐘跳繩對比分析表

在實驗前將實驗組與對照組的一分鐘跳繩進行對比,發現兩個班級在實驗開始前,跳繩水平不存在顯著性差異。一分鐘跳繩可以有效地反映運動員下肢中央肌肉的瞬間爆發力和一段時間的耐力。這部分的研究容量可以為特定功能和參與者的真正沖突提供一些參考。上述測試方法在現場的活動性低,規則簡單,根據低條件民主,因此,在剛開始訓練的適應期間順利過渡,刺激了對參與熱情,此后的階段的復雜的測試開發能促進。這個項目對規模訓練的詳細研究作出了貢獻。

2.實驗后兩班學生身靈敏素質對比與分析

表2 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后一分鐘跳繩對比分析表

實驗后將實驗組與對照組進行實驗后一分鐘跳繩的對比,發現兩個班級的實驗后一分鐘跳繩水平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表3 實驗組實驗前后一分鐘跳繩對比分析表

表4 對照組實驗前后一分鐘跳繩對比分析表

對比得知,在為期8 周的靈敏素質繩梯練習后,一分鐘跳繩的水平與實驗前相比有顯著性提高,實驗組的P 值小于0.05,表明實驗組的學生在靈敏繩梯訓練后水平有了顯著提升,但由于不同體質的差異,使不同學生的靈敏素質波動較大,這是不同學生對于繩梯訓練適應程度不同的結果。表8 表明實驗后對照的水平與實驗前差異并不大,表明傳統的靈敏訓練方法對一分鐘跳繩的提高作用不明顯。在對照組中,實驗前后兩個測試項目的平均分數變動范圍相似,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傳統的靈敏度質量訓練項目,較繩梯訓練法對于大眾群體具有更強的普適性和穩定性。

表8 實驗后對照組實驗組側交叉步橫動對比分析表

(二)對照班、實驗班學生改變方向能力結果與分析

1.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前后側交叉步橫動分析

在實驗開始前,將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前后側交叉步的水平進行測試,發現在實驗開始前,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前后側交叉步水平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因此在實驗前。實驗組與對照組改變方向的能力是在同一水平的。

表5 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前后側交叉步橫動分析

2.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前后側交叉步橫動分析

表6 實驗組實驗前后側交叉步橫動對比分析表

表7 對照組實驗前后側交叉步橫動對比分析表

實驗組測交叉步橫動檢驗 P 值均為 0.001,由此表明實驗組成員訓練前后的綜合方向改變能力水準正向提升效果具備統計學意義上的顯著差異。并且將實驗組的實驗前后均值進行對比發現,實驗組在實驗后的數值較實驗前提高也較多。對照組側交叉步橫動項目項目 P 值分別為0.059,大于 0.05,表明對照組組所有成員都提高了在傳統訓練計劃之后改變方向的能力。除了循環訓練對健身產生的自然強化作用外,微小的改善在統計上不具有顯著性,因此無法為數據普遍性提供堅實的科學參考。

繩梯訓練模式更為側重短時段方向轉換,側重靈敏素質輔以身體素質提升,故實驗組成績在某種程度上,實驗組平均得分的變動放大了不同成員之間的物理學和感知差異以及移動項目之間的橫向跨步效應。位移距離過大或余力釋放較大時,主步水平方向的移動,輔助步的方向可能變形,影響身體重心的穩定性同時增加損耗。因此,該項目在測試過程中有其自身的限制,部分削弱了爆發力的質量,強調了手腳的潛在有效性。另一方面,8 周的繩梯訓練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所有成員的整體體質水平。

3.繩梯訓練對改變方向指標成績的影響

側交叉步的測試要素與快速多頻反轉中的籃球運動員的跑步規則一致,籃球運動員專注于運動員快速左右移動的能力。在某種程度上,它反映了選手在短期決策后向360 度水平面改變方向的能力。

在繩梯訓練后,實驗組的測試結果為13.79 S,0.33 S 比接受傳統靈敏性訓練的籃球選手的測試結果更好,實驗組的測試結果變動為0.34。對照組得分的變動在實驗后為0.47,實驗組籃球運動員的得分相對穩定。與傳統方法相比,繩梯訓練法對籃球運動員具有非常明顯的改善效果,統計P 值小于0.05,兩者之間的差距顯著,具有科學參考值。

(三)繩梯訓練對高?;@球專業學生靈敏素質影響原因分析

1.繩梯訓練對高?;@球專業學生反應靈敏素質影響原因分析

傳統的靈敏訓練方法主要集中在體能訓練和反應訓練上。前者專注于強度和耐力,后者主要專注于單控跑和障礙跑。身體協調和控制能力的一般訓練較少。組合重量練習所強化的肌群對跳繩所強調肌群均衡助力有限,反復多次甚至會引起身體僵硬,動作不靈活,嚴重影響籃球運動對身體的要求,提高質量。減少大學籃球專業的敏感品質,可以改善空間,因為大學生還處于發展階段,搭配體重的運動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大學生的身體負擔,由于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不同,不能普遍適應這種組合重量練習,超過學生訓練負荷的重量練習不僅會制約跳繩成績的進一步提升,而且對于學生的身體也會造成損傷,嚴重影響了正常的訓練進度,打亂了教練員制定好的訓練計劃。

2.繩梯訓練對高?;@球專業學生改變方向能力素質影響原因分析

側交叉步橫動測試他們在籃球運動員比賽中遵守的側線測試,需要通過持續的運動和身體集中,來完成預期的戰術動作,許多籃球基本動作貫穿于他們橫線后不同程度的側線技術,如使用基礎動作——滑步,這種動作主要用于防御期間,為了保持穩定的身體重心控制,上下肢高度協調,在短時間內響應決策的需要,可以改變方向。繩梯訓練將方向轉換多元化,了避免單一乏味的訓練,多樣化的方向改變,特別是大學生是非?;钴S的,使得初中籃球業余運動員每天甚至每次的體驗均有新奇感。傳統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結合了肌肉訓練的許多要素,其中,由于心臟肌肉群之間的密切關系,與實際作戰訓練有相似之處。在長期訓練后,運動員的生理主觀反應很容易產生睡眠后過度疲勞的傾向。同時,負面情緒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感受性的波及效果。

3.繩梯訓練對高?;@球專業學生腳下速度素質影響原因分析

傳統的靈敏素質訓練中為了使大學籃球專業學生的步伐速度的提高,采用滑步跑、交叉步跑以及急停即起等方法來強化中學生業余籃球運動員的腳下速度和靈活度,但是,這種訓練方式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是枯燥和單調的,常規的靈敏素質訓練方法并未給予學生明確的訓練標準,通常需要教練員細心指導每一位學生,因此對于常規籃球靈敏素質訓練方法的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是需要眾人共同努力的。

四、結論與建議

研究結果表明,繩梯訓練法在高?;@球訓練中的實施是可行的,該方案設計的訓練內容和訓練方法是有效的,能顯著提高學生的身體靈活性。在研究初中業余籃球運動員的轉向能力時,發現與繩梯訓練方法相比,傳統的訓練方法能夠穩步提高初中業余籃球運動員的轉向能力。由此得出,學生敏感素質的提高不能局限于一種訓練手段,多種訓練手段的整合與補充可以使學生快速、穩定地提高。傳統的籃球靈敏素質訓練方法與繩梯訓練方法可以相輔相成、相互融合。將繩梯訓練與常規籃球敏感素質訓練適當結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訓練的形式和內容,增加籃球敏感素質訓練的興趣,促進籃球運動員積極參與訓練。

在對籃球運動員開展靈敏素質訓練的過程中,要重視靈敏素質理論知識的傳授以及實際訓練的有機統一,避免學生只重視靈敏素質的訓練效果,而忽略了對相關理論知識的深入理解。此外還要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重視教練對專業知識的儲備以及指導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歡
交叉步繩梯靈敏
漲潮的時候
軟梯訓練法對提高散打運動員靈敏素質的研究
繩梯訓練法在小學體育課的運用及效果
我有一個靈敏的鼻子
吳靈敏:愛折騰的農場主
繩梯在籃球教學中的運用
籃球:交叉步持球突破教學設計
提高青少年速度與多方向移動能力的練習方法
輪滑彎道交叉步滑行教學方法初探
想上彩虹的蚯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