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象雄到吐蕃:氣候變遷與西藏文明中心的東移①

2022-02-20 10:56許若冰
中國藏學 2022年6期
關鍵詞:吐蕃青藏高原氣候

許若冰

歷史時期的政權興衰與文明演進既是地域人群聚散與社會演進的結果,同時也受到自然地理環境的深刻影響。公元4世紀以前作為西藏早期文明代表的象雄率先興起于青藏高原西部的阿里地區,隨著公元7世紀雅礱河谷吐蕃政權的崛起,西藏文明中心逐漸東移至青藏高原南部。既有研究論及象雄與吐蕃的興衰更迭,多從地理交通、商業貿易及文化整合等角度展開討論,②參見石碩:《西藏高原吐蕃時代以前的交通及其發展》,《西南民族學院學報》1997年第2期;霍巍:《論古代象雄與象雄文明》,《西藏研究》1997年第3期;張云:《象雄王國都城瓊隆銀城今地考——兼論象雄文明興衰的根本原因》,《中國藏學》2016年第2期;王小甫:《文化整合與吐蕃崛興》,《歷史研究》2009年第4期等。很少從自然環境的視角,特別是從歷史氣候變遷來認識和討論這一問題。事實上,以象雄、吐蕃為代表的西藏文明得以萌生并發展的地理基礎正是自然環境與生態氣候絕無僅有的青藏高原,其獨特的環境構成了西藏地方政權及其文明衍生、發展與轉向的客觀基礎。那么,象雄、吐蕃政權的興衰更迭是在怎樣的自然環境下展開的?西藏文明中心的東移又是否受到氣候與環境因素的影響?這些問題前賢學者鮮有論及。故本文擬從氣候變遷視角對象雄、吐蕃的興衰更迭及其東向發展趨勢作初步探討,敬請方家教正。

一、公元4世紀以前象雄的興起及其氣候因素

公元4世紀以前作為西藏早期文明代表的象雄政權產生于青藏高原西部的阿里地區并非偶然,它既是早期青藏高原與周邊地區長期經濟文化交流的結果,也是以當時青藏高原西部的溫暖濕潤氣候為背景而實現的。

象雄是吐蕃興起以前青藏高原最具影響的文明古國,才讓太、霍巍等學者根據苯教、漢藏文獻及考古材料認為,象雄核心區大致在青藏高原西部阿里的札達盆地及岡底斯山一帶。①參見才讓太:《古老象雄文明》,《西藏研究》1985年第3期;霍巍:《論古代象雄與象雄文明》,《西藏研究》1997年第3期等。作為西藏早期文明中心的象雄緣何產生于藏西地區?石碩、張云等學者指出,藏西阿里地區的地理位置、人群交往及商貿活動助推了象雄的興起。②參見石碩:《西藏文明東向發展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張云:《象雄王國都城瓊隆銀城今地考——兼論象雄文明興衰的根本原因》,《中國藏學》2016年第2期。任何政權的興起均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對于藏西高原地帶的象雄而言,溫暖濕潤的氣候環境無疑是其中至關重要的因素之一。這一點得到了歷史氣候研究的證實,即公元4世紀以前青藏高原西部處于溫暖濕潤期。1992年,中美科學家在青藏高原西北部西昆侖山的古里雅冰帽鉆取長達300多米的冰芯,通過對冰芯δ18O與冰川積累量等指標的分析,獲取到以10年為尺度的近2000年來的氣候數據 (見圖1)。

圖1 近2000年來古里雅冰芯10年的δ18O和冰川積累量記錄 (10年平均值)①施雅風、姚檀棟等:《近2000a古里雅冰芯10a尺度的氣候變化及其與中國東部文獻記錄的比較》,《中國科學》(D輯:地球科學)1999年第S1期。

圖中δ18O指示溫度,冰川積累量表示降水,③古里雅冰芯的穩定性以及δ18O與冰川積累量對青藏高原氣候研究的可靠性已得到地理學家的論證,此不贅述。從中不難看出,公元300年以前古里雅冰芯所在的青藏高原西部處于溫暖期。雖然缺乏該時期的降水數據,但姚檀棟等人指出,古里雅冰芯降水的干濕變化與溫度的冷暖變化大致對應,只是降水變化滯后于溫度變化50—100年。④姚檀棟、秦大河等:《青藏高原2ka來溫度與降水變化——古里雅冰芯記錄》,《中國科學》(D輯:地球科學)1996年第4期,第350頁。另據施雅風等人的研究,古里雅冰芯記錄的氣候在公元270年以前處于高溫濕潤期,δ18O高于—12‰的極高溫10年多出現于此期,該期也是高降水時段。雖然公元250—280年間,出現降溫7℃的大突變及連續降溫事件且年降水量從340毫米降至220毫米,⑤施雅風、姚檀棟等:《近2000a古里雅冰芯10a尺度的氣候變化及其與中國東部文獻記錄的比較》,《中國科學》(D輯:地球科學)1999年第S1期,第82、85頁。但氣溫與降水相對可觀。而公元300—500年藏西的溫度有所下降,降水波動較大,但總體以濕潤為主。冰川學家Thompson L.G與楊保對青藏高原西部氣候的研究與前述結論基本一致。⑥參見Thompson L.G,Paleo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variability revealed by ice core.Analysis-overview paleo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variability in Austral-Asia Transect during the past 2000 years.In∶Proceedings of the 1995 Nagoya IGBP-PAGES PEP-11 Symposium,Nagoya Japan,1995.楊保:《青藏高原地區過去2000年來的氣候變化》,《地球科學進展》2003年第2期。事實上,正是在溫暖濕潤的氣候背景下,藏西阿里的象泉河流域率先孕育出以象雄為代表的西藏早期文明,這一點可以從西藏考古材料中得到佐證。

西藏考古界通常將新石器時代至吐蕃興起以前,即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6世紀稱為“早期金屬時代”②童恩正:《西藏考古綜述》,《文物》1985年第9期,第14頁。。這一時期的古城、墓葬等考古遺存主要集中在藏西阿里的象泉河流域暨象雄核心區,呈現以札達縣瓊隆古城與噶爾縣卡爾東古城為中心,墓葬、巖畫等遺址散點分布的格局,其反映的社會文化面貌表明吐蕃興起以前阿里地區相較于青藏高原其他區域已達到較高發展階段。

札達縣皮央·東嘎遺址群年代為吐蕃王朝建立前的象雄時期,該遺址第V區丁東遺址、格林塘及薩松塘墓地出土大量動物骨骼、陶器及銅器等,特別是格林塘墓地M6墓內鋪放有植物種子,③四川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等:《西藏札達縣皮央·東嘎遺址古墓群試掘簡報》,《考古》2001年第6期,第22頁。丁東遺址F4室內清理出碳化青稞籽近百粒,這是西藏西部首次通過考古發掘發現的年代最早的古青稞。④四川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等:《西藏阿里地區丁東居住遺址發掘簡報》,《考古》2007年第11期,第44頁。此外,札達縣曲踏墓地與噶爾縣故如甲木墓地、卡爾東遺址隨葬有馬、牛、羊等動物及鐵器、絲織品、黃金面具等遺物,并伴有青稞或小麥、大麥種子,⑤參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西藏阿里地區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考古》2015年第7期;張正為、呂紅亮:《西藏西部阿里卡爾東遺址2013年試掘出土動物遺存鑒定與分析》,四川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編:《藏學學刊》第16輯,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17年,第252—272頁。其中故如甲木墓地人群的牙齒磨耗與牧業人群接近,表明當地以牧業為主,輔以青稞和谷物的生業類型。⑥張雅軍、仝濤等:《西藏故如甲木墓地人群牙齒磨耗和食物結構的關系》,《人類學學報》2019年第1期,第107頁。以上故如甲木、曲踏墓地的年代從公元前3—2世紀延續至公元2—3世紀前后,屬象雄時期,反映出當時象泉河流域半農半牧的生活方式以及經濟的繁榮。①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西藏阿里地區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考古》2015年第7期,第50頁。張正為、呂紅亮也認為卡爾東遺址、故如甲木與曲踏墓地代表人群大致在同一時段并呈現農牧結合的生業形態,說明西藏西部在公元第一千紀早期已成為定居經濟與游牧經濟的交錯地帶。②張正為、呂紅亮:《西藏西部阿里卡爾東遺址2013年試掘出土動物遺存鑒定與分析》,四川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編:《藏學學刊》第16輯,第252—272頁。

西藏早期巖畫多屬吐蕃王朝之前的象雄文化遺存,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西北部,③李永憲、霍巍:《西藏巖畫藝術》,西藏自治區文物管理委員會編:《西藏巖畫藝術·序言》,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頁。內容以狩獵、游牧場景為主。如札達盆地發現有4處巖畫共16組畫面,包括人物、牦牛、羊、鹿、馬等圖像。④李永憲:《札達盆地巖畫的發現及對西藏巖畫的幾點認識》,霍巍、李永憲主編:《藏學學刊》第1輯,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7—25頁。阿里北部的日土縣是巖畫分布最集中的區域,其中任姆棟與魯日朗卡巖畫均以動物為大宗,包括人、羊、牦牛、鹿、馬等圖像,羊、鹿、牦牛腹部多橫飾旋渦“S”紋。⑤西藏文管會文物普查隊:《西藏日土縣古代巖畫調查簡報》,《文物》1987年第2期,第44—51頁。而塔康巴巖畫共10組畫面,東區1號畫面有各種圖像140個,其中人物達100人,多呈行進狀態,牦牛、馬、羊等穿插于各組人物之間,反映的是吐蕃以前一種游牧業較為發達、兼有狩獵的經濟模式。⑥四川大學考古學系等:《西藏日土縣塔康巴巖畫的調查》,《考古》2001年第6期,第33—38頁?;粑≈赋鲞@些巖畫很可能反映了早期游牧人群舉族“遷徙”或“商貿”的場景,巖畫中常見的橫置“S”紋與歐亞草原文化中的“斯基泰風格”極其相似,顯示出西藏受到歐亞草原游牧文化影響的跡象。⑦霍巍:《試論西藏高原的史前游牧經濟與文化》,《西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1期,第134、132頁。

以上考古遺存揭示出象雄時期以牧業為主、輔以河谷農業的混合經濟形態。在高原高寒地帶,牲畜與草地是游牧人群賴以生存、繁衍的最基本的生產資料。王明珂便指出游牧是人類利用農業資源匱乏之邊緣環境的一種經濟生產方式,利用草食動物將人類無法直接利用的植物資源轉換為肉類、乳類等食物及其他生活所需。⑧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擇:面對漢帝國的北亞游牧部族》,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3頁??枛|遺址民眾對牛羊的利用包括役使、獲取肉食及毛皮資源。⑨張正為、呂紅亮:《西藏西部阿里卡爾東遺址2013年試掘出土動物遺存鑒定與分析》,四川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編:《藏學學刊》第16輯,第252—272頁。然而,游牧人群賴以為生的牲畜與草場主要受氣候因素的影響,特別是氣溫與降水直接決定牧草的生長節奏并影響牲畜產量,故氣候變化成為影響游牧人群生計活動與社會經濟的主要因素?,F代地理學將氣候與產量的關系稱為“氣候生產潛力”[10]左大康主編:《現代地理學辭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年,第160頁。,西藏草甸的氣候生產潛力與年降水量和主要生長季平均溫度顯著正相關,[11]周刊社、杜軍等:《西藏怒江流域高寒草甸氣候生產潛力對氣候變化的響應》,《草業學報》2010年第5期,第17頁。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藏西高寒地帶,溫暖濕潤的氣候有助于延長草的生長期,單位面積下的草地得以喂養更多牲畜,各類牲畜的肉、奶及毛皮等資源也源源不斷地供給象雄部落。

正是得益于溫暖濕潤氣候所帶來的牧業、人口的持續增長與財富累積,象雄人依托其連通中亞、南亞的地緣優勢積極開展商貿活動,促使阿里地區成為早期青藏高原與中亞、南亞等地經濟與文化交流的重要樞紐,進而推動象雄社會的階層分化及其政權的形成。張云便指出,象雄王國的興起與其所處的地理位置以及古代繁榮的商業交通貿易經過這里密切關聯。①張云:《象雄王國都城瓊隆銀城今地考——兼論象雄文明興衰的根本原因》,《中國藏學》2016年第2期,第9頁??傊?,以牧業為主、兼以農業及商業的經濟形態共同構成了象雄蓬勃生長、持續擴張的經濟基礎,而這一切均是以公元4世紀以前藏西地區的溫暖濕潤氣候為背景而實現的,同一時期的青藏高原南部、東南部及東北部多存在冷事件或寒冷期,②參見李吉均、文世宣等:《青藏高原隆起的時代、幅度和形式的探討》,《中國科學》1979年第6期;楊保:《青藏高原地區過去2000年來的氣候變化》,《地球科學進展》2003年第2期等。這表明溫暖濕潤的氣候環境很可能是象雄率先興起并成為西藏早期文明中心的關鍵因素之一。

二、公元4—7世紀青藏高原的氣候變化及其文明中心的轉移

公元4—7世紀,青藏高原南部的吐蕃政權逐步興起、征服象雄并成為西藏新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吐蕃何以崛起并取代盛極一時的象雄政權?張云認為,公元6世紀以后絲綢之路改道、阿拉伯帝國擴張等促使象雄的外部環境發生變化,加之吐蕃的軍事打擊,導致象雄衰落。③張云:《象雄王國都城瓊隆銀城今地考——兼論象雄文明興衰的根本原因》,《中國藏學》2016年第2期,第11—12頁。石碩與王小甫從吐蕃方面分別討論早期吐蕃部落的定居農耕優勢與文化整合對吐蕃崛起的重要意義。④參見石碩:《西藏文明東向發展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王小甫:《文化整合與吐蕃崛興》,《歷史研究》2009年第4期等??紤]到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環境與生業模式,對于象雄與吐蕃的權勢轉移亦應置于區域歷史氣候變遷的視角下加以考察。

(一)公元4—7世紀藏西的寒冷期與象雄的衰落

由于象雄社會長期維持以牧業為主導的經濟形態并形成了高度依賴自然環境的發展路徑,這意味著象雄政權將不得不面臨由自然環境變化所引發的各類風險。事實上,公元4世紀以后藏西地區的氣候環境便發生了巨變并直接影響著象雄的發展走向。楊保結合古里雅冰芯及冰川資料復原了歷史上青藏高原西部的標準化溫度與降水的氣候序列 (見圖2)。

圖2 歷史上青藏高原西部標準化溫度與降水的氣候序列①楊保:《青藏高原地區過去2000年來的氣候變化》,《地球科學進展》2003年第2期,第288頁。

根據圖2,公元300—600年,青藏高原西部經歷了由溫暖濕潤向寒冷干旱的氣候變化與劇烈的氣候波動。其中,公元300—500年以氣溫低、降水多的濕冷氣候為主并發生了兩次由冷變熱的氣候突變;⑤姚檀棟、楊志紅等:《近2ka來高分辨的連續氣候環境變化記錄——古里雅冰芯近2ka記錄初步研究》,《科學通報》1996年第12期,第1105頁。在公元500—600年間降水與氣溫同低,甚至出現兩次極低溫、極低降水的情況,特別是公元550—570年間溫度急劇振蕩,δ18O值相差4‰,為最冷和最干的事件。氣候學家也不得不承認如此規模的氣候突變,對人類和自然界的生命活動勢必造成極嚴重的自然災害。⑥施雅風、姚檀棟等:《近2000a古里雅冰芯10a尺度的氣候變化及其與中國東部文獻記錄的比較》,《中國科學》(D輯:地球科學)1999年第S1期,第85、81頁。事實上,承受這種氣候突變與自然災害的正是生活在阿里的象雄部落。由于象雄人畜養的牛羊馬等牲畜以及河谷地帶種植的青稞、谷物等本身受制于自然條件的影響,加之藏西高原生態脆弱,人畜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差。特別是長達數百年的寒冷干燥氣候及其引發的雪災、旱災等極易對草場、牲畜及河谷農業造成致命打擊,一方面危害游牧人群的日常生活及生計活動,另一方面削弱游牧政權的經濟基礎與社會活力,甚至誘發全面的社會危機。強盛一時的象雄正是在此背景下趨于衰落,這種氣候變化與政權衰亡的契合,絕非偶然。而在象雄核心區氣候惡化的背景下,迫于生存壓力的象雄人很可能向青藏高原其他區域遷徙并融入當地部族。

首先,青藏高原東部嘉絨地區至今仍遺留著象雄標志性的苯教遺跡,嘉絨土司的歷史記憶亦與象雄有所關聯。根據苯教及古藏文文獻,“”(瓊)是一種神鳥,是古象雄部落的崇拜對象與族源符號,這種“瓊”崇拜也見于嘉絨土司的祖先傳說與遷徙記憶。②馬長壽:《嘉戎民族社會史》,周偉洲編:《馬長壽民族學論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40頁。才讓太推測7世紀松贊干布征服象雄或8世紀赤松德贊滅苯,導致許多苯教徒逃至嘉姆絨地區。③才讓太:《“嘉絨”地名考釋》,《中國藏學》2022年第2期,第47頁。石碩根據《后漢書》“冉駹夷者……累石為室,高者至十余丈,為邛籠”④《后漢書》卷86《南蠻西南夷列傳》,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第2857—2858頁。的記載,認為“邛籠”即象雄之“瓊隆”,并推測至少在東漢時期來自象雄及瓊布的瓊氏部落已到達川西北地區,⑤石碩:《川西北嘉絨藏人與象雄瓊氏淵源關系探討》,《民族研究》2017年第3期,第76頁。此說頗具見地。由于《后漢書》為南朝宋范曄(398—445年)根據《東觀漢記》及西晉華嶠《后漢書》所作,此“邛籠”是范氏照錄前書,還是其基于南朝宋人對“冉駹夷”建筑的認知而記,仍待考證。若“邛籠”確為范曄采自南朝宋人對“冉駹夷”建筑的稱呼,則象雄部落東遷的時間至少在范曄生活的公元5世紀前葉,同一時期象雄核心區恰好處在寒冷期,這暗示象雄人有可能在公元4世紀以后生存環境惡化的背景下逐步東遷。

其次,從早期吐蕃、象雄王室的密切交往以及苯教在吐蕃社會的重要地位來看,部分象雄人很可能東遷到雅魯藏布江流域并融入吐蕃部落。苯教是象雄文化的重要標志,自吐蕃第一代贊普聶赤贊普父子大力引進和扶持苯教,吐蕃開始全方位接受苯教。①才讓太:《岡底斯神山崇拜及其周邊的古代文化》,《中國藏學》1996年第1期,第69頁。王小甫指出,吐蕃先祖神話和王朝成立前的歷史幾乎都是松贊干布時代編寫或借苯教進行改造的產物,將吐蕃世系與苯教的神統整合起來,強化吐蕃的政治法統與族群認同。②王小甫:《文化整合與吐蕃崛興》,《歷史研究》2009年第4期,第20頁。事實上,之所以借助苯教神化吐蕃贊普,正說明象雄人及苯教文化在吐蕃社會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這種文化傳播與整合無疑是以更廣泛的民間社會的交往交融為基礎??梢韵胍?,公元4世紀以后,藏西氣候的惡化促使部分象雄人向水利條件較好的雅魯藏布江流域遷移,特別是吐蕃在大量接收象雄人口及文化的影響后不斷壯大。最終在公元7世紀前期囊日松贊、松贊干布率領吐蕃吞并蘇毗與象雄,敦煌藏文寫本P.T.1287Ⅻ記,松贊干布“出兵象雄,擴大社稷,滅象雄李彌夏,招服象雄全體屬民”③黃布凡、馬德編著:《敦煌藏文吐蕃史文獻譯注》,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41頁。。此后,任命布·吉木贊瑪窮為象雄之“岸”官,④同上,第39頁。隨著公元7世紀中葉吐蕃王朝的正式建立,吐蕃迎來其發展及強盛的時代。

(二)公元6世紀以后青藏高原南部的溫暖期與吐蕃的興起

盡管公元300—600年藏西地區的氣候漸由溫暖濕潤轉向寒冷干旱,但青藏高原南部卻由寒冷期轉入溫暖期并推動了雅礱河谷吐蕃部落的崛起。20世紀70年代,吳祥定與林振耀在西藏考察時曾對拉薩大昭寺的柏木橫梁進行樹輪分析,該柏木C14年代約在公元480(±125)年,最外圈年輪值在公元6世紀中,其年輪序列值從公元初到6世紀中。⑤吳祥定、林振耀:《青藏高原近兩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探討》,中央氣象局氣象科學研究院天氣氣候研究所編:《全國氣候變化學術討論會文集 (一九七八年)》,北京:科學出版社,1981年,第19頁?;趯Σ煌瑯漭喌钠唇?,形成了近2000年來的溫度等級變化圖 (見圖3)。

圖3 青藏高原近2000年來溫度等級變化圖⑥吳祥定、林振耀:《歷史時期青藏高原氣候變化特征的初步分析》,《氣象學報》1981年第1期,第91頁。

吳祥定與林振耀認為公元初青藏高原曾較為寒冷,公元2—3世紀氣溫有所上升,但公元3世紀后期至5世紀一直甚為寒冷。在公元6世紀中期進入較長的溫暖時期。雖然限于資料,吳祥定等人無法給出公元650—1150年之間確切的溫度曲線,但他結合大昭寺的用材和燒磚等信息認為公元6—12世紀當地長期處于溫暖期。①參見吳祥定、林振耀:《青藏高原近兩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探討》,中央氣象局氣象科學研究院天氣氣候研究所編:《全國氣候變化學術討論會文集 (一九七八年)》;吳祥定、林振耀:《歷史時期青藏高原氣候變化特征的初步分析》,《氣象學報》1981年第1期等。確切而言,以上氣溫變化應指以拉薩為中心的青藏高原南部。從物候材料看,當時拉薩一帶的氣候環境較為溫暖濕潤。唐長慶二年 (822),使臣劉元鼎入藏參加長慶會盟時記,邏娑川及臧河一帶“原野秀沃,夾河多檉柳,山多柏”②[唐]劉元鼎:《使吐蕃經見紀略》,《全唐文》卷716,臺北:大化書局,第3304頁。。部分古樹遺留至今,1991年據西藏林業局初步調查:西藏古樹主要分布在拉薩、山南、日喀則等地,巨柏、高山柏、西藏云杉等是西藏高原及鄰近地區特有、稀有的古樹。③李鄉旺、毛品一等:《西藏古樹的初步研究》,《西南林學院學報》1991年第2期,第134—138頁。僅日喀則仁布縣達到一級古樹即500年以上樹齡的有311株,④扎西次仁、邊巴多吉等:《西藏自治區仁布縣古樹名木資源調查研究》,《高原科學研究》2020年第3期,第7—16頁。表明古時的氣候環境較現在更溫暖濕潤。

此外,地理學者對山南羊卓雍錯沉積巖芯的環境分析也進一步證實,公元500—700年間青藏高原南部的溫度逐漸升高,降水雖有回落,但總體穩定。⑤郭超、馬玉貞等:《過去2000年藏南羊卓雍錯巖芯主要元素和磁化率變化數據集》,《全球變化數據學報》2020年第4期,第391頁。氣候學家張家誠指出年平均氣溫每變化1℃,產量變化約10%。⑥張家誠:《氣候變化對中國農業生產的影響初探》,《地理學報》1982年第2期,第10頁。西藏的氣溫升高還將增加農業復種指數,⑦唐國平、李秀彬等:《氣候變化對中國農業生產的影響》,《地理學報》2000年第2期,第132頁。這對河谷地帶青稞、小麥等作物的生長頗為有利。事實上,雅礱河谷的吐蕃先民很早便從事農業活動,至遲在布代貢杰時期,鐵制農具促使吐蕃先民的農業技術不斷完善,《西藏王統記》載:“鉆木為孔作軛犁,合二牛軛開荒原,導匯湖水入溝渠,灌溉農田作種植?!雹嗨髂蠄再澲?,劉立千譯注:《西藏王統記》,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5—36頁?!顿t者喜宴》記載,如萊杰“鉆木為孔,制做犁及牛軛;開墾土地,引溪水灌溉;犁地耦耕;墾草原平灘而為田畝”,其子拉甫果嘎“引溪頭流水而成灌田溝渠,在低處種植水田”。⑨巴臥·祖拉陳哇著,黃顥譯:《〈賢者喜宴〉摘譯》,《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第4期,第34、35頁。達日年賽時期的賢臣赤多日朗察做犁耙和軛具,使用犏牛、黃牛實行耦耕,使平川地得到開墾。[10]達倉桑巴·班覺桑布著,陳慶英譯:《漢藏史集》,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36頁。以上如萊杰、拉甫果嘎、赤多日朗察因推動農業位列“吐蕃七良臣”。石碩指出,從聶赤贊普到囊日松贊時代起,吐蕃從早期以牧業為主逐步轉向后期以農業為主的生產方式,[11]石碩:《吐蕃王朝以前雅隆吐蕃部落的經濟變遷及其與政權發展的關系》,《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1期,第1—3頁。正是這種以農業為主的經濟類型與定居農耕優勢促使吐蕃逐步崛起。

公元500年以后青藏高原南部的溫暖濕潤氣候促使雅礱河谷的定居農業穩定發展并源源不斷地為吐蕃提供人力、財力與物力等資源。經過100多年的積累,公元600年以后悉補野部落逐漸演變為集權制國家,在囊日松贊兼并森波杰部族后,其勢力從雅礱河谷擴至拉薩河流域,兩大河谷共同構成早期吐蕃政權的主要農業區與經濟中心。在此背景下,囊日松贊與松贊干布先后兼并蘇毗與象雄,并將政治中心遷至拉薩河沿岸的邏些,建立吐蕃政權,以拉薩河、雅礱河為中心的青藏高原南部成為吐蕃新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

三、結 語

青藏高原歷史氣候的冷暖干濕變化與西藏地方的政權興衰、人群流動及文明中心轉移呈現明顯的共振關系,這種關系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第一,公元4世紀以前,作為西藏早期文明中心的象雄率先興起于藏西阿里地區并不僅僅是地理交通、商業貿易等因素所促成,同時也得益于區域溫暖濕潤的氣候環境。象雄以牧業為主、輔以農業的經濟結構對自然環境高度依賴,溫暖濕潤的氣候環境促使當地牧業持續發展,并為象雄部落穩定地供給肉、奶制品及毛皮資源。象雄人依托其連通中亞、南亞的地緣優勢開展商貿活動,使得阿里地區成為溝通青藏高原與中亞、南亞等地的貿易樞紐并孕育出象雄文明。散布在阿里地區的象雄考古遺存及其反映的社會景象,均是在溫暖濕潤的氣候背景下得以實現的。

第二,公元4—7世紀象雄政權漸趨衰亡及人群流動也受到更深層次的氣候與環境因素的驅動。公元4世紀以后,阿里地區經歷了劇烈的氣候波動并轉入寒冷干燥的氣候環境,部分象雄人很可能向青藏高原其他區域遷徙以尋求新的生存空間。這種由氣候變化促動的遷徙活動,可以在吐蕃王室及嘉絨土司的歷史記憶中得到佐證,一是早期吐蕃與象雄王室的密切交往以及苯教在吐蕃的重要地位,表明象雄與吐蕃人群的廣泛聯系;二是嘉絨土司的“瓊”崇拜以及《后漢書》所記“邛籠”與象雄“瓊隆”之聯系,意味著在范曄生活的公元5世紀前期部分象雄人已遷至嘉絨。此外,長達數百年的寒冷干旱氣候嚴重削弱了象雄游牧政權的經濟基礎,最終在自然災害、經濟衰退與軍事戰爭的綜合作用下,象雄政權趨于衰落。

第三,公元6世紀以后雅礱河谷吐蕃政權的興起也是以青藏高原南部的溫暖濕潤氣候為基礎而實現的。在溫暖濕潤的氣候背景下,雅礱河谷的人口定居農耕快速發展并為吐蕃的崛起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至公元7世紀前期,囊日松贊與松贊干布率兵征服蘇毗、象雄并建立吐蕃王朝,西藏文明中心漸由藏西阿里地區東移至青藏高原南部的雅魯藏布江流域。

需要指出的是,氣候環境只是影響政權興衰及文明演進的誘發因素,而非決定性因素。任何政權或民族的興衰更迭都是自然因素與社會因素共同疊加、綜合作用的結果,象雄與吐蕃的興衰即是由氣候變遷所促動的政治、經濟以及社會變動的產物。不過,青藏高原西部、南部氣候變遷的區域性差異為西藏文明的賡續與東向發展提供了地理場域。事實上,正如歷史時期北方草原游牧部族由北向南匯聚中原,西部高原部族亦自西向東遷徙,源源不斷地深度參與古代中國的國家建構與歷史進程并凝聚成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從這一層面而言,中國的疆域結構及民族共同體實系千百年來自然促動與社會合力聚成的結果。

猜你喜歡
吐蕃青藏高原氣候
青藏高原上的“含羞花”
給青藏高原的班公湖量體溫
吐蕃金銀器知見錄
青藏高原首次發現人面巖畫
西夏及其周邊吐蕃語地名考釋舉隅
《弟吳宗教源流》(吐蕃史)譯注(二)
《弟吳宗教源流》(吐蕃史)譯注(一)
瞧,氣候大不同
氣候變暖會怎樣?
都是氣候變暖惹的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